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途”到“回归”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凯瑟中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一个迷途的女人》和《岩石上的阴影》进行解读,分析凯瑟中后期创作的特点,揭示凯瑟中后期作品在主题和思想上均产生了有别于创作前期的巨大变化,并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 精神回归
  薇拉·凯瑟是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位著名女作家,一生共创作12部长篇小说和60多篇短篇小说。其作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我的安东尼亚》《啊,拓荒者!》等拓荒小说蜚声文学界,中期主要在二十年代创作了《一个迷途的女人》和《教授的房子》,后期则脱离了所熟悉的草原,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历史时期,创作了《大主教之死》、《岩石上的阴影》、《莎菲拉和女奴》等作品。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和生态思想融合的产物,关注男性对自然世界的统治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凯瑟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多集中于她的早期作品。的确,在拓荒三部曲中,凯瑟讴歌大自然,讴歌女性的坚韧、勤劳、善良的品德,推崇和谐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不断地向西部草原发展,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现代文明的侵袭导致精神家园的丧失,女性话语权丧失,这些成为凯瑟中期作品的主题。这个时期的作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物质主义和金钱崇拜的不满和失望。凯瑟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写出了在金钱和物质的冲击下,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困境。这个时期的代表就是《一个迷途的女人》(1923)的主人公玛丽恩。然而,三十年代以后,凯瑟似乎又重新找到了一种精神回归,她脱离自己生活的时代和熟悉的中西部小镇,描写19世纪乃至更早的17世纪北美洲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自然生态,凯瑟似乎在往昔的拓荒主题中重新找到了支撑自己精神世界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个时期的代表是《岩石上的阴影》(1931)中的主人公塞西尔。
  本文以凯瑟中后期作品中的两部长篇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和《岩石上的阴影》——为研究对象,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作品中的两个主要女性角色,挖掘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1.迷途的女性与自然的破坏
  自然和女性一直是凯瑟作品的两大重要主题,凯瑟在早期作品中建构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人与人之间协调共存的幻想家园。然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美国从物质繁荣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會变迁,三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地区还屡次遭受大面积尘暴灾害,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对美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个迷途的女人》出版于1923年,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拓荒时代的一曲挽歌。这部作品依然以凯瑟熟悉的中西部小镇为背景,但不再是讴歌拓荒女性的坚韧质朴,而是着墨于展现物质金钱冲击下人们的精神变化及传统价值观念的丧失。
  小说描绘了人类为了商业和经济目的对大自然的破坏,代表人物是艾维·彼得斯。甜水镇在艾维出现之前,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当尼尔和他的伙伴看到福瑞斯特上尉家时,在他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上尉的房子被美丽的树林环绕,周围是一片宽阔的草地,鸟儿和蝴蝶到处飞来飞去。由于上尉和孩子们都热爱自然和风景,小说的叙述者尼尔与伙伴们可以欢快自由地在这里玩耍、野餐和钓鱼。福瑞斯特夫人玛丽恩还给他们带来了点心。然而,艾维的出现破坏了和谐美好的一切,他绰号“毒艾维”。尼尔亲眼看见艾维残忍地剜去了一只啄木鸟的双眼。艾维对鸟的残暴行径表明,他把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随意剥夺动物的生命,因为人类的利益高于动物的利益,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对他而言毫无意义。通过艾维的残忍,凯瑟谴责了人类对自然的暴行。
  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剥削还体现在艾维把甜水镇的沼泽地抽干,改成麦田以达到盈利的经济目的,这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两年后当尼尔回到甜水镇,“河水溢出岸来,所有的小河都涨满了水,艾维收割后的麦茬地躺在水里”。艾维对自然的暴行逆施恰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为了工业和商业目的而肆意对大自然进行破坏。
  艾维对鸟的残暴行为还象征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那只被戳瞎的雌鸟也影射了小说中绝望迷途的女主人公玛丽恩,因为她也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在小说开篇,玛丽恩被描绘成一个优雅又颇有魅力的女人,她嫁给了当地既有名望又富有的福瑞斯特上尉,过着富足悠闲体面的生活。玛丽恩善良热心,对孩子们没有丝毫傲慢,当尼尔受伤时,她悉心照料,尼尔甚至把她当偶像一般来崇拜。可是这一切却好景不长,随着上尉生意破产,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玛丽恩的境遇变得越来越糟糕。艾维抓住这个机会接近她利用她。当她的情夫弗兰克与别人结婚,她的丈夫在第二次中风之后去世时,玛丽恩把所有的经济事务交给艾维管理。她完全依赖艾维,投入艾维的怀抱,也意味着她的迷途与堕落。玛丽恩就像那只被剜去眼睛的鸟一样,被艾维控制、占有,走向迷途的深渊。生活在父权制社会,她的一生都依附于男人,从上尉到弗兰克到艾维到最后嫁给一个有钱的英国人,她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为了生存只有放弃尊严和道德。
  艾维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兴一代,他的行为是现代社会男性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的缩影。生态女性主义观点认为,女性和自然在父权制社会里都沦为“他者”,受到男性的压迫和剥削。玛丽恩在男权制社会失去了自我,屈服于金钱和现实。她的堕落恰恰是男性对女性进行压迫的结果。她的堕落也是由于她本人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她可以说是父权制社会还有物质主义和金钱崇拜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处在拓荒时代的末期,玛丽恩虽然处于拓荒时代,但她不愿意随着那个时代消亡,反而为了生存不顾道德和廉耻。她的命运与被破坏的大自然相似。她的迷途象征着拓荒时代的远去。
  上尉是拓荒时代的代表,作为早期拓荒者,他经历了西部的辉煌和衰落。他是美国西部的象征。作为一个内战退伍老兵和铁路建造者,他代表了拓荒精神。在凯瑟笔下,他是一个正直诚实高贵的人。当他的银行破产时,他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赔给客户。这与现代社会像艾维那样的资本家不同,艾维欺骗印第安人,把沼泽地抽干变成卖田盈利。上尉的命运与西部和拓荒时代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发达与落魄与西部的崛起和衰落是同步的。他见证了边疆的兴衰,最后败给了残酷的现实。他无法阻止物质主义和商业主义对西部的侵蚀,正如他无法阻止艾维在他第二次中风之后在自己房子里出入,不得不面对艾维的粗俗市侩。他死的时候正好冬天来临。凯瑟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拓荒时代的缅怀和对物质主义的反感。曾经被当做“精神家园”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物质文明。人们已经不再具备上尉等早期拓荒者那些美好的品质,剩下的只有纯粹的物质和商业利益。西部的辉煌属于过去,美丽的西部草原成为历史。   尽管凯瑟从未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生态女性主义在那时还没有出现,但她笔下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女性的关怀及对现代物质主义的厌恶表明她是个有着强烈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2.精神的回归与家园的重建
  二十年代末,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此外,凯瑟还发现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美国被一场肆虐的风暴袭击,良田受损,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农民利益遭到极大损失。许多人放弃农耕,甚至离乡背井,土地荒废。这些苦难和悲惨生活让凯瑟产生了在作品中重建理想家园的想法。在完成《大主教之死》后,凯瑟的文学创作进入后期,她希望在作品中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和谐共存的理想世界,于是历时三年创作了《岩石上的阴影》。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名叫塞西尔·奥克莱尔,其父亲是新法兰西总督的医生和药剂师。故事背景是17世界的魁北克和建立在灰突突的岩石上的法国殖民地,从岩石上可以眺望圣劳伦斯河。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网,没有等级制度,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塞西尔对自然充满了爱和尊重,塞西尔从来不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大地,而且深深热爱这片土地。对很多定居者而言,魁北克是个放逐地,他们居住的地方寒冷荒芜。但是对塞西尔,那是家,甚至比法国的家更温馨。她是自然的孩子,热爱着身边的所有生命和自然物质。我们看不到一个小女孩初次离开家的一丁点伤感,反而只有热情,她可以从树叶上闻到魁北克的活力,想象九月丰收的紫葡萄。这不仅是个美丽的家园还是她获得自由和幸福的乐土,可以说她眼中的魁北克与别人完全不同。故事最后,她得知自己要返回法国,变得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壤,“她几乎觉得自己不再有家了;常常希望自己跟着松鼠钻进它们的洞穴藏起来躲过这个冬天”。她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与强调人类利益绝对高于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截然不同。凯瑟把主人公的故事与大地的历史融合在一起,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凯瑟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父亲刚刚去世不久,母亲也病倒了,凯瑟把她对父亲的怀念和对亲人的依恋都融入了书中人物。爱、友情、信任、依賴和家庭温暖都是小说中的要素。小说充满了相互依存、友爱和谐的父女关系和邻里关系,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
  凯瑟尤其关注家庭仪式和传统,赞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在凯瑟看来,家庭琐事如烹饪、家务、储藏食物等都是文化的基础。塞西尔对家庭事务的信念给魁北克的家带来了和谐和安定感。“奥克莱夫人的房子,尽管看上去是由木头、布、玻璃和一些银器构成,实际上是两个女人的高贵品质:母亲对传统的恪守,女儿对母亲遗愿的坚守”。此外,对于生态女性主义者而言,家庭生活和大自然是直接相联系的。他们认为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温柔、协调、抚养下一代等价值观有助于形成一种对自然的关爱。
  当塞西尔的母亲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她温柔地教导女儿烹饪、农耕和家务。她教会塞西尔在冬天种植欧芹,这样才能避免“岩石上的土壤因寒冷而板结,仿佛要夺去最后的一丝生机”。此外,她还一遍一遍嘱托塞西尔照顾奥尔莱尔先生的健康和生活习惯。塞西尔没有让母亲失望。她做得很好,每日为父亲准备三餐,让药店后面的居室保持整洁舒适,维持着和在法国一样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奥克莱尔一家还不断地帮助贫穷和残疾人士,对岩石上的邻居非常友善。奥克莱尔一家的生活体现了相互依赖和尊重的家庭温暖,没有任何对抗和压迫。
  通过赞美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凯瑟推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证明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存。她赞美女性的品德,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表现出对家庭温暖和相互依赖与平等的向往。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一切主宰的概念,它提倡的不仅是把女性和自然从被压迫中解救出来,而且是把所有被压迫者从以前的不利地位中解救出来,最终建立一个没有主宰和压迫的和谐世界。凯瑟在这部后期小说中创建了一个健康稳定美丽和谐的世界,这是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世界蓝图。
  3.结语
  从迷途的玛丽恩到塞西尔的精神回归,凯瑟中后期作品恰恰体现出了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凯瑟曾有一句感慨:“世界在1922年前后断裂成了两半。”1922年也成为她本人创作生涯的分水岭。如果说凯瑟前期的创作还带着拓荒时期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话,她的中期创作则笔触沉重、充满了悲观主义,表现了主人公对其物质世界的极度幻灭感和疏离感。但三十年代之后的凯瑟重新在拓荒主题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塞西尔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传统的价值观的回归。
  如果我们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新审视和解读凯瑟的作品,就会发现她一生都在不懈地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凯瑟作品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人类反思与大自然的关系、男性与女性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与现代文明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致。
  参考文献:
  [1]O’Brien,Sharon (ed.). Cather: Later Novels[M].The Library of America,1990.
  [2]Shiva,Vandana. Ecofeminism[M]. London: Fernwood Publications,1993.
  [3]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5).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薇拉·凯瑟,著.董衡巽,译.一个迷途的女人[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薇拉·凯瑟中后期作品研究”(ACKY1660)。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等,其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数字习语作为英语习语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拟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数字习语入手,对英语习语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其所体现出来的英语文化底蕴及文化根源。以期有助于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和西方民族文化心理,进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摘 要: 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急速减少,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矛盾,更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简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其在农村地区小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案例。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一)定义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
摘 要: 园林专业是理工类学科中的一个小分支,针对该专业开发的成系统的语文阅读课程资源较少,单一的语文教材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语文阅读课程资源的获取途径是什么?有何特点?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阅读课程资源?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 园林专业 阅读课程资源 现状调查  一、概念的界定  1.课程资源的概念。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的文人已经开始自觉地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了。
摘 要: 语文教育具有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要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本文通过理解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分析文学所具有的審美作用,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课例的解读,阐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引发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思考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摘 要: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跨专业考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地方性本科院校相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教育事业稳中向前,在各类教育改革中一向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研究这两种趋势共同作用下的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生跨专业考研现状并分析原因,对于指导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考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苏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 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需求的问题,并且就不足提出改良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 临安特色产业 课程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量高等院校应运而生,数量庞大,质量却参差不齐,使得大学教育严重贬值。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布的具有普
摘 要: 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中心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单元2为教学案例,全面演示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激活其内容图式、构建其形式图式、丰富其语言图式的过程,并进一步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阅读理解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
摘 要: 班级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使用交流本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交流本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喜悦、烦恼、困惑、反思写在本子上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就交流本使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字沟通 交流本 班级管理  第26届教师节来临之前,上海市德育中心对全市的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有39.53%学生不愿意向老师
摘 要: 鉴于医古文本身的性质、地位及其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社会人士就医古文的学习现状及其医古文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调研,建议中医药院校应推行医古文评级考试,将医古文评级考试与职称外语(医古文)考试相结合,同时与CET4并行实施,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和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医古文 医古文评级考试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摘 要: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高校所在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珠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精神的源头,既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魅力,又是地方文化的特色、风度和品位的独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