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提问的目的、在具体语境中提问、针对特定群体设问、協助学生掌握疑问词、分阶段提问等方法,以促进预定教学目标达成、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问题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及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涵等,最终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提问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12-0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表明,提问对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和活动设计为突破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提问的类型和问题的特点
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通常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两种。封闭式提问是具有唯一或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事先知道答案;开放性提问是与封闭式提问相对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所以教师只能预测学生的答案。开放性提问是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结合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得到答案,答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相对而言,开放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掌控全部的提问权,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者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自然而然地控制了全部的提问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者。这样的课堂状态,实际上是教师对课堂掌控权过强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思维全是被教师牵着走,当教师所提问题答案难度不大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成为“应声虫”;而所提问题答案难度较大时,学生通常是“沉默是金”。如此依赖教师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丧失了思考、探究的主动性,他们永远都是被动的回答者,不会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没有分层设计问题,受益学生少
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设计中,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难以调动中优生的积极性;要么问题难度过大,忽视了潜力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困难,这些都不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一要求。教师的提问理应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但事实上,课堂经常出现教师与部分学生(通常是固定的小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密集地对话的现象,多数学生只是坐着“看热闹”,这便失去了提问的教育功能。
(三)问题设计层次不清,影响文本理解
英语课堂的提问性质分为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评价性、创造性,它们是递进关系。教师要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首先应引导学生找出事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再帮助学生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接下来让学生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启发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积极思考,学有所获。而大部分英语教师设计问题时很随性,没有根据文本由易到难的原则,提问时东问一点、西问一点,这样很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也无法引导他们思考文本的内涵。
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实效的方法
(一)明确提问的目的,促进预定教学目标达成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课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目标,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什么、认识什么;设计的提问目的明确,学生才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语言信息中有目的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师生在愉快的交际氛围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九模块第一单元“Are you feeling bored?”时,笔者提出了一些目的性很明确的问题:
How many emotions did the text mention?(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大意)
What emotion did Lingling have?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事件上来)
Did Lingling feeling sad? What’s the matter? (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Did Lingling feeling happy later? Why? (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If you are Lingling,what can you do? (升华情感)
When we are sad/bored/angry,what should we do?(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控的策略)
通过目的明确的提问,层层推进学生对本文大意的理解,进而推动课堂发展,一步步向预设教学目标靠近。
(二)在语境中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尽量根据课程预设的话题(情境), 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设疑、激疑,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对课文进行预测。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根据课文配图设计了一些问题。(见图1) What can you see?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What’s the program about?
What will they talk about?Can you guess?
结合配图提问,引导学生逐渐进入配图语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是促进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做法。
(三)针对特定群体设问,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问题思考
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设计上会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随着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便能逐步实现从知识技能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问,分层次对特定群体设问,鼓励每个群体学生回答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上来。
英语课堂提出的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who,where,what)、分析性问题(why,how)、态度、评价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What/Who do you like...?Do you have a different idea...)等。从事实性问题到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问题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它们分别对应问题的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评价性、创造性。每个层次的问题均有对应的学生群体擅长回答。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She couldn’t see or hear”时,笔者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记忆性问题(由潜力生回答):
When was Helen Keller born?
Where was Helen Keller born?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
What did she do?
How old is she?
提出以下理解性问题(由潜力生、中等生回答):
How did the teacher teach her?
提出以下应用性问题(中等生回答,潜力生演示):
Can she feel the letter? Can you show it to us?
提出以下评价性问题(中等生回答,优生补充完整):
How do you think of Helen Keller?
提出以下创造性问题(潜力生、中等生可以用汉语回答,优生尝试用英语回答):
If you were in trouble,what would you do?
把分层次设计的问题呈现给特定学生群体,满足各種层次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挑战的欲望,当潜力生在文本中找到最容易的问题的答案后,他们还可以挑战一下为中等生设计的、有一些难度的问题。
(四)协助学生掌握疑问词,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发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在备课时,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这个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认识、理解和运用常用疑问词方面帮助他们发展质疑、提问的能力。同时预留出让学生提问的时间,猜测他们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应该为解答学生问题做出什么准备(准备可能涉及课外知识的材料)。在英语提问中,用于句首常见的疑问词有:
Who,对主语或宾语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谁说的?谁做的?谁想的?
What,对事件或活动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
Where,对地点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在哪里说什么?在哪里做了什么?
When,对时间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时候做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
Why,对原因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How,对方式或程度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怎么做的?达到什么程度?
长期的自主提问训练,促进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五)分阶段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涵
1.教师主导阶段的提问,可以根据教材插图设计问题,如利用Who,Where,When,Why等疑问词提问,问题比较明确,适合全体学生展开思考;可以围绕主题设计问题,比较有启发性,有利于课程导入。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He spen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提问:
What is space?
What is spaceship?
Who was the first Chinese who flew into spac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vehicle? Can you guess?
新标准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学生自主式提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六模块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时,根据课文内容,笔者先鼓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
Can you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Who answered the phone?
Where were grandma and grandpa yesterday?
…
然后教师追问:
Why did Tom ask the weather?
Why did grandma laugh?
教师的追问,是对学生自主提问的一种补充,帮助学生找到忽略的点,便于他们对语篇理解。
3.拓展式设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She couldn’t see or hear”时,笔者设计了拓展问题:
Do you like Helen Keller?Why?If you are in trouble,what would you do?
这些问题是文本内容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进行渗透德育,升华文章主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 黄健清)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提问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12-0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表明,提问对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和活动设计为突破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提问的类型和问题的特点
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通常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两种。封闭式提问是具有唯一或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事先知道答案;开放性提问是与封闭式提问相对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所以教师只能预测学生的答案。开放性提问是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结合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得到答案,答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相对而言,开放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掌控全部的提问权,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者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自然而然地控制了全部的提问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者。这样的课堂状态,实际上是教师对课堂掌控权过强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思维全是被教师牵着走,当教师所提问题答案难度不大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成为“应声虫”;而所提问题答案难度较大时,学生通常是“沉默是金”。如此依赖教师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丧失了思考、探究的主动性,他们永远都是被动的回答者,不会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没有分层设计问题,受益学生少
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设计中,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难以调动中优生的积极性;要么问题难度过大,忽视了潜力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困难,这些都不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这一要求。教师的提问理应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但事实上,课堂经常出现教师与部分学生(通常是固定的小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密集地对话的现象,多数学生只是坐着“看热闹”,这便失去了提问的教育功能。
(三)问题设计层次不清,影响文本理解
英语课堂的提问性质分为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评价性、创造性,它们是递进关系。教师要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首先应引导学生找出事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再帮助学生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接下来让学生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启发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积极思考,学有所获。而大部分英语教师设计问题时很随性,没有根据文本由易到难的原则,提问时东问一点、西问一点,这样很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也无法引导他们思考文本的内涵。
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实效的方法
(一)明确提问的目的,促进预定教学目标达成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课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目标,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什么、认识什么;设计的提问目的明确,学生才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语言信息中有目的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师生在愉快的交际氛围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九模块第一单元“Are you feeling bored?”时,笔者提出了一些目的性很明确的问题:
How many emotions did the text mention?(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大意)
What emotion did Lingling have?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事件上来)
Did Lingling feeling sad? What’s the matter? (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Did Lingling feeling happy later? Why? (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If you are Lingling,what can you do? (升华情感)
When we are sad/bored/angry,what should we do?(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控的策略)
通过目的明确的提问,层层推进学生对本文大意的理解,进而推动课堂发展,一步步向预设教学目标靠近。
(二)在语境中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尽量根据课程预设的话题(情境), 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设疑、激疑,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对课文进行预测。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根据课文配图设计了一些问题。(见图1) What can you see?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What’s the program about?
What will they talk about?Can you guess?
结合配图提问,引导学生逐渐进入配图语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是促进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做法。
(三)针对特定群体设问,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问题思考
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设计上会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随着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便能逐步实现从知识技能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问,分层次对特定群体设问,鼓励每个群体学生回答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上来。
英语课堂提出的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who,where,what)、分析性问题(why,how)、态度、评价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What/Who do you like...?Do you have a different idea...)等。从事实性问题到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问题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它们分别对应问题的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评价性、创造性。每个层次的问题均有对应的学生群体擅长回答。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She couldn’t see or hear”时,笔者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以下记忆性问题(由潜力生回答):
When was Helen Keller born?
Where was Helen Keller born?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
What did she do?
How old is she?
提出以下理解性问题(由潜力生、中等生回答):
How did the teacher teach her?
提出以下应用性问题(中等生回答,潜力生演示):
Can she feel the letter? Can you show it to us?
提出以下评价性问题(中等生回答,优生补充完整):
How do you think of Helen Keller?
提出以下创造性问题(潜力生、中等生可以用汉语回答,优生尝试用英语回答):
If you were in trouble,what would you do?
把分层次设计的问题呈现给特定学生群体,满足各種层次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挑战的欲望,当潜力生在文本中找到最容易的问题的答案后,他们还可以挑战一下为中等生设计的、有一些难度的问题。
(四)协助学生掌握疑问词,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发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在备课时,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这个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认识、理解和运用常用疑问词方面帮助他们发展质疑、提问的能力。同时预留出让学生提问的时间,猜测他们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应该为解答学生问题做出什么准备(准备可能涉及课外知识的材料)。在英语提问中,用于句首常见的疑问词有:
Who,对主语或宾语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谁说的?谁做的?谁想的?
What,对事件或活动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
Where,对地点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在哪里说什么?在哪里做了什么?
When,对时间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时候做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
Why,对原因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How,对方式或程度进行提问。表示的意思是:怎么做的?达到什么程度?
长期的自主提问训练,促进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五)分阶段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涵
1.教师主导阶段的提问,可以根据教材插图设计问题,如利用Who,Where,When,Why等疑问词提问,问题比较明确,适合全体学生展开思考;可以围绕主题设计问题,比较有启发性,有利于课程导入。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He spen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提问:
What is space?
What is spaceship?
Who was the first Chinese who flew into spac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vehicle? Can you guess?
新标准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学生自主式提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六模块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时,根据课文内容,笔者先鼓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
Can you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Who answered the phone?
Where were grandma and grandpa yesterday?
…
然后教师追问:
Why did Tom ask the weather?
Why did grandma laugh?
教师的追问,是对学生自主提问的一种补充,帮助学生找到忽略的点,便于他们对语篇理解。
3.拓展式设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She couldn’t see or hear”时,笔者设计了拓展问题:
Do you like Helen Keller?Why?If you are in trouble,what would you do?
这些问题是文本内容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进行渗透德育,升华文章主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