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运维商团队的一员,她从最初就随项目一起摸索前进,虽然苦累交加,但却从不言退。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她不仅出色完成了系统的规划任务,还同时在项目监理、综合管理、推广宣传上尽职尽责,受到上司的好评。
她,就是浙江电子口岸系统规划工程师王蕊。
当记者要采访她时,谦虚的王蕊却仍然要从工作谈起,这项系统开发注定要成为她工作生涯中永恒的记忆。
认识后才能认知
记者:您怎样理解你们目前做的这项工作?
王蕊:2008年,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为建立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外招标,我们作为应标方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
我们初始时的工作重点是以通用软件建设为主。作为运维商,我们的工作分为几块,其中包括项目的监理工作、综合管理工作、推广和宣传工作等。我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中心和总集成工作。
在国内,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第一家政府出资建设的、以交换为中心的物流信息平台,因此我们是在摸索和调整中不断发展和改进的。
我个人认为,整个系统在规划和技术支持上的力量都是很雄厚的,在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上也是比较严谨的。这个系统最大的特色不是纯粹的以建系统来建系统,它是以建系统标准为主。建设系统是为了更好的推广系统标准。仅仅从信息化的角度去约束一个行业,并不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过一些问题?
王蕊:拿普通运输通用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很多环节都是可配置的。在我们看来这个软件很好,因为它更有利于我们做个性化的配置;但是作为企业来说,如果其信息化程度不高,反而会觉得需要操作的东西太多,设置太繁琐。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同时也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不断引导。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它在乎的是实际到手的效果,它并不会太多地关注整个行业的进程。
我们在建设的时候会广泛搜集试点企业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统一的修正,因为我们的定位是通用软件,我们不是专门为某个公司而研发的特定性软件。因此可能会出现,我们软件的一部分功能是符合某些企业、而其他一些功能这个企业可能就用不到。
认知后才能坚持
记者:您觉得做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点在哪?
王蕊:我认为,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不是建设,而是推广,是怎样让别人理解并接受这个项目。
我们在推广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的认识总是以现有的业务模式为参照,不太接受改变,并没有深入思考软件设计的业务流程对企业业务规划的影响,以及流程的规范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
我觉得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怎样让企业认知、认可。
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我们的系统中来?在交换数据可能很敏感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多交换中心的概念。
我们从2008年7月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直到今年1月才进行招标,这足以说明我们做工作的谨慎。
记者: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您的生活有无改变?
王蕊: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从多方面锻炼了我,以前我对物流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如快递公司这样浅显的认识上,如今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触学习,我已经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通晓物流全过程的熟练家。
问题和困难是肯定有的,就看你是什么心态了。既然做的是一个首创的东西,就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面对困难时一定要想着怎么去解决,如果一直抱着困难包袱走,那我们的项目就做不下去了。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她不仅出色完成了系统的规划任务,还同时在项目监理、综合管理、推广宣传上尽职尽责,受到上司的好评。
她,就是浙江电子口岸系统规划工程师王蕊。
当记者要采访她时,谦虚的王蕊却仍然要从工作谈起,这项系统开发注定要成为她工作生涯中永恒的记忆。
认识后才能认知
记者:您怎样理解你们目前做的这项工作?
王蕊:2008年,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为建立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外招标,我们作为应标方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
我们初始时的工作重点是以通用软件建设为主。作为运维商,我们的工作分为几块,其中包括项目的监理工作、综合管理工作、推广和宣传工作等。我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中心和总集成工作。
在国内,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第一家政府出资建设的、以交换为中心的物流信息平台,因此我们是在摸索和调整中不断发展和改进的。
我个人认为,整个系统在规划和技术支持上的力量都是很雄厚的,在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上也是比较严谨的。这个系统最大的特色不是纯粹的以建系统来建系统,它是以建系统标准为主。建设系统是为了更好的推广系统标准。仅仅从信息化的角度去约束一个行业,并不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过一些问题?
王蕊:拿普通运输通用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很多环节都是可配置的。在我们看来这个软件很好,因为它更有利于我们做个性化的配置;但是作为企业来说,如果其信息化程度不高,反而会觉得需要操作的东西太多,设置太繁琐。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同时也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不断引导。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它在乎的是实际到手的效果,它并不会太多地关注整个行业的进程。
我们在建设的时候会广泛搜集试点企业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统一的修正,因为我们的定位是通用软件,我们不是专门为某个公司而研发的特定性软件。因此可能会出现,我们软件的一部分功能是符合某些企业、而其他一些功能这个企业可能就用不到。
认知后才能坚持
记者:您觉得做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点在哪?
王蕊:我认为,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不是建设,而是推广,是怎样让别人理解并接受这个项目。
我们在推广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的认识总是以现有的业务模式为参照,不太接受改变,并没有深入思考软件设计的业务流程对企业业务规划的影响,以及流程的规范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
我觉得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怎样让企业认知、认可。
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我们的系统中来?在交换数据可能很敏感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多交换中心的概念。
我们从2008年7月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直到今年1月才进行招标,这足以说明我们做工作的谨慎。
记者: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您的生活有无改变?
王蕊: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从多方面锻炼了我,以前我对物流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如快递公司这样浅显的认识上,如今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触学习,我已经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通晓物流全过程的熟练家。
问题和困难是肯定有的,就看你是什么心态了。既然做的是一个首创的东西,就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面对困难时一定要想着怎么去解决,如果一直抱着困难包袱走,那我们的项目就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