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与沉迷:愁乡者的呢喃——读白先勇《台北人》的乡愁书写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人》是白先勇所谱的一曲时代离歌,通过文学的方式讲述一段浓缩的社会历史,从壮志未酬的将军至平凡卑微的仆人……白先勇透过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生命多维度地还原出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下移居到台北生存的异乡客,以细腻的方式书写出那份漂泊、浮躁时代里的迷惘乡愁.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叙事声音切入,从冷静的叙述者与沉沦的迷惘者两个维度深入分析白先勇的乡愁书写.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对”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然而现实上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的把新课程理念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牢笼里,生硬的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讲解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频频出现,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让学生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我校探索出”五爱课堂”教学模式,以”五爱课堂”为抓手打造高效课堂,把素质教
在英美文学中,诗歌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阅读教学课对诗歌进行赏析,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优美地道的英美诗歌,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英文诗歌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本文介绍了英文诗歌赏析的几个方面,并运用到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进行活动设计,希望能为高中英语诗歌阅读赏析课的设计以启示.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中对习作抱有恐惧及厌恶消极情绪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习作实践时”无话可写”的顽症也如影随形.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生活、自觉地从事生活实践,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将成为有效攻破这一顽症的良方.
期刊
从读加缪的《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开始,深感知加缪在作品中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这苦难世界的沉沦与反抗,这位存在主义大师生活于战争年代,早年丧父,一生与病魔抗争,然而这并未让他停止思考,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们能够超越自己,加缪从荒诞开始,捍卫自由意识,并再次寻求价值.生活中也许很多事情无意义,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有尊严的活着,捍卫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加缪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的困惑也有一个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嬗变,为河北省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沧州武术、杂技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历经兴起、传承、发展,在当地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历史沿革对当地文化形态初期影响;在沧州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过程中,笔者对可以试行的保护方式,保护原则,保护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以求在武术、杂技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建设中达到适用性和促进性的双重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