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梁”不能做馒头 有一家小吃馆,店前广告牌列出各色点心,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还有颇具特色的“高梁馒头”,着实吸引了食客。遗憾的是把“高梁馒头”的“梁”写错了。 梁,本义指桥梁;引申指木结构房屋的横梁(具有桥的特点),故“梁”也指屋梁。以上义项都跟馒头无关涉,又何来“高梁馒头”? 粱的讀音跟“梁”同,本义指谷子的优良品种。我国古代,“肉之肥者”称“膏”,“食之精者”称“粱”,“膏粱”用来形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梁”不能做馒头
有一家小吃馆,店前广告牌列出各色点心,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还有颇具特色的“高梁馒头”,着实吸引了食客。遗憾的是把“高梁馒头”的“梁”写错了。
梁,本义指桥梁;引申指木结构房屋的横梁(具有桥的特点),故“梁”也指屋梁。以上义项都跟馒头无关涉,又何来“高梁馒头”?
粱的讀音跟“梁”同,本义指谷子的优良品种。我国古代,“肉之肥者”称“膏”,“食之精者”称“粱”,“膏粱”用来形容富贵之家。这种“粱”其实便是“粟”,是一个优良品种。做馒头用的“高粱”和“粱”是两回事,它形似粱而高于粱,故称“高粱”。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卵圆形,红褐色或白色,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高粱籽实磨成粉可做馒头,它和小麦面粉做的馒头相比,色呈深灰褐,吃口粗,咬劲足,别有风味。

“高粱馒头”误为“高梁馒头”,无疑跟两字字形相似有关:“梁”是木质的,所以字的的下边是“木”;而“粱”是粟,是小米,所以字的的下边是“米”。高粱面馒头,原本是北方很筋道的馒头,可由木头“梁”做的馒头,谁敢吃呢?
多说暖心的话——辨“喧”“暄”
有一天,甲、乙两人在读同一篇微型小说,发现行文中有“寒喧”一词,乙对甲说:“‘寒喧’的‘喧’写错了。”甲说:“怎么错了呢?‘寒喧’不是要用嘴讲吗!”乙争辩道:“‘寒暄’就是问寒问暖嘛,xuān字应该是日旁。”甲说:“你我说了都不算,我们查字典吧。”
喧,是从口宣声,形声字,指声音大而嘈杂,如“喧嚷”“喧扰”“喧嚣一时”“喧闹”“喧腾”“笑语喧哗”“锣鼓喧天”。
暄,是从日宣声,形声字,本义指阳光温暖,引申指温暖,如“寒暄”(见面时问候起居、冷暖等)。
对照以上解读,答案很清楚,甲乙两人读的那篇微型小说的“寒喧”显然是写错了,应改为嘘寒问暖的“寒暄”,乙的看法是对的。“寒暄寒暄”,就是问寒又问暖,多说暖心的话,给人温暖温馨的感觉,这是人之常情。
其他文献
我是个热爱艺术的人。从小到大,我玩过许多类型的游戏,看过许多类型的书,但我对艺术的热爱是永远不变的。我在一个画室学素描。放假时,去学画画代替了上学,成了必要的活动。
虽然说我国现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政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一项便是社会中有很多困境儿童存在。由于各种
点彩艺术被应用在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促进了我国陶瓷创造技法的娴熟,也为中国陶瓷艺术历史增添了光辉。点彩艺术出自于早期印象派,其用色鲜亮,装饰风格特殊,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方法在麻醉教学效果提升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9 年至2020 年的临床麻醉学生140 名,根据学生所在的班级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 名学生。对照
主办:语文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协办:学而思培优一、征文主题1.本届征文行动,中学组写作主题为“答卷”,小学组写作主题为“答卷·感恩·热爱”,参与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它会悄悄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记忆就像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海洋,浮漾起层层涟漪,让人们冰冷的内心幡然醒悟。斜阳若影,照进窗棂,留下浅淡
所谓文史不分家,学语文与学历史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文学告诉我们的,在史学里有所反映;史学告诉我们的,则在文学里更亲切灵性。对于一段历史,文学和史学的眼光大有不同。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患有该病的患者大多以持续性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且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悲痛欲绝以及自杀的倾向或行为,因此对患者的人生安全造
目的:探讨妇产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60 例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每组各30 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抗生
"犄"角是什么"势"《财经时报》曾发表一篇《阿里巴巴新年布暗局》的报道中说:"这五架马车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彼此呼应,互为犄角之势。"文中的"犄角之势"是"掎角之势"的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