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这一科,学生从小到大没有新鲜感。我们语文老师就要绞尽脑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达到变“苦学”为“乐学”这样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努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兴趣 情趣 想象 场景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112-02
语文,本是一门非常生动有趣的科目,而语文的教学方式更应是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然而,现实教学并不能心想事成,会遇到很多难题。幸好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提出,高效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改变千篇一律的串讲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修养、智慧灵气等,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求知乐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从兴趣入手,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到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觉得处处有语文;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为了让学生快乐学语文我对此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情趣导入 活跃课堂
教读记叙文和议论文,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同时不忽视教学艺术。
如教《大自然的语言》请学生说说写写当时天气。并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分享给大家听。由此引入新课,学生描写得也是杠杠的,如:“今天阳光和煦。天空蓝得很无辜,一两朵白云悠闲地散步,花儿也笑得很灿烂,小草也偷偷钻出地面。”对这些精彩描写鼓励表扬一番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引入“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如教读《行道树》时,我先组织同学们畅谈自己对树的认识,大家反应热烈,积极发言。接着我通过提问“普普通通的立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与震撼呢?”来导入新课,同学们认真思考,兴趣浓烈。检查生词时以接龙方式;朗读环节时采用小组朗读比赛;整体感知课文时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也就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议论文也不深奥难学,第一节教议论文时,我就举了个例子:论点:范冰冰很漂亮;论据:柳叶眉,大眼睛,双眼皮,鼻子高挺,皮肤白皙等等;论证:五官,身材等方面去论述,或是用容嬷嬷对比谁美?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趣味浓厚。
二、想象意境 美的享受
教读诗歌和散文,可指导学生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并体悟诗文中的意境,从而达到美的享受,加深理解。
如教诗歌《钱塘湖春行》时,若简单串讲一下,学生干巴巴记几条分析,然后死记硬背,这样效果肯定不佳。诗歌的“美”学生根本无法感触,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也未必能真正理解。然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先播放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舒缓轻快的音乐声中,感受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朗读感情、朗读语气等等。接着我播放一些和本诗有关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美在哪里,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并要求他们从诗中找到相关诗句来描绘它,学生们很快就能“对号入座”,他们就很有成就感,这样通过音乐画面不断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然后我再指导学生叫他们静下心来,闭着眼,边诵读边想象诗中美丽的意境。最后要求同学们模仿这首诗也来一首题为“春行”的七言律诗。有的同学模仿还真有模有样如:“燕舞莺歌只温暖,微风习习闲春行。鲜花嫩叶生枝上,大地蓝天照眼明。满江粼波空白碧,纤草浅出满眼绿。不觉深处桃花香,春意却已悄悄忙。”也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也空前高涨推向高潮。这一节课中,同学们真正品味到了诗中景之美,领悟到了诗人的情之深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现代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让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形式也写一首送给同桌。因为这首诗好模仿,又是写给同桌,大家都跃跃欲试,马上动笔。结果是就连平时不会写诗的同学也有了“杰作”,如“假如生活冤枉了你/不要怨恨不要悲伤/受委屈的日子需要坚强/相信吧,光明的日子将会来临”。我借机马上对他表扬了一番。相信我的表揚在他心里播下了兴趣的种子。
三、假设场景 开心领悟
教读小说、戏剧、童话等记叙文之类的文章,就更应该注重趣味性,可设置场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将学生分几组进行分角色演读,要求能逼真地模拟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流露出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学们很感兴趣,很愿意模仿课文中的角色。有点演皇帝,有的演老大臣,有的演骗子,有的演那个天真的小孩。演老大臣的那个同学演到“对着什么都没有的织布机,故意把眼睛睁得特别大,而且一边称赞,一边从眼镜里仔细看”, 他模仿得很夸张,故意把眼镜往下拉,露出两颗大眼珠摸着同桌的衣服说“哇塞哇塞太美了,真是太美了。这个布料我敢说独一无二啊!” 同学们为他逼真的表演鼓起掌来了。特别精彩难忘的是甲同学表演皇帝光着身子上街游行时,当他演到“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时故意挺起胸抬起头做着照镜子的样子,转来转去,然后狠狠地扭了扭腰。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继而拍掌叫好。最后我还要求每个表演者说出对课文人物形象分析和表演的体会,请做观众的同学评议。布置作业时也不忘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展开想象力去续写“皇帝游行大典后”。这样一节课下来,既快乐又轻松,还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促进语言的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四、唤醒感官 快乐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课堂上适时加以引导学生,唤醒他们的感知意识,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发挥他们的感官能力,捕捉瞬间的感受,观察存在的事物、自然、人物等等。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而达到:熟能生巧!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有劲! 1.感知事物:如一次作文课,我让同学们每人带一个苹果来上课。首先让他们看看苹果,仔细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然后写下来。接着让他们摸摸苹果。让他们把摸苹果的感觉写下来。然后再让他们闻闻苹果,把闻到的气味感觉也写下来,气味让他们产生的联想也写下来。最后让他们吃吃苹果,把吃苹果的味道感觉写下来,并且把刚才所写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串起来构成一篇状物短文。把写得最好或较好的同学的习作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和大家分享他写作成功的快乐。整个过程大家兴致勃勃,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快乐写作。 2.感知自然:如一次为了完成一篇《触摸春天》的作文,我利用体育课带大家到校园附近的小山上去踏青。当他们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脚,用自己的身体去触摸这个世界时,于是又有了和看、听、嗅不一样的感觉。同学们有的仔细观察草儿花儿;有的捕捉蝴蝶蜜蜂;有的静坐看云卷云舒……当晚他们的作品的确大有长进。如: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天使温润的手抚摸着你;草儿探出小小的脑袋好像在向你问好;花儿含苞待放羞羞答答犹如少女的脸庞;又如:“什么是春?是那清风明月,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是那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是那轻柔的细雨,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把这些好词佳段打印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拜读,从中取长补短。
3.感知人物: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教会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校长、家长等。有一次在外貌描写练习时,我请学生写他们最熟悉或是最要好的一位同学,或是他们最尊敬最崇拜的一位老师。但必须用第三人称。然后写下来,再请同学朗读猜猜他是谁,就这样看似简单的感知,却让学生写作热情高涨,甚至都认真观察起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了。
五、奖励鼓励 激发激情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文,我们一定要给予批改并写上评语。评改方式可以多样化,而评语尽量以鼓励赞美为主。因为这样的评语是学生教育成功的桥梁,是学生前进道路的加油站。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我们应向筛沙子的师傅一样,用我们智慧的双眼把它筛选出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首先,我自己批改作文时,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优秀学生写出的优秀作文当然是赞美之辞溢于言表,但也得委婉地指出他们的美中不足之处。中等的学生尽量多鼓励、多建议、多美化。特别是差生作文的评语尽量找到闪光点多鼓励。每次评出最优秀的作文和最有进步的作文包括老师的评语都打印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感悟并取长补短。
其次,让同桌互换批改,每学期大约一两篇。先指导他们怎么改,然后给他们时间讨论双方作文的优缺点,接着再认真细致地写上评语。要求有题目的评语;段落的评语;结构的评语;语言的评语;全文的评语。我试了又試,同学们热情高涨都很认真地批改。最后评出最佳评改者,适当奖励。以此来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在下一次的互评作文课上,有请这些最佳评改者指导周边同学带领他们教会他们怎么评改。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同时又不亦乐乎!而不是紧锁眉头。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评自改或是老师因材施评。无论哪种评改方式都尽量要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是教师的金钥匙;激励可以使学生激情饱满;激励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激励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发现这种快乐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对语文对写作的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爱上语文进而很好地提高其语文的综合素质。因此,当我们结束一天的课程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今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语文了吗?促使我们找到更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的方法。 作者简介:
黄丽萍(1974.3-),女,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西柯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20多年来一直在教育第一线,曾参与莆田市中考命题工作。对语文科教学有深层研究,课堂教学效果高,教学风格深得学生喜爱、同行认可、领导赏识。
【关键词】兴趣 情趣 想象 场景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112-02
语文,本是一门非常生动有趣的科目,而语文的教学方式更应是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然而,现实教学并不能心想事成,会遇到很多难题。幸好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提出,高效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改变千篇一律的串讲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修养、智慧灵气等,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求知乐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从兴趣入手,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到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觉得处处有语文;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为了让学生快乐学语文我对此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情趣导入 活跃课堂
教读记叙文和议论文,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同时不忽视教学艺术。
如教《大自然的语言》请学生说说写写当时天气。并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分享给大家听。由此引入新课,学生描写得也是杠杠的,如:“今天阳光和煦。天空蓝得很无辜,一两朵白云悠闲地散步,花儿也笑得很灿烂,小草也偷偷钻出地面。”对这些精彩描写鼓励表扬一番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引入“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如教读《行道树》时,我先组织同学们畅谈自己对树的认识,大家反应热烈,积极发言。接着我通过提问“普普通通的立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与震撼呢?”来导入新课,同学们认真思考,兴趣浓烈。检查生词时以接龙方式;朗读环节时采用小组朗读比赛;整体感知课文时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也就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议论文也不深奥难学,第一节教议论文时,我就举了个例子:论点:范冰冰很漂亮;论据:柳叶眉,大眼睛,双眼皮,鼻子高挺,皮肤白皙等等;论证:五官,身材等方面去论述,或是用容嬷嬷对比谁美?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趣味浓厚。
二、想象意境 美的享受
教读诗歌和散文,可指导学生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并体悟诗文中的意境,从而达到美的享受,加深理解。
如教诗歌《钱塘湖春行》时,若简单串讲一下,学生干巴巴记几条分析,然后死记硬背,这样效果肯定不佳。诗歌的“美”学生根本无法感触,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也未必能真正理解。然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先播放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舒缓轻快的音乐声中,感受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朗读感情、朗读语气等等。接着我播放一些和本诗有关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美在哪里,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并要求他们从诗中找到相关诗句来描绘它,学生们很快就能“对号入座”,他们就很有成就感,这样通过音乐画面不断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然后我再指导学生叫他们静下心来,闭着眼,边诵读边想象诗中美丽的意境。最后要求同学们模仿这首诗也来一首题为“春行”的七言律诗。有的同学模仿还真有模有样如:“燕舞莺歌只温暖,微风习习闲春行。鲜花嫩叶生枝上,大地蓝天照眼明。满江粼波空白碧,纤草浅出满眼绿。不觉深处桃花香,春意却已悄悄忙。”也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也空前高涨推向高潮。这一节课中,同学们真正品味到了诗中景之美,领悟到了诗人的情之深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现代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让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形式也写一首送给同桌。因为这首诗好模仿,又是写给同桌,大家都跃跃欲试,马上动笔。结果是就连平时不会写诗的同学也有了“杰作”,如“假如生活冤枉了你/不要怨恨不要悲伤/受委屈的日子需要坚强/相信吧,光明的日子将会来临”。我借机马上对他表扬了一番。相信我的表揚在他心里播下了兴趣的种子。
三、假设场景 开心领悟
教读小说、戏剧、童话等记叙文之类的文章,就更应该注重趣味性,可设置场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将学生分几组进行分角色演读,要求能逼真地模拟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流露出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学们很感兴趣,很愿意模仿课文中的角色。有点演皇帝,有的演老大臣,有的演骗子,有的演那个天真的小孩。演老大臣的那个同学演到“对着什么都没有的织布机,故意把眼睛睁得特别大,而且一边称赞,一边从眼镜里仔细看”, 他模仿得很夸张,故意把眼镜往下拉,露出两颗大眼珠摸着同桌的衣服说“哇塞哇塞太美了,真是太美了。这个布料我敢说独一无二啊!” 同学们为他逼真的表演鼓起掌来了。特别精彩难忘的是甲同学表演皇帝光着身子上街游行时,当他演到“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时故意挺起胸抬起头做着照镜子的样子,转来转去,然后狠狠地扭了扭腰。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继而拍掌叫好。最后我还要求每个表演者说出对课文人物形象分析和表演的体会,请做观众的同学评议。布置作业时也不忘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展开想象力去续写“皇帝游行大典后”。这样一节课下来,既快乐又轻松,还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促进语言的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四、唤醒感官 快乐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课堂上适时加以引导学生,唤醒他们的感知意识,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发挥他们的感官能力,捕捉瞬间的感受,观察存在的事物、自然、人物等等。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而达到:熟能生巧!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有劲! 1.感知事物:如一次作文课,我让同学们每人带一个苹果来上课。首先让他们看看苹果,仔细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然后写下来。接着让他们摸摸苹果。让他们把摸苹果的感觉写下来。然后再让他们闻闻苹果,把闻到的气味感觉也写下来,气味让他们产生的联想也写下来。最后让他们吃吃苹果,把吃苹果的味道感觉写下来,并且把刚才所写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串起来构成一篇状物短文。把写得最好或较好的同学的习作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和大家分享他写作成功的快乐。整个过程大家兴致勃勃,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快乐写作。 2.感知自然:如一次为了完成一篇《触摸春天》的作文,我利用体育课带大家到校园附近的小山上去踏青。当他们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脚,用自己的身体去触摸这个世界时,于是又有了和看、听、嗅不一样的感觉。同学们有的仔细观察草儿花儿;有的捕捉蝴蝶蜜蜂;有的静坐看云卷云舒……当晚他们的作品的确大有长进。如: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天使温润的手抚摸着你;草儿探出小小的脑袋好像在向你问好;花儿含苞待放羞羞答答犹如少女的脸庞;又如:“什么是春?是那清风明月,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是那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是那轻柔的细雨,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把这些好词佳段打印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拜读,从中取长补短。
3.感知人物: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教会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校长、家长等。有一次在外貌描写练习时,我请学生写他们最熟悉或是最要好的一位同学,或是他们最尊敬最崇拜的一位老师。但必须用第三人称。然后写下来,再请同学朗读猜猜他是谁,就这样看似简单的感知,却让学生写作热情高涨,甚至都认真观察起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了。
五、奖励鼓励 激发激情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文,我们一定要给予批改并写上评语。评改方式可以多样化,而评语尽量以鼓励赞美为主。因为这样的评语是学生教育成功的桥梁,是学生前进道路的加油站。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我们应向筛沙子的师傅一样,用我们智慧的双眼把它筛选出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首先,我自己批改作文时,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优秀学生写出的优秀作文当然是赞美之辞溢于言表,但也得委婉地指出他们的美中不足之处。中等的学生尽量多鼓励、多建议、多美化。特别是差生作文的评语尽量找到闪光点多鼓励。每次评出最优秀的作文和最有进步的作文包括老师的评语都打印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感悟并取长补短。
其次,让同桌互换批改,每学期大约一两篇。先指导他们怎么改,然后给他们时间讨论双方作文的优缺点,接着再认真细致地写上评语。要求有题目的评语;段落的评语;结构的评语;语言的评语;全文的评语。我试了又試,同学们热情高涨都很认真地批改。最后评出最佳评改者,适当奖励。以此来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在下一次的互评作文课上,有请这些最佳评改者指导周边同学带领他们教会他们怎么评改。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同时又不亦乐乎!而不是紧锁眉头。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评自改或是老师因材施评。无论哪种评改方式都尽量要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是教师的金钥匙;激励可以使学生激情饱满;激励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激励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发现这种快乐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对语文对写作的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爱上语文进而很好地提高其语文的综合素质。因此,当我们结束一天的课程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今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语文了吗?促使我们找到更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的方法。 作者简介:
黄丽萍(1974.3-),女,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西柯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20多年来一直在教育第一线,曾参与莆田市中考命题工作。对语文科教学有深层研究,课堂教学效果高,教学风格深得学生喜爱、同行认可、领导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