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s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件令小巴迪得意的事是什么?
  得意的是小巴迪写的一首诗。
  师:什么时候写的?
  生:在小巴迪7、8岁的时候。
  师:说完整
  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正确,上节课德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以他的亲身经历和我们倾心交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德·舒尔伯格的家,继续聆听感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饱含的爱。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第1至14自然段,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
  四、授课: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回答思考题,这样的一首诗,妈妈是怎样评价的?
  生:生读句子找两名同学来读
  师:你们和他们找的答案一样吗?那么我们一齐读一下这段话吧。(出示幻灯片)
  师:其实在妈妈的评价当中,不仅有语言,还有什么?
  生:除了语言,还有神态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
  师:很激动的语言,那你用这种激动地语言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读惊喜的语气在来读
  师:注意神态眼睛亮亮的眼睛黯淡的在找一名同学来读。
  师:除了神态还有什么?
  生:还有妈妈的动作,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两名同学读。
  师:大家来读读这句话,注意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读:母亲一念完这首诗…我身上。
  师:请同学们想象母亲当时的样子,你自己试着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一齐读。
  师:读的真好,老师接着找同学来汇报,听了母亲的赞扬小巴迪的表现是什么呢?谁来告诉我呢?
  (抽生回答。)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1)师:很聪明,能从原文中找出答案。那么你知道腼腆是什么意思吗?
  (不好意思,有点害羞的样子。)你能用害羞的语气带给大家这种感受吗?
  (生读。)
  师:腼腆应该读的那么大声吗?腼腆声音应该小一些,谁来读?
  生读2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的心情吧。齐读。
  (4)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
  师:老师找同学接着来汇报,小巴迪还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生:“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不错。你能理解一下迫不及待的意思吗?(急切,希望早点见到父亲。)
  (2)可是此时作者是有点迫不及待,而且还红着脸,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带给大家这种心情吗?
  朗读得真不错。谁还愿意试一试?指名读。谁还能比他读的还迫不及待?
  师:找同学接着汇报。
  生:我还体会到他很自豪。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
  师:你能通过朗读带给大家这种心情吗?
  (生再读。)读出那种自豪感在来读指名读
  师:老师用红字标注的地方表明了小巴迪什么样的态度?认认真真的态度(最漂亮彩色笔)你能用认认真真的态度来读一读这段话那?在来读齐读(感受作者认真的态度吧)
  师:读得真棒。
  师:接着汇报,作者还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生:作者还很着急,觉得时间过得十分漫长,我是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你能通过朗读带给我们作者当时的感受吗?
  (生再读。)
  师:注意,这是三个句子,作者连用了三个句号。你能感受到点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他越来越着急。
  师:那么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的时候应该越来越慢。
  师:所以应该这样读。领读。
  师:真能干。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师:哪个地方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
  生: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找同学接着汇报。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那么爸爸的评价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生:严厉的语气
  师:指名读用严厉的语气读出来。
  师:那请同学们用严厉的语气读出来(板书)
  出示幻灯片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指名读。
  师:请男孩子起立,把这句话读一遍
  师:糟糕到了极点,糟糕透了再来读
  生读
  师:接着汇报,听了爸爸的评价,小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呢?生:读14自然段第一句。指两名同学读。
  师出示幻灯片。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找到动词。
  生:冲、跑、扑、痛哭。
  师:这时候小巴迪的感受是什么呢?从得意扬扬到什么?
  师:小巴迪的感受从期望到失望,从高兴到失落
  生:失落
  师:谁能把这种失落感读出来?
  指名读
  师:谁还能把这种失落感读的更深刻一些?
  我们在一齐感受一下作者的失落感吧,齐读这段话。
  师: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来读读课文,好吗?我们一起通过我们的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把书拿好。   师:记得7、8岁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自以为很得意的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生齐:眼睛…我身上。
  师:听到妈妈的赞扬,我得意极了,可是我更想得到爸爸的称赞,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
  生齐:我用…位置上
  师:等啊等,快到8点钟时,父亲终于回来,他看着我的诗,我紧张极了,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生齐:诗只有…几个小时
  师:终于他给了我这样的评价
  生齐:我看…原处。
  师:父母为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在也受不了了
  生齐:…争吵着。
  过渡:同学们读的真是精彩极了!几年过去了,父母的赞扬与评价仍在进行,母亲又是怎样对巴蒂进行评价的呢?
  生:母亲是一如既往的鼓励巴迪而父亲不在只说:糟糕透了,有一次,巴蒂写的文章让父亲看,父亲是怎么说的呢?
  生答:写的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师:这里面是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
  师:从否定句中有肯定一直在激励着巴迪年幼的我对父亲的做法不能理解,可当作者成年后他又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看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
  小组讨论: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还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旁边。(老师参与讨论)
  师:找小组来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生1:我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师:母亲慈祥的爱是一种爱父亲严厉的爱也是一种爱,所以我是幸运的还有吗?
  生3:我幸运,因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替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想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师: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出示幻灯片)两股风分别指的是什么?
  生: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
  师:所以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母亲慈祥的鼓励的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父亲严厉的激励的爱是孩子前进的航标,板书(航标)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种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板书爱)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什么伴随着巴迪的成长呢?(出示幻灯片。)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把句子补充完整。
  师: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不仅父母关爱着我们,老师同学朋友都关爱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那同学们请想一想,什么伴随着你的成长呢?你怎么样?你能也用这种句式表达出来吗?请想一想,想好了,在心里边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放音乐师读生答。
  总结师:那我觉得呀,把同学们说的这些连起来就是一首饱含深情的爱的篇章,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和巴蒂一起成长,懂得了在人生的旅途当中,要谨慎的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乘着爱的小船,努力向前驶去。(师板书)
  让我们在一次走进作者的内心,和他共同开启人生的航船,全体起立,最后一个自然段音乐
  师:同学们,人生不仅有成功的巅峰,也会经历挫折與失败,让我们不断地历练自己,得意之时不忘形失意之季不失志祝愿同学们架好自己的人生航船走出精彩的人生最后给大家留一项作业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成一篇读后感或一段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 痛苦
  慈祥 严厉
  爱
其他文献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文中,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这是发生在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首先设置了一个悬念:“我”和苏珊从未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应转变理念,采用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词汇,运用各种各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词汇学习既生动又有趣,从而使学生配合、积极、主动地学习词汇和运用所学词汇,这样才能使词汇教学富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词汇  一、初中英
摘要:高中政治课程作为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高考,而且也是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政治知识。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而且也影响到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是身兼重任的。笔者在总结其他高中政治教学文献的基础上,联系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高中政治课高效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教学 实现方法  虽然我国
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课堂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跳跃。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
摘要:作者针对如何使幼儿教育促进儿童幸福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教育中幸福失落现状,并对回归幸福的幼儿教育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幼儿教育 儿童幸福  人类对幸福的探索与人类历史一样悠长。幸福是人类自身重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及其所带来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儿童幸福与成人幸福并无质的差异,但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儿童幸福也有自身的特质。教育作为影响人身心的活动,与人类的幸福具有天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社会、时代需要创新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创新教育,通常的理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实质是要进行思维活动的训练。其中,教师自身勇于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是创新教育的重点。  一、教师要认真探索创新真实内涵  创新需要分析、推理、归纳形式的、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逻辑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生活去体验语文的魅力。语文课堂小天地,生活才是大课堂,在这有限的三尺讲台上,只有以语文生活化为途径,用心地引领学生放飞思想的羽翼,放牧心灵的歌声,才能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鲜活而有效,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语文,融人生活,而语文也真正体现了自己价值和归宿。  一、“放大”生活
摘要: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应该注重作业的设计,从作业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下功夫,设计出适宜于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有意义的作业。  关键词:多层次 开放 自主 个性差异  语文教学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只靠课堂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大量的知识和各种能力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和培养。平时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一条有
新课程小学语文将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体现出语文能力综合性的课程价值目标,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话题和交流平台。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口语交际教学,既涵盖了听话、说话的所有教学要求和目的,又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性。既然口语交际有别于听话、说话,那么口语交际教学显然为广大教师
摘要:依据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状况处于“青春期”,生命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的特殊时期,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心理的不够沟通、教法的不够得当、教材的不够合理、学生心理矛盾复杂、生理变化巨大、学习方法断层、学习习惯不良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中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教与学 衔接  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的测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暴露出了种种问题。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