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设计的函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情境理论概述
  (一)概念: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及场景,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内容,是“情”与“境”的融合.(二)目的: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教育教学中的基础要求.如何发展智能?一是从智力本身训练入手,二是从非智力因素入手.从智力本身训练入手发展智能,其核心是重视思维品质的训练.在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要抓住三方面的特点:其一、从思想上的特点来说,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抓住概括能力的训练,应看作思维训练的基础;其二、从思维层次来说,培养思维品质或智力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口,结合学科教学,抓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训练,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关键;其三、从思维的发展来说,最终要发展学生的逻缉思维能力.(三)原理:通过对教学情境课件的操作演示,学生从实物、图画、音乐、语言等信息被带入情境,师生运用情境,缩短了教与学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动机,引导了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建构,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二、函数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践
  探究案例: “函数”一词的来历:“函数”这个词被用作数学的术语,最早在1692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的.汉语中的“函数”是个意译词,就象“收音机”、“自行车”一样,是把外文的词按意思转译过来的.它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译著《代数积拾级》中首先使用,李善兰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四个字来表示四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以上为幻灯片内容)接着是“在水平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车子”,用多媒体把“水平面上”可设计为两边有花草树木的水平公路,天空中还有飞翔的鸟儿,“车子”可设计成一辆漂亮的小轿车,在路的一边设有一位教者与一群学生,“车子”、“鸟儿”、“师生”设计成动画效果,表现为车子有行驶的声音,鸟儿叫的声音,师生对话的声音,让车子匀速行驶一段路程,情境中的教者提出问题: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速度、时间、位移三个量中,何为不变量?何为变量?它们之间形成何种关系?对应的关系式是什么?思考片刻,让讲台下的学生一一作答.在这一教学情境中,车子行驶的时间为定义中的x,路程为y,这两个变量所形成的关系就是物理学中s=vt.
   三、创设教学情境中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其一、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开放性,能引发学生探究的需要,推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去学习和思考,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其二、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氛围,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为教学行动的“组织者、建设者、合作者、服务者、协调者和鉴赏者”.其三、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匀速运动的小车子”是物理学科中的行程问题,与函数定义教学相联系,打破了单课孤立教学的模式,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重合与运用能力,有效地形成学生的综合智能和素质;其四、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平,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的经验.其五、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不但取决于良好的师生互动,也有赖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机制的建立,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强调人际交流中的开放与协作,使学生在学习中也要积极地交互协作、相互激励、启发思维、学会沟通,有效地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合作沟通能力.让学生各自设计或合作设计一个课件,就能体现这一教学情境创设的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下述几个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函数定义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围绕怎样理解函数定义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2)开放性原则:教学情境不应只是一种单纯的展示,更不应是一种新的形式上的框框,而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自由地感受和体验,心态是开放、不受束缚的.(3)现实性原则: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角色扮演、合作交流等情境中,教师更应把握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刺激学生、调动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融入教学情境,体会学习进程;(4)激励性原则:要保持教学情境的动力作用,教师应给予学生获得评价性刺激的机会,多肯定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即便有错误,也要给予发展性的疏导.
  四、结束语
  创设情境,使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为体或真实事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对话、主动学习.情境教学的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学习者中心,即每个学习者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意义的主体;情境中心,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条件;问题中心,即意义建构的过程.
其他文献
什么是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
近年来高考中常遇到有关焦点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这类题目通法是根据定义求解,但在具体解题时常常因为计算量大而半途而废.若能借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
理科综合题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类综合题虽然各学科内的思维方式及知识体系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却是紧密相关,因此,在解物理综合题时,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各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将各种知识能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太适应、给解题带来不少困难.为帮助初中学生熟悉这类试题,掌握解题方法,本文现以部分省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分类解析、评注如下,供初中师生教与学时参考. 
框架型推断题是一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给出的框图,经过分析去解答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为了帮助初三学生了解这类试题的解法,本文现以近几年来部分省市中考题为例解析如下,供教学参考.  例1 (2010年桂林)图1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标出),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C、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红色固体,F是一种具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借一题之力,牵动多个知识点,加强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时间紧、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