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人的终身发展呼唤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为例,从全面依法治国、从江苏“两聚一高”发展需要、从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从新时代法律职业发展需要四方面分析“3 2”分段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旨在为后续继续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 高职 应用本科 分段培养 法律专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国家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语文课堂评价存在一些误区: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为评价而评价,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评价盲目表扬,缺乏有效激励。因此,语文课堂评价应实现价值取向的更新,从关注“成事”到关注“成人”,注重发展性评价,重建课堂价值,学会“留白”,让学生在评价中扩大空间,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评价 评价标准 价值取向 发展性评价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
摘 要: 柏拉图的“洞穴喻”不仅以形象的方式表明了其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更对教育做出了最本质的阐释。他提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培养拥有自由和理性的同时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独立个体。然而,随着机械化工业大生产的出现,效率至上的理念影响着各个领域,把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的传授与被传授的过程,把学生训练成复制知识的机器。教师只有回归教育的本质,转变职业角色,才能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让
摘 要: 本文以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在斯坦福大学2008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为范本,探析成功英语演讲稿写作的四大要素:以吸引听众为契机;以清晰思路为导向;以有效实例为主体;以精彩结尾为目标。 关键词: 英语演讲稿写作 奥普拉 四大要素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在斯坦福大学2008届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毕业典礼演讲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176) 摘 要: 毛泽东写于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倡导调查研究,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促成思想路线初具雏形,在党的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意义。研读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其明确提出的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及调查研究的方法论等,为高职院校重视研究学情、从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出发、提高思想政治课
摘 要: 西方哲學名著英语原文的遣词造句与普通书面英语不同,而且哲学本身具有逻辑的思辨性、意义的抽象性及术语的概括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本文基于清代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比较《实用主义》两种译本在选字、组词、炼句等方面的特征,指出西方哲学作品的翻译可以在基于忠实的基础上对汉语译文进行对应和变通,实现哲学著作翻译风格的简约,符合中国读者的汉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 中国哲学翻译 《实
摘 要: 历史曾是南方文学中最凝重的一笔,然而新生代的南方作家博比·安·梅森却逆传统而书写,揭示历史消亡的趋向。她在《施拉和其他故事》中展现了历史自身消亡的规律和当下取而代之的势头及两者交融的失败,记载了南方历史的命运。 关键词: 梅森 历史观 《施拉和其他故事》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福克纳、韦尔蒂等南方文作家悉心编织并全力捍卫的南方神话宛若一穿越的棱镜,折射出昔日的五彩恬静后又凸显
摘 要: 人教版选修一中有一节探究活动课,此课题长期未受教师和同学们的重视,在今天改革浪潮下,理解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正确认识改革的实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热点,也成为历史教师的责任。作者撰写相关教学设计,以引领同学思考改革,探讨改革的成败,理解改革者的艰辛。 关键词: 历史改革 探究活动课 教学设计 改革天然地蕴含了探索,人们探索禁区,从而突破禁区,便是改革。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呼
摘 要: 方言的书面表达,尽管不一定能找到与之完全对等的现代汉语词语,但要力求以意为主,兼顾读音,尽可能地向普通话靠拢。若实在没有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汉字表示,可用同音字代替,既有助于方言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又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关键词: 方言 普通话 书写 苏中作家刘仁前的《香河》描绘了苏中里下河地区的风物风俗风情,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作品呈现出的鲜明的地方人性美和风俗美,有相当成分是作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 本文对秦岭以南的汉中宁强县青木川古镇与秦岭以北的渭南澄城县尧头古镇的旅游纪念品状态予以调查分析并进行初步的开发设计。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出造型新颖、富有创意、具有古镇特色、能被现代消费者接受的旅游纪念品,并使到访者感受到陕西南北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纪念品 陕西古镇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在节假日里的普遍选择,
摘 要: 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外语界日益受到关注,胡文仲教授一直致力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文仲先生在外语类期刊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本文对它们进行梳理与综述,并划分为80年代、90年代及20世纪后三个阶段。80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课堂提供思路与策略;90年代为第二阶段,主要特点为展开学术对话,国内跨文化交际类书籍及课程开始普及;20世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