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走丢了怎么办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一次差点走丢的经历让我一直心有余悸。幸而那时民风淳朴,拐骗小孩的坏人少,交警叔叔也很给力,及时拦住了边哭边走的我,爸爸找了两个十字路口后,茫然中看到交警叔叔怀中的我,语无伦次地致谢,深深地鞠躬……成为母亲后,虽然很小心地看护煜宝,不让他离开我的视线,但百密一疏,还是差点弄丢煜宝。
  煜宝八岁那年,我用自行车载着他去买鞋。路过报亭,我停车买报,全然不觉煜宝趁我付钱的空儿从后座溜了下来,等我骑车到鞋店门口,才发现煜宝不见了。
  大脑瞬间短路,莫非煜宝在我买报的时候溜下去的?急忙赶到报亭,却不见煜宝的身影,问老板也说没看见,心里怕急了。茫然四顾间看见煜宝站在一个卖小吃的摊位前,正盯着人家炸串儿……煜宝因贪吃差点走丢,又因贪吃没动地儿而被妈妈找到。紧紧抱着煜宝,我的腿都软了,而他还兴奋地说:“咦?你怎么哭了?”
  一次小聚,朋友送了我一本绘本:《我不会走丢》。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走丢和重逢的故事,不是传奇般的偶遇,也不是狗血的巧合,而是妈妈和孩子预先做的功课发挥了效用。小女孩和妈妈走散以后,依照事先约定的“六大法则”找到了妈妈,而且帮助更早走失的男孩和狗狗找到了親人。细心的德国作家达柯玛尔·盖斯勒创作了这本书,让爸爸妈妈讲给孩子听,透过绘本告诉孩子:你是带着爸爸妈妈的爱来到这个世界的,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但是这个世界有时候并不全是友善,甚至存在危险,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贴心的作家写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
  我决定办一场亲子读书会,把这本绘本中的故事和走失之后的六大法则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法则一:待在原地别动,等着爸爸妈妈回来找。
  法则二:请某个人打爸爸或妈妈的手机。
  法则三:请人叫警察或打110求救。
  法则四:不要跟陌生人走,也不能跟任何人去别的地方打电话。
  法则五:找一个安全的公共场所求助。
  法则六:沉住气,别慌张!
  关于会合地点,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停电动车的地方,超市或商场入口,电梯旁,玩具专柜,图书专柜等等。
  绘本里提出的建议也非常实用。
  #要将会合的地点约在显眼的地方。
  比如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喷泉、巨型广告牌或大屏幕,或市场广场上类似的标志物,或游乐场里一座大型游乐设施的旁边等。无论如何,孩子要能安全、迅速找到会面的地点,但长途出游不适合这个办法。
  #牢记父母的手机号码。
  也可以把手机号码放入孩子口袋,但号码纸条有可能遗失,可以将号码插入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在胳膊上写下父母的电话号码可能不太美观,不过对于保障孩子的安全来说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记住求救号码。比如找警察要拨打110,火警或寻求紧急救援拨打119。
  #在出行前,和孩子约好,万一发生事情,他可以跟谁离开。例如除了警察还可以跟火车或飞机乘务人员离开,或者你本人信任的人离开。帮孩子列一个清单,重要的是这些可信任清单里的人要一目了然,这样不至于让孩子感到不踏实。
  #平时一有机会就向孩子指出哪些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地点。例如:在城市散步的时候,一遍遍指出哪些地方是可以去的,也是你会首先选择去寻找他的地方,最好带孩子进去熟悉熟悉地方和那里的工作人员或保安人员。
  孩子们如果提前对此类情况准备得较好,真遇到情况发生的时候就不会太慌张,最好,这种事情也不要发生哦!
其他文献
女儿小年二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带她出门旅游,错过了散学典礼。回来后,才从她同学那里拿到暑假作业、安全通知书,还有一本《红楼梦》。  我大为诧异:“这是你们老师送你的吗?”心里浮起作为母亲的一点点本能虚荣:是老师看出她在文学上的才能,有意鼓励?  原来是期末有一个图书漂流活动,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到学校,再从中自选一本回家。小年说:“这本书谁都不要,剩下来了。因为我没去,就把没人要的书给我了。”这可
期刊
一个副教授,收入不少,却总是迷迷糊糊地花钱,搞得一贫如洗。副教授自己认为这根本不是问题,最多是性格所致,但他的未婚妻把他硬拖进了心理门诊。    一  来访者是两个人,一男一女,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衣着整洁,面容平和。一般人如果有了浓重的心事,脸上是挂相的,但这两个人,看不透。第一眼我都不知道到底谁发生了问题。  我说,你们到我这里来,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穿一身笔挺西服的男子说,我是大学的副教授
期刊
晚上,妈妈群里,有位妈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邻居家男孩,四岁了,最近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经常在书包或者衣服口袋里发现玩具。有时候是几个串珠,有时候是一块拼图,有时候是几个彩色雪花片。不光在幼儿园这样,有时去别人家玩,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偷偷塞到背包里,直接问他怎么回事,刚开始还承认,后来渐渐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大人已经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无可奈何,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看到这
期刊
儿子的嘴今天磕破了,流了不少血,上下嘴唇和鼻尖都红肿了起来。  幼儿园有一架铁秋千,他是在从前面走过去时,被一个突然荡起秋千来的小朋友扫倒了,铁秋千撞伤了他。我跑过去保护他时已经晚了。小朋友的父亲很好,陪着我们一起去卫生所擦药。  看着儿子疼得哭,我很心疼,但又不好说什么,都是些小孩子,这种碰碰撞撞是常有的事情,再说撞到儿子的那个孩子又不是故意的。我便对这位父亲说:“没事,你们回家吧,孩子们都顽皮
期刊
80后应该还记得粮站的存在。小时候跟着外婆去粮站买米,我特别喜欢把手指插进一排排的米缸、豆缸里,當时没想过为什么,只是觉得很爽,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童年记忆吧。  后来看到“知乎”上有人解答,手插米缸很舒服,是因为人类的手触感神经丰富敏感,而凹凹凸凸的米颗粒细小,像按摩一样,全方位刺激手指的各处神经,刺激大脑产生愉悦感。  前段时间为宝宝找幼儿园,在拜访学校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师正带孩子们把手插进各种
期刊
隔壁一年级的小姑娘给我看她的“日记”,我把拼音都拼出来,又改正了少量错别字之后,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星期一  今天妈妈又让我带弟弟了。  星期二  今天弟弟哭了。  星期四  今天弟弟把我的本子撕了。  星期五  我和弟弟打架了。  星期日  奶奶让我带弟弟玩。  ……  有段时间,各种媒体扎堆儿报道“老大”和“老二”之间的战争,父亲对此颇为不解。他把报纸扔桌子上,跟我嚷嚷:“我就不能理解!兄弟
期刊
每个孩子性格不会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都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或有道理。  我儿子小时候做事很专注,手脚还不利落时,有一段迷上了玩围棋子,把棋子一个个塞到易拉罐里。他那时候手脚的控制力还不怎么好,看上去很笨拙,一个个塞,等塞满了,就很高兴,倒出来,重新来过。一玩一上午。当时我们看着也挺高兴的,一个是孩子能有这种专注力很难得,估计将来是个研究型的性格,再一个带孩子这件事也变得比较容易,扔给他个东
期刊
小长假带困困去了趟表姐家。  早就听说表姐家的老二比老大机灵,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才两岁多的弟弟就喜欢“欺负”哥哥,抢哥哥的玩具,抢哥哥的零食,吃饭时,弟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哥哥则老老实实坐在餐桌前,一副“斯文”模样,要等着妈妈给他往碗里夹菜,有时还要紧喂几口才跟得上大家的进度。出去玩的时候,弟弟在草地上狂奔、打滚,哥哥只喜欢拉着妈妈的手,在一旁观望。  我很奇怪,便问表姐,你这养老二的画风和养老
期刊
这样的场景或许我们见得实在太多,吃饭时间一到,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细品美食。但是,家里的那个小宝贝却缺席餐桌,正在四处奔跑,嘴里还不停地嚼着吃的。跟在小宝贝后面端着饭碗的老人,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边追边吆喝,趁小宝贝无意中放慢脚步回头的档口,顺势将一口饭填到孩子嘴里。孩子衔着香喷喷的饭食又跑了,老人又开始喊着追着……  在家里,在饭馆,在很多公共场合我们都会看到这种孩子前面使劲跑,老人后面拼命追
期刊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成长为自信,有独立意志和自我主张的人,那么,不妨在游戏中把掌控权交给孩子,让他充分体验“我说了算”的感受。  这类“控制大人”的游戏关键就是大人“听话”。假如在听话的同时还能放下架子,做出滑稽笨拙的样子,孩子就更开心啦!  ● 为盲人指路  游戏很简单,一个人扮演盲人,一个人扮演指路人。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很愿意扮演指路人,指挥大人在房间里左转右转,向前或者后退。  大人动作笨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