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评价的省域尺度坡耕地质量调控体系构建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质量评价基础上构建坡耕地质量调控体系对区域坡耕地质量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建立坡耕地质量因子分析模型,在障碍因子诊断、因子可调控性分析、因子适宜区间确定及调控潜力测算基础上,提出区域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据此构建省域尺度坡耕地质量调控体系.结果表明:1)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子组合及表现存在差异.2)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9个指标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3)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标准.4)依据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及因子可调控性分析结果,提出“控侵蚀、调水分、培肥力”的区域坡耕地质量调控总体思路,并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集成模式.研究可为省域尺度坡耕地质量培育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蓄冷温控箱利用低温相变材料储存冷量,通过缓慢释放调节并保持箱内温度,目前仍存在冷量释放速率无法控制、剩余冷量预测难等问题,而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直接影响冷量的释放速率.针对以上问题,搭建了蓄冷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试验平台,研究不同环境及蓄冷板参数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探究了蓄冷区进口空气流速、进口空气温度、蓄冷板传热面积以及蓄冷板间距对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二阶预测模型,获得影响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大小较显著的因素及较优的参数组合
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作为评价堆肥腐熟度的权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堆肥产品植物毒性等方面,但对于GI测定方法和供试种子类型仍缺少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堆肥研究的GI结果缺乏可比性.为此,该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毒性梯度的堆肥试验、选取不同类型种子,详细介绍了GI测定方法,规定根长为0和1 mm的计量标准以及根长起始测量位置,并系统分析了表征堆肥腐熟度指标与种子发芽之间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最终产品GI以纯猪粪(26.54%~80.49%)、纯羊粪(16.71%~92.98%)、猪粪
灌区是中国农业节水的主战场,对灌区节水水平进行评价可为灌区现代化改造提供借鉴与指导,合理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灌区节水水平评价的核心内容.针对当前灌区评价指标选取存在的冗余、不完备的问题,为构建满足简洁性与完备性的反映灌区节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该研究从工程节水、田间节水、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及用水效益5个方面初步建立了大型灌区节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筛选模型从70个指标中优选出了23个灌区节水评价指标,表达了86.42%的信息,使最终的指标体系兼具简洁性与完备性,并对河南省沿黄渠村灌区、彭楼灌区、广
随着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猪场迫切需要找到低成本的节能减排供暖方式.该研究把空气源热泵(Air Source Heat Pump,ASHP)供暖系统安装在猪舍里,通过测量供回水温度和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分别比较了ASHP供暖系统与直接电加热系统的节能率,以及ASHP供暖系统与直接电加热的电锅炉、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的供暖运行费用.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在北京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0.1℃时,ASHP系统
为完善和改进果园树盘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模式,提高土壤墒情,探寻更加有效的果园保墒措施,该研究以17 a生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清耕模式(F),在F基础进行改进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模式(F+W)和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膜侧添加渗水穴模式(F+W+H)2种改进模式,以不起垄不覆盖为对照(CK),采用定点试验,连续3 a(2015年干旱、2016年秋旱和2017年常年降雨)开展苹果花前、果实膨大期及采后的水分效应,以及养分效应和树体生长发育响应研究.结果显示:3种覆盖模式可不同程度增加0
如何以最小的城市土地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区域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以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利用SSBM(Super Slack Based Measure,SSBM)模型测度2009-2018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选取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影响土地绿色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对依据荷兰规范设计的Venlo温室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以荷兰公司设计的山东某Venlo型温室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0.10 g)、7度(0.15 g)、8度(0.20 g)和8度(0.30 g)的温室整体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对结构的周期、振型、应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温室整体的最长自振周期为1.75 s,表现为较柔性的结构体系,前2阶振型分别为Y、X向的平动,在2个主轴方向上具有相近的抗震性能.不同设防烈度下,结构的
为探究灌溉水磁化处理对引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的影响,该研究针对内镶片式滴头,设置磁化强度为0.2、0.4和0.6 T,对照组为未磁化处理,并配置质量份数为2%的硫酸钾肥、尿素和复合肥浑水(泥沙浓度为3.0 g/L),采用短周期间歇性灌水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极显著减缓滴头流量与灌水均匀度的下降趋势(P<0.01),不同肥料适合的最佳磁化强度不同,磁化强度为0.4 T时,对硫酸钾肥与复合肥混合液的灌水均匀度下降的减缓作用最大,磁化强度为0.2 T时,对尿素混合液的灌水均匀度下降的减缓作用最大;灌溉水磁
基于不同生产目标,优化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水氮耦合方案对马铃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27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APSIM-Potato模型,设置不同的灌溉和氮肥耦合情景,基于土壤水分亏缺量设置灌溉情景(共设置10个灌溉梯度,即土壤水分亏缺范围为10~100 mm,间隔10 mm),施氮肥量为30~210 kg/hm2,梯度为30 kg/hm2,模拟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耦合对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并推荐不同降水年型下获得不同生产目标
山地丘陵区域耕地资源稀缺,耕地碎片化现象严重,耕地地块细小狭窄且结构复杂,导致了地块级别的耕地信息难以快速、精准获取,阻碍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精准数字农业服务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应用.现有基于边缘检测/语义分割的耕地提取方法忽略了地块的结构化特征,对于狭长地块提取效果不佳,存在边界模糊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以西南山区湖南省邵东县为研究区,提出一种面向地块尺度的山区耕地遥感影像高精度提取方法.该研究模型主要有以下特征:1)将耕地边缘作为独立于耕地地块外的新类别,使得语义分割能够更好地区分耕地地块边缘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