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占据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相当比例,其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整体就业的顺利实现。相较于传统本科高校,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往往“升本”时间较晚,办学实力还不太强,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和学校专业结构的变化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拟在分析新建地方性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探讨精准就业工作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精准就业;模式
近二十年来,各地新建本科高校呈快速发展之势,其数量已经占据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绝大多数,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充分、精准就业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影响很大。
一、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效果。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一份好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但是不能孤立地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本身的思路、举措、重视程度必然会影响就业工作的效果。此外,高校的办学实力、办学资源、生源质量等因素也与就业工作息息相关。
(1)就业工作之外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①如新建本科地方性高校往往“升本”时间较短,其办学基础往往为专科层次高校,本科办学经验还不太丰富。再加上在发展中面临各种类高校的竞争,总体办学实力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②部分高校在“升本”以后的转型发展期间,部分专业的设置、实习环节等培养过程不尽科学合理,再加上高端人才的引进比较缺乏,专任教师的职称相对偏低。教学能力和水平偏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③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鉴于自身办学实力,服务地方的能力往往比较弱,与外界的有效互动和联系、争取外部资源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④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和层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果。一般来说,新建本科高校大部分为二本高校甚至是三本高校,学校的办学层次决定了生源质量的层次。
(2)就业工作本身的因素。主要如下:①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专业化程度不够。分管就业的辅导员因精力有限,不能稳定持续针对性提供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传播精准程度不够。②就业岗位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因为兴趣爱好、地域、工作内容等因素,很多大学生选择放弃原本可以获得的工作岗位。③就业帮扶机制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帮扶对象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女性毕业生、边远地区毕业生等,对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交际障碍等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帮扶。就业帮扶的内容局限于经济资助、或开展就业方面的谈话等,内容和方式均比较单一。另外,帮扶力量相对薄弱,缺乏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二、当前精准化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2015年11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里首次提出高校就业工作“精准化”的工作要求。201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至此,“精准化”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和理念共识。
作为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办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从2004年“升本”已逾十年。期间,学校实现了“两个转型”,即由专科办学层次到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主的文理院校到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理工院校的转型。转型实际上就意味着学校各项工作要面临一系列变化,作为其中之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亦不例外。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均达4000人以上。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专业结构的变化。在学校“升本”以前,学校的专业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现在则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专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领域的变化。可以说,这两个变化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所普遍经历的,也给学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精准化”要求下,笔者认为需要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主动性和执行力,采取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显著的措施,重点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精准化程度。
1.构建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
(1)强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的专业度。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二级学院三级就业工作组织架构的作用,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协调配合。要积极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的相关度。学校要不断适应网络新形势,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发展为抓手,形成就业信息发布主渠道主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和持续更新;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就业信息的渠道来源,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效常态联络机制;建立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数目、性质等综合数据的数据库,提升就业信息的相关性。
2.构建精准的就业指导体系
(1)结合专业需求特点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要让学生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学生就业是以专业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养的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学习,打好专业基础;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让学生提前深入行业生产一线,切实了解行业特点和岗位工作内容。
(2)结合社会需求趋势优化综合素质。学校要仔细研读国家就業政策导向,做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精心开展各类就业政策解读、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积极邀请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专家到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招聘宣讲流程及选拔标准,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标准的要求。
(3)结合个体需求特质强化个性化指导。学校要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区域、专业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全过程、多层次、分阶段、菜单式的就业指导模式。在指导内容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设置不同主题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指导方式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确保个性化指导效果。
3.构建精准的就业帮扶体系
(1)充分掌握就业困难学生信息。特别是创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创业学生等“关键少数”群体信息,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要充分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等队伍,定期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摸底,一对一认真分析掌握就业困难原因,针对性给予就业帮助。
(2)灵活把握就业扶持政策。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引导力度,鼓励并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艰苦地区就业;对积极参加“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项目的,给予相应的就业政策和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6(14).
[2]王美丽.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6).
关键词: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精准就业;模式
近二十年来,各地新建本科高校呈快速发展之势,其数量已经占据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绝大多数,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充分、精准就业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影响很大。
一、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效果。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一份好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但是不能孤立地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本身的思路、举措、重视程度必然会影响就业工作的效果。此外,高校的办学实力、办学资源、生源质量等因素也与就业工作息息相关。
(1)就业工作之外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①如新建本科地方性高校往往“升本”时间较短,其办学基础往往为专科层次高校,本科办学经验还不太丰富。再加上在发展中面临各种类高校的竞争,总体办学实力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②部分高校在“升本”以后的转型发展期间,部分专业的设置、实习环节等培养过程不尽科学合理,再加上高端人才的引进比较缺乏,专任教师的职称相对偏低。教学能力和水平偏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③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鉴于自身办学实力,服务地方的能力往往比较弱,与外界的有效互动和联系、争取外部资源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④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和层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果。一般来说,新建本科高校大部分为二本高校甚至是三本高校,学校的办学层次决定了生源质量的层次。
(2)就业工作本身的因素。主要如下:①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专业化程度不够。分管就业的辅导员因精力有限,不能稳定持续针对性提供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传播精准程度不够。②就业岗位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因为兴趣爱好、地域、工作内容等因素,很多大学生选择放弃原本可以获得的工作岗位。③就业帮扶机制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帮扶对象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女性毕业生、边远地区毕业生等,对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交际障碍等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帮扶。就业帮扶的内容局限于经济资助、或开展就业方面的谈话等,内容和方式均比较单一。另外,帮扶力量相对薄弱,缺乏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二、当前精准化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2015年11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里首次提出高校就业工作“精准化”的工作要求。201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至此,“精准化”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和理念共识。
作为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办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从2004年“升本”已逾十年。期间,学校实现了“两个转型”,即由专科办学层次到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主的文理院校到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理工院校的转型。转型实际上就意味着学校各项工作要面临一系列变化,作为其中之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亦不例外。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均达4000人以上。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专业结构的变化。在学校“升本”以前,学校的专业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现在则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专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就业领域的变化。可以说,这两个变化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所普遍经历的,也给学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精准化”要求下,笔者认为需要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主动性和执行力,采取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显著的措施,重点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精准化程度。
1.构建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
(1)强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的专业度。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二级学院三级就业工作组织架构的作用,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协调配合。要积极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的相关度。学校要不断适应网络新形势,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发展为抓手,形成就业信息发布主渠道主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和持续更新;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就业信息的渠道来源,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效常态联络机制;建立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数目、性质等综合数据的数据库,提升就业信息的相关性。
2.构建精准的就业指导体系
(1)结合专业需求特点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要让学生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学生就业是以专业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养的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学习,打好专业基础;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让学生提前深入行业生产一线,切实了解行业特点和岗位工作内容。
(2)结合社会需求趋势优化综合素质。学校要仔细研读国家就業政策导向,做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精心开展各类就业政策解读、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友等社会资源,积极邀请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专家到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招聘宣讲流程及选拔标准,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标准的要求。
(3)结合个体需求特质强化个性化指导。学校要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区域、专业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全过程、多层次、分阶段、菜单式的就业指导模式。在指导内容方面,学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设置不同主题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指导方式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确保个性化指导效果。
3.构建精准的就业帮扶体系
(1)充分掌握就业困难学生信息。特别是创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创业学生等“关键少数”群体信息,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要充分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等队伍,定期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摸底,一对一认真分析掌握就业困难原因,针对性给予就业帮助。
(2)灵活把握就业扶持政策。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引导力度,鼓励并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艰苦地区就业;对积极参加“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项目的,给予相应的就业政策和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6(14).
[2]王美丽.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