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文章揭示了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高职院校、金融机构和毕业生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近年来,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2013年高职院校数量已达57所,在校生接近60万人。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并不乐观,甚至日趋严峻。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做一探讨。
一、目前河北省高职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不足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在深化改革中迅速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中仍然是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主导,而此类金融机构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高端,进入门槛较高,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几乎没有需求。而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虽然进入门槛较低,但其总体规模还有待提高。同时,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还要受到本科类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竞争。
(二)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众多的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的建设中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实验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从实际来看,在这些方面的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需求仍存在脱节问题,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所欠缺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毕业生自身在就业方面也存在问题。首先是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过高,仍将稳定的工作、高薪待遇作为追求的目标,在找单位时倾向于大中型金融机构,对于规模较小、待遇相对较低的小型金融机构则少人问津。一些毕业生即使去做与金融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小型金融机构工作;其次,大多数的毕业生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也缺乏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缺乏职业设计。毕业生这些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降低了其就业能力,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的机会。
二、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必须在金融机构、高职院校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的协作机制,通过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这种协作机制中,高职院校必须要发挥核心作用。以下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就改善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出几点看法。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首先,进一步明确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调查情况来看,河北省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主要在省内,而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央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河北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金融业的角度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然会带动河北金融业的发展。所以,河北省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应该要立足省内,放眼京津,目标应该是为京津冀一省两市培养实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同时,因为大中型金融机构门槛较高,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所调整,即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型金融机构与创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专业人才。
其次,进一步加快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制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既要考虑高职教育的宗旨与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考虑相关专业的具体要求。金融专业是一类既专业又综合的专业,专业是指金融专业与其他类型的专业有相当大的区别,综合是指金融专业内部又可以分成很多学科,涵盖面广。所以,如何兼顾金融专业的专业性与综合性是高职院校对金融专业课程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对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给予更多的重视,不能因为其理论性强而忽视其作用;同时,在综合性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去发现当下金融业就业市场上对哪些分类学科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在课程设置上向那些方面倾斜。并且要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宽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为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紧密,使学生真正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河北省开设金融专业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均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其中仍存在选择合作单位时更倾向大中型金融机构、传统类金融机构的问题。所以,对于金融专业的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要切实采取“让学生走出去,让单位走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院校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交流,既要不断增加合作单位的数量,又要努力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为各合作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实用型人才。
其次,探索与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建立各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院校与大中型、传统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应更多地让其走进学校,利用其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为院校金融专业建设建言献策,为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金融行业、金融市场提供信息支持;对小型、创新型的金融机构,应更多的采取让学生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与这些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有机会去单位中实践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与就业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三)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择业观念
首先,各院校金融专业要在课程设置上,通过结合选修和必修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地进行就业方法指导和实训。同时,要让学生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和路径有充分地了解,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从而对自己未来在金融行业中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规划。
其次,各高职院校必须要认识到金融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社会影响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各院校金融专业要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讲座、案例教学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素养,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忠于职守、严守信用、廉洁奉公、竭诚服务、顾全大局等高尚金融职业道德节操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总之,目前河北省高职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较严峻,但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开设金融类专业的各高职院校一定要坚定信心,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联系金融企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努力,使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得到不断的开拓和提升。(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项目号:GJXH2013—249,课题负责人:董明明,课题组成员:王晓利、韩立峰、李岳松、张彦欣。
参考文献:
[1]《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
[2]崔静.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河北深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学刊,201,33(05):10.3969/j.issn.1003-7071.2013.05.035
[3]成晋.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08):135-136
关键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近年来,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2013年高职院校数量已达57所,在校生接近60万人。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并不乐观,甚至日趋严峻。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做一探讨。
一、目前河北省高职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不足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在深化改革中迅速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中仍然是以大中型金融机构为主导,而此类金融机构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高端,进入门槛较高,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几乎没有需求。而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虽然进入门槛较低,但其总体规模还有待提高。同时,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还要受到本科类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竞争。
(二)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众多的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的建设中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实验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从实际来看,在这些方面的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需求仍存在脱节问题,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所欠缺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毕业生自身在就业方面也存在问题。首先是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过高,仍将稳定的工作、高薪待遇作为追求的目标,在找单位时倾向于大中型金融机构,对于规模较小、待遇相对较低的小型金融机构则少人问津。一些毕业生即使去做与金融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小型金融机构工作;其次,大多数的毕业生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也缺乏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缺乏职业设计。毕业生这些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降低了其就业能力,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的机会。
二、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必须在金融机构、高职院校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的协作机制,通过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这种协作机制中,高职院校必须要发挥核心作用。以下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就改善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出几点看法。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首先,进一步明确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调查情况来看,河北省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主要在省内,而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央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河北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金融业的角度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然会带动河北金融业的发展。所以,河北省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应该要立足省内,放眼京津,目标应该是为京津冀一省两市培养实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同时,因为大中型金融机构门槛较高,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所调整,即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型金融机构与创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专业人才。
其次,进一步加快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制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既要考虑高职教育的宗旨与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考虑相关专业的具体要求。金融专业是一类既专业又综合的专业,专业是指金融专业与其他类型的专业有相当大的区别,综合是指金融专业内部又可以分成很多学科,涵盖面广。所以,如何兼顾金融专业的专业性与综合性是高职院校对金融专业课程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对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给予更多的重视,不能因为其理论性强而忽视其作用;同时,在综合性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去发现当下金融业就业市场上对哪些分类学科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在课程设置上向那些方面倾斜。并且要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宽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为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紧密,使学生真正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河北省开设金融专业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均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其中仍存在选择合作单位时更倾向大中型金融机构、传统类金融机构的问题。所以,对于金融专业的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要切实采取“让学生走出去,让单位走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院校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交流,既要不断增加合作单位的数量,又要努力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为各合作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实用型人才。
其次,探索与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建立各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院校与大中型、传统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应更多地让其走进学校,利用其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为院校金融专业建设建言献策,为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金融行业、金融市场提供信息支持;对小型、创新型的金融机构,应更多的采取让学生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与这些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有机会去单位中实践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与就业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三)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择业观念
首先,各院校金融专业要在课程设置上,通过结合选修和必修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地进行就业方法指导和实训。同时,要让学生对金融从业人员职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和路径有充分地了解,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从而对自己未来在金融行业中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规划。
其次,各高职院校必须要认识到金融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社会影响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各院校金融专业要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讲座、案例教学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素养,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忠于职守、严守信用、廉洁奉公、竭诚服务、顾全大局等高尚金融职业道德节操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总之,目前河北省高职层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较严峻,但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开设金融类专业的各高职院校一定要坚定信心,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联系金融企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努力,使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得到不断的开拓和提升。(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项目号:GJXH2013—249,课题负责人:董明明,课题组成员:王晓利、韩立峰、李岳松、张彦欣。
参考文献:
[1]《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
[2]崔静.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河北深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学刊,201,33(05):10.3969/j.issn.1003-7071.2013.05.035
[3]成晋.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