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王悦阳(记者)
嘉 宾:俞 伟(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
忻雅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潘与庆(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歌谣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歌谣创作者)
王 森(原上海歌剧院二级编剧、著名歌谣创作者)
孙 毅(第25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歌谣创作者)
史志芳(童谣特色学校、宝山区泰和新城小学大队辅导员)
杨怡旻(获奖学生代表、黄浦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山学校)
陈乐春(黄浦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山学校语文老师)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类似这样的童谣,想必每个人都能背上几首。从牙牙学语起,我们就开始接触童谣。作为人生的第一课,童谣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有着重大启蒙意义的。今年4月,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大赛和传唱活动又一次在申城拉开帷幕,活动历时六个月,并于10月落下大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童谣大赛在参与范围、参与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突破。为此,《新民周刊》与上海市文联共同邀请了几位童谣创作专家以及本届童谣大赛的相关组织者和参与者,就“本届童谣大赛的相关情况以及童谣的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老赛事“萌”新亮点
主持人: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大赛和传唱活动,这个赛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其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忻雅华:我们上海市的童谣大赛是2009年开始的。这个活动起初是中央推着地方走的,当时中央举办了全国童谣大赛并下发了通知,根据中央精神,我们举办了上海市第一届童谣大赛。此后,分别于2011年、2012年开展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到了今年就是第四届了。就现在而言,在全国文明办的指导下,我们上海的童谣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几年上海童谣在全国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四届全国童谣大赛中,我们上海两届拿了第一名,两届拿了第二名。
上海第四届童谣大赛刚刚结束,反响很好,这一届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做法,也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效果。本届参与面很广,有17个区县,共百所学校参与。此外,还有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原来都是老歌谣创作者创作歌谣,而今年小朋友的参赛作品已经超过了成年人。
主持人:同往年的童谣大赛相比,今年的赛事有何亮点?
俞伟:今年的童谣大赛首先是覆盖面广,17个区县的委办局都参加了本次大赛,其中既有学校,又有社区,既有老人,又有孩子,还有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创作。其次,参赛数量多,今年总量达3028首,是历届数量最多的一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作品数量,还包括未成年人的参与度。此外,传唱节目很多,网上视频已经挂满,后来改用光盘。今年共收到702个视频节目,有小组唱,也有三四十人场面的唱跳。再次,新媒体的介入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征集不仅包括童谣,还有优秀传唱视频,都是与东方网、上海政府网站合作在网上征集的。网上征集的好处在于知晓率会非常高,比层层布置的傳播面更加大。就关注者的增多而言,对我们活动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此外,我们在活动结束的颁奖典礼上还开通了一个IOS系统下的手机APP,可以通过手机下载优秀获奖作品。在未成年人和一些年轻父母的智能电子产品使用率非常高的今天,他们可以使用我们的APP下载到优秀的官方的童谣,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之一。我们作为全国首个开通的童谣APP,受到了广大人群的欢迎,对于我们上海童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会把第四届乃至第五届的优秀作品都传上去,如果接下来这些童谣能谱成曲的话,我们也将更新到APP里面。希望更多的未成年人和家长能够得到这些童谣,使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好的影响。
童谣虽小,起承转合
主持人:童谣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一定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王森:我认为童谣是人生第一课,无论古今中外,童谣都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忆,也是终生的财富。童谣虽小,其实它其中蕴含了很重要的民族文化,也就像过去很多人总结的那样,“小小的儿歌,大大的学问,长长的寿命”。如果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那么童谣就是娃娃的梦。好的童谣不仅给娃娃长身体,还长脑子,娃娃可以通过童谣认知很多事物。
在传统童谣中有一首我很推荐,叫做《长城》,“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好像长扁担”,形象生动,孩子们容易接受。而且长城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使头尾又联系起来,“大山公公真有劲,一挑挑了几千年”。像这种童谣很健康,孩子们容易接受,又很形象。所以像这样的童谣,今天看来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我们的作者如果能写出这样的儿歌来,那肯定是一等奖。
潘与庆:我之前是从事故事创作的,从2000年以后我参与创作的童谣开始多了。首先,我认为“好的童谣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如果将孩子们比作小树,好童谣就是和风细雨、阳光雨露。从特点上讲,童谣在格式上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有童趣、寓教于乐。最主要的是在创作和传唱过程中,让孩子们享受欢乐,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增长知识,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汉语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童谣对于一个人一生的作用是很大的。
主持人:很多童谣并不仅仅对于孩童有言语启蒙、逗趣的作用,细细品味其中的字里行间,还是有一定含义在里面的。
王森:童谣纯粹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从小大家都是一样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在一岁都不到的时候,有一个“蝶蝶虫虫飞飞”,六个字,三组叠词,这是我小时候都有些印象的。以后还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等。童谣不一定需要很长,有时候两句话,甚至一句话就可以作为一个谣,逗小孩子玩的。
然而,实际上童谣是脱胎于民谣的。很多都来源于当下日常生活中大人们的言语,结果孩子们也跟着唱了,在孩子们唱了以后,就逐步从民谣过渡到童谣。我是1932年出生的,抗战是从1937年开始的。抗战时期,大人讲什么,我们就会讲什么。我长大以后到了镇江,镇江靠近苏北,那时候有两句童谣现在我还记得,“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这两句对于我之后的创作有着影响,我创作的“戴花要戴大红花”也是从这两句脱胎而来。
嘉 宾:俞 伟(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
忻雅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潘与庆(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歌谣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歌谣创作者)
王 森(原上海歌剧院二级编剧、著名歌谣创作者)
孙 毅(第25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歌谣创作者)
史志芳(童谣特色学校、宝山区泰和新城小学大队辅导员)
杨怡旻(获奖学生代表、黄浦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山学校)
陈乐春(黄浦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山学校语文老师)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类似这样的童谣,想必每个人都能背上几首。从牙牙学语起,我们就开始接触童谣。作为人生的第一课,童谣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有着重大启蒙意义的。今年4月,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大赛和传唱活动又一次在申城拉开帷幕,活动历时六个月,并于10月落下大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童谣大赛在参与范围、参与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突破。为此,《新民周刊》与上海市文联共同邀请了几位童谣创作专家以及本届童谣大赛的相关组织者和参与者,就“本届童谣大赛的相关情况以及童谣的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老赛事“萌”新亮点
主持人: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大赛和传唱活动,这个赛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其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忻雅华:我们上海市的童谣大赛是2009年开始的。这个活动起初是中央推着地方走的,当时中央举办了全国童谣大赛并下发了通知,根据中央精神,我们举办了上海市第一届童谣大赛。此后,分别于2011年、2012年开展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到了今年就是第四届了。就现在而言,在全国文明办的指导下,我们上海的童谣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几年上海童谣在全国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四届全国童谣大赛中,我们上海两届拿了第一名,两届拿了第二名。
上海第四届童谣大赛刚刚结束,反响很好,这一届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做法,也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效果。本届参与面很广,有17个区县,共百所学校参与。此外,还有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原来都是老歌谣创作者创作歌谣,而今年小朋友的参赛作品已经超过了成年人。
主持人:同往年的童谣大赛相比,今年的赛事有何亮点?
俞伟:今年的童谣大赛首先是覆盖面广,17个区县的委办局都参加了本次大赛,其中既有学校,又有社区,既有老人,又有孩子,还有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创作。其次,参赛数量多,今年总量达3028首,是历届数量最多的一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作品数量,还包括未成年人的参与度。此外,传唱节目很多,网上视频已经挂满,后来改用光盘。今年共收到702个视频节目,有小组唱,也有三四十人场面的唱跳。再次,新媒体的介入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征集不仅包括童谣,还有优秀传唱视频,都是与东方网、上海政府网站合作在网上征集的。网上征集的好处在于知晓率会非常高,比层层布置的傳播面更加大。就关注者的增多而言,对我们活动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此外,我们在活动结束的颁奖典礼上还开通了一个IOS系统下的手机APP,可以通过手机下载优秀获奖作品。在未成年人和一些年轻父母的智能电子产品使用率非常高的今天,他们可以使用我们的APP下载到优秀的官方的童谣,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之一。我们作为全国首个开通的童谣APP,受到了广大人群的欢迎,对于我们上海童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会把第四届乃至第五届的优秀作品都传上去,如果接下来这些童谣能谱成曲的话,我们也将更新到APP里面。希望更多的未成年人和家长能够得到这些童谣,使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好的影响。
童谣虽小,起承转合
主持人:童谣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一定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王森:我认为童谣是人生第一课,无论古今中外,童谣都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忆,也是终生的财富。童谣虽小,其实它其中蕴含了很重要的民族文化,也就像过去很多人总结的那样,“小小的儿歌,大大的学问,长长的寿命”。如果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那么童谣就是娃娃的梦。好的童谣不仅给娃娃长身体,还长脑子,娃娃可以通过童谣认知很多事物。
在传统童谣中有一首我很推荐,叫做《长城》,“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好像长扁担”,形象生动,孩子们容易接受。而且长城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使头尾又联系起来,“大山公公真有劲,一挑挑了几千年”。像这种童谣很健康,孩子们容易接受,又很形象。所以像这样的童谣,今天看来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我们的作者如果能写出这样的儿歌来,那肯定是一等奖。
潘与庆:我之前是从事故事创作的,从2000年以后我参与创作的童谣开始多了。首先,我认为“好的童谣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如果将孩子们比作小树,好童谣就是和风细雨、阳光雨露。从特点上讲,童谣在格式上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有童趣、寓教于乐。最主要的是在创作和传唱过程中,让孩子们享受欢乐,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增长知识,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汉语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童谣对于一个人一生的作用是很大的。
主持人:很多童谣并不仅仅对于孩童有言语启蒙、逗趣的作用,细细品味其中的字里行间,还是有一定含义在里面的。
王森:童谣纯粹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从小大家都是一样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在一岁都不到的时候,有一个“蝶蝶虫虫飞飞”,六个字,三组叠词,这是我小时候都有些印象的。以后还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等。童谣不一定需要很长,有时候两句话,甚至一句话就可以作为一个谣,逗小孩子玩的。
然而,实际上童谣是脱胎于民谣的。很多都来源于当下日常生活中大人们的言语,结果孩子们也跟着唱了,在孩子们唱了以后,就逐步从民谣过渡到童谣。我是1932年出生的,抗战是从1937年开始的。抗战时期,大人讲什么,我们就会讲什么。我长大以后到了镇江,镇江靠近苏北,那时候有两句童谣现在我还记得,“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这两句对于我之后的创作有着影响,我创作的“戴花要戴大红花”也是从这两句脱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