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常温机械灌注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2020年4月至10月,选取24只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24只雄性Brown Norway大鼠为受体,"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根据以下处理肝脏方法将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MP组(NMP组)、NMP/BMSCs组(BMP组)和他克莫司组(FK506组),在术后第7天处死各组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血清和肠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对各组大鼠粪便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16SrDNA数据。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BMP组肝窦内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排斥活动指数(RAI)(4.17±0.75)低于NMP组(7.67±0.82,t=7.720,P

其他文献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一种源自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是儿童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其高危患儿占比大且治愈率低,故治疗高危NB仍是当前的医学难题。在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中,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es,OV)疗法脱颖而出。OV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可以特异性靶向NB而不影响正常组织,从而有效避免目前单靶点抗癌药物普遍存在的耐药性问题,因而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治疗当前难以解决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方面。溶瘤病毒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十分可观,有望
外泌体(exosome)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多泡体后与质膜融合再释放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可由多种细胞分泌且广泛存在于不同体液中。外泌体因具有细胞间通讯、遗传物质交换、抗原呈递、调整组织代谢等功能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外泌体已在成人疾病中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研究尚少。本综述通过归纳了外泌体在小儿外科疾病(胆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及儿童肿瘤)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小儿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外泌体的不同成分是否成为小儿外科不同疾病的检查或治疗靶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胆总管囊肿是中国儿童高发先天重大胆道畸形之一,可导致癌变。癌变与年龄、胰胆合流异常、手术及方式、胆道梗阻、胆道结石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胆总管囊肿恶变的临床表现、恶变机制、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危险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属于可控因素,研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的环境因素将有利于预防其发生。本综述就有关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的环境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母体妊娠期疾病、妊娠期药物暴露、妊娠期不良生活方式、羊水含量、胎儿出生体重、胎儿性别、胎龄、胎次等因素。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发病率第三位、致死率第二位的癌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细胞死亡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其在调节生命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恶性肿瘤中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的视野,并探索其作为潜在死亡治
肿瘤细胞在各种应激条件刺激下,可通过适应性表型重塑,实现免疫逃逸、远处转移及药物抵抗。热休克蛋白90(HSP90)家族蛋白是在热休克刺激下适应性高表达的一组分子伴侣,参与多达200余种客户蛋白的组装、成熟与降解,在胞内信号传导和应激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服务于癌细胞生存的关键因子。HSP90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介导CRC的增殖、转移、侵袭、耐药等多种生物学表型,是CRC治疗中极具前景的药物作用靶点。然而,由于HSP90下游调控网络复杂、对正常细胞具有双刃剑
目的比较直肠黏膜内脱垂兔造模过程中直肠黏膜变化的差异,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大黄和番泻叶液灌胃、站立与无水酒精肛周注射3种方法联合造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兔直肠黏膜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微绒毛排列紧密、细胞界限不清;透射电镜见基底膜均连续、完整,未见破坏,结缔组织中可见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纤维束,细胞膜完整。造模中期组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完整,下方结缔组织局灶见成纤维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形成。造模完成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细胞交界处微绒毛明显凹陷;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被破坏;结
目的探讨叉头盒蛋白P3(FOXP3)基因沉默后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将SW480细胞分为FOXP3-小发夹核糖核酸(shRNA)组(转染FOXP3-shRNA)、NC-shRNA组(转染shRNA空载的慢病毒)及Control组(仅加入培养基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FOXP3基因信使核糖核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扎诱导胆汁淤积性肝病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体重18~22g雄性C57BL/6J小鼠16只,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组(CLD组,n=8)。术后两周取材,通过血清肝功能酶和肝脏组织染色评价肝脏功能。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样本数据采用未配对t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胆汁淤积性肝病组小鼠血清肝功能酶高于假手术组[ALT:(889.9±485.1)U/L比(42.4±15.3)U/L,t=4.885,P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和癌旁部位及健康直肠黏膜菌群进行分析,探讨直肠黏膜菌群与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94例直肠癌患者肿瘤黏膜(CM组)和癌旁黏膜(AM组),100例健康者直肠黏膜(NM组)作为研究对象。细菌培养定量检测患者和正常黏膜主要细菌,高通量测序分析3组黏膜菌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双歧杆菌等关键菌丰度差异。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K-W检验。结果培养显示双歧杆菌在直肠癌肿瘤黏膜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