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增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是历史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在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下,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充分体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人本主义”或者是“育人文化”的回归,高考试题也充分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思考
  
  教育理念总是随着时代和教育需求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下,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充分体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人本主义”或者是“育人文化”的回归。伴随教育理念的更新,高考這一风向标也不断明确这一目标。
  一、 由高考试题引发立意思考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上述题目为2018年全国二卷文综42题,此题历来是体现历史教学立意和指向的试题,今年的42题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很难或者很新颖的地方,但得分却趋向于两极化,有的学生几乎不得分,有的学生得分在9-12分,仔细分析下来是因为对于题目的分析不到位,这种看似常规性的题目却更加体现了现如今在历史学科中所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时空观念——“中国近代企业、中国近代史知识”,学生所用知识点必须是中国近代史,时间有所限制。考核学生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材料提供案例、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材料中给出具体的史料案例,考核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理解(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最终的立足点是历史价值观(家国情怀),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
  二、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容
  (一) 具备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学的知识置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去观察与分析,才会明白当时历史发生的情况。也帮助学生根据时空概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从横向对比来说反映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不同性,从纵向对比来反映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例如2018年全国二卷文综42题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当时的时间和地点,完成对事件的观察与分析,根据史实完成历史重现,在通过历史重现的过程对史料进行分析和了解作者意图的认知,完成整个历史分析的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事件当时的时空维度去观察,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历史的重要性。
  (二) 史料实证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世界通过大量的考据,考察和核对才会得出来的结论与结果,也是我们熟知的历史常识,是根据先人的大量的实地考察与文献认证最终确定下来的结果。在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实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和能力的需要。
  (三) 历史理解与解释
  从历史理解的角度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就必须是客观的,从历史实际的角度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与理解历史事件,不能带有个人的情绪,如果带个人情绪去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就会有一定的狭隘性,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只有现实生活的角度,遇到历史事件发生时能够不带任何情感客观的,正确地看待历史事物的发生与所处的环境,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才会公正地完成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在解释历史的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要进行真正的判断,就应当处于历史环境下去理解,具备公平性与客观性的思想与认知,这样就会防止进入思想与判断的极端性。如2018年全国二卷文综42题中如果不能从历史的阶段性的角度来分析,就可能会对当时的历史的分析与对人物的分析出现一定的偏差,答题就不会全面。
  (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情感和态度,都是一个人的自身观念的具体表达。我们的国家具有多民族的国家,在多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下,我们应当正确的具备历史价值观,这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民族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具备正确的,积极的包容的历史价值观才会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三、 学科核心素养下角色的转变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最终还将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使教学的模式和分工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老师不再是一味地教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盲目地接受和记忆;教师的身份从最早的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到知识道路中的引领者再到如今学科素养下学科理念的培养者,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历史观。如今的历史教学要求一线教师不断深化学习、紧随时代观念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格局,而是要有共同分享彼此的思想,扩宽思考领域的胸怀和观念。   其次,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更要转变为对于时代、历史事件的评论者和思考者,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合作探究的精神;要有冷静思考、客观分析、辩证看待的能力;更要有建立在自己思想和个性下的正确价值观。学生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也将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者。
  四、 教学实践中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设想
  (一) 自制大事年表,构建时空观念。从接触历史学科开始要求学生自制历史大事年表,树立基本的时间观念;大事年表按照中國史和西方史划分,最好使用国别体即按照国家进行分类总结(结合地图更好),这样可以做到时间空间的清晰化。在制作大事年表的过程中可以收录类似于朝代歌或者是学习材料中总结的顺口溜以便记忆和理解。
  (二) 选取史料,强调感受。梁启超曾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如此定义:“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有可能很好地运用史料,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更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丰富的情感和态度,如2018年全国高考二卷文综42题材料的使用,在提供了一个案例同时也给答题指明了方向,平时教学中史料的合理运用不仅让学生有了重新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更具有了时代的代入感,更有利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 时评论文,价值观的建立。历史教育是一种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史以明志,知古而鉴今。学生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或时间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写作小论文或评论,审视其对社会所起的客观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顺历史潮流而行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如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例在时评论文中可以联系美国经济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贸易的措施可以联系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进行评论等,这种时评论文对于高考中的大题考查有很大实效。
  (四) 找准课魂,树立主题。人有了灵魂才显得灵动,课有了灵魂才能显得精彩,课魂是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或者是一个单元的主体、主旋律,更是教学中解决的中心问题。有灵魂的课才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启发心智。以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为例,不应该一味着眼于“落后就要挨打”,可以通过鸦片战争中的典型历史人物是林则徐,通过林则徐上书禁烟和虎门销烟的史实树立起一个以国家为己任的英雄形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结合后面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等最终落足于“知耻而后勇”,通过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诸多爱国人士的行为和历史事件组成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主旋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每堂课找出课魂,每个单元找出主旋律或者是主线索,化复杂为简化让学生能轻松记忆。
  总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核心在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敢于探索;关键在教师,紧跟时代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学习,在教与学中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学习之事任重道远,教师与学生必须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2018年全国高考Ⅱ卷文综试卷,2018.
  [2]周丽军.课程改革新方向:基于“核心素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
  [3]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
  [4]戴加平.好课三要素:故事、学法、灵魂——“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之我见[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11).
  作者简介:
  魏金琥,甘肃省金昌市,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试题研究发现,如今的中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思维品质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也越来越受教育者的关注。然而,阅读教学的现状是不少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文章探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设计读前、读中和读后等各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学科素养;思维品质;试题研究;教学启示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于理解文本的内容,更要知道文本是怎么表达的。本文以《半截蜡烛》的教学为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一个好故事是怎样炼成的”,从中领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写作的技巧,实现阅读教学从理解走向表达的美丽转身。  关键词:指向表达;语言特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渲染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讲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是这
摘 要: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说结尾表达效果题;借文悟道;以写悟道     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是历届高三复习备考最鲜活也最有指引性的
摘 要:让孩子在Scratch进行创意表达是Scratch的设计构想,但是目前的Scratch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讲解、演示,学生的模仿练习为主,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流程图和相关表格等可视化工具,让学生们的创作思路更清晰,目标任务更明确,创作过程更具体,提高Scratch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Scratch教学;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流程图;表格  一、 问
摘 要:儿童诗主要是以儿童为接受对象,适合儿童阅读、吟诵,可以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这些诗歌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儿童诗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提升儿童的道德品格和思想内涵,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在6-13岁之间,这个阶段正适合儿童诗教学。本文从独钟于“情”的方面进行儿童诗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诗歌情感,通过创设诗歌
摘 要:小学的后进生,被称为问题儿童,也有人说是具有内在潜能的学生,他们暂时比别的同学成绩差,表现不够突出,或是常常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打架骂人、与老师顶撞,成绩一直下降;又被称作学困生,他们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平,但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实现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往往把班级的平均成绩拉低,影响年级名次的评定。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后进生的教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爱
摘 要:名师大家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的教学风采各具特色,能将显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授课模式与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让人在一次次教育思想理念的洗礼中,领略人文教育的魅力。本文以名师课堂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一、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
摘 要:本文阐述的是在新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中,重新审视教学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并以此为例,经过尝试与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积极为学生提供使用“形象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将数学关系视觉化,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系统作出一种形象的解释,并使数学思维受之启迪,绽放异彩。  关键词:数形结合;助力;数学关系视觉化;空间观念     教科书首先指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全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课堂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能力;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摘 要:任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也会频繁地出现诸多错误,部分学生往往在出现错误的时候,害怕与教师进行正面的交流,害怕被批评和职责,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正视自身所出现的错误,了解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出现错误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纠正。所以本文就巧用错误资源,提升思维品质——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展开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以下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