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的“大众脸”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友Fiona空空说:“中国这个真的是大众脸!这样的长相,我见过不止4个!”
  DY说:“太假了,要是韩国的大众脸是这样的,那她们哪里还需要去整容。”
  “爱做梦的璐璐”说:“我觉得都很像!而且我终于承认我是大众脸了!哎……”
  尽管网友们对迈克的“大众脸”争论不一,但是大家仍旧乐此不疲地讨论着美丑。
  
  有人为自己是“大众脸”而苦恼,那么究竟“大众脸”长什么样,全球“大众脸”有何区别呢?近日,南非摄影师迈克在全球拍摄了数千张图片,然后通过软件合成了几十张“大众脸”, 这几十张照片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全球各国和地区最“普通”的面容。但图片中的人并不是真人,而是通过合成数以千计的各地人物图像得来的。如今,全球网友在疯狂转载的同时也在热议自己国家的“大众脸”漂不漂亮。
  地下火车上的奇想
  迈克出生于开普敦,曾在伦敦、洛杉矶接受教育,一直都对全球化的多样性有着浓厚兴趣,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成全球女性“大众脸”的想法源于他在伦敦金斯密斯学院上学的时候,他说:“当时我坐在地下火车上,车上有索马里人、印度人、美国人、津巴布韦人、北欧人等等,我突然间有了这个想法,当时纯粹是因为兴趣。我就想伦敦人、纽约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不同长相的人应该有相似的地方,伦敦聚集了世界不同种族的人群,如果把这些人融合在一起,我们就大概知道伦敦人是怎样的或者将来会变成怎样。于是我有了创建‘明天的面孔’网站的想法。”
  这一突发奇想让迈克兴奋不已,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为了拼凑出世界各地的“大众脸”, 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去,在每个城市的一个特定位置,迈克会说服100人让他拍照,并且每次都记下当事人的国籍,最终从这些人像照片中合成当地的“大众脸”。但这100人中可能包括当地公民和外地游客等。中国香港是迈克去的第三个地方,之前他去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中国的“大众脸”原型就是拍摄于香港的香港大学。迈克提前联系香港大学,最后征得同意在校园内拍照。迈克趁学生午休时间拍摄了100张人像照片。他认为学生是他拍摄的最佳人选,因为他们是知识分子,很容易理解他的想法,配合他做出各种姿势进行拍照。
  照片准备好之后就开始软件的合成过程,迈克说:“整个过程涉及两个软件——Photoshop和Fantamorph(奇幻变脸秀)。最初照片的修饰和定位是通过Photoshop完成的,主要是颜色和清晰度校正。实际的合成操作是通过Fantamorph完成的,这是一个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可以即时创造各种各样奇异的图片,最后再使用Photoshop来对颜色等进行调整。”
  通过将这些照片精心地叠放在一起,分析各地的人像照片的共同点,迈克成功地创建具有各地特色的“大众脸”。结果他惊讶地发现“大众脸”其实还相当漂亮。
  大众脸更漂亮
  在“明天的面孔”网站上可以看到现在合成的“大众脸”虽然都很漂亮,但还是能看出脸型、肤色等地域性差别。秘鲁和伊朗人的嘴型更大,萨摩亚人的头发更卷曲。而这些“大众脸”长的漂亮一方面是因为相片生成过程中,个体缺陷被掩盖过去了;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照片原型人物大多数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目前,迈克已经去过全球的几十个城市,拍下数千张全球41个不同国家和种族人的照片。不过遇到的困难也是不断,迈克说:“现在的金发美女越来越少,获取金发美女‘大众脸’很困难,必须要去一个75%的人都是金发的国家才行,看来我只能去冰岛拍摄人像了。”不过,他把这些相片放到了开放网站《明天的面孔》(face of tomorrow.com)上,呼吁全球网友帮他完成自己的这个计划。任何人都可以发送所在城市的100张人像照片给迈克,迈克将通过软件帮助合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众脸”。现在,已经有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哥伦比亚波哥大等许多城市的网友发来了他们所在地的100张人像照片。迈克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巴西圣保罗举办了展览,展示这些概念中的“大众脸”。
  当然,这项调查结果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照片取样范围不够大。譬如说南非女性“大众脸”的肤色不应该是偏白的,因为那里只有9.2%的人口是白人。美国网友艾瑞克也质疑到:“这些大众脸都挺年轻漂亮的。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美女和丑女,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并不代表真正的大众脸,没有人会相信的。”
  虽然有质疑,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项伟大的创意。迈克说:“创作大众脸非常激动人心,通过100个原型创作出新的头像。通过利用现有居民的照片,将这些人的面孔合成,创建典型的具有各个城市特色的大众脸,我觉得很有意义。全球移民致使世界大都市变得越来越像,世界各地人的长相也变得相似,这些大众脸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正如希腊网友蒂姆所说,迈克做的是艺术不是科学。用严格的人口统计数据来批评他,倒不如多拍几张照片让大众脸更“大众”些。
  
其他文献
天不遂人愿,伊朗人刚向苏联提出续建布什尔核电站,苏联就解体了。此后俄罗斯表示可以协助伊朗,但是在出售技术方面比之前谨慎许多,伊朗也只得接受。1992年8月,两国签署了续建布什尔核电站的初步协议。    9月12日,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正式启动。由于涉及核能技术等问题,核电站此前一直受到西方国家指责,布什尔核电站的建设工期曾被一再拖延。这座建了36年的核电站虽然启动了,但是其命运一直为国际
秦始皇帝这个人不容易明白:一方面有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发神经,很大的神经。不知是真是假,记载说,13岁即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建了39年,动用70多万人,为了守秘,最后不少建墓者被杀掉,或被迫陪葬。焚书坑儒何足道哉?  发神经,墓地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今天被誉为天下第八奇迹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小角而矣。我到过西安,兵马俑变化不多,一目了然,奇就奇在中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傻皇帝。但当我见到墓地主场的外
“我不想活,如果没有你。”  “他只是把最激烈的一面留给了他的音乐而已。他是一个普通的天才,就这样。”一个喜欢美国说唱歌手阿姆的人如是说。但是尽管阿姆在说唱的时候骂遍天下无敌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可他却不能遇妻杀妻。即使在那首让人目眦尽裂的可怕歌曲《金》里,阿姆歇斯底里近乎疯狂地哭着狂笑着,声称要把他深爱的这个女人肢解:“你让我的生活变得像个该死的错误,我不想活,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你。”  
今年以来,多个国家同时调整了移民政策,无巧不成书的是,这些政策几乎都是提高了移民门槛。  中国继2003年前后出现一轮国内富人移民潮后,新一轮国内富人移民潮在2009年升温很快,2010年更是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正是因为汹涌而至的中国申请者超出了这些国家的负荷,才导致当局不得不提高门槛以控制素质。门槛高了,却似乎挡不住富人一心的迁徙,反倒促使他们更迅速地携家带口奔向自己的新国籍。到底富人移民的
印度在美俄两位大哥的照料下,现在可谓春风满面:俄式武器、美式武器、欧式武器主动找上门,原子弹、导弹、卫星、核潜艇、航母应有尽有。这些吓人的武器堆在家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印度最让中国不能理解的就是,它曾经被英国人统治了300年,按说应该对被别国抢夺主权、被别人侵吞领土有切肤之痛,但印度似乎没有这种体悟,它曾经做过别人的奴隶,但心里却不是梦想着做一个自由人,而是想要像
打过二价HPV疫苗,还能打九价吗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有什么区别?我以前打过二价疫苗,现在还能再打九价疫苗吗?  上海 张女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邹世恩: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黏膜,可引起宫颈癌、生殖器疣和皮肤疣等疾病。接种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特定型别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二价和四价HPV疫苗均可预防16、18这两种亚型
20年,日本和中国换了个位      20多年前,一位中国银行家带着一个考察团在德国杜塞尔道夫市中心商业区散步,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马路中心急驶而过一辆敞蓬跑车,车上两个年轻人挥拳扬臂地用德语骂了一溜话后扬长而去,考察团的人都蒙了。原来是德国人把这些中国人当成了日本人,他们骂的是“日本人滚蛋”。  2008年5月初,德国慕尼黑塔尔街48号,德国著名的克拉斯眼镜店前。橱窗的上方挂着3面五颜六色的彩旗
“昆虫经典”,是否经典?  欧式的长桌一端摆设着玫瑰花和银烛台;在桌子的另一端,落地大摆钟正在嗒嗒作响。  桌面上是两盘炒饭,在人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幕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主人玛利亚·彼得斯介绍说:“很简单的午餐,刚做好的。”  不过假如告诉你,这两碗炒饭的主料是米饭和面包虫,你还敢吃吗?  餐桌的主人玛利亚正在兴致勃勃地介绍她的新菜品:“面包虫长约一英寸,用大蒜和酱油调味,口感让我想起松脆的带壳坚果
一、一个德国拆迁钉子户的遭遇    威廉一世,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镜厅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他的助手就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现在德国街头还有他骑着青铜战马的塑像。  当年他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这位皇帝用伟人们惯有的动作,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正欲插腰感慨江山如此多娇,他的视线却被紧挨着宫殿
在“赢家通吃”的时代,美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点也不奇怪。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有不少大学设置了与美国相关的专业,譬如说美国历史、美国外交、美国文学等等,细数起来,研究“美国学”的学生和老师可以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不论你喜不喜欢这些专业,也不论你喜不喜欢美国,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而我,在校时恰也读过这类专业。或许“因为了解,所以清醒”,反而对美国的期望值相对没那么高。  记得第一次去美国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