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复岐黄盛世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不及而立的彭清华和团队开始整理散落于湖湘中医眼科各流派的名医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资料;30年后,“湖湘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传承与推广”项目(下称“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荣获2015年度湖南科技进步一等奖,已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彭清华代表团队登上领奖台,于鲜花和掌声中收获荣誉。
  30年前,“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启动,凝聚了近代湖南中医眼科学术精华的传承画卷逐渐清晰地呈现于世,开国内对特定时间段、特定地域的专科名医群进行系统研究之先河;30年后,收获的喜悦化为继续前行的动力,让“湖南中医眼科名家”项目模式辐射至全国,让我国中医药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为项目团队新的奋斗目标。

以名医之道泽被后人


  在国内中医学界,眼科“湘军”可谓赫赫有名,一大批艺精心诚的名医专家在业内和患者中享有盛誉。但在我国中医行业上千年的发展史中,拜师学艺、口传身授是主要的传承方式,许多古法古方更是家系独传、传内不传外。这种相对封闭的传承方式让许多精妙的诊疗方法濒临失传。再加上有些眼科专家已经作古,或是年事已高,抢救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已是迫在眉睫。
  “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祖宗和前辈们留下的宝藏就此消亡,保护它、传承它、推广它,提高年轻中医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项目组成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秦裕辉说,这是“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开始的初衷,也是湖南中医眼科学界的共同目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相关部门、湖南中医眼科学会便已经有意识地开展“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的研究,当时还是“愣头青”的彭清华和秦裕辉及其团队便开始收集整理湖南十位眼科名老中医的医案及经验方,并对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这十位专家分别是毕人俊、文日新、刘佛刚、李熊飞、张怀安、刘大松、肖国士、李传课、魏湘铭、谢康明。“老中医们的子女和学生是收集素材、整理资料的主力军,而仍然健在的专家们更是不辞辛苦,亲自动笔,令人感佩。”彭清华说。
  “我父亲在世时,最惦记的就是将毕生行医经验整理成册,以示后人。”名医张怀安之子、“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组成员、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健教授在完成了父亲的学术思想整理工作后,曾动情地说:“父亲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愿望成真,想必也会感到欣慰!”
  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以张健为例,一周要看五天半门诊,一天约诊疗40位患者,下班回家后已是疲惫不堪。“整理工作只能熬夜完成,那时电脑还用得不利索,打字速度也挺慢,但我甘之如饴。”张健说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老专家们留下的文字材料有限且并不系统,想要从中提炼出精华,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不过,张健认为,倘若既能完成父亲遗愿,又能为后人造福,自己再辛苦也值得。他用五个月时间,完成了7万余字的张怀安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撰写工作。
  “还有一些老中医开始此项工作时已年近80,其早年跟师的弟子大多也年事渐高,他们提供的许多素材在术语使用上惯用别名,文字运用与出版要求也有差距。”彭清华说,项目组在收到这些素材后,对其进行规范、编辑及验证的难度不小。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末,项目组花了近20年时间,整理总结散落于各流派的学术精华,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方近200个。自2000年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以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核心的,诸如《中医眼科名家十讲》、《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等18部学术著作陆续出版,总发行量达30余万册。

杏林春暖薪火相传


  中医之传承,一为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之道,二为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三为仁心仁术、济众博施的医德医风。在“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
  在十大名医中,肖国士师从毕人俊,张怀安师从文日新,李传课师从刘佛刚;而在项目组成员中,彭清华是李传课的弟子,秦裕辉曾师从刘大松、李传课、肖国士、魏湘铭四位名医,张健接过张怀安的衣钵,文志军则是文日新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源远流长的师徒传承,让湖南中医眼科名医辈出,综合实力可排进全国前三。”秦裕辉自豪地说。
  然而,即便如此,要真正做好传承并非易事。“一方面,古代中医的许多宝贵经验是以古籍文献的形式流传至今,但如今的年轻人能看懂古文并融会贯通的太少;另一方面,中医药科学人文色彩浓厚,许多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加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要综合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方。倘若学生缺乏悟性、不擅思考,就不可能学有所成。”秦裕辉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没有老师带,学生会走弯路,而广泛地跟师、跟名师,则是一条成才的捷径。”
  因此近十年来,“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组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老中医们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我现在去开学术会议,演讲主题都被指定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品牌。”彭清华对此相当骄傲,“我们还主办了6期国家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全国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
  不仅如此,湖湘名老中医的主要学术观点如眼科肝窍学说、玄府学说、角膜病分层论治、从肝论治目系疾病等还被写进全国规划教材及研究生教材。在名家学术思想的指导下,项目组还牵头制定了高风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青风内障(开角型青光眼)、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在全国推广应用。
  当然,只有教材,没有名师的言传身教,传承就只是空壳。“以己为例,我既是医学院科班出身,又跟师学徒,两者兼得从而受益终身。”秦裕辉谈起恩师,语气满是崇敬,“刘大松老师教我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李传课老师教我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肖国士老师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魏湘铭老师则教我如何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每位老师特点不同,但都德高术精,我终身难忘。”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10名眼科名老中医的指导下,湖湘中医眼科后继有人。他们共培养学术继承人56人,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9人,培养进修生70余人,培训学习班学员200余人,带教本科生实习生300余人。

创新发展效益斐然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自制药处方上,列有滋阴明目丸、益气明目丸、眼明灵、舒肝明目丸等近二十种方剂。“这些都是根据湖湘中医眼科名家的经验方制成的医院内制剂,而在整个项目中,根据名医经验方开发的制剂及中药新药多达50余种。”彭清华介绍道。
  “不仅仅是老中医们的经验方被开发成医院制剂,他们的学生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临床实践探索出新的医院制剂,这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秦裕辉补充道。早在2008年,秦裕辉就开发了中药新药“双丹明目胶囊”,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新药。
  这些制剂和新药已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等十余所医院广泛应用,不仅为患者擦亮了心灵之窗,更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张怀安老师用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经验方眼明灵不仅在国内轰动一时,在国际上也是鼎鼎有名。”秦裕辉说。张健对父亲的心血结晶更是推崇不已:“20世纪90年代时,从日本来我们医院住院诊治眼病的就达数百人,结果导致医院外宾病房爆满,只好临时租用附近宾馆改成新病房。”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积累,也是中国最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的发展空间被压缩,发展前景与其深厚实力不成正比。因此,中医药不仅要传承,同样需要创新。这也是“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的灵魂所在。“全国类似的项目很多,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推广应用模式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秦裕辉自信地表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彭清华看来,获得湖南科技进步一等奖只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对于未来,他踌躇满志:“未来五年,我们要借助更大的平台,总结全国50位眼科名老中医的学术精华,并在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将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开发成新药,开发成各种各样的产品,让更多消费者受益。”
其他文献
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面世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车制造基地目前传来好消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380A首辆车已竣工下线,揭开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神秘面纱。  据悉,2009年3月,铁道部率先与中国北车签署了研制100列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合同,这是在中国北车成功研制并运营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基础上,中国铁路再
他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82岁高龄时又站在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  浩瀚宇宙中,一颗被命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和光同尘,世间巨星却已陨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逝世,享年98岁。  斯人已去,空余追忆。“吴文俊一生淡泊自守,对于名利看得很轻,从来
国内动态 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1.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诞生  1月2日,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这是我国在家蚕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将为我国家蚕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防病找到有效途径。  2003年,西南大学蚕桑学重点实验室成功绘制出家蚕基因框架图,并于2004年12月10日在《科学》上发表,这是近百年来我国在《科学》杂志发表家蚕研究论文“零
法国和俄罗斯科学家日前在二维超导材料上发现一种特殊的磁场扰动,就像一个个微小的振荡星。这些激发态由掺入超导材料的磁性原子产生,这意味着“于渌—芝巴—鲁西诺夫”状态链不只是理论,在实验中也可以观察到。研究人员称,这一成果或为制造量子计算机开辟新途径。
去年12月8日,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仪式在长沙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举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为中心授牌。挂牌仪式上,长沙银行、北京银行、麓谷创投及部分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与中心负责人签订合作协议。据悉,这是中部地区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供稿)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鎏金铜蚕”出土地陕西石泉县被誉为金蚕之乡、丝路之源,如今,这里古老的蚕桑业发生了巨变。  走进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一望无际的密植桑园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柔嫩的桑叶、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早起的采桑女沐浴着晨雾,正为蚕宝宝准备丰盛的“早餐”,新技术、新理念、新产业让穿越千年的蚕桑业焕发生机,成为保护生态的“
只要用户从配套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选好菜谱,这种智能锅就会通过蓝牙和一种特殊的热传感器,在手机屏幕上实时发出指令,如此一来,用户就会确切地知道,如果想要三分熟牛排,什么时候应该翻面。
窃蛋龙化石首现赣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及其科研团队在江西省赣州火车站的施工现场发现了来自白垩纪晚期一种新的窃蛋龙类恐龙化石,这与早先在蒙古国发现的窃蛋龙类恐龙关系密切,表明这类恐龙曾经在亚洲分布广泛。根据赣州发现的窃蛋龙属的多样性,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一个新的恐龙群——贛州恐龙群。  国内首款可变结构无人机将上市  国内首款消费级可变结构、易于折叠收纳的四旋翼无人机TRANSDRO
2008年12月4日,湖南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  “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必须走湖南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之路”,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大会上掷地有声。  “湖南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希望湖南再接再厉,以这次产学研结合创新会议为新的起点,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客观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富民强省新路子”,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如此期盼。  “我们要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增强自主
日前,一种只有硬币大小的微型“折纸”机器人十分引人关注。它能从一块“小纸片”快速折叠变身成为一个外形类似蜘蛛的机器人,能在人的胳膊上闲庭信步,也能在水面上自如移动,甚至能负重、爬坡等,而在完成任务后,它还能溶解在一杯丙酮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