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户侧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来源 :电力与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电能使用效率,保证电网正常稳定运行,高压电力用户需进行功率因数考核.通过理论分析光伏并网后用户负载中有功和无功情况,发现在用户负载用电量较小时,光伏发电会向电网倒送有功,导致计量电表功率因数降低.为此提出了智能型混合滤波补偿方案,将装置安装在用户用电负荷端,可为企业对发电并网用户设备配置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换流变压器直流试验无法用交流试验替代,为换流变压器尤其是阀侧绕组的零缺陷投运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分析了现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的换流变压器直流耐压局部放电(PD)试验程序,以及与超宽频带检测用脉冲群快速智能聚类和分离技术的融合技术方案,包含剔除噪声源后与加压幅值相关的PD源放电幅值、频次等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在满足工程应用的同时可方便试验操作人员对试验过程数据进行把控和判断,并考虑后期耐压数据追溯和对比分析的需求.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最为基础的配套设施.推进集约共享型有序充电网络布局,可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对于老旧小区,电力部门应主动对接物业、社区、街道,联合排查老旧小区充电桩报装需求,统一集中安装充电桩,从而满足充电需求,同时进行共享化管理,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并安装智能充电控制器对小区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多级排序,实现充电效果综合最优.
传统输电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和排管敷设方式正逐步被淘汰,电缆隧道因安全性及隐蔽性等诸多优点正被大量应用.地下电缆隧道具有隐蔽性,传统依靠仪器测量所得的隧道轴线坐标存在较大偏差,而全球定位系统(G P S)装置在地下使用受到限制.为此基于多级控制网测量技术对电缆隧道轴线测量进行了分析,利用联系三角形法实现角度的传递,采用铅垂法传递求得高程数据,并通过在世博电缆隧道轴线测量上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混凝土电杆作为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钻石型配电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混凝土电杆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对近3年内10 kV配电网用混凝土电杆进行质量检测,对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发现外观质量缺陷是混凝土电杆的主要质量问题.最后对外观质量典型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降低电网变电站鸟害风险,首先探讨电网变电站内潜在筑巢鸟类的种类,随后从变电站户外/半户内/户内站类型、电压等级、鸟巢位置、鸟巢发现时间等维度,开展变电站鸟害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苏州电网目前采用的“驱、堵、引”等3类鸟害防治措施,提出了变电站鸟害防治的建议.
当大量逆变器接入电网时,会发生谐波不稳定问题.并网逆变器dq阻抗的准确获取是分析该问题的关键前提之一.仅基于知识驱动的白箱建模方法难以适应工程现场信息保密的实际情况,黑箱或灰箱测量方法会向实际系统持续注入谐波扰动;仅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难以合理确定输入变量.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和数据联合驱动的并网逆变器多工况dq阻抗获取方法.首先,基于知识驱动建立小信号模型以选取输入变量;然后,结合数据驱动具有较好拟合输入输出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优点,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核极限学习机获取多工况dq阻抗;最后,借助R
基于风光制氢和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是消纳富余可再生能源、减少弃风弃光的有效途径.实施系统设计及运行集成优化,对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经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设计及运行集成优化模型,对系统各设备的容量配置方案及典型运行策略进行了优选,并且系统比较了不同风光资源及用能负荷特性下系统设计及运行方案的差异.结果表明: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在办公楼负荷场景和风光资源更丰富的地区获得了更优的经济性.
10 kV配电网工程的投资管控情况直接影响电网基建项目的整体管控水平.对一个10 kV配电网工程管理先进基层单位进行业务现状调研,选取关键业务环节、科学设计规则,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全流程动态监测机制进行了监测和管控,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监测和管控.
随着国家对数字化电力建设工程的推动,为了满足综合管理需要将电力建设工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准确留存,基于采集数据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辅助决策,为此引入了“电力建设工程管理模块”,可为数字化综合管理提供便捷服务.
目前火电厂灰库的清理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由于危险系数高屡屡爆出安全事故,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开发了一套火电厂灰库安全清理机器人,首先介绍了该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关键模块,以实现机器人的基本功能,然后对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以及硬件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安全清理机器人能够较好地完成灰库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