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当初(2002年)的概念性甚或模糊想法,到现在形成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系统协调性的清晰思路,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职业教育十年的成长历程。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不断探索和改革,“提交”了可资学习或镜鉴的范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特色城市之一、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宁波,就是在这些地方中被选取的代表。
  关键词: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系统协调性;宁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134)
  作者简介:胡俊琴,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教师,主要研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16-0009-05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如果说,传统的企业培训是定界于企业的一种思考,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定界于学校的一种思考,那么职业教育必须从定界的思考升华到跨界的思考。[1]现代职业教育的这种跨界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是系统化的发展,并且这种系统化的发展就是资源——权力责任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既牵扯到职业教育系统的外部,也牵扯到这一系统的内部以及内外部之间的整合协调问题。
  为此,需要以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跨界”的视角来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并以实践中的典型样本来见证或印证这种思想和视角,以此提供后续建设的经验或镜鉴。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性”思想和六大子系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鉴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历史局限性(当时一般观点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涵盖三方面基本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要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普职比例要大抵相当;要开放灵活,特色鲜明,办出水平。[2]显然,这些内容显现出原则性、模糊性和狭窄性的特征),明确提出了“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系统协调性”的“三性”思想。《纲要》所提出的“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中蕴含了这“三性”思想:“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蕴含“外部适应性”思想——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蕴含“内部适应性”思想——是构建这一体系的根本目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与此相关联并由此引发的职业启蒙问题、职前职后问题、“双证”融合问题、职教普教沟通问题)蕴含“系统协调性”思想——是构建这一体系的重要实现手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简言之,就是“三能力+‘三性’思想内核”,即包括职业教育保障能力、基础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外部适应性思想内核、内部适应性思想内核和系统协调性思想内核六个方面(见表1,表中“思想内核”简化掉)。
  表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成
  保障能力基础能力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系统协调性质量控制能力
  ①完善配套的法律保障体系
  ②多元协同的政府管理体系
  ③跨界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④科学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⑤职业教育科研支撑体系
  ⑥就业与发展服务体系①校企合作办学组织管理体系
  ②院校师资结构与发展体系
  ③校企资源整合教学条件体系①区域服务型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②区域服务型职业教育专业(群)体系
  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④企业应用性研发服务体系
  ①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②学校教育服务体系
  ③社会(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④多元化、弹性化、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①职业启蒙规划教育
  ②职前职后衔接教育
  ③中高职一体教育
  ④“双证”沟通融合教育
  ⑤职教普教沟通教育①培养规格标准
  ②就业质量标准
  ③社会服务标准
  ④应用研究标准
  ⑤终身教育服务标准
  ⑥社区文化服务标准
  ⑦社会化质量评价体系
  ⑧社会责任奖惩办法
  二、宁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足的纵向观察
  “十一五”以来,宁波以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秉承“服务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实现职业教育自身转型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以改革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发展路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与产业发展基本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其主要表现是:政府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国较早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并率先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会,建立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制度已形成);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已凝炼为“宁波经验”[3](2011年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24个同类城市中,宁波职业教育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力位居第一,对硬件竞争力的影响力位居第二);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办学机制初步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框架搭成。然而,宁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存在明显不足。   (一)外部适应性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匹配度不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可见一斑。
  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为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重复率较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1年,宁波高职院校共开设了184个专业(不同院校相同专业不合并计算),覆盖了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全部19个专业大类中的14个[4],包括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土建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轻纺食品大类、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旅游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但没有涉及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公安大类、法律大类5个大类。根据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以及《浙江省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专业名单的通知》整理结果表明,覆盖14个专业大类的184个专业中,服务于第一产业的专业仅观光农业、园艺技术、园林技术3个,屈指可数;服务于第二产业的专业达39个;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更有142个,不胜枚举,其比例是163:212:7717(详见表2)。由表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1.为农业服务的专业占比不足2%,与产业
  表2宁波2009—2011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年份服务于第一产业
  的专业数量占当年专业
  总数的比例(%)服务于第二产业
  的专业数量占当年专业
  总数的比例(%)服务于第三产业
  的专业数量占当年专业
  总数的比例(%)
  200921.174224.512774.33
  201031.74022.713375.6
  201131.633921.214277.17
  比4%—5%有一定的差距(见表3),表明农业产业的专业发展滞后于农业产业本身的发展。农业发展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
  表3宁波近三年三大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2010年2011年2012年
  GDP100100100
  第一产业4.44.24.1
  第二产业53.355.553.9
  第三产业42.340.342.0
  2.第二产业以制造类专业为主体(设置率最高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其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并且占比不足三分之一(见表2)。这种专业设置与宁波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相适应,但以制造类专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低比例,却与宁波制造业大市的地位不相称;不仅如此,这种“传统型”的专业设置难以更好地适应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相关的专业少。如浙江省海洋经济核心建设示范区——宁波却面临海洋经济发展由于无相关专业匹配而人才匮乏的窘境(见表4)。
  3.服务业占比高达近80%(见表2)。虽然说服务业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但也有发展阶段问题,目前可以说是“畸高”。
  表4宁波海洋经济人才需求现状
  人才类别行业领域人才现状
  海洋经济
  产业人才船舶制造及其关联产业人才队伍较庞大,但人才层次不高,拔尖人才缺乏
  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加工人才队伍精干,集中了一批专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海洋经济
  管理和
  服务人才码头服务、港口物流、海上运输、海关检疫、电子通关人才队伍阵容相对整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国内上乘
  贸易、金融、咨询、法律事务、会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但精通涉外事务的不多,与上海、杭州、深圳等相比有较大差距
  海洋经济
  科研人才科研有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海洋开发院等海洋科研机构,拥有9家海洋科研重点实验室,从事海洋科研工作人员有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约300人;但没有国家级科研机构,缺少海洋科研领域领军拔尖人才,科研成果不多
  海洋经济
  教育人才教育有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学院、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等二级学院,拥有相关教师4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约200人;但与青岛、大连等海洋经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相当大
  (二)内部适应性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终身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如设置宁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委员会类似机构)、终身教育的立法(宁波有地方立法权,但建立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民间教育机构的作用、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如何建立以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为龙头,街道(乡镇)成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学校为骨干,社区中小学、居民小区、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强化培训网络建设(如何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加大农民工或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培训网络建设)以及拓宽终身教育建设资金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系统协调性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立体化职业教育系统建设尚未实质性推进。
  学历教育的各层次衔接、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双证书”体系的融合、职教普教的沟通等方面尚未得到明显改观,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个性化成才的需要(在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多元化评价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中高职衔接方面,中职学校面临升学渠道单一的现实困境,升学比例远远低于其他职业教育先进地区(见表5)。
  表5宁波市属中职学校及全市2011年度升学比例
  学校毕业生数就业升学   人数其中就业其中创业其中升学升学比例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695685491518927.6%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9018806211224728%
  宁波经贸学校785759359040052.7%
  宁波外事学校732723378833746.6%
  全市(含市辖县、市)2655325942115087727670725.9%
  三、宁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足的横向观察——通过与苏州比较
  在长三角经济圈中,与宁波最具可比性的城市自是苏州。一个以“宁波帮”享誉全球,一个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驰名海内,两个城市所爆发的能量在许多方面不逊色于很多省会城市。
  两市的历史都很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双双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苏州入列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入列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尽管它们曾分属吴越,但吴越文化彼此渗透,相互兼容,“同俗并土、同气共俗”,已成同一地域文化圈,确属文缘相通。[5]
  从城市的行政级别看,宁波是一个在经济上享有副省级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苏州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有副省级城市待遇,但不享有副省级权限,为非计划单列市。
  两市都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苏州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形成长三角经济带南北遥相呼应、跨杭州湾遥遥相对的格局。宁波是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杭甬温”之说就是这一事实的表达;或者说宁波是浙江省经济副中心。苏州是江苏省经济中心之一——“苏(州)(无)锡常(州)”的惯常叫法就是真切的印证。
  两市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达省份浙江省、江苏省的重要城市,还都是“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基于此,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比较。
  2012年,江苏制订出台了《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以及“双专科”高职教育;选择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苏、锡、常、通)开展试点。《实施方案》表明,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点,积极试点高职本科是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重要切入点[6];《实施方案》还表明,江苏省和苏州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走在浙江省和宁波市的前面。通过表6,宁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差距,集中显现了出来。
  表6宁波与苏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标比较
  比较项目宁波苏州
  措施现状(比例)措施现状(比例)
  保障能力
  (政府重视)启动时间尚未到位尚未启动基本到位2009年启动
  全市动员未开全市大会没有形成氛围召开全市大会形成氛围
  经费投入未设专项经费缺乏经费保障有专项经费投入能满足需要
  外部
  适应性规划制订尚未制订专项规划只有“十二五”
  规划目标已制订专项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对接
  院校布局中职布局调整中职初步到位中高职布局调整调整到位
  专业布局中职布局调整中职初步到位中高职布局调整调整到位
  新专业设置无专项投入设置积极性不高有专项投入新专业覆盖新兴产业
  产业覆盖覆盖传统产业100%覆盖传统产业100%
  覆盖新兴产业物联网、海洋产业等缺乏覆盖新兴产业100%
  与特色
  产业对接市场调节毕业生在五大临港工业就业3.6%,低于4.5%需求市场调节苏绣艺术设计、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名优茶叶人才紧缺
  与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对接市场调节“5+5”先进制造业就业21.7%,低于44%需求;“6+4”现代服务业就业15.1%,低于85%需求市场调节金融、动漫、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人才紧缺
  内部适应性中职学校
  布局政策指导制订布局调整方案政策指导1-3个县(市)
  高职院校
  布局政策指导尚未开始政策指导1-3个县(市)
  五年制
  高职院校实验试点无实验试点3所、8700人
  四年制
  高职本科实验试点无实验试点4个
  招生改革
  衔接升学渠道保证招生规模,高考升学为主,渠道较为单一升学渠道保证招生规模,高考升学、注册入学、技能赛优秀免试、对口单招等畅通
  中高职
  课程衔接无专项投入课程开发未启动有专项投入课程开发已经启动
  系统协调性终身教育
  现状经费保障经费有保证经费保障经费不能保证
  教师编制编制较少教师编制编制较少
  资源共享多头管理资源共享多头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1-01-26(4).
  [2]黄尧.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须着力研究六大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11-07(5).
  [3]倪鹏飞,等.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宁波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傅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析——以宁波市6所高职院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2(6).
  [5]张荷.吴越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壮国桢.构建职教体系应考虑的三大问题——兼评《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J].职教论坛,2012(19).
其他文献
职场心理健康有5 年之痒    一项针对职场人士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调查显示,工作年限在5年内的被调查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而工作6 年以上的人群这一比例则迅速下降。调查还发现:工作16 年以上的人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最低,仅为19.2%。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工作在5 年以内的人与工作6 年以上的人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下列状况:感觉不开心、有点郁闷;对自己没有信心。    企业青睐情
期刊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应用的已经非常成熟。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学校线下课堂教学已经恢复正常,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成为各院校选择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高职物联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培养目标。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以动为主、信息化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期为信息化
期刊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时代,老板选择员工,员工同时也在选择老板。  浩然(化名),24岁,开朗、乐观,就读于某著名法学院,获得了法学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满怀激情地准备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来。这家公司不大,所以浩然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和老板接触,那时,浩然还为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在老板身边学习而感到高兴。他很投入地工作着,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结合公司的业务状况提出了很多
期刊
20 世纪90 年代初, 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他们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使中国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与那些组织不健全的企业相比而言, 年利润、利润增长和总体绩效的水平都比较高。近年来,相当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做法,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拥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极大地提升了企
期刊
从事职业规划和咨询工作以来,看到过许多因为不了解职业测评或者错误地使用职业测评而导致的闹剧;在征得各位主人公的同意后,我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分享这些有趣又无奈的小故事,也借此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怎么使用职业测评工具?    故事1. 被误导的陈明    陈明是一位帅气的中年男人,在一家中型民营企业做行政副总,月收入近2 万元 ,有一位贤惠的太太和一个可爱的男孩。虽然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有时间和家人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新形势下技工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荆门技师学院探索构建了“1456”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即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确立四维培养目标、制订五级成长计划、探索六种培养方法,对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 青年教师 培养体系  荆门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2016年开始力推四项改革
期刊
投资人才,就等于投资未来。培训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动机”。这一理念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据统计,当今名列世界500 强的绝大部分企业为培养人才所花的费用已达到了企业总销售额的10%,为培训所花费的人力成本也已占到了企业总人力投入的10%。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效仿这些企业的大手笔培训?国内培训市场该谨防哪些烟雾和陷阱?职业杂志社记者走访了国内顶尖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者和有关专家
期刊
如果你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是成为一个掌握上亿元资产公司的总经理,你就要把这个规划分成几个中等的规划,如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部门的主管,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部门的经理,然后再把这些规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使它成为直接可操作的具体计划。    职业生涯设计五大前提    1.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理想在人们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都是
期刊
在很大程度上,猎头的眼光及时传递着才市对人才的新标准。在2005年的职场,哪些人才成为了“猎物”?2006年,哪些人才即将成为“猎物”?《职业》特邀知名猎头公司科锐咨询合伙人袁铁一先生,对2005年高级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盘点。    猎头视线:集中在六大行业    与2004年相比,2005年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除了跨国企业,国有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也日益重视延揽高端人才。  通过对200
期刊
前一段时间,署名“西域骆驼”的一位作者在网上发表了纪实连载,历数程序员的十载哀乐。许多同胞为之唏嘘不已,觉得就是自己生活的写照。的确,程序员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数据传输层的处理、操作系统的建设、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高薪的IT行业又是众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