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电话,让全国近50名轻生者获得重生;
一部电话,让近万名陷于情感沼泽中的人们拥有阳光坦途;
一部电话,萌生一段浪漫传奇的爱情。也是这部电话,给他们的爱恋蒙上一层沉重的阴影……
你来,便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
2011年10月20日,一个40多岁的男人,从成都指挥街仓皇走出,背着行囊,目光黯淡,朝新南门汽车站方向走去。他叫姚双全,打算回乡下老家。这时,一个20岁的男孩推着一张轮椅追来,轮椅上的女子,虽显焦急不堪,但也温婉和善。
拦住男子,男孩放下轮椅,“爸爸,你怎么要离开我们,你不能这样啊,赶紧跟我们回家!”
男孩是姚双全的儿子小姚,在他眼里,父亲定是嫌弃了多年瘫痪在床的母亲,打算逃离这沉重的生活。
姚双全不为所动,轮椅上的女子突然哭起来,“双全啊,你让我将热线掐断,但那是我的命啊!如果你有更好的去处,我祝福你!”
初冬的阳光依然热烈,姚双全的眼角不断抽搐,仿佛有更多的难言之隐在心头翻滚。他只得跟母子俩回家。
刚回到家里,电话响了起来,曹文英接到电话,对方是一个湖北十堰的男子,语气哀怨急切,他说,“曹阿姨,如果你不接这个电话,我不想活了!”曹文英的心抽紧了,赶紧进行劝导和抚慰。
曹文英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小学至大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和日文及心理学。两小时后,男子终于答应放弃自杀念头,曹文英欣慰地挂了电话,感到全身虚脱,脸色苍白,姚双全给她理好被褥、送开水、揉肩膀。
幸福如涓涓细流,汇聚到曹文英的心里,诸多熟悉的记忆,同泪水一起落至眼前。
曹文英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妹妹曹文君虽然晚出生两年,但也遭到了与姐姐同样的命运,两姐妹终生将在床上度过。
父母不离不弃的爱护,让曹文英和妹妹并没有感到孤独和悲苦,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工,工资并不高,一家人的日子紧紧巴巴。在外人眼里,曹文英和妹妹是父母的拖累。曹文英的泪往心头咽,那时的她,已和妹妹自学完小学至初中所有的课程,她聪慧,也有不凡的毅力,她想证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拥有生存能力。
曹文英和妹妹每天在家练习写文章,她想用写作改变命运。
1995年春,某日,姐妹俩的处女作《珍爱生命》发表于当日的《天府早报》,写的是她们自己的故事,阳光、细腻、感人,“我们虽然身体残缺,但我们拥有一颗乐观勇敢的心,热爱生命……”
40平米的家里挤满远近赶来的读者,他们的眼神里不再有怜悯和同情,而是尊重和敬佩。
这篇文章先后被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书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敬佩者、仰慕者、追求者,更多是处于困境的求助者。其中还有来自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人,因此,曹文英自学了日语和英语。
有一天,曹文英收到一封来信,拆开大惊失色,“曹姐,三天若接不到你的回信,我就离开这个世界,我很痛苦,痛苦,痛苦……”大半个篇幅,皆是痛苦二字。
曹文英赶紧回信,一个月后,她接到其家人的来信,才知自己的信在路上走了10天,求助者早在几天前自杀了。
顿时,曹文英内疚、自责、惋惜,求助者那么信任她,却因书信行走缓慢,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白白离去。她决定给家里装一部电话,直接与求助者电话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曹文英用稿费装了电话,并取名“生命热线”,刻在一个精心制作的蓝色牌子上,下面是电话号码,再下面便是热线宗旨:讲述生命故事,探索生命真谛,追寻生命欢乐,体现生命价值。
通过媒体报道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生命热线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时至今日,曹文英接听过成千上万个求助者的电话,救助了50名轻生者,并给她带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姻缘。
那是2003年的夏天,一位男子打来电话倾诉,称妻子背叛自己,他不想活了……这次,曹文英没有循循善诱地劝导,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看似过激的处理方法,“在你做出决断之前,请你想想,你为什么要来这个世界,如果你认为结束生命是最好的理由,那么,我尊重你的选择,请你用一个礼拜时间考虑清楚,然后,给我一个电话,告诉我你还在这个世界!”
对方答应了。那一周时间,曹文英十分忐忑,她不知道自己的方式是否正确,她不知道那个男子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历程,担心万一他没想明白酿成悲剧,自己的内心又将是一场劫难。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还不见男子回电话,曹文英寝食难安,循着男子的来电拨过去,却是一个公用电话,唯一的线断了,曹文英一时陷入困境,但她没有放弃追踪这个求助者的信息。
第二周,文英又拨去那个公用电话,向老板征询,附近有无这样一个家庭,妻子出走,丈夫和孩子独自生活。老板想了一会儿,声音提高半拍,“有,有,不过最近一直没见到他!”
曹文英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了,没见到,是否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希望,她再也不想心存侥幸了,必须得赶快找到当事人。
当天下午,曹文英在父亲的陪同下,坐长途汽车来到当地,很快找到那家公园电话亭的老板,在他的帮助下,几经辗转,在一个棚户区找到当事人的家。简陋窄小的屋子里,散落着无数烟头和酒瓶,一个头发蓬松的男子,眼睛空洞无望,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身体强健的建筑工人。当他看到躺在轮椅上的曹文英。满脸惊异,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好人曹文英?
男人叫姚双全,他的眼里慢慢溢出泪水,“真没想到,你还记得我,我好感动!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
你来,清风就来阳光就来
姚双全长曹文英5岁,儿子小姚正读初中。他在重庆打工时,妻子出轨,感情的背叛让他一度想轻生,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曹文英的消息,便打来电话寻求帮助,文英的寥寥数语给了他内心莫大振动,他用一周时间想明白了,为了儿子,也要活着。
但是,自曹文英不辞辛劳来到他的世界后。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还在于给予更多人关照和爱护,不仅仅是苟且偷生。
曹文英离开时,姚双全送她,推着文英到了车站,街道两边的紫薇开得正艳,小巧成串的花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双全说,“文英,我期待跟你再次见面!”
乐观的文英开玩笑,“只要你想见,天天都能见到!”
回到成都后,曹文英继续投入到24小时开通的“生命热线”中,妹妹曹文君从白天到深夜12点负责接听,午夜之后的电话,由曹文英接听。那些生活烦恼、情感倾诉,还有一时无法解开的心结。两姐妹的美妙声音,润泽着那些无助困顿的心灵。对曹文英而言,这是她全部的生命。
转眼,2004年春天来临,曹文英的心情跟着窗外的花儿雀跃起来,那一年,她38岁,帮助无数人解决了情感困境,却从未经历过爱情。
有天下午,曹文英听到楼下一个声音在喊她,似曾相识,母亲下楼,领上来一个健硕高大的男子,半天,曹文英才认出,这不是姚双全吗?
曹文英的心里热乎乎的,还没说几句话,姚双全已带着自己买的菜钻进厨房。接连几天,姚双全住在曹家,当起曹文英的生活保姆。有天深夜, 华阳一位叫谢兰的女士打来热线,找曹文英哭诉,长期遭遇丈夫家庭暴力,刚又被他痛打了一顿,赶出家门,丈夫又不准她离婚,她只想一死了之……情况紧急,姚双全背着曹文英下楼,然后打的到了华阳出事地点。
他们协同华阳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耐心给谢兰的丈夫做工作。如果不离婚,务必善待妻子,如再暴力,法理难容。
最后,谢兰丈夫垂下了头,他同意跟谢兰离婚。分手,成为这段纠结感情的最好出路。
这次事件后,姚双全对文英更是刮目相看。但是,他必须得离开,打工赚钱,养儿养家。离开前,他握住文英的手说,“过一段时间后,我再来看你!”
曹文英的眼睛湿润着,“你不要承诺什么,我已很满足了!”当他走后,思念,已在文英的心头蔓延。她必须用忙碌赶跑这份情愫。
姚双全兑现了他的诺言,两个月后,又来到曹文英家,这次,他正式向文英求婚,曹文英被幸福击得晕晕的,“跟我在一起,对你不公平,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她的话很快被姚双全堵住了,“我不在乎,没有你我的生命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方向,我愿意背你走向任何地方,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曹文英再也无法拒绝。
2004年国庆,曹文英嫁给了姚双全。 那一天,是曹文英一生最美的一天,她相信,牵了手,就不再孤独。一年过后,妹妹曹文君去世。不久,姚双全带妻子去医院体检,医生给她作出判决,说她也活不过两年。曹文英一直坚持24小时接听热线,她竟奇迹般地走过6年,且生命状态稳定。每接一个电话,家人都守在旁边,白天母亲,晚上丈夫,每天晚上最多睡两三个小时,每月姚双全10几次背着妻子见当事人,姚双全毫无怨言
但是,2011年6月开始,他性情大变,一再要求妻子关掉热线,文英的父母也理解女婿,认为女儿这样每天接打电话,生活压力大不说,身体也吃不消。
曹文英心平气和地跟丈夫解释,“你想想,我们是怎么认识的,没有热线,能有我们的今天么?热线不但是一份责任,也是妹妹的遗愿,我怎能关掉呢?”
两个人虽然有点小别扭,但是姚双全依然做好吃的饭菜,背着妻子见当事人。然而,当2011年10月20日上午,曹文英的一个电话打完,姚双全二话没说,背着行囊就走了,于是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你来,让爱消融误会
一家人又坐在一起,曹文英先开的口,“你在外面有了人,你就走吧,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也对不起你!”
听到这句话,姚双全的情绪猛然激动起来,他大声说,“是你外面有人了,我是你老公,不是第三者。”
闻听此言,曹文英的父母和小姚都惊呆了,他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文英。
曹文英哭笑不得,做了这么多年情感顾问,她竟没有将自己的情感理顺,连丈夫吃醋要离家,她浑然不觉。
原来,姚双全眼里的第三者是曹文英的一个热线当事人,江苏南通人,叫张晓东,此人有严重的强迫症,需要不断沟通疏导才能走出心理误区,因此两人电话频繁,有时还是文英主动打过去,询问近况。
好几次,姚双全在妻子身边,听到张晓东“肉麻”的声音,“文英,我觉得跟你说话好舒服,我过几天来成都看你!”
而曹文英听到这些话,还是笑语盈盈,没有反对,这让姚双全的尊严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一直憋在心里。
想不到几天后,张晓东真的飞到成都来看曹文英。姚双全下午下班后,发现妻子被张晓东带出去逛街了,他如鲠在喉,脸色青一块,紫一块。晚饭后,张晓东将曹文英送到家,就回自己的酒店了。这个男人似乎根本无视姚双全的存在,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考虑到几方面的原因,也借此事,姚双全就让曹文英关了热线,直至离家出走。因为姚双全知道,自张晓东走后,两人的联系并未中断,经常在电话里“卿卿我我”。
梳理下这段“工作经历”,曹文英充满深情地说,“老公,请原谅我工作上的疏忽,是我的不好,那个人有家庭,心理疾病非同小可,我跟他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他现在已经从心理沼泽中走了出来,自始至终,都没有影响到我对你的爱!”
这是妻子第一次认真地解释,姚双全受过的委屈也渐渐蒸发了。
然而,这次小小的误会,让曹文英开始醒悟,与其24小时值守生命热线,不如将这份爱切成很多份,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而她,可以腾出时间,更多地给丈夫和父母。
曹文英的转变令全家人十分欣慰。
没多久,以前接受过曹文英帮助的热线当事人,也陆续参与进来。而今,生命热线不是一个人的爱,而成了一群人的爱。这部承载着善良和希望的电话,向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
曹文英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幸福。
责编/宿淇
一部电话,让近万名陷于情感沼泽中的人们拥有阳光坦途;
一部电话,萌生一段浪漫传奇的爱情。也是这部电话,给他们的爱恋蒙上一层沉重的阴影……
你来,便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
2011年10月20日,一个40多岁的男人,从成都指挥街仓皇走出,背着行囊,目光黯淡,朝新南门汽车站方向走去。他叫姚双全,打算回乡下老家。这时,一个20岁的男孩推着一张轮椅追来,轮椅上的女子,虽显焦急不堪,但也温婉和善。
拦住男子,男孩放下轮椅,“爸爸,你怎么要离开我们,你不能这样啊,赶紧跟我们回家!”
男孩是姚双全的儿子小姚,在他眼里,父亲定是嫌弃了多年瘫痪在床的母亲,打算逃离这沉重的生活。
姚双全不为所动,轮椅上的女子突然哭起来,“双全啊,你让我将热线掐断,但那是我的命啊!如果你有更好的去处,我祝福你!”
初冬的阳光依然热烈,姚双全的眼角不断抽搐,仿佛有更多的难言之隐在心头翻滚。他只得跟母子俩回家。
刚回到家里,电话响了起来,曹文英接到电话,对方是一个湖北十堰的男子,语气哀怨急切,他说,“曹阿姨,如果你不接这个电话,我不想活了!”曹文英的心抽紧了,赶紧进行劝导和抚慰。
曹文英没上过一天学,却自学小学至大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和日文及心理学。两小时后,男子终于答应放弃自杀念头,曹文英欣慰地挂了电话,感到全身虚脱,脸色苍白,姚双全给她理好被褥、送开水、揉肩膀。
幸福如涓涓细流,汇聚到曹文英的心里,诸多熟悉的记忆,同泪水一起落至眼前。
曹文英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妹妹曹文君虽然晚出生两年,但也遭到了与姐姐同样的命运,两姐妹终生将在床上度过。
父母不离不弃的爱护,让曹文英和妹妹并没有感到孤独和悲苦,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工,工资并不高,一家人的日子紧紧巴巴。在外人眼里,曹文英和妹妹是父母的拖累。曹文英的泪往心头咽,那时的她,已和妹妹自学完小学至初中所有的课程,她聪慧,也有不凡的毅力,她想证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拥有生存能力。
曹文英和妹妹每天在家练习写文章,她想用写作改变命运。
1995年春,某日,姐妹俩的处女作《珍爱生命》发表于当日的《天府早报》,写的是她们自己的故事,阳光、细腻、感人,“我们虽然身体残缺,但我们拥有一颗乐观勇敢的心,热爱生命……”
40平米的家里挤满远近赶来的读者,他们的眼神里不再有怜悯和同情,而是尊重和敬佩。
这篇文章先后被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书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敬佩者、仰慕者、追求者,更多是处于困境的求助者。其中还有来自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人,因此,曹文英自学了日语和英语。
有一天,曹文英收到一封来信,拆开大惊失色,“曹姐,三天若接不到你的回信,我就离开这个世界,我很痛苦,痛苦,痛苦……”大半个篇幅,皆是痛苦二字。
曹文英赶紧回信,一个月后,她接到其家人的来信,才知自己的信在路上走了10天,求助者早在几天前自杀了。
顿时,曹文英内疚、自责、惋惜,求助者那么信任她,却因书信行走缓慢,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白白离去。她决定给家里装一部电话,直接与求助者电话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曹文英用稿费装了电话,并取名“生命热线”,刻在一个精心制作的蓝色牌子上,下面是电话号码,再下面便是热线宗旨:讲述生命故事,探索生命真谛,追寻生命欢乐,体现生命价值。
通过媒体报道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生命热线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时至今日,曹文英接听过成千上万个求助者的电话,救助了50名轻生者,并给她带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姻缘。
那是2003年的夏天,一位男子打来电话倾诉,称妻子背叛自己,他不想活了……这次,曹文英没有循循善诱地劝导,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看似过激的处理方法,“在你做出决断之前,请你想想,你为什么要来这个世界,如果你认为结束生命是最好的理由,那么,我尊重你的选择,请你用一个礼拜时间考虑清楚,然后,给我一个电话,告诉我你还在这个世界!”
对方答应了。那一周时间,曹文英十分忐忑,她不知道自己的方式是否正确,她不知道那个男子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历程,担心万一他没想明白酿成悲剧,自己的内心又将是一场劫难。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还不见男子回电话,曹文英寝食难安,循着男子的来电拨过去,却是一个公用电话,唯一的线断了,曹文英一时陷入困境,但她没有放弃追踪这个求助者的信息。
第二周,文英又拨去那个公用电话,向老板征询,附近有无这样一个家庭,妻子出走,丈夫和孩子独自生活。老板想了一会儿,声音提高半拍,“有,有,不过最近一直没见到他!”
曹文英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了,没见到,是否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希望,她再也不想心存侥幸了,必须得赶快找到当事人。
当天下午,曹文英在父亲的陪同下,坐长途汽车来到当地,很快找到那家公园电话亭的老板,在他的帮助下,几经辗转,在一个棚户区找到当事人的家。简陋窄小的屋子里,散落着无数烟头和酒瓶,一个头发蓬松的男子,眼睛空洞无望,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身体强健的建筑工人。当他看到躺在轮椅上的曹文英。满脸惊异,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好人曹文英?
男人叫姚双全,他的眼里慢慢溢出泪水,“真没想到,你还记得我,我好感动!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
你来,清风就来阳光就来
姚双全长曹文英5岁,儿子小姚正读初中。他在重庆打工时,妻子出轨,感情的背叛让他一度想轻生,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曹文英的消息,便打来电话寻求帮助,文英的寥寥数语给了他内心莫大振动,他用一周时间想明白了,为了儿子,也要活着。
但是,自曹文英不辞辛劳来到他的世界后。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还在于给予更多人关照和爱护,不仅仅是苟且偷生。
曹文英离开时,姚双全送她,推着文英到了车站,街道两边的紫薇开得正艳,小巧成串的花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双全说,“文英,我期待跟你再次见面!”
乐观的文英开玩笑,“只要你想见,天天都能见到!”
回到成都后,曹文英继续投入到24小时开通的“生命热线”中,妹妹曹文君从白天到深夜12点负责接听,午夜之后的电话,由曹文英接听。那些生活烦恼、情感倾诉,还有一时无法解开的心结。两姐妹的美妙声音,润泽着那些无助困顿的心灵。对曹文英而言,这是她全部的生命。
转眼,2004年春天来临,曹文英的心情跟着窗外的花儿雀跃起来,那一年,她38岁,帮助无数人解决了情感困境,却从未经历过爱情。
有天下午,曹文英听到楼下一个声音在喊她,似曾相识,母亲下楼,领上来一个健硕高大的男子,半天,曹文英才认出,这不是姚双全吗?
曹文英的心里热乎乎的,还没说几句话,姚双全已带着自己买的菜钻进厨房。接连几天,姚双全住在曹家,当起曹文英的生活保姆。有天深夜, 华阳一位叫谢兰的女士打来热线,找曹文英哭诉,长期遭遇丈夫家庭暴力,刚又被他痛打了一顿,赶出家门,丈夫又不准她离婚,她只想一死了之……情况紧急,姚双全背着曹文英下楼,然后打的到了华阳出事地点。
他们协同华阳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耐心给谢兰的丈夫做工作。如果不离婚,务必善待妻子,如再暴力,法理难容。
最后,谢兰丈夫垂下了头,他同意跟谢兰离婚。分手,成为这段纠结感情的最好出路。
这次事件后,姚双全对文英更是刮目相看。但是,他必须得离开,打工赚钱,养儿养家。离开前,他握住文英的手说,“过一段时间后,我再来看你!”
曹文英的眼睛湿润着,“你不要承诺什么,我已很满足了!”当他走后,思念,已在文英的心头蔓延。她必须用忙碌赶跑这份情愫。
姚双全兑现了他的诺言,两个月后,又来到曹文英家,这次,他正式向文英求婚,曹文英被幸福击得晕晕的,“跟我在一起,对你不公平,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她的话很快被姚双全堵住了,“我不在乎,没有你我的生命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方向,我愿意背你走向任何地方,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曹文英再也无法拒绝。
2004年国庆,曹文英嫁给了姚双全。 那一天,是曹文英一生最美的一天,她相信,牵了手,就不再孤独。一年过后,妹妹曹文君去世。不久,姚双全带妻子去医院体检,医生给她作出判决,说她也活不过两年。曹文英一直坚持24小时接听热线,她竟奇迹般地走过6年,且生命状态稳定。每接一个电话,家人都守在旁边,白天母亲,晚上丈夫,每天晚上最多睡两三个小时,每月姚双全10几次背着妻子见当事人,姚双全毫无怨言
但是,2011年6月开始,他性情大变,一再要求妻子关掉热线,文英的父母也理解女婿,认为女儿这样每天接打电话,生活压力大不说,身体也吃不消。
曹文英心平气和地跟丈夫解释,“你想想,我们是怎么认识的,没有热线,能有我们的今天么?热线不但是一份责任,也是妹妹的遗愿,我怎能关掉呢?”
两个人虽然有点小别扭,但是姚双全依然做好吃的饭菜,背着妻子见当事人。然而,当2011年10月20日上午,曹文英的一个电话打完,姚双全二话没说,背着行囊就走了,于是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你来,让爱消融误会
一家人又坐在一起,曹文英先开的口,“你在外面有了人,你就走吧,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也对不起你!”
听到这句话,姚双全的情绪猛然激动起来,他大声说,“是你外面有人了,我是你老公,不是第三者。”
闻听此言,曹文英的父母和小姚都惊呆了,他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文英。
曹文英哭笑不得,做了这么多年情感顾问,她竟没有将自己的情感理顺,连丈夫吃醋要离家,她浑然不觉。
原来,姚双全眼里的第三者是曹文英的一个热线当事人,江苏南通人,叫张晓东,此人有严重的强迫症,需要不断沟通疏导才能走出心理误区,因此两人电话频繁,有时还是文英主动打过去,询问近况。
好几次,姚双全在妻子身边,听到张晓东“肉麻”的声音,“文英,我觉得跟你说话好舒服,我过几天来成都看你!”
而曹文英听到这些话,还是笑语盈盈,没有反对,这让姚双全的尊严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一直憋在心里。
想不到几天后,张晓东真的飞到成都来看曹文英。姚双全下午下班后,发现妻子被张晓东带出去逛街了,他如鲠在喉,脸色青一块,紫一块。晚饭后,张晓东将曹文英送到家,就回自己的酒店了。这个男人似乎根本无视姚双全的存在,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考虑到几方面的原因,也借此事,姚双全就让曹文英关了热线,直至离家出走。因为姚双全知道,自张晓东走后,两人的联系并未中断,经常在电话里“卿卿我我”。
梳理下这段“工作经历”,曹文英充满深情地说,“老公,请原谅我工作上的疏忽,是我的不好,那个人有家庭,心理疾病非同小可,我跟他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他现在已经从心理沼泽中走了出来,自始至终,都没有影响到我对你的爱!”
这是妻子第一次认真地解释,姚双全受过的委屈也渐渐蒸发了。
然而,这次小小的误会,让曹文英开始醒悟,与其24小时值守生命热线,不如将这份爱切成很多份,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而她,可以腾出时间,更多地给丈夫和父母。
曹文英的转变令全家人十分欣慰。
没多久,以前接受过曹文英帮助的热线当事人,也陆续参与进来。而今,生命热线不是一个人的爱,而成了一群人的爱。这部承载着善良和希望的电话,向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
曹文英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幸福。
责编/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