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柳州产业升级,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再吹号角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神车”五菱的“跨界”生产,到柳州螺蛳粉蹿升至美食“顶流”,再到地表水质连续两年全国第一,中国柳州市在这两年涌现出大量令人惊奇的故事,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就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广西考察中称赞柳州的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要指示下,柳州市正书写着关于“工业设计”的另一个“惊奇”故事。
  2021年7月底,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大赛)在广西柳州启动,继续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着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
  工业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旨在引导创新、促进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工业设计愈发受到重视。
  从2010年开始,中国工信部陆续出台指导性文件,鼓励工业设计发展。例如,2019年10月,中国工信部等13部委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制造业设计能力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在国家部委的鼓励和指导下,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
  就广西而言,柳州是工业第一城,工业设计实力也领先全区。广西拥有的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都在柳州,37家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也有28家在柳州。
  近年来,柳州推动工业设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柳州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设计政策体系,还引进北京洛可可、上海木马等知名设计机构落户,推动广西工业设计城、洛可可设计学院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并通过推广“工业设计创新券”鼓励柳州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市场环境。新宝骏E300、五菱宏光MINI、柳工4180D平地机、柳州螺蛳粉等成为网红产品、畅销中外,都离不开“柳州设计”力量的成长。
  不过,要想培育服务中国西南工业优化升级,乃至辐射东盟地区的工业设计产业,柳州无疑需要汇聚更多设计人才和设计企业,也需要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社会环境。从2018年起,柳州已连续3年举办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并于2020年起延伸出“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依托“一会一赛”,柳州市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交流合作,借以吸引人才和市场资源上有了务实平台。
  与柳州市共同主办了第一届大赛之后,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广西工信厅)对第二届大赛也寄予厚望。“通过大赛,我们希望引导国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和人才对接广西制造业,助力培育标杆产品,促进优质项目在广西落地,全面提升广西面向国内和东盟地区的影响力,加速推进‘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广西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刘强在第二届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设计赋能智造”,大赛突出实效
  记者从第二届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大赛以“设计赋能智造”为主题,将紧扣柳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致力于吸引中国国内和东盟地区的工业设计与创新资源,对接柳州产业、设计柳州产品,促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项目对接等多方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届大赛将更突出实效。“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入融合发展,针对与我市‘5+5’重点产业发展契合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设计作品,我们将会为获奖单位(设计师)及作品提供线下交流对接,促成设计成果对接转化。”时任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汤振国介绍道。
  具体而言,第二届大赛将在举办颁奖典礼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新举措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和设计人才引入。一是將举办设计成果展,包括第二届大赛优秀作品、柳州获“工业设计创新券”典型案例及其他创意设计成果等;二是将举办优秀设计机构和设计成果推介会,选取契合柳州产业发展、落地转化可行性强的设计成果,向投资者进行推介宣传;三是将举办优秀获奖设计师对接交流会,促进设计成果落地转化,同时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设计咨询和设计合作机遇;四是将开展优秀设计师进企业活动,增进设计师对本地企业的了解,积极拓宽人才引入渠道。
  同时,作为第二届大赛承办方之一的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是柳州市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主阵地”,对大赛设计成果转化和人才引入提供了政策支持。据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瑜介绍,不论是购买科技(设计)成果进行转化、转化自有科技(设计)成果,还是引进设计企业在柳州北部生态新区投资转化自有科技(设计)成果,都可以按不同转化额度予以阶梯式补助;对于转化额度特别重大的单个成果,最高补助额度有望达到100万元人民币。而在人才引进方面,柳州北部生态新区也已出台覆盖人才引进、激励培养、载体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举措,为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工业设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
  此外,为第二届大赛设置企业命题的柳州企业代表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邀请全球的工业设计师参赛。
  例如,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明表示,东风柳汽拥有自身的科技孵化公司,如果有很好的作品,我们将会邀请设计师全程参与车型开发的过程和车型落地,真正实现设计师的梦想。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覃贵基也表示,本届大赛如果有优秀的设计作品,两面针将会与原创者进行协商,签署合作协议,与设计师共同开发、共享收益。
  重奖优胜,提升吸引力、影响力
  第二届大赛还将扩大参赛范围,重点面向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基础上实行开放办赛,从7月26日到10月18日,世界各国的企业、机构、院校、个人均可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参赛。第二届大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产品设计组最高奖金10万元,概念设计组最高奖金3万元,企业命题组最高奖金5万元——也将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而作品征集是大赛办出亮点、办出实效的重要基础。作为大赛承办方之一的广西东博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博社)介绍,公司将充分利用第一届大赛积累的资源,加强对设计师和设计企业的邀请参赛,同时将整合国内外的媒体资源,开展宽范围、多形式、有针对性的赛事推广,并争取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印尼工业设计师联合会、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院等国内外设计院校、协会的合作,加强作品征集力度。
  “我们将发挥东博社作为面向‘一带一路’传播平台的优势,竭力开拓征集渠道和方法,提升征集效果和大赛影响力。”东博社董事长高航这样说道。
  ·联系编辑:2671536527@qq.com
其他文献
涠洲岛的开发也仅是近几年的事,整座岛屿大约25平方公里,是鼓浪屿的12倍,但通过流量控制,每天允许上岛的游客数量相当于鼓浪屿实际上岛游客的1/10。所以即便是这两年开始有些名气了,但上了岛之后除了一些集中的景点,基本上不会人山人海,是个适合散心的好地方。  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化与矫饰,只有深蓝的海,淳朴的民风,以及等待旅行者慢慢发掘的无限惊喜。  岛上夜钓,独家体验  涠洲岛不仅是个海岛旅游圣地,
期刊
2020年11月23日,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首次创办的“云上东博会”平台正式上线,让境内外因为疫情不能实地参展的企业与宾客在线上体验了一把全新的参展形式。时至今日,“365天永不落幕”的东博会通过云上平台开门迎客,已为境内外客商提供线上展示、洽谈、推广等多项服务,实现了全年在线常态化运营。  牵“网线”,聚“云端”。在全球疫情仍未结束的当下,活动举办模式将线下放到线上同频共振
期刊
1951年至202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已经携手走过70年“风雨之路”,两国结成了全天候、经过时间考验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更为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这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蜜还甜、比钢还硬的“铁杆友谊”。  巴基斯坦多年来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为本国打开了中国和东盟市场。第18届东博会将于2021年9月10日~13日在中国南宁举办,巴基斯坦将继续担任特邀合作伙伴,借
期刊
By Mo Tingting  With a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8 million people, the Tujia people is an ethnic minority found in the provinces of Chongqing, Hunan, Hubei, Sichuan and Guizhou. The Tujia has a long
期刊
2021年对于中国与老挝而言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老两国建交60周年,老挝出任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主题国,将庆祝的热烈氛围推向了高潮。  辉煌一甲子,迈步勇向前。值此周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阁下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书面专访。她表示,过去,中老两国政治互信得到提升,公共卫生、双边贸易、民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未
期刊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随着中老命运共同体日趋紧密,老挝将在2021年9月举办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再度出任主题国。这,不仅是中老两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延续,更是双方在新时代下一个崭新的开始。  第18届东博会将临,这个新兴发展与神秘感兼具的万象之邦会掀起怎样的商机潮流,又将演绎哪些合作精彩?让人倍感期待。  这些年来,中老合
期刊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第30个年头。在这30年里,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不胜枚举,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典范。而双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离不开精准把握彼此合作重点及热点,让行动有的放矢,让成果正中靶心。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作为服务双方合作的务实平台,一直以紧扣热点、促进合作为己任,为助推双方对话与合作取得“10+1>11”的实效贡献了积极力量。  中
期刊
中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最为独特的优势所在,文化需要传承,传承基于创新,创新推动传播。那么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时俱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近期举办的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就“文化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传承”要以文化为根  “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宝藏,是矿藏丰富的文
期刊
自199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合作之树已然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林木,根深叶茂的中国—东盟关系正是以战略互信为土壤,以共赢合作为养分,才扎得稳、长得好、结得甜。  从木到林,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更需要互信为本。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国—东盟要提升战略互信,深入
期刊
“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一句话道出了东盟在中国外交战略里的份量。而越南既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又与中国缔结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越关系可以说是一对特别的、备受瞩目的外交关系。  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书面采访,他从友好合作的角度出发,同我们回顾了中越交往硕果。展望未来,他认为中越务实合作正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携手稳定友好合作大局  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