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港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曲庄村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在生产力增长、结构变动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物质,资金流动途径及其效率的变化,以揭示特定区域农业系统发展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曲庄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应本地资源特点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生产结构调整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结构变动又促进系统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通过增加物质投入,优化技术组合,系统生产力和资源生产效率可获同步提高,这为在高产条件下优化投入以获得更好的效益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将分形作为一个新概念,应用到海洋化学的液-固界面作用的一系列的研究上。根据用SAXS法测定一些常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合氧化物(水锰矿、δ-MnO_2、氧化铁凝胶、针铁矿、无定形氧化铁)的分维结果,可将这些结果划分成三类:(1)小尺度模量下具有表面分形;大尺度模量下具有质量分形。(2)只有一种分维值的表面分形。(3)在小尺度模量下和大尺度模量下分别具有不同分维值的表面分形。
期刊
考察了RS-1型催化剂对乙硫醇、丁硫醇、二硫化碳、硫酸二甲酯、乙醇、二甲苯等有机物的氧化活动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对乙硫醇等含硫有机物均有较高的氧化活性,且有机硫的氧化产物SO_x不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检测,氧化产物SO_x放出率接近100%。在反应温度380℃,空速10000h~(-1),乙硫醇和丁硫醇浓度分别为4000—8000mg/m~3、6000—8000mg/m~3时,净化
期刊
用自行设计安装的磁力浮沉子法密度装置测量溶液密度具有±3×10~(-3)kgm~(-3)的灵敏度,±3.5×10~(-3)kgm~(-3)的精密度。25℃时测定Nacl溶液的密度与Millero测量值平均偏差为2.6×10~(-3)kgm~(-3),求得NaCl的φ_v~0值为16.61(cm)~3mol~(-1)。 对12批中国标准海水及24个稀释中国标准海水的密度测量值(温度在15~25℃之间
期刊
本文在医学地理学模型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人类生态系统模型的设计思想,讨论了该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据此模型,能系统地评价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对人类造成的实际影响,有助于提供改善环境的科学依据。
期刊
本文讨论了人口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了人口问题是决定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人口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适应,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本文以伊春市为实例,系统地分析了伊春人口的发展过程,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伊春人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伊春人口进行了系统仿真和预测,同时提出了解决伊春人口问题的调控对策。
期刊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越冬幼虫静态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揭示越冬幼虫在上树时序过程中扩散或聚集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从越冬幼虫上树开始到结束,随着幼虫由树下逐渐向树上转移,分别以株为单元,轮为单元和枝为单元进行了3种抽样的调查,通过测定其种群聚集度指标,根据Mont Lloyd(1967)给出的判断法,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谐波分析法来研究越冬幼虫种群与其环境之间所表现的种的特性反应和行为
期刊
矮蒿草草甸是典型的高原地带性植被,也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放牧草地,其能量动态的模型化是研究因子相互作用、牧场管理、认识胁迫环境下亚系统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模型由5个分室组成:地上生活部分,地下活根,地下死根,地上枯枝落叶Ⅰ(易分解部分),地下枯枝落叶Ⅱ(不易分解部分)。5个分室之间的能量流用5个联立的微分方程描述,其中的参数全部来自野外实验工作。 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矮蒿草草甸能量动态特
期刊
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生长于马啣山的高山地带,全生育期约100 d左右,是一种生育期较短的类短命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发育不全,具有后熟作用的特点,包括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热两个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才能完成后熟过程,以解除休眠,促使种子发芽。本试验表明:榆中贝母完成形态后熟过程的最佳温度是7℃左右,经过100d以上的低温处理才能使原胚发育成熟
期刊
本文建立了大鹏湾夜光藻种群动态机理模型。以1990年4月2日至1990年6月10日期间每隔2d采样1次的数据为基础在浮游植物、温度、溶解氧(DO)、可溶性无机磷(DIP)、可溶性无机氮(DIN)(包含硝态氮和亚硝态氲)和叶绿素a等6个因子中,辨识出夜光藻应以温度、可溶性无机磷和可溶性无机氮为控制变量,并以递阶的方式对夜光藻种群动态进行回报。另在模型辨识的过程中引入自回归模型阶次的辨识,从而建立3个
期刊
1990年5至7月,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了围隔生态系内富营养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富营养的围隔袋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组成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变动。形成水华和赤潮。并发生了种群的演替。水华以硅藻开始,形成高潮之后便衰退。随后微鞭毛藻和甲藻开始较大量繁殖。金藻和甲藻在实验中形成赤潮,最高值达到6.7×10~(10)cells/m~3。甲藻和硅藻的生长似乎互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