试论高等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与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高校要切实发挥这一职能和作用,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教育创新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观、适应性的质量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和创业教育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先进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 8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14-02
  
   高校要切实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指那些符合新时代科技、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政策,体现和反映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观念。具体包括: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高等教育领域当然也要坚决贯彻落实。高校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树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自身特点的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指关系高等教育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吸收人才、用好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两个基本方面。强调对人的尊重,满足人才的合理要求;强调为人才的发现、使用、成长和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强调对人才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应该是科学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全面、协调发展。其中既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本身要全面协调质量、数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文化和经济科技,要在融入和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与其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三是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充分考虑社会承载力、资源支撑力,既考虑当前,又着眼长远,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
  
  二、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不能没有创新的教育。而教育创新,首先是要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必须树立教育创新观。其一是要有教育创新的目标,学校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着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其二要有教育创新的内容,教师应把创新教育列入各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三是要建立教育创新的环境,包括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淡化学术权威等;其四是要建立教育创新的评价标准,学校要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除了考知识外,还要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五是要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
  
  高等教育必须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关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后果,选择有益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要搞带来现时效益的教育、科技、文化服务项目,也要搞那些具有长远效益的服务项目。任何服务项目的开展,都必须坚持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
  
  四、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观
  
  我国教育已经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必然产物。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化理念教育,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培养学生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在培养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多元文化,具有宽阔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适应职业变换、人才流动的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高校首先要将本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国际社会的视野而非仅从本国的角度进行考察,确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乃至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其次是与不同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经常的、广泛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再次是对一些符合教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国际教育惯例(如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的共同遵循。最后,注重国际间相互理解的教育。按照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要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博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之长,推进本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五、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
  
  质量观是判断产品或工作优劣的理念。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全面地、客观地、符合教育内外规律及其功能、目标的价值理念。质量观的本质特点是适应性,即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个体需要,适应教育实际情况。具体体现以下方面:一是树立适合目标的质量观。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目标,就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各类学校应正确定位,安于本位,凡达到既定目标、规定标准的就是质量。二是树立需求性的质量观。社会上有成千上万种行业,需要成千上万种专业,各种各样的从业人员。人的基础、素质、爱好、追求的目标等也是千差万别。因而必须要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专业的学校,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就是有质量。三是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教育的类型、品种、层次多种多样,对不同类型、不同平台上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衡量一所学校的质量也应是多元的,应从学风、教风、管理、社会反应等多方面考察。四是树立
  有特色的质量观。特色就是适应和满足社会上的特殊需要,适应和满足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各类学校应从社会需求、求学者需要出发,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出发,办出特色、发展特色。
  
  六、树立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
  
  素质就是一个人在德、智、体、美、能、心理等某一方面或综合方面的状况。人的素质有先天和遗传作用,尤其在身体和智力方面,但对一个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即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及自身的努力。素质教育就是后天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三个面向”,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三个方面内容,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道德是统帅,起方向作用、主导作用;科学文化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是从事一切工作的武器和工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个人生存、施展才能、有效工作的基础。其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七、树立全新的创业教育观
  
  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还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具有从事职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 才有可能很好地从事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和更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过程应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 以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为最终目的, 积极探索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渠道的培养方法, 融特定教学过程于创业教育活动为一体,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华.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
  [2]杨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3]卢中.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4]罗宏斌.高等教育新理念的探讨.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6).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与其配套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已经施行10多年了。在各种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中,能够现场使用直读式仪器检测的只有一氧化碳和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大数据技术能够登上历史的舞台,可以让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并且在今后,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普及到各个领域中,所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培养这一领
自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政策以来,体育教学一再被推到前台,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是我国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还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这导致阅读效率和阅读热情低下,最终影响了学生阅读的
在大的网络流量环境和中断批处理的情况下,数据包捕获的丢包率出现了急剧地上升.如何降低数据包捕获的丢包率是高速IDS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包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统编版教材编写强调:起步阶段,要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保护儿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