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新金融模式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增長迅速,倒逼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也带来了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转变。本文能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给金融行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企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工作技能、工作职能及资格证书需求,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为高校及企业的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金融行业不断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有效延伸。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未来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互联网与金融的不断渗透、融合改变了传统金融产品的销售、支付与服务模式,也使金融市场和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新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加速,新金融模式不断出现
在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在金融新常态下,改革与创新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主旋律”,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新的动力。互联网金融带来多种新兴金融模式,根据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分为互联网融资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两大类,其中,互联网融资包含了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信托3种细分模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包含了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4种细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跃,业务渗透率不断提高,这些金融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实现了去中心化的金融业态。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快速膨胀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家数超过1.9万,互联网金融业务数量与规模均居全球领先地位。从规模上来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6年,中国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2085.0万亿元,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4万亿元;互联网理财发展迅速且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互联网理财规模接近3.1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5.5万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互联网贷款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有1863家,成交量达到2.5万亿元。
(三)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互联网金融给金融行业带来“鲶鱼效应”,促进传统金融机构注重模式创新与业务转型,不断深化传统金融业务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例如,对于银行业,支付结算与信贷这两类传统业务正在主动向电商、移动支付等领域发展;对于证券业,互联网已成为券商和基金公司的新型营销和服务渠道,证券公司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者自主研发业务平台从事经纪业务和理财服务;而保险业科技应用日益广泛,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不断促进保险业服务模式和销售渠道创新。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供需失衡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变革,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困局。不断涌现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业务,缺乏能够进行熟练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已达300万,未来几年此数字还会继续增长。预计2018-2020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管需求率每年在4.2%左右,风控、技术、营销人才需求率每年分别在21.1%、16.4%、58.3%左右。随着金融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数量上的供不应求,互联网金融人才的供需失衡还表现在人才结构上,目前需求度最高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风险控制类和技术开发类岗位。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一)工作技能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优势,推动了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这也对互联网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互联网金融机构需求的十项热门技能包括:JAVA、管理、顾客服务、Linux、保险、SQL、Python、领导力、推销、战略规划。这种技能需求体现出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复合型人才需求,需要既掌握数据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风险防范等金融业务知识,又掌握云计算、信息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互联网技术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二)工作职能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为:工程、信息技术、销售、人力资源、运营、项目管理;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为:金融、会计、销售、研究、运营、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则融合了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工程、信息技术、金融、人力资源、项目运营、运营。互联网金融行业中21.3%的人员从事工程类岗位,13.5%的人员从事信息技术类岗位,合计约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的是技术类岗位,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员主要从事财务金融与管理类岗位。
(三)资格证书需求
目前,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专业证书较少,现有的证书在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证书授予机构不够权威。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对于资格证书的选择仍然倾向于传统的金融专业证书,而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则更加青睐计算机类的专业证书。
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需要持有的证书主要为以下几种: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保险代理人资格证、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金融分析师)、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风险管理师)、证券从业资格证。其中,CFA、FRM这类权威性和国际性较强的国际认证资格证书,已成为金融从业人员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尤其对于初级人才和中级管理人员的招聘显得尤为重要。 三、互联网金融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高校应及时调整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企业、金融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为市场培养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金融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研究,并积极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交流,通过政府层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第二,高校需要通过与行业协会开展学术交流、企业研讨会、行企校联合办学等活动,利用行业协会作为校企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实现校企双向互动交流。行业协会还能够指导高校开展职业资格证培训工作,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第三,高校应积极深入互联网金融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缺口,开展行业讲座、校园招聘、行业技能竞赛、人才储备库建设等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行业发展定制培养人才。
(二)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多元化、多层次课程结构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创新思维和复合跨界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财务、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应打通壁垒,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针对岗位群要求開设所需课程,例如,面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产品研发、网络信息类岗位,可重点突出金融、营销、计算机、数学、法律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高校应深入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调研,紧密联系互联网金融业务设置互联网金融模块课程,如“大数据金融”“网上支付与结算”“互联网金融运营”“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等。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金融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与业务不断推陈出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紧跟行业变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场地从教室搬到实验室,紧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调研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和产品,在课堂上开展金融业务介绍、分析与讨论,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充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慕课、微课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为适应当前金融行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与更多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高校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需求,形成互联网金融岗位群与岗位能力匹配表,并以此构建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匹配表,分阶段开展实践训练。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企业参观实习、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帮助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形成初步的认识;面向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职业证书考试的培训,并为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升教学品质
互联网金融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为避免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高校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订培训方案。金融类专业的师资培养应紧跟市场需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升专业老师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与专职教师一起进行课程开发,并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或举办学术讲座,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发展的同步性;另一方面,高校也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或到金融企业调研或挂职,学习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积累行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案例。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金融教师,以教带学,提升学生的金融实践应用能力。(作者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
课题:2017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课题“互联网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1726)。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金融行业不断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有效延伸。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未来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互联网与金融的不断渗透、融合改变了传统金融产品的销售、支付与服务模式,也使金融市场和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新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加速,新金融模式不断出现
在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在金融新常态下,改革与创新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主旋律”,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新的动力。互联网金融带来多种新兴金融模式,根据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分为互联网融资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两大类,其中,互联网融资包含了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信托3种细分模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包含了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4种细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跃,业务渗透率不断提高,这些金融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实现了去中心化的金融业态。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快速膨胀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家数超过1.9万,互联网金融业务数量与规模均居全球领先地位。从规模上来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6年,中国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2085.0万亿元,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4万亿元;互联网理财发展迅速且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互联网理财规模接近3.1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5.5万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互联网贷款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有1863家,成交量达到2.5万亿元。
(三)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互联网金融给金融行业带来“鲶鱼效应”,促进传统金融机构注重模式创新与业务转型,不断深化传统金融业务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例如,对于银行业,支付结算与信贷这两类传统业务正在主动向电商、移动支付等领域发展;对于证券业,互联网已成为券商和基金公司的新型营销和服务渠道,证券公司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者自主研发业务平台从事经纪业务和理财服务;而保险业科技应用日益广泛,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不断促进保险业服务模式和销售渠道创新。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供需失衡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变革,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困局。不断涌现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业务,缺乏能够进行熟练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已达300万,未来几年此数字还会继续增长。预计2018-2020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管需求率每年在4.2%左右,风控、技术、营销人才需求率每年分别在21.1%、16.4%、58.3%左右。随着金融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数量上的供不应求,互联网金融人才的供需失衡还表现在人才结构上,目前需求度最高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风险控制类和技术开发类岗位。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一)工作技能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优势,推动了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这也对互联网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互联网金融机构需求的十项热门技能包括:JAVA、管理、顾客服务、Linux、保险、SQL、Python、领导力、推销、战略规划。这种技能需求体现出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复合型人才需求,需要既掌握数据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风险防范等金融业务知识,又掌握云计算、信息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互联网技术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二)工作职能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为:工程、信息技术、销售、人力资源、运营、项目管理;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为:金融、会计、销售、研究、运营、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则融合了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工作职能,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工程、信息技术、金融、人力资源、项目运营、运营。互联网金融行业中21.3%的人员从事工程类岗位,13.5%的人员从事信息技术类岗位,合计约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的是技术类岗位,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员主要从事财务金融与管理类岗位。
(三)资格证书需求
目前,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专业证书较少,现有的证书在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证书授予机构不够权威。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对于资格证书的选择仍然倾向于传统的金融专业证书,而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则更加青睐计算机类的专业证书。
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需要持有的证书主要为以下几种: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保险代理人资格证、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金融分析师)、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风险管理师)、证券从业资格证。其中,CFA、FRM这类权威性和国际性较强的国际认证资格证书,已成为金融从业人员获得职位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尤其对于初级人才和中级管理人员的招聘显得尤为重要。 三、互联网金融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高校应及时调整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企业、金融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为市场培养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金融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研究,并积极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交流,通过政府层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第二,高校需要通过与行业协会开展学术交流、企业研讨会、行企校联合办学等活动,利用行业协会作为校企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实现校企双向互动交流。行业协会还能够指导高校开展职业资格证培训工作,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第三,高校应积极深入互联网金融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缺口,开展行业讲座、校园招聘、行业技能竞赛、人才储备库建设等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行业发展定制培养人才。
(二)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多元化、多层次课程结构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创新思维和复合跨界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财务、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应打通壁垒,构建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针对岗位群要求開设所需课程,例如,面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产品研发、网络信息类岗位,可重点突出金融、营销、计算机、数学、法律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高校应深入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调研,紧密联系互联网金融业务设置互联网金融模块课程,如“大数据金融”“网上支付与结算”“互联网金融运营”“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等。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金融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与业务不断推陈出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紧跟行业变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场地从教室搬到实验室,紧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调研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和产品,在课堂上开展金融业务介绍、分析与讨论,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充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慕课、微课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为适应当前金融行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与更多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高校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需求,形成互联网金融岗位群与岗位能力匹配表,并以此构建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匹配表,分阶段开展实践训练。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企业参观实习、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帮助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形成初步的认识;面向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职业证书考试的培训,并为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升教学品质
互联网金融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为避免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高校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订培训方案。金融类专业的师资培养应紧跟市场需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升专业老师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与专职教师一起进行课程开发,并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或举办学术讲座,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发展的同步性;另一方面,高校也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或到金融企业调研或挂职,学习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积累行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案例。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金融教师,以教带学,提升学生的金融实践应用能力。(作者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
课题:2017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课题“互联网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