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教学中第二标志线设置的效果探究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学跳远的学生在练习或测试中,经常不能准确上板,不是犯规,浪费体力,就是未上板,不能取得最好成绩。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第二标志线的设置是否影响板准确性进行研究分析,意想通过此项研究,力求解决提蒿上板率的问题,并为基层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设第二标志线对提高跳远初学者的上板准确性更有效。
  
  关键词:跳远;标志线;上板
  
  1.引言
  
  在跳远教学中,我发现初学学生在紧张竞争的气氛和有限试跳次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中,上板率较低,如在对2002年学校田径运动会初一男子跳远一例进行统计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参加人数共16人,72次试跳,犯规次数27次,占总试跳次数37%,踏板不够理想的、板后5em以上的24人次占总试跳次数33%,以上两项合起来就占有70%的比重。而有可能创造成绩的机会只有30%。可见,踏板的准确性是影响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此外,在提倡快乐体育教学的今天,课堂的练习内容、项目安排较多,跳远的教学练习时间、次数相对较少,如能提高跳远的上板率,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和练习时间里,提高身体素质较差、跳远的技术水平低、途中跑的步幅不稳定的学生上板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起关键作用。
  影响跳远上板率的因素有很多,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的限制,本文只对第二标志线的设置是否影响上板准确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不设第二标志线教学法与设置第二标志线教学法的E板率是否具有差异性。
  
  2、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调永春侨中2002年高二年学生3个班级,人数分别为实验班56人(不设第二标志线)、对照班A58人(在前三步设第二标志线)、对照班B54:人(最后第6--8步设第二标志线)。
  
  2.2 研究方法:_文献研究法、实验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
  2.2.1文献资料查找和平时所积累的经验发现:跳远助跑中第二标志线的设置主要有三种:不设第二标志线、在前三步设置第二标志线和最后第6-8步设置第二标志线。
  
  2.2.2 实验法
  2.2.2.1 实验1:在跳远单元教学中,对实验班、对照班A、对照班B的学生进行5次跳远教学练习后,开始进行跳远测验,每个学生测试5次,并记录上板准确性。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对比分析,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两总体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设置第二标志线的练习方法与不设置第二标志线的练习方法是否具有差异性。(如表1)。
  2.2.2.2 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练习中的上板误差情况,调整第二标志线后,再进行同样的实验。并进行两总体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调整第二标志线后,设置第二标志线的练习方法与不设置第二标志线的练习方法是否具有差异性。(如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见表1、表2
  
  3.2 分析
  3.2.1 据表1的数据,首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A进行两总体上板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可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A的上板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不设第二标志线进行跳远的上板率比在前三步设第二标志线的上板率高。
  3.2.2 再据表1的数据,对实验班和对照班B进行两总体上板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可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B的上板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不设第二标志线进行跳远的上板率比在最后第6-8步设置第二标志线的上板率高。
  3.2.3 根据表2的数据,同理可得实验班与对照班A、实验班与对照班B的上板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调整标志线后再次进行练习时,不设第二标志线进行跳远的上板率还是比在前三步设第地二标志线和在最后第6-8步设第二标志线的上板率高。
  3.2.4 出现上面的实验结果,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3.2.4.1 设置了标志线,学生在助跑时,常将注意力放在观察标志物上,想踩上第二标志,导致在第二标志线前后突然加速或减速,助跑节奏紊乱,最后强行调整步幅,捣小步或拉大步攻板。
  3.2.4.2 设置标志线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学生怕犯规,特别是胆小的学生,更是身体变得僵硬,动作不协调,不自觉的减慢助跑速度,从而影响上报的准确性或跳远的成绩。
  3.2.4.3 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低,跑动时步幅不稳定,无论怎样前后调整第二标志线,上板的效果都不佳。
  3.2.4.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不太稳定,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转换比较灵活,有时在运动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处于紧张或过度兴奋状态,第二标志线的设置对上板的准确性会起反作用。
  
  4 结论
  
  4.1 设置标志线,会分散学生助跑时的注意力,改变跑的节奏,破坏助跑过程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上板的准确性。
  4.2 设置标志线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动作变形,影响上板的准确性。
  4.3 对运动水平低的学生来说,不设第二标志线比设第二标志线更能在课堂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练习次数中,提高学生的上板率。
  4.4 在跳远新授课的单元教学中,应多采用“不没第二,标志线”的教学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占春等,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丛湖平,体育统计口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其他文献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可逆性的长效节育方法,具有避孕效果好,使用简便,无全身不良反应及经济等优点,故使用较为普遍。随着宫内节育器的广泛使用,因断裂、残留、嵌顿、移位等造成IUD取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一般安排在2月中旬到4月底,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大纲》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
目的了解威海市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威海市870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结果本组儿童870例,血铅浓度为9~354μg/L,平
10月23日,广东2012年秋季图书馆馆配会在广州启动。大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科技发行委员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经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广东才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伟仕
创新能力。它不是知识特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品质;是一种努力开拓。勇于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是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离开具体知识去讲抽象的科学方法。就变成枯燥的方法课,收效甚微,创新能力也不能得到发展。新一轮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今年在我省全面实施,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学习了有关文件和物理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有的让学生偏
《太原晚报》报道:"被传记",赵本山不是第一个。今年年初,一本《梦游九天——金庸的醉侠世界》就被曝未经金庸授权。演艺界的大腕们,更是经常会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传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怎样体现?这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而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摘要:由多年从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指出当前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和设想。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革实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实验功能。充分发挥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始终都占有重
晚期产后出血为分娩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延误治疗可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病例26例,现将病情分析报道如下。
11月1日从四川出版集团获悉,四川省出版机构与约旦、伊朗等阿拉伯国家签订了25种图书版权输出意向性协议,填补了对阿拉伯地区版权输出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