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科与其它各门学科一样,都有一系列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基本概念,和由推理形式导出的定律理论。物理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物理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符合逻辑规律。物理思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就其中最典型的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来结合物理学的实际作粗浅探讨。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指适时地恰当地控制对我们所要研究的物理量相关的或会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在众多会引起我们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因素中,只让要研究的因素发生变化、发生改变,看我们的因素会如何随着这个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而让其它的暂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不变、保持相同。通过对相关测量数据的深入研究、分析判断、总结归纳,最后找出这个因素跟我们想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关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中,这个因素对我们的物理量的影响有多大,在这些变化中该因素到底占了多大的分量等。研究完一个因素,再用同样的办法去研究另一个因素,直到用枚举法研究完所有的因素为止。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的要义与核心。
  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影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所以要想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仅自然条件下整体观察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研究对象施加人为的影响,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这就是"控制变量"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非常普遍,比如日常的物理规律、物理定律的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等都有控制变量法大显身手、施展手脚的广阔天地。在教学中如果此法应用得当,将会非常地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能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减少那些无谓的且是艰辛的探索之路,收到一石二鸟,事半功倍的好效益。本文就“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面就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例说明控制变量法在物理规律、定律等的教学中的妙用、巧用。
  本节教学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学生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学生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的大小有关。
  学生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授大小有关。
  ……
  因为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材料、接触面大小等有关,因此,我们应该控制一些因素不变,让其中的一些因素发生改变,从而研究出我们需要的结论。那么怎样进行操作呢?
  生1、控制运动速度(采用匀速直线拉动)、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间的压力、材料不变,改变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进行实验。
  生2、控制运动速度(采用匀速直线拉动)、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材料不变,改变接触面间的压力的大小进行实验。
  生3、控制运动速度(采用匀速直线拉动)、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材料不变,改变接触面的大小进行实验。
  ……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在桌面上放玻璃和铺毛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分别上面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改变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改变小木块的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在拉动速度匀速时,当接触面之间压力、接触面大小保持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保持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本节内容的教学就是控制变量法在物理规律、定律等教学内容中的应用。这种应用在物理学科中是非常大量、普遍的(比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亦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控制变量法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是物理教学的红线之一。
  控制变量法不仅只用于物理规律、定律等的教学,在处理一些习题中也能大展身手,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谁的温度升高得较大?
  对于这道题目,乍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简短的一句话中包含了四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要比较谁的温度升高较大,需要同时分析其他的三个物理量(质量、热量、比热容)对它的影响,没有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想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费时费力不说,而且准确率低下,如果对学生予以恰当的引导,让他们考虑使用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来解决此题,学生自然会想到“控制变量法”,再结合公式Q=cmΔt就会解决此题了。具体解法是: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升高的温度(Δt)的大小,先将公式变形为,分析题目得m、Q均相同,则问题中求Δt的大小演变成为比较比容c的大小,因为Δt 与c成反比,C水>C酒精,所以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得到答案:酒精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可见解决这样的物理问题时,如果能恰当的应用控制变量法,可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 控制变量法也是初中学生需掌握的技能之一。它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对他们的学业和人生之路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和促进。
  以上仅是本人在教学中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和看法,总之,在教学和学习中能适时的应用“控制变量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重点的突出,实际问题的解决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一些问题变得简单、直观,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其他文献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当然,行为是表像,心理素养才是影响儿童品德行为的根本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不良品德的产生,主要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品德心理结构上出现了问题或偏差,不良品德的儿童往往在其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水平不及小学一般儿童。  小学儿童品德不良的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没有礼貌。二是行为粗野,出口骂人,动手打架
期刊
导数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之一导数是高中数学课本中新增的内容,导数为解决函数问题、曲线问题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由于导数可与函数、不等式等许多知识进行整合,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加大了导数的考查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通过列例方式归纳导数及其应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导数的定义    熟知导数的定义,判断导数是否存在。  例1:函数f
期刊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古人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数学学习,尤其需要培养学生关注细节,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良好习惯。    一、引发思考的缘由    一些家长或朋友向我诉苦:“我们家孩子老是粗心,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原来他是会做的,扣了不应该
期刊
数学中的分析法和综合法都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法是从未知(要证)的结论入手,经过严谨有据的步步逆推(证)到已知为止;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证出所要求证的结论。在几何教学中,若将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联用,则能使思路大开,使问题迎刃而解。  笔者从大量的考试试卷中发现,学生对几何证明题失分非常严重,一提几何,学生就感到“头痛”,对几何证明题学生感到十分困难,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畏难
期刊
【主题词】培养 地理 兴趣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适时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古诗、成语、谜语等形象的语言描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
期刊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师应该突破过去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空、虚”的瓶颈,屏弃课堂上简单的说教。只有让儿童去切身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惑,通过内化、外化,才能真正领悟做人的道理。而新课程《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个舞台呢?下面,我根据两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所做的一些尝试。 
期刊
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
期刊
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在教法上下功夫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中。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在不断摸索、探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轻松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是轻松学习的前提    进入初三,学生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第一堂课上,没有急着去传授知识,而是讲一讲我国在化学领域取
期刊
【摘要】利用欧姆定律解决“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的能力;承上启下,不断完善,体现课程标准新理念。  【关键词】加深理解 提高能力 电阻    通过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中“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教学,引发了几点思考,望与同行们一起商磋。    一、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教材从为什么常用导线是铜或铝制成的这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进而通过实验探究了什么是电阻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重点放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上,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主要的,但也只是限于定性说明。  二、设计思想  以新的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