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利用

来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态度、观念、行为和习惯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成绩不再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各个阶段的教学核心都在朝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进行。小学是教育的起点,应试教育下的小学阶段教学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成长问题和身心健康,因此,《小学德育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德育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校、教师和学科共同努力,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1]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认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对民族生生不息、日益壮大的意义。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其成长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去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开展效果。因此,本文将重点从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和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出发,提出有效的开展策略。
其他文献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党中央在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  本文以淮安市洪泽区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研究主体。首先,在阐述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义、
农村的建设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乡村的内生能力,在于乡村如何从外部或者内在地动员和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本文基于资源动员理论,结合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考虑了社会结构对乡
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为核心的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模式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解决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融资困难、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这种“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成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国家推出“房住不炒”的背景下,研究土地财政模式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
学位
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以及城市人口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而日益膨胀,城市的边界也随之向外延伸,由此,“村改居”社区大量出现。作为脱胎于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边缘地带外延过程中的征地回迁与村落合并的新型社区,“村改居”社区自其诞生伊始就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社区在“村改居”建设初期的治理模式是以政府单一主体为主导,在其建设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面对日益复杂化的“村改居”社
期刊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融合可见光、红外、激光设备的多光轴光电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的光学子系统集成了不同种类的光电传感器,光谱范围覆盖可见到红外波段,在设备中的布局也更加复杂。光轴一致性作为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的关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性能指标,对其进行检测至关重要。以空间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跟瞄系统为主的非成像光学系统,因其接收器件常采用难以提供可
学位
学位
主题课程审议作为近年幼儿教育的热点,围绕主题核心目标,对原有教材中预设的活动内容进行分类、取舍、衍生拓展、凝练压缩。"我爱家乡——扬州"主题的实施就遵循了这一原则,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积极探索反思,不断调整。在主题进行中,教师与幼儿不断碰撞,寻求最感兴趣的"点"并深入探究,最终形成了从幼儿视角出发的"爱家乡"班本主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