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平和、恬淡、高洁的品性体现了古代士人高雅脱俗的君子人格。茶性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清和的茶性正与文人的君子性相契合,茶道即人道。
关键词:茶性;茶道;士人君子人格
茶性平和谦让,清静而韧,精俭与清淡又常常联系在一起,所以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茶对饮用之人的要求,历史上早有论述,徐渭在《煎茶七类》一文中,首先讲的就是“人品”,“煎茶虽微淡小雅,然要须共人与茶品相得。”[2]可见,茶在中国反映了各种社会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品质,茶品与人品相通。杨万里有诗句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3]他将茶与故人的气质、风度相比,以表现茶与故人的高洁品质,形象生动。其实,古人的人格、精神修养一旦与诗人所描写的茶的高洁品性相统一了,其君子性也就存在了。所以茶成了高尚品德情操的象征,飲茶常与有德之人相伴。茶道即人道,也大概源于此吧。《大观茶论》说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4]裴汶《茶述》亦指出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5]这些都是阐明冲和静谧的茶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大自然所钟爱的茶具有平和、恬淡、清和、高雅的品性,深得茶人的喜爱。茶品之清高独具灵性,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能促使人们超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茶能使人们在纷乱的世俗中,受浮躁不良风气影响时,及时感应茶的“涤清”特质,从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美善。茶是崇尚美的象征,茶品能提升饮茶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茶品,以茶励志,实乃中国人和茶的相互厚爱所致。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说茶可使“天下之士,励志清白”。[6]就是说文人喜将茶之性与饮茶者的品格、性情相比照,在饮茶过程中明道励志。超脱世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要以高尚的人格作为基础,茶的这种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也同样来自它那清和淡泊、刚韧不屈的品格。茶从自然采摘到成为成品,经历了诸多工序,它的味道在这些工序中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郁。犹如坎坷的人生,有了诸多磨难而更显其顽强的生命力。我想这也许是历代文人钟爱它的一个原因吧。苏轼是一个爱茶惜茶之人,传记大多记载了他与茶酒的结缘。他认为茶是天地间的灵草,汲取日月精化,它以青山为宅,与白云遨游,得甘泉之润,融合了天地之精华,因而具有“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7]《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的君子品性。品茶可以使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8](《寄周安孺茶》)。在叶嘉传中,苏轼以拟人的手法,把茶比作“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有济世之术”可使人“精魂不觉洒然而醒”的高雅之士。在苏轼那里,茶品与人品得到完美结合。《寄周安孺茶》是苏轼所作的一首最长的茶诗,诗中赞扬了茶的高贵品质、高雅风度,诗中是这样描写茶的:“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如今老且嫩,细事百不欲。美恶皆两忘,谁能强追逐。”[9]这几句写茶犹在喻人,茶的君子气节与高贵品质是其他事物无法匹比的,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强调了语气,展现了作者清和坦然却又不失刚韧的人格魅力。苏轼不仅陶醉于茶带给人们的“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10]的超然感受,更佩服茶“谁能强追逐”的清刚气节。刚耿品性不受纤尘之染,廉洁之德不受微秽之渎,“刚耿性”“廉夫心”正是体现了茶的君子品性。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对建溪岩茶又有这样的描述:“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憨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挎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11]他在诗中赞扬了建溪岩茶的君子品性,说它可爱却不慢侮,其骨体清秀而中和纯正,茶味悠长隽永,令人回味。有坚韧敦厚的内涵,又有森然飒爽的英姿,这正是作者眼中的君子风范。以建茶和草茶比较,并且以张禹似的小人品格和君子品格的建茶相比,苏东坡认为做人就应该像建茶一样,虽然开始给人以“苦硬”的感觉,但相处起来却能坦然相对、真心相待,而不像草茶一样只是空有虚名。“骨清”是苏东坡对茶的认识,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和人格修养所提出的准则和要求。
袁燮的《谢吴察院惠建茶》:“形模正而方,气韵清不俗。故将比君子,可敬不可辱。”[12]在诗中作者同样赞赏了建茶正直清高,可亲可敬的品质,并用它来比拟吴察院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古代很多诗人还用茶超然物外的清尚特质来比拟隐士高人,如戴昺的《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宋代理学家朱熹一生注重道德素质的涵养,追求圣人品德,因此他曾借茶来谈修身养性。他认为茶能“浇穷愁”(《康王谷水帘》)[13],饮茶能使人愁苦全消,顿悟人生,因此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超凡脱俗,达到修身养性,陶冶身心的作用。他也曾在诗中赞扬过建茶的君子品性,认为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之德。前面提到的裴汶的《茶述》对茶的表述:“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14]“其性精清”“其味浩洁”,说的就是茶精清浩洁的性质,赞扬了其本性清和高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说的是茶驱除烦恼,洗涤身心,使人平和安然的功效,从侧面反映出茶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陆羽认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5],朱熹以茶喻理,认为茶之先苦后甘与天下之事“始于忧勤,终于逸乐”同出一辙,都高度赞扬了茶高洁的君子品格。
饮茶可以更多地直视内心,自省慎独,只有清醒地认知自我,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激励身心,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饮茶可以清醒地认识世界,清楚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纷繁关系和本质规律,从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饮茶可以体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感受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真谛。茶性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清和的茶性正与文人的君子性相契合,在文人那里,茶道即人道。
注释:
[1]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10页。
[2]徐渭,《煎茶七类》,1575年徐文长佚草本。
[3]宋杨万里撰,《城斋集》,《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7。
[4]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5]原书已失,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有摘录,四库全书本。
[6]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7]《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8]《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9]《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1163页。
[10]苏轼,《寄周安孺茶》,《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11]《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12]《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铅印本,卷2546,第50册,第30996页。
[13]《宋诗钞》,中华书局《宋诗钞》本,第2册,第1697页。
[14]原书已失,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有摘录,四库全书本。
[15]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10页。
关键词:茶性;茶道;士人君子人格
茶性平和谦让,清静而韧,精俭与清淡又常常联系在一起,所以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茶对饮用之人的要求,历史上早有论述,徐渭在《煎茶七类》一文中,首先讲的就是“人品”,“煎茶虽微淡小雅,然要须共人与茶品相得。”[2]可见,茶在中国反映了各种社会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品质,茶品与人品相通。杨万里有诗句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3]他将茶与故人的气质、风度相比,以表现茶与故人的高洁品质,形象生动。其实,古人的人格、精神修养一旦与诗人所描写的茶的高洁品性相统一了,其君子性也就存在了。所以茶成了高尚品德情操的象征,飲茶常与有德之人相伴。茶道即人道,也大概源于此吧。《大观茶论》说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4]裴汶《茶述》亦指出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5]这些都是阐明冲和静谧的茶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大自然所钟爱的茶具有平和、恬淡、清和、高雅的品性,深得茶人的喜爱。茶品之清高独具灵性,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能促使人们超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茶能使人们在纷乱的世俗中,受浮躁不良风气影响时,及时感应茶的“涤清”特质,从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美善。茶是崇尚美的象征,茶品能提升饮茶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茶品,以茶励志,实乃中国人和茶的相互厚爱所致。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说茶可使“天下之士,励志清白”。[6]就是说文人喜将茶之性与饮茶者的品格、性情相比照,在饮茶过程中明道励志。超脱世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要以高尚的人格作为基础,茶的这种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也同样来自它那清和淡泊、刚韧不屈的品格。茶从自然采摘到成为成品,经历了诸多工序,它的味道在这些工序中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郁。犹如坎坷的人生,有了诸多磨难而更显其顽强的生命力。我想这也许是历代文人钟爱它的一个原因吧。苏轼是一个爱茶惜茶之人,传记大多记载了他与茶酒的结缘。他认为茶是天地间的灵草,汲取日月精化,它以青山为宅,与白云遨游,得甘泉之润,融合了天地之精华,因而具有“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7]《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的君子品性。品茶可以使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8](《寄周安孺茶》)。在叶嘉传中,苏轼以拟人的手法,把茶比作“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有济世之术”可使人“精魂不觉洒然而醒”的高雅之士。在苏轼那里,茶品与人品得到完美结合。《寄周安孺茶》是苏轼所作的一首最长的茶诗,诗中赞扬了茶的高贵品质、高雅风度,诗中是这样描写茶的:“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如今老且嫩,细事百不欲。美恶皆两忘,谁能强追逐。”[9]这几句写茶犹在喻人,茶的君子气节与高贵品质是其他事物无法匹比的,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强调了语气,展现了作者清和坦然却又不失刚韧的人格魅力。苏轼不仅陶醉于茶带给人们的“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10]的超然感受,更佩服茶“谁能强追逐”的清刚气节。刚耿品性不受纤尘之染,廉洁之德不受微秽之渎,“刚耿性”“廉夫心”正是体现了茶的君子品性。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对建溪岩茶又有这样的描述:“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憨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挎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11]他在诗中赞扬了建溪岩茶的君子品性,说它可爱却不慢侮,其骨体清秀而中和纯正,茶味悠长隽永,令人回味。有坚韧敦厚的内涵,又有森然飒爽的英姿,这正是作者眼中的君子风范。以建茶和草茶比较,并且以张禹似的小人品格和君子品格的建茶相比,苏东坡认为做人就应该像建茶一样,虽然开始给人以“苦硬”的感觉,但相处起来却能坦然相对、真心相待,而不像草茶一样只是空有虚名。“骨清”是苏东坡对茶的认识,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和人格修养所提出的准则和要求。
袁燮的《谢吴察院惠建茶》:“形模正而方,气韵清不俗。故将比君子,可敬不可辱。”[12]在诗中作者同样赞赏了建茶正直清高,可亲可敬的品质,并用它来比拟吴察院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古代很多诗人还用茶超然物外的清尚特质来比拟隐士高人,如戴昺的《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宋代理学家朱熹一生注重道德素质的涵养,追求圣人品德,因此他曾借茶来谈修身养性。他认为茶能“浇穷愁”(《康王谷水帘》)[13],饮茶能使人愁苦全消,顿悟人生,因此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超凡脱俗,达到修身养性,陶冶身心的作用。他也曾在诗中赞扬过建茶的君子品性,认为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之德。前面提到的裴汶的《茶述》对茶的表述:“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14]“其性精清”“其味浩洁”,说的就是茶精清浩洁的性质,赞扬了其本性清和高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说的是茶驱除烦恼,洗涤身心,使人平和安然的功效,从侧面反映出茶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陆羽认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5],朱熹以茶喻理,认为茶之先苦后甘与天下之事“始于忧勤,终于逸乐”同出一辙,都高度赞扬了茶高洁的君子品格。
饮茶可以更多地直视内心,自省慎独,只有清醒地认知自我,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激励身心,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饮茶可以清醒地认识世界,清楚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纷繁关系和本质规律,从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饮茶可以体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感受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真谛。茶性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清和的茶性正与文人的君子性相契合,在文人那里,茶道即人道。
注释:
[1]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10页。
[2]徐渭,《煎茶七类》,1575年徐文长佚草本。
[3]宋杨万里撰,《城斋集》,《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7。
[4]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5]原书已失,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有摘录,四库全书本。
[6]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7]《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8]《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9]《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1163页。
[10]苏轼,《寄周安孺茶》,《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11]《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12]《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铅印本,卷2546,第50册,第30996页。
[13]《宋诗钞》,中华书局《宋诗钞》本,第2册,第1697页。
[14]原书已失,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有摘录,四库全书本。
[15]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