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智慧课堂的理念应运而生,在包括高中语文在内的诸多学段和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建立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基本目的,重点促进学生知识记忆、技能运用、情感表达和体会等能力的强化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其中应以难度相对较大的诗词教学为主要施展方向。笔者将结合个人经验,就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几点看法,以资诸位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智慧课堂”,是指以培养并完善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和自学爱好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践行智慧课堂,必然需要依托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既符合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递进式和内发性强化的实现。诗词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其对意象和意境的高度运用使情感传递具有很强的隐晦性,同时各种独有的表达技法也缺少较为广泛的借鉴和比照对象,使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时颇感吃力。由此可见,运用智慧课堂来创设优质教学情境,用以帮助高中生解决诗词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共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1.智慧课堂环境下情境教学的特点
综合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整体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情景教学理念及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情境教学的特点可总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突出对学生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体系的搭建,这是智慧课堂情境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语文中的大部分技能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交流的,而日常交流所需要的绝非只是基本的字词和语法知识,更多的是根据客观语境和主观情绪来整合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渠道,這同时也是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势。
第二,突出对学生文学审美情趣的优化和创作能力的塑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语已经形成了远超文字和语言本身的文学魅力,这种魅力可以有效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学生可体会诗中浪漫的氛围,感受浓浓的爱意;而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恢弘的气魄,领略指点江山的豪情……这些体会和热情是最高层级的语文学习所能产生的结果,也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应达到的最为理想的境界。
第三,突出对学生文化情怀的培养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古人对语文学习能够给人带来巨大改变的精准总结。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广义的概念,绝不应只被局限在书本中,而要拓展到课外读物和社会活动当中。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倡导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对语言文化的高质继承与弘扬。
2.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2.1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诗词学习关键的一部便是要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在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文字表述效果和浅层情感内涵的基础上产生对应的精神共鸣。由于诗词作品的语言表达比较婉约,且其中夹杂了大量作者的想象和一些特定的意境、意象构建,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较难形成直接的含义理解——如果是古诗词的话,还会涉及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环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在对诗词中一些理解难点做必要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或氛围内容的渠道。
例如对于《诗经 氓》这篇作品的讲解,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诗歌语言做一番翻译,在疏通诗歌语言表达条理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排演一出简单的舞台剧,让学生在代入式的表演和模仿中还原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的爱情及民风民俗时的场景、精神面貌和内在情绪,同时也将诗歌本身的情感寓意以这种自然的方式表露了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使课堂氛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活跃,并且也不会像传统课堂讲述那样让学生感到生硬和突兀,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诗词教学目标。
2.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活性
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高中语文的理想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交流过程。传统课堂中,很多高中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教师也乐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课堂节奏的完全把控;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成长和发散,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化起到了巨大的限制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诗词时要敢于打破常规,采取更加丰富而多元的教学手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层级以及本课诗词的风格、篇幅、体裁和难度等要素,综合选择最能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授课模式。
比如对于戴望舒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来说,诗歌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其中却有很多朦胧婉约的表达成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就诗中一些意象的含义和整首诗的具体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再比如《致橡树》这篇作品,作者的情感表达相对而言要直接得多,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这份情感的体会和融入上,那么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来一场朗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朗读中表达个人情感,看看谁的朗诵更有气韵。
2.3通过情境创设唤醒学生创作热情
写作是语文考查版块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创作也是各项语文技能中层级最高、难度最大、锻炼效果最全面的一项。高中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内在已基本成熟,对生活和自我有着丰富的体会,具有比较强烈的文字表达意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诗词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手法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个人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诗歌创作技法和表达思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李白的《行路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作者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大家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和巨大的升学压力,这不也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冰河与雪山么?自己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在学习中寻求进步和乐趣,这不同样是因为心中那份对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向往么?基于这种体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仿照这首作品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将自己的愿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结束语
高中语文是一片充满智慧、乐趣和丰富情感的天地,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片天地的真、善、美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得以在其中自由地飞翔、成长。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和情境教学的实施,高中语文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学生们则也一定会沿着诗词的浪漫之路走向自己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薛恒. 试论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当代教育,2011
[2].孙庆华.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课堂的情境构建[J].甘肃教育,2018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智慧课堂”,是指以培养并完善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和自学爱好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践行智慧课堂,必然需要依托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既符合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递进式和内发性强化的实现。诗词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其对意象和意境的高度运用使情感传递具有很强的隐晦性,同时各种独有的表达技法也缺少较为广泛的借鉴和比照对象,使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时颇感吃力。由此可见,运用智慧课堂来创设优质教学情境,用以帮助高中生解决诗词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共同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1.智慧课堂环境下情境教学的特点
综合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整体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情景教学理念及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情境教学的特点可总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突出对学生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体系的搭建,这是智慧课堂情境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语文中的大部分技能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交流的,而日常交流所需要的绝非只是基本的字词和语法知识,更多的是根据客观语境和主观情绪来整合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渠道,這同时也是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势。
第二,突出对学生文学审美情趣的优化和创作能力的塑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语已经形成了远超文字和语言本身的文学魅力,这种魅力可以有效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学生可体会诗中浪漫的氛围,感受浓浓的爱意;而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恢弘的气魄,领略指点江山的豪情……这些体会和热情是最高层级的语文学习所能产生的结果,也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应达到的最为理想的境界。
第三,突出对学生文化情怀的培养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古人对语文学习能够给人带来巨大改变的精准总结。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广义的概念,绝不应只被局限在书本中,而要拓展到课外读物和社会活动当中。智慧课堂情境教学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倡导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对语言文化的高质继承与弘扬。
2.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2.1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诗词学习关键的一部便是要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在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文字表述效果和浅层情感内涵的基础上产生对应的精神共鸣。由于诗词作品的语言表达比较婉约,且其中夹杂了大量作者的想象和一些特定的意境、意象构建,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较难形成直接的含义理解——如果是古诗词的话,还会涉及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环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在对诗词中一些理解难点做必要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或氛围内容的渠道。
例如对于《诗经 氓》这篇作品的讲解,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诗歌语言做一番翻译,在疏通诗歌语言表达条理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排演一出简单的舞台剧,让学生在代入式的表演和模仿中还原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的爱情及民风民俗时的场景、精神面貌和内在情绪,同时也将诗歌本身的情感寓意以这种自然的方式表露了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使课堂氛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活跃,并且也不会像传统课堂讲述那样让学生感到生硬和突兀,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诗词教学目标。
2.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活性
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高中语文的理想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交流过程。传统课堂中,很多高中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教师也乐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课堂节奏的完全把控;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成长和发散,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化起到了巨大的限制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诗词时要敢于打破常规,采取更加丰富而多元的教学手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层级以及本课诗词的风格、篇幅、体裁和难度等要素,综合选择最能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授课模式。
比如对于戴望舒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来说,诗歌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其中却有很多朦胧婉约的表达成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就诗中一些意象的含义和整首诗的具体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再比如《致橡树》这篇作品,作者的情感表达相对而言要直接得多,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这份情感的体会和融入上,那么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来一场朗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朗读中表达个人情感,看看谁的朗诵更有气韵。
2.3通过情境创设唤醒学生创作热情
写作是语文考查版块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创作也是各项语文技能中层级最高、难度最大、锻炼效果最全面的一项。高中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内在已基本成熟,对生活和自我有着丰富的体会,具有比较强烈的文字表达意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诗词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手法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个人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诗歌创作技法和表达思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李白的《行路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作者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大家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和巨大的升学压力,这不也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冰河与雪山么?自己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在学习中寻求进步和乐趣,这不同样是因为心中那份对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向往么?基于这种体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仿照这首作品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将自己的愿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结束语
高中语文是一片充满智慧、乐趣和丰富情感的天地,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片天地的真、善、美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得以在其中自由地飞翔、成长。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和情境教学的实施,高中语文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学生们则也一定会沿着诗词的浪漫之路走向自己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薛恒. 试论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当代教育,2011
[2].孙庆华.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课堂的情境构建[J].甘肃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