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带水库甲藻水华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来源 :2008年全国水生生物学博士生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是水体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脂肪酸是浮游植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构件,并具有重要和特殊的生理功能.由于不同浮游植物所含的颗粒脂肪酸不同,因此自然水体中的颗粒脂肪酸种类和数量的组成与变化反映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演替过程.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组成也随之变化,因此研究水体中颗粒脂肪酸的浓度和组成结构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和特征的生化指标,也能有利于掌握不同类型浮游植物水华的发生机制.2005年4月,在中国广东一座处于北回归线中营养型水平的水库一黄龙带水库中发生了二角多甲藻水华,本研究主要研究了此次水华过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水体中颗粒物的脂肪酸组成和浓度的变化,探讨了热带亚热带地区二角多甲藻水华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与脂肪酸组成特征、脂肪酸组成特征与水体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龙带水库为中富营养水平水库,此次共鉴定出藻类28种,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 Stein)是这次水华的优势种.其生物量变化为0~5138μg·L-1.在水华高峰期二角多甲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0%以上,水华消退期占30%以下.硅藻生物量在水华高峰期有下降趋势,水华消失期有上升趋势;蓝藻的增长趋势更加明显,绿藻在整个过程中生物量较低,波动不大.水华过程中脂肪酸的种类丰富,浓度很高。共检测出脂肪酸21种,包括各种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IJ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变化为0~74.593μg·L-1.在水华高峰期,偶碳数饱和脂肪酸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奇碳数脂肪酸相对浓度较少,总脂肪酸浓度为85.5~192.2μg·L-1.与水华高峰期相比,水华消退期的总脂肪酸浓度仅有16.5~45.5μg·L-1.水华消退期饱和脂肪酸的相对丰度要高于水华高峰期,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丰度则相反.C18:5和EPA、DHA等甲藻标志脂肪酸的检出频率和浓度较高,颗粒物脂肪酸特征较好地反映了甲藻水华过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并为淡水甲藻脂肪酸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在蒸发过程中汽、液两相流的流动机构为泡状流和弹状流。根据汽泡、汽弹在静止液中的上升速度,求得了上升流体中汽泡和汽弹的上升速度。得出泡状流和弹状流截面含汽
介绍了天然气制氨过程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软件Micro-FLOWSTAAP的特点、功能、内容及其实现方法。Micro-FLOWSTAAP是固定结构的灵活型专用软件,由输入、控制执行、输出三个子系
本文在传热方程中采用算术平均温差,改进了换热器模型,对管壳式换热器内温度分布以及结构对传热有效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和Gaddis的模型做了比较。更多还原
本文基于过程系统能量结构的“三环节模型”和(火用)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全局方案调优的策略方法。其核心是对从某基准方案出发制订的各项能量综合改进措施作定量的(
本文用界面张力极低的丁醇-水体系研究了管式液体分布器孔径和喷口流速对分散相液滴直径分布和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对适宜喷口速度的选择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
本实验研究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直接实验法建立蛋白质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和确定平衡参数的问题。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溶液中,用离子交换色谱法估算的平衡常数K与直接实验法确定
针对边界约束函数全局最优化和多峰寻优问题,提出一种直接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一种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模式解,并设定运动规则使其具备较强的局部寻优能力,结合Monte Car
JB IG是二值图像压缩编码标准之一,主要压缩原理是基于条件概率的算术编码。JB IG标准提供了两种标准模板来确定条件概率。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模板的压缩编码效果,并结合最低
音频分类在基于内容的音频、视频检索和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静音、语音、音乐和环境背景音4类音频提出基于VQ-GMM的分类算法。首先通过阈值判决区分静音和非静音,然后利用VQ-GMM分类器将非静音进而分为语音、音乐和环境背景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性能良好,平均正确率可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