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教学改革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一场教育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逐渐开展起来,小学科学更是充当了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这次课程改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层面上的一些改进,而是从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它不仅开创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局面,也为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的很多地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已实施近两年的1 X证书制度被认为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而厘清其中书证融通的生成机制则尤为关键。文章在现有文献回顾及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从产教融合、技能养成、终身学习三个维度剖析了1 X证书制度的价值取向、书证融通的实现逻辑,并以此为引领建构了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三教”改革为驱动、以“个性定制”为手段的有效融通机制,提出在实践上应强化类型特色并着力践行面向市场的办学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初见成效,基于CDIO理念的“双师”创客工作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达成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目标,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设计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工作坊课堂教学两大操作程序,详细阐述了校企双导师策略、自主协作探究策略、线上线下混合驱动策略及创客项目驱动策略,并介绍了校企双导师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良性运转,最终满足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受阻,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主线,构建“三课堂”联动教学,实施“双学分制”考核,加强教师队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建设,行业导向、分层建设,兼容并蓄、整合建设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
[摘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职思政课需要摆脱“为教而教”的藩篱。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是基于联通主义思想的课堂形态创新,在个体学习层面体现为围绕思政内容构筑多向度的复杂学习网络,在学习组织层面体现为师生通过创新交往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在课堂表征层面通过任务化、情境化、个性化交织构筑动态课堂。对此,文章从学习者、教师、教材以及在线资源及学习数据等关键环节构建了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形态建构模型,在实践
[摘要]陈嘉庚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集企业家与教育家于一身,在产业界和教育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得陈嘉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思想。注意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支持教育发展,注重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倡导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是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突出特征。我国当前要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
课堂上的“走教案”指的是,教师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亦步亦趋地上完整节课,当遇到超出设计范围的教学事件时,依然我行我素,直至完成所有的教学预设环节.rn“走教案”被
期刊
[摘要]文章借鉴澳大利亚课程体验调查法,并根据我国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优化问卷设计,以1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科学测评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整体上看,基础技能习得和课程资源获取对学习体验影响较为显著;从分组比较上看,专业课与理论课的学习体验占有优势,男生学习体验相对较好,而本校学生、外校学生与社会学习者的体验特点具有差异性,长期学习与高参与度学习行为对学习体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依据调研
“三学三萌”微课程倡导项目化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经历典型的项目学习过程,产生能体现具有成长意义的可物化的方案、报告、产品,习得可迁移的有意义的经验,促进他们动手动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