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入路及相关解剖学研究进展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静脉孔位置较深且隐蔽,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堪称“颅底第一孔”。该区肿瘤多以良性或低度恶性常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迄今为止,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仍是神经外科中治疗的一大难题,相关手术入路与方法仍存在许多弊端。文章综述颈静脉孔区相关解剖学研究及手术入路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讨论现有手术入路的利弊得失,以期为进一步临床解剖研究或改良手术入路提供参考。“,”The location of jugular foramen is deep and hidden, and its local anatom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 so it can be called “the most complicated foramen of skull base”. Most of the tumors in this area are benign or low-grade malignant; currently, radical resection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However, the surgery in the jugular foramen region is still a ticklish problem in neurosurgery,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relevant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anatomical research and surgical approaches in the jugular foramen region,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mon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tumors in this reg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clinical anatomical research or improved surgical approache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优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组和常规组(n=45)。加速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多项优化措施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
目的探讨收缩压轨迹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4 888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及其恶性肿瘤新发情况。利用研究对象3次健康体检的血压测量值,进行收缩压轨迹分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恶性肿瘤发生率,并进行恶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收缩压轨迹将54 888人分为5组,其中
目的探讨Fat1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Plko.1-puro-GFP-shRNA-Fat1质粒转染KYSE450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Fat1敲低效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Fat1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KYSE45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观察Fat1对ESCC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活细胞动态观察细胞周期,West
[目的]介绍何若苹教授运用清疏养三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临床医案,从详审病因病机、三法分步辨治角度分析并总结何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诊疗思路、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增强CT图像纹理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7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二线单药免疫治疗的42例NSCLC患者51个病灶的治疗前增强CT图像资料。应用MaZda软件计算感兴趣区内病灶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分别采用Fisher系数法、交互信息法、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法筛选10个纹理特征参数。根据首次免疫治疗疗效,将51个病灶
目的观察内镜下双置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87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资料,患者均在内镜下置入瘘腔引流管至瘘口,置入三腔营养管至空肠。术后观察患者瘘口情况及转归。结果8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瘘腔引流管及三腔营养管,双管置入后,瘘口最终均闭合。瘘腔引流管留置中位时间为15 d(11~19 d),三腔空肠营养管留置中位时间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虚拟现实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常规治疗联合虚拟现实干预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周3次虚拟现实干预。化疗开始前均进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3个月后无论治疗是否结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ACC)嗜神经侵袭(PNI)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5例口腔颌面部A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对机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然而,肿瘤浸润Treg细胞(TITR)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削弱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逃避免疫监视。近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阻断剂、Treg细胞选择性靶点敲除和新药的问世,基于Treg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文章介绍TITR生物学特性,并探讨Treg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与应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R+ HER2+)乳腺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约占乳腺癌10%。各亚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药物治疗疗效及预后有显著差异。文章将以异质性为切入点,对HR+ HER2+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诊疗现状及单细胞水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