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的句子叫作双宾语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双宾语结构,而相比而言,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句更为常见,类型结构也更加复杂。笔者将以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例,主要考察其双宾语句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论语》;双宾语句;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语义关系]
“双宾句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一般指物或事。”例如,在“我给她一支笔”里,动词“给”是一个三价动词,前面是施事主语“我”,后面接与事宾语“她”和受事宾语“一支笔”。在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双宾语句,前辈语言学家和当代专家学者对双宾语句的研究也源源不绝,“自《马氏文通》以来所有汉语语法书没有一本不讲到双宾语句。”
要深刻了解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必须先从谓语动词的性质入手,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接双宾语,而另一方面,有些动词需要在一定的语义条件和语法条件之下才能带双宾语。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把这一类动词概括为“交接物品”的外动词,并解释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交接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从语义角度解释了动词能够带双宾语的原因。《论语》中双宾语句的动词与两个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双宾语句和特殊双宾语句。
一、一般双宾语句
由于语言发展的延续性,古汉语中大多数双宾语句与现代汉语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相似,都是“动词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结构,因此笔者将这种类型的句子称为一般双宾语句。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将《论语》中的一般双宾语句分为以下四小类:
1.称谓类双宾语句
“称谓”是这类句子的语义特征,表示间接宾语(近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被动词称为直接宾语(远宾语)所表示的名称或事物。在《论语》中常见的动词有“谓”,表示命名的意思。
例1: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例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以上两个例子都用指示代词“之”作间接宾语,而真正用“谓”命名的在后一宾语。
2.给与类双宾语句
吕叔湘先生指出“含有‘给与’或‘告诉’等意义的动词,通常都需要有‘受词’。”在表示给与意义的双宾语结构中,一般情况下,直接宾语指的是所给事物,间接宾语指的是接受的一方,诸如上文中“我给她一支笔”这样的结构。在《论语》中,表示“给与”类的常见动词有“与”、“加”、“授”,这些动词都具有“给与”义。
例3: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微子》)
例4:与之粟九百。(《论语·雍也》)
例3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从句义上看,符合连谓句特征。但从结构上看,笔者将此归类为给与类双宾语句。
3.获得类双宾语句
这类双宾语句与动词发生关系的语义特征为:甲从丙方取得乙。动词“夺”在《论语》中较为常见。
例5:夺伯氏骈邑三百。(《论语·宪问》)
直接宾语“骈邑三百”在动词“夺”的作用下,从间接宾语“伯氏”处发生转移。
4.作为类双宾语句
其语义关系是主语为了间接宾语所表示的人,去做直接宾语所表示的事,或履行直接宾语所表示的职务。《论语》中要数动词“为”所引导的双宾语句最為常见。
例6:原思为之宰。(《论语·雍也》)
例7:箕子为之奴。(《论语·微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间接宾语都用到指示代词“之”,代指某人,表示直接宾语为间接宾语所履行的某种职务。
例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周迅明先生认为:“这种句子,除了词序上和双宾语句相类似之外,就跟双宾语句没有丝毫共同之处。‘之’字不用介词介绍而单独用作补语,可能是引起误解的一个原因。”
二、特殊双宾语句
《论语》中有几种特殊的双宾语句类型,根据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和动词所构成的动宾结构的关系可分为。
1.动词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
例9:子语鲁大师乐。(《论语·八侑》)
这句话与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不同,“鲁大师”是直接宾语,紧跟在动词后面,而“乐”是间接宾语,后置。可以翻译为,孔子把奏乐之理告诉给鲁国的太师。
2.以 直接宾语 动词 间接宾语
例10:何以报德。(《论语·宪问》)
例11: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论语·公冶长》)
以上两例出现了宾语前置现象,往往有强调作用。例10句是疑问句,“何”是直接宾语,通过句式转换为“以何报德”,既而变为“报德以何”,这符合双宾语句的语义特征。例11句中“以”字后的直接宾语被省略了,实际上就是前半句的“旧令尹之政”。
3.动词 直接宾语 于 间接宾语
例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例13: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14:吾闻诸夫子。(《论语·子张》)
《论语》一书,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其中包括大量的问答和对话,如例12句中“齐景公问”的对象既是孔子又是“政”,所以这里使用介词“于”隔开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看作是一般双宾语句的变式。古代汉语中的“诸”字一般是兼词,表示“之于”义。例13、14两句中的“诸”正是兼词,连接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三、结语
从古至今,汉语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当然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现代汉语也不是瞬间出现的,古今汉语之间也存在着“遗传基因”。因此我们应该用历时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
双宾语结构是汉语动宾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类型,一直以来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研究成果斐然,但是由于古代双宾语句的数量和类型更为繁杂,对古代双宾语句的分类也存在分歧。笔者结合前辈语言学家、当代专家学者的观点和个人认知,对《论语》中双宾语句的特点做了浅显分析,如有纰漏遗落之处,望批评指勘正。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中华书局,2006.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周迅明.汉语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1964.
[4]张传忠.试论古汉语的双宾语句[J].学术交流,1987(3).
[5]贝罗贝.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J].中国语文,1986.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6.
关键词:《论语》;双宾语句;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语义关系]
“双宾句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一般指物或事。”例如,在“我给她一支笔”里,动词“给”是一个三价动词,前面是施事主语“我”,后面接与事宾语“她”和受事宾语“一支笔”。在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双宾语句,前辈语言学家和当代专家学者对双宾语句的研究也源源不绝,“自《马氏文通》以来所有汉语语法书没有一本不讲到双宾语句。”
要深刻了解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必须先从谓语动词的性质入手,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接双宾语,而另一方面,有些动词需要在一定的语义条件和语法条件之下才能带双宾语。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把这一类动词概括为“交接物品”的外动词,并解释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交接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从语义角度解释了动词能够带双宾语的原因。《论语》中双宾语句的动词与两个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双宾语句和特殊双宾语句。
一、一般双宾语句
由于语言发展的延续性,古汉语中大多数双宾语句与现代汉语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相似,都是“动词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结构,因此笔者将这种类型的句子称为一般双宾语句。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将《论语》中的一般双宾语句分为以下四小类:
1.称谓类双宾语句
“称谓”是这类句子的语义特征,表示间接宾语(近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被动词称为直接宾语(远宾语)所表示的名称或事物。在《论语》中常见的动词有“谓”,表示命名的意思。
例1: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例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以上两个例子都用指示代词“之”作间接宾语,而真正用“谓”命名的在后一宾语。
2.给与类双宾语句
吕叔湘先生指出“含有‘给与’或‘告诉’等意义的动词,通常都需要有‘受词’。”在表示给与意义的双宾语结构中,一般情况下,直接宾语指的是所给事物,间接宾语指的是接受的一方,诸如上文中“我给她一支笔”这样的结构。在《论语》中,表示“给与”类的常见动词有“与”、“加”、“授”,这些动词都具有“给与”义。
例3: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微子》)
例4:与之粟九百。(《论语·雍也》)
例3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从句义上看,符合连谓句特征。但从结构上看,笔者将此归类为给与类双宾语句。
3.获得类双宾语句
这类双宾语句与动词发生关系的语义特征为:甲从丙方取得乙。动词“夺”在《论语》中较为常见。
例5:夺伯氏骈邑三百。(《论语·宪问》)
直接宾语“骈邑三百”在动词“夺”的作用下,从间接宾语“伯氏”处发生转移。
4.作为类双宾语句
其语义关系是主语为了间接宾语所表示的人,去做直接宾语所表示的事,或履行直接宾语所表示的职务。《论语》中要数动词“为”所引导的双宾语句最為常见。
例6:原思为之宰。(《论语·雍也》)
例7:箕子为之奴。(《论语·微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间接宾语都用到指示代词“之”,代指某人,表示直接宾语为间接宾语所履行的某种职务。
例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周迅明先生认为:“这种句子,除了词序上和双宾语句相类似之外,就跟双宾语句没有丝毫共同之处。‘之’字不用介词介绍而单独用作补语,可能是引起误解的一个原因。”
二、特殊双宾语句
《论语》中有几种特殊的双宾语句类型,根据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和动词所构成的动宾结构的关系可分为。
1.动词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
例9:子语鲁大师乐。(《论语·八侑》)
这句话与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不同,“鲁大师”是直接宾语,紧跟在动词后面,而“乐”是间接宾语,后置。可以翻译为,孔子把奏乐之理告诉给鲁国的太师。
2.以 直接宾语 动词 间接宾语
例10:何以报德。(《论语·宪问》)
例11: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论语·公冶长》)
以上两例出现了宾语前置现象,往往有强调作用。例10句是疑问句,“何”是直接宾语,通过句式转换为“以何报德”,既而变为“报德以何”,这符合双宾语句的语义特征。例11句中“以”字后的直接宾语被省略了,实际上就是前半句的“旧令尹之政”。
3.动词 直接宾语 于 间接宾语
例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例13: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14:吾闻诸夫子。(《论语·子张》)
《论语》一书,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其中包括大量的问答和对话,如例12句中“齐景公问”的对象既是孔子又是“政”,所以这里使用介词“于”隔开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看作是一般双宾语句的变式。古代汉语中的“诸”字一般是兼词,表示“之于”义。例13、14两句中的“诸”正是兼词,连接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三、结语
从古至今,汉语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当然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现代汉语也不是瞬间出现的,古今汉语之间也存在着“遗传基因”。因此我们应该用历时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
双宾语结构是汉语动宾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类型,一直以来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研究成果斐然,但是由于古代双宾语句的数量和类型更为繁杂,对古代双宾语句的分类也存在分歧。笔者结合前辈语言学家、当代专家学者的观点和个人认知,对《论语》中双宾语句的特点做了浅显分析,如有纰漏遗落之处,望批评指勘正。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中华书局,2006.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周迅明.汉语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1964.
[4]张传忠.试论古汉语的双宾语句[J].学术交流,1987(3).
[5]贝罗贝.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J].中国语文,1986.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