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春节前,丰田中国的一位朋友来我家,代表公司就丰田在全球召回超过850万辆轿车的事件和我沟通。我对他说,丰田该做的,是亡羊补牢,似乎还不到忙着表态的时候。虽然因油门踏板和制动问题丰田在全球已经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但是还有新的质量问题还在不断暴露,丰田的危机如同深井中的自由落体,还远远没有触底。
果然,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丰田的负面新闻——丰田旗下的小丝公司涉及上千架飞机的1527个航空座椅的安全隐患、意外加速导致美国34A人死亡、2月17日宣布再召回两款丰田问题车、2月24日美国会要求丰田高层出席丰田质量的听证会……
无论丰田,还是丰田品牌的拥趸者,应该从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训,如果一味淡化问题的严重性,推脱事出偶然,作出一副十分无辜的样子,我以为于事无补。毫无疑问,这将是丰田创立70年来一个“划时代”的严重事件。对丰田品牌的伤害怎么估计也不为过,甚至就此让重新戴上半个世纪之前日本商品低价劣质的“东洋货”的帽子也未可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史无前例的召回是丰田造车和经营理念中一系列积弊的总爆发。这次绊倒丰田的不是别人,正是丰田自己。
2
国内外有舆论分析,丰田这次召回事件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政治因素或是竞争对手的“炒作”。责怪其他国家、或竞争对手的“阴谋论”,对此我不能苟同。
我也不认为这次危机是美国政府为了本国汽车业的利益在打压丰田。实际情况是,美国前些年召回福特、通用的问题车也不是小数。此次为了在美国的丰田工厂的供应商和美国职工的利益,美国政府曾选择了长达一年多的“失语”。最后,让美国政府和消费者失去忍耐力的,是丰田对于上千次的质量问题投诉。尤其确实发生的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故遮遮掩掩,妄图花钱用公关手段化解危机。把材质、设计上的严重缺陷说成是一种偶然。这种诚信的欠缺,这种对于消费者利益的漠视,即使换到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身上,也是不可接受的。
有人为丰田抱屈:其他汽车品牌有可能也会出现与丰田同样的问题。但是我以为,正因为丰田汽车目前所处的市场地位,因为它所享有的著名品牌的溢价,所以消费者有权利对它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行为保持更高的要求。买一个乡镇企业的手袋,开线可以原谅;同样的问题出现在LV、PRAPD品牌,人们有权为此气愤。
3
我们亚洲人是不大情愿认错的。但是请丰田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总结出哲学上、理念上,其次才是技术上的教训所在。能作到这一点,丰田此次数十亿美元的代价才花得不冤。
丰田近年来把产量做到世界第一的心气太旺;把降低成本,获得盈利最大化作为核心追求;这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本缘由。
比如说,为了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老大,丰田汽车的产量从2000年的520万辆疯狂提升到1000万辆。几乎增加了一个克莱斯勒公司的产能。而在产能井喷的同时,丰田没有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作出像样的提升。丰田的新车测试是在室内台架和赛道等试验场地进行的。即使号称最严酷的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也比不上长距离路试更符合消费者实际驾车环境,也更容易检测出问题。而欧系车的新车测试则要经过300万公里,有的高达800万公里的长距离的实地行驶,包括北极、撒哈拉、高湿度的热带雨林。
此次的丰田油门踏板问题,所谓“长时间暖风环境导致结霜”造成的刹车失灵,在长途测试中就会早早发现,犯不着由消费者作试验品。
应该承认,丰田的节能减排在混合动力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是顾此失彼,在传统汽车技术上拉大了与欧洲对手的差距。以大众高尔夫与丰田卡罗拉为例,同是总销量突破2600万辆的“全球最畅销车型”,但是市场上第10代卡罗拉与第6代高尔夫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的技术方面起码落后10年。通用当年在氢动力研发方面也下过大工夫,但是忽略了传统汽车技术提升,最后市场竞争力下降,落得个破产的下场。这个深刻教训,建议丰田汲取。
4
丰田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近30年来,它以看板管理、人性的自动化为代表的丰田模式曾给中国汽车工业进行过质量管理的启蒙。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入活力就可能僵死,优秀的品牌也难免出现质量问题。关键是正视危机,还是掩盖真相,不要像当年的三菱一样,把质量问题变质为道德问题。
这场召回是一个苦果,当事人必须选择“咽下去”,进行自省,尤其找到杜绝这样大面积的危机发生的“治本之策”。此次丰田高层终于诚恳向消费者道教,大面积召回,是一个值得赞赏的态度。
应该提醒一句,中国汽车企业要从丰田的“绊倒”引以为鉴,尤其在2009年中国汽车刚刚以1360万辆成为全球产量第一、而过于沾沾自喜的时候。
春节前,丰田中国的一位朋友来我家,代表公司就丰田在全球召回超过850万辆轿车的事件和我沟通。我对他说,丰田该做的,是亡羊补牢,似乎还不到忙着表态的时候。虽然因油门踏板和制动问题丰田在全球已经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但是还有新的质量问题还在不断暴露,丰田的危机如同深井中的自由落体,还远远没有触底。
果然,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丰田的负面新闻——丰田旗下的小丝公司涉及上千架飞机的1527个航空座椅的安全隐患、意外加速导致美国34A人死亡、2月17日宣布再召回两款丰田问题车、2月24日美国会要求丰田高层出席丰田质量的听证会……
无论丰田,还是丰田品牌的拥趸者,应该从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训,如果一味淡化问题的严重性,推脱事出偶然,作出一副十分无辜的样子,我以为于事无补。毫无疑问,这将是丰田创立70年来一个“划时代”的严重事件。对丰田品牌的伤害怎么估计也不为过,甚至就此让重新戴上半个世纪之前日本商品低价劣质的“东洋货”的帽子也未可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史无前例的召回是丰田造车和经营理念中一系列积弊的总爆发。这次绊倒丰田的不是别人,正是丰田自己。
2
国内外有舆论分析,丰田这次召回事件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政治因素或是竞争对手的“炒作”。责怪其他国家、或竞争对手的“阴谋论”,对此我不能苟同。
我也不认为这次危机是美国政府为了本国汽车业的利益在打压丰田。实际情况是,美国前些年召回福特、通用的问题车也不是小数。此次为了在美国的丰田工厂的供应商和美国职工的利益,美国政府曾选择了长达一年多的“失语”。最后,让美国政府和消费者失去忍耐力的,是丰田对于上千次的质量问题投诉。尤其确实发生的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故遮遮掩掩,妄图花钱用公关手段化解危机。把材质、设计上的严重缺陷说成是一种偶然。这种诚信的欠缺,这种对于消费者利益的漠视,即使换到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身上,也是不可接受的。
有人为丰田抱屈:其他汽车品牌有可能也会出现与丰田同样的问题。但是我以为,正因为丰田汽车目前所处的市场地位,因为它所享有的著名品牌的溢价,所以消费者有权利对它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行为保持更高的要求。买一个乡镇企业的手袋,开线可以原谅;同样的问题出现在LV、PRAPD品牌,人们有权为此气愤。
3
我们亚洲人是不大情愿认错的。但是请丰田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总结出哲学上、理念上,其次才是技术上的教训所在。能作到这一点,丰田此次数十亿美元的代价才花得不冤。
丰田近年来把产量做到世界第一的心气太旺;把降低成本,获得盈利最大化作为核心追求;这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本缘由。
比如说,为了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老大,丰田汽车的产量从2000年的520万辆疯狂提升到1000万辆。几乎增加了一个克莱斯勒公司的产能。而在产能井喷的同时,丰田没有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作出像样的提升。丰田的新车测试是在室内台架和赛道等试验场地进行的。即使号称最严酷的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也比不上长距离路试更符合消费者实际驾车环境,也更容易检测出问题。而欧系车的新车测试则要经过300万公里,有的高达800万公里的长距离的实地行驶,包括北极、撒哈拉、高湿度的热带雨林。
此次的丰田油门踏板问题,所谓“长时间暖风环境导致结霜”造成的刹车失灵,在长途测试中就会早早发现,犯不着由消费者作试验品。
应该承认,丰田的节能减排在混合动力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是顾此失彼,在传统汽车技术上拉大了与欧洲对手的差距。以大众高尔夫与丰田卡罗拉为例,同是总销量突破2600万辆的“全球最畅销车型”,但是市场上第10代卡罗拉与第6代高尔夫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的技术方面起码落后10年。通用当年在氢动力研发方面也下过大工夫,但是忽略了传统汽车技术提升,最后市场竞争力下降,落得个破产的下场。这个深刻教训,建议丰田汲取。
4
丰田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近30年来,它以看板管理、人性的自动化为代表的丰田模式曾给中国汽车工业进行过质量管理的启蒙。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入活力就可能僵死,优秀的品牌也难免出现质量问题。关键是正视危机,还是掩盖真相,不要像当年的三菱一样,把质量问题变质为道德问题。
这场召回是一个苦果,当事人必须选择“咽下去”,进行自省,尤其找到杜绝这样大面积的危机发生的“治本之策”。此次丰田高层终于诚恳向消费者道教,大面积召回,是一个值得赞赏的态度。
应该提醒一句,中国汽车企业要从丰田的“绊倒”引以为鉴,尤其在2009年中国汽车刚刚以1360万辆成为全球产量第一、而过于沾沾自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