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的认知与解读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群体对中国国家安全现状持乐观看法,认为中国在未来10~20年内卷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将美国和日本视为中国面临的主要潜在威胁,将台湾问题视为中国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在涉及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的问题上,中国学生的态度既积极又有所保留。学生认为,维护和提升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途径在于发展自身实力和妥善解决国内政治及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2007年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防大学、解放军外围语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13位军、地专家参加了会议。
2007年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名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防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13位军、地专家参加了会议。
利益协调、制度建设和规范内化这三个基本变量初步对气候变化软能力理论内核做出了解释。国际制度对气候变化软能力的影响体现在以下联系中:一是国际谈判和外交的自主性,其衡量指标主要是国际气候变化制度带来的利益和规范因素在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外交人员的权重。二是国际气候谈判和战略共识,其衡量指标包括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和沟通、信任程度、最终共识等。三是国际气候谈判和协调机制建设,其衡量指标包括协调机制化程度、对口单位的作用等。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作者认为,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影响了相关外交决策的运作环境,并推动
中国和欧盟(EU)在能源和气候安全领域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以及开展互利合作的战略机会。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经济体,二者经济力量的联合将创造前所未有的良机,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气候友好型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为今后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携手合作,中国和欧盟可以成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原动力。文章还就中国和欧盟在能源与气候安全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双方在电力、建筑、交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通过引入对冲概念和风险管理理论,作者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该框架涵盖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研究中的传统战略和市场研究途径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复杂性。这种分析视能源对冲为一个具有自反性和或然性的战略,它同时包含了合作、竞争、摩擦、潜在的冲突和旨在使风险最小化及应对紧急状况等因素。结合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并考察“战略”与“市场”的分析途径,作者认为,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应超越这些传统研究途径,安全化框架是理解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有效工具,但在解释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时也存在局限。对冲
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发展迅速,方法论意识明显增强,规范的学术文章日益增多。但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并写出有新意的学术论文,仍是许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深感困惑的一大难题。2008年4月14日,秦亚青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办的“国际政治青年论坛”讲座中,以“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为题,通过剖析若干篇受到国内外学界好评的学术论文,向与会者清晰地展示了这些论文的研究设计思路和创新之处,我们将其核心内容整理成文发表,冀望读者能获得一些教益与启发。
期刊
西方国家出于特定的政策目标而提供对外援助,这些政策目标包括战略与安全目标、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人道主义目标等。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援助国一方面主要通过设定和附加援助条件来直接影响希望获得援助的国家;另一方面,主要援助国之间进行援助政策协调,确立各自的优先援助对象,并与多边援助机构就援助条件进行协调,维护援助国自己的利益。
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安全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与国家战略和政府决策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因此,研究中国高校学生的安全观,无论是对于中国的安全研究还是对于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由中国国际问题女性学者沙龙课题组承担的“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活动历时一年(2007年1-12月),围绕中国二十所高校学生对基本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态度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多领域、多视角的调查。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并结合课堂讨论和有关访谈内容,课题组对中国高校学生的安全观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和分析,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了高校学生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基本认知。学生认为能源安全基本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当前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威胁。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源资源耗竭、能源资源开发引发的国际冲突以及由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应该加强能源外交和国际能源合作来应对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学生的能源安全观虽然对全面把握中国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定位、挑战与出路有所帮助,但他们的认识中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值得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