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下拓展课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lin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二者是一体中的两个环节,不是课堂加上网络的两个形式的合成。其中拓展课程的开设是建立在前期的基础课程之上的,能否实现拓展课和前期课程的顺利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融入拓展课程教学、课堂效果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地方高校 拓展课程 课堂+网络 衔接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YYJG26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242-01
  廊坊师范学院自2009年起实行大学英语教改,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施行分级教学,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拓展课程在第四学期为每个年级水平较高的二级学生开设。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外研社提供的配套教材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堂讲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水平设计网络自主学习任务、营建输出驱动的应用型课堂,基础课程的 “课堂+网络”的教学模式发展日趋成熟。作为省内二本地方院校,廊坊师范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网络配合课堂教学的模式已近八年,其生源水平与全国众多地方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相近,因此廊坊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课堂+网络”的教学模式的探究对地方高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廊坊师院大学英语教学观察与实践,主要探讨 “课堂+网络”模式构建中拓展课和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问题。
  拓展课与前期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衔接
  制定“课堂+网络”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对顺利开展 “课堂+网络”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向性。只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系统的教学计划。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会因考虑的因素不同而不同。就教学实践发现,外语教材在目标设定方面一般是以理想的教学对象为基础定制的,同时意在把教学对象水平拔高,以达到理想的知识迁移,而存在的问题是现实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前期基础课程是以知识输入为教学理念,以夯实英语语言基础为目标;后期拓展课程是以任务输出为教学理念,以拓展基于文化的综合应用为目标,从基础到拓展的目标跨度比较大。在教学目标制定上无论是选择坚守理想目标还是随学生水平降低标准都不合适。廊坊师范学院制定由下而上从基础阶段到拓展课程阶段成梯度发展的“课堂+网络”模式的动态教学目标,在实践中探讨解决这一问题,既符合提高生源质量和发展课程建设的追求,又能根据学生水平做出相应调整来满足学生需求。
  在基础课程阶段,教学以输入为主,注重对学生进行言语的建构,让学生把中学的英语基础内容从一盘散沙,变成可以为自己掌控的系统关联的内容,将记忆中互相孤立的单词通过短语、句子与语篇等联系起来。此阶段教学主要以刺激-反应学习方法为手段,强调外界刺激所带来的反应效应,课堂教学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辅以相关知识与技能活动的检查与督促,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网络学习为辅,网络自主学习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如何自学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网络作业主要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英语信息刺激,达到对刺激的快速反应,这些作业的量与种类要根据学生水平调整,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查阅反馈履行监管督促的职能。进入到拓展课程阶段,“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目标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整合、对知识的建构。信息是客观的,只有让信息与信息之间发生关系,才能够让信息变为有用的知识,信息因关系其他信息而产生了意义。此处的信息对另外信息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的使用过程,实际上就是迁移能力的体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能力的体现。拓展课程阶段的网络主要对所学进行信息拓展,建立知识联系,课堂教学则变成基于网络信息利用的输出驱动的课堂,教师主要设计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构建。
  “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中的理想教学目标是基于将基础课程阶段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建构转变为高阶的社会文化的建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在现实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各种因素对其进行灵活调整,做到在基础课程阶段,面对整体水平教高的二级学生或一级学生,“课堂+网络”模式可以直接上调到拓展课程阶段模式,执行对应要求较高的教学目标,而面对课程难度高于学生水平,即使该类课程是拓展课程,教学模式也下调到基础课程阶段模式,按调后模式执行对应的教学目標,做到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拓展课与前期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衔接
  “课堂+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二者是一体中的两个环节,不是课堂加上网络的两个形式的合成。“课堂+网络”教学模式反转的是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实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桑斯坦看到了现代网络的强大力量,称之为网络共和国,在这种极度个人化,民主的网络世界中,信息是事先未被筛选,未经计划,无法预期的;同时要求其中公民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面对网络中的先未被筛选,未经计划,无法预期的信息,地方院校的学生,因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没有网络共和国要求的一定共同经验,会变得无所适从。面对同样的网络,本来可以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技能,但接触到的却几乎都是信息;本来可以作为学习平台则成了高台,因太高而无法攀登上去。“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课堂要解决的就是为自己的学生搭建合适的平台,或者说,“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中课堂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的一个平台。在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因网络的强大功能使之成为教学目标的主要实现方式,而课堂则起着引领,指导的作用,或根据需要适当动态变课堂建构为主,网络知识输入为辅。
  基础课程“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中网络的作用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网络在刺激-反应式的机械训练方面更能发挥作用。进入到拓展课阶段,网络要解放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自由自主的进行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内容从信息处理为知识,形成联结,具备初步迁移,即认知学习中的初步建构的结果,同时又为后面的结构建构形成新的基础。现代高校网络学习面对的还主要是一个资源平台问题,学生从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是现成知识,而不是一个真正为学习而搭建的探讨问题的平台。网络自主学习中接触到的大多是碎片化信息,学习的真正目标却是整合碎片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何整合信息碎片,决定了学习最终的效果。“课堂+网络”中的课堂其主要任务应该转变为帮助学生搭建平台,和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批判式学习习惯。
  总之,在构建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设计的课堂、打造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自助餐作坊”的规划中应认识到地方高校拓展课程的开设中“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无论前后期课程衔接,成绩评估的衔接,教师的衔接,学生的衔接,相互间都有着关联,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活动、课堂效果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简介:
  罗文凤(1976年-),女,新疆霍城人,河北廊坊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培正中学,深刻领悟课改精髓,以素质教育为课改统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课改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为课改抓手,结合学校悠久的“善正”文化,拟定了“构建‘善正’育人模式,彰显‘善正’文化特色”的课改思路。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初具成效。  学校秉承“至善至正”的百年校训,以“培养有健全人格,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兼具国际视野的人”作为办学
期刊
甜玉米一般在乳熟期收获作水果或罐头原料,其生长期较短。甜玉米与花生间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1990~1991年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与花生采用1:1、2:2、3:3行比间作,平均每亩等
经过6年(1989~1994)的室内、田间实验和大面积示范。表明烯唑醇田间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蚀病比三唑酮效果更好。表现在:(1)对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防病保产效果优异,防病效果分
S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S拌种使小麦苗期分蘖早生快发,根系活力增强,但株高、地上部分干物质和C/N比明显降低,总的表现为控上促下,延缓纵
会议
研究了烯土元素对烧结铜钼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烯土的烧结铜钼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适量加入混合烯土,可明显提高烧结铜钼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拉强度与冲击韧性;含0.6旌
本文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压力细分测量和实时补偿,介绍了硬件接口和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程序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Aiming at the pressure subdivisi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