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在农村品德课的天空领飞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anx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东,广东西南部一个并不富庶的农村小县。然而,就是在这片经济并不发达之地,在甚至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李杰带领老师们,富有成效地进行了品德课教学的艰难探索,在农村品德课教学的天宇中飞舞出精彩,隽写着执著。
  2002年3月,阳东县被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同年7月,李杰老师开始负责全县的学校德育工作,这是他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学校德育工作该从哪入手?品德课改革该如何开展?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他毅然接下,并决心干出成绩来。
  然而,全县品德课程改革可不是小事啊,怎么办呢?斗大的问号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李杰的心里。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在全县逐步开展,品德课改革可不能拖后腿!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爬不上的山,李杰决定先从充实自己下手。他抓紧时间恶补品德教育的理论,虚心向品德课老教研员请教。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为了进一步打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业务水平,李老师一边工作一边进修学习,并于2004年12月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
  李老师认为,不到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尽早摸清全县品德课教学现状,越快越好。为此,2002年11月,他牵头组织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小组,历时一个月时间,在全县22所中学、10所小学进行调研。通过师生座谈、调查问卷、听品德课等形式,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摸底,收集了大量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撰写了近万字的《阳东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在调研中,他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品德课形同虚设,品德课程仅是课程表上的一个符号,随时可被主科课程挤占。而品德课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鉴于此,李杰把品德课教学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品德课的研究上。借着调研报告这一工作的指路明灯,李杰在德育这块园地上开始了新的耕耘。
  
  “我是你们学习村的村长”
  
  在第一次“教学沙龙”动员会上,李老师说:“如果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当一名学习者,又如何培养学会学习的学生?如何应对学习化社会提出的要求?我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更应该成就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所以我们要成为一名善于不断学习的人。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学习村的村长……”“我们已经够忙的了,哪有时间学习呀!”不少老师私底下议论。开始时,大家都是根据李老师拟定的主题,搜集一些资料应付了事,根本没有认真去读书学习。但李老师这位“村长”也不是省油的灯,除了要求每位品德课老师个人学习,写教学反思,还让每所学校品德科组的成员每周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做好发言记录。此外,各镇以片为单位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交流学习心得,并做好记录。付出总有收获。老师们不久便尝到了学习的甜头。通过学习,大家渐渐了解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模仿着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课堂渐渐有了改观。许仕秀、李金莲和黄彩珍几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策划送省参赛,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这给了全县品德课教师莫大的鼓舞。
   而今,老师们都为自己是“学习村”的成员而自豪。李老师使他们深深懂得了,只有做一名合格的学习者,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李老师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品德教师,品德课是可有可无的“杂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育观念的守旧制约了德育工作的发展。他在听品德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穿新鞋走旧路”机械式地模仿,或者把教材当成了“看图说话”。崭新的德育课本和教程,缺少“高明的演绎者”。因此,唤醒教师重视品德课的思想意识,转变他们教学的观念,培养他们的教学兴趣尤为重要。
  理念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所以只有用课改新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才能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此,李杰采取“专家连线”策略,让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中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一方面认真深入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注重文化积淀;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修炼,坚持听课、反思,探究教学规律。另外,每开设一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都要开展一次全县性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培训,使“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
  李老师善于借力,主动邀请教材编写组的同志来本县分析教材,让品德教师更清楚教材的编排意图;指导教师如何运用有效、有趣的教法体现课改理念,落实教学目标。
  为了让老师随时能了解德育和品德课教学的新动态,李杰积极争取县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为每所学校订阅国家级德育期刊,为每一位品德教师送上一份“营养套餐”。教师无论身处多偏远的山区学校,都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教改动态,随时随地向这位“专家”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永葆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们逐步更新了原来陈旧的教育观念,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如何上好品德课,开始关注学生,开始组织活动,并充分体会到精彩的品德课对做好德育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的品德课异彩纷呈,课堂上,学生有时分小组讨论,有时一起动手操作,有时上讲台表演。品德课一改以往的呆板说教,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思想品德得到不断提高。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李老师安排黄彩珍老师上了一节品德与社会示范课。课上得很精彩,堪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所上的课例相媲美。但就是这样一节“好课”,李老师却认为不适合送到乡下去,因为乡镇和城市的情况不一样。品德课如果远离了儿童当下的生活,那么“促进儿童学会积极、健康、安全、愉快,有道德地生活”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手段并不是越先进越好,也不是越花哨越好,而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李老师的指点下,黄老师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把那些与农村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利用自制图片创设“找朋友”游戏情景帮助学生认识交通标志,通过讲述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发“为什么不能攀爬开动的手扶拖拉机、上放学路上遇到打雷为什么不能在大树下躲避”等讨论,并把城市交通图中的地貌改变为农村地貌,模拟了农村儿童的生活场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节课的磨课经历,使黄老师对品德课程的教法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深入学校指导教师上品德课时,不少教师反映,每遇到那些偏离学生生活的教材,上起课来特别吃力,老师费尽口舌,而学生往往无动于衷,收效甚微。该县地处山区,而新教材较少农村题材,加之农村学校地处偏僻乡村,远离城镇,办学条件简陋,教材配备的资源也无法派上用场,德育课堂高耗低效。经过分析、探讨,李老师意识到德育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德育工作的重要因素,认识到只有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和当地现有的课程资源,因“材”施教,才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唯一出路。因此,在全县小学中开展了“巧用德育课程资源”的思想品德示范课活动,引导教师科学地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示课中,一山区教师在教学粤教版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周末的晚上”时,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课上得很成功。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觉得教材给他们的范例离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远了一些。本班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身边。怎么引导他们感受健康、有情趣的休息和娱乐方式,并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呢?
  该教师从课前简单的调查入手,调查学生平时是怎样度过周末的。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过周末的,进而归纳出健康而有情趣的休息和娱乐方式,高调表扬,树立榜样。对放学后到池塘、水库游泳,爬树抓鸟,捣马蜂窝或跟年龄较大的孩子跑到镇上打游戏机等等行为,则引导同学们讨论: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在讨论交流中,孩子们懂得了只有安全、健康的休息和娱乐方式才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快乐。接着组织“玩转周末”活动,和学生共同设计周末节目。从课后调查结果看,该班学生设计的“听周大爷讲古仔”“陪爷爷奶奶看电视”“做爷爷奶奶的小帮手”“我给五保户送温暖”等活动既丰富了儿童的生活,又落实了教学目标,同时这些生活事件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该单元后面几个主题的资源开发点。
  又如一位教师上《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由于没有多媒体设备,便利用自制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同时,以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人员伤亡的真实交通事故,引发“我们为什么不能在马路上玩耍、为什么不能攀爬开动的手扶拖拉机、上放学路上遇到打雷为什么不能在大树下躲避”的讨论,接着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在下雨天,尤其是发洪水时,走河边道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两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学生现实的生活中,挖掘出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学,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着实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喜欢叫他“杰哥”
  
  2005年,省教厅教研室要在阳东县开展一次教学研讨大会。由黄彩珍和许仕秀两位老师在县实验学校为全省思品教师上公开课。许老师执教的是《我和小树一块成长》。磨课期间,在引导学生认识树的年龄这一环节时,李老师觉得该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要理解树的年龄单靠老师讲解太抽象。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李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一个松木“砧板”。于是,他立即打电话让太太把家里的“砧板”送到学校来。结果,那天他太太做饭时只好到邻居家去切菜。看着课堂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数着“砧板”上的年轮,李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这块“砧板”也成了我们的美谈。教研活动结束后,在总结大会上,当黄彩珍老师为自己因投影仪自动休机没有巧妙应对而懊恼不已时,李老师却风趣地说:“教训如真正被人接受,比经验可贵十倍。阳东的老师们要感谢你为大家积累了这么宝贵的教训才对啊。所以这个失误也是你的一项功劳!”几句话,把与会的老师都逗乐了。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乐于施教的“领头羊”。正因为如此,老师们都亲切地叫他“杰哥”,都喜欢聆听他的教诲,以求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见识。
  
  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样少有专职教师的“边缘化”课程,怎样才能吸引教师热爱这门课,自觉地投入研究这门课呢?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而只有成功才能生成快乐,滋生乐趣,引发兴趣。为此李老师巧建平台,创造机会让教师展示个人的教学风采,感受品德课程的魅力,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
  李老师十分注重强化农村种子教师的机遇意识。课改对城乡教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李老师鼓励品德课教师在镇级平台上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每学期以镇为单位安排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兄弟镇互相听课研讨交流,通过听课、评课、分析研究,寻找不足研讨对策,既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促进了教师成长。对各镇在公开课中崭露头角的教师,教研员都给予及时扶持指导,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料及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并让他们在每学期一次的全县教研会上展示课例,做到培养一个,成长一个。在开展的活动中,黄彩珍、许仕秀、李金莲、梁运金等老师脱颖而出,这些老师精彩的教学案例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李老师及时把握契机,树立典型,并把他们推向更高的发展舞台。在2003年广东省首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例评比中,该县推荐的课例《我们和妈妈做午餐》《注意交通安全》《我和小树一块成长》《我的老师》分别获得广东省《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例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其中黄彩珍老师的课例及教学活动策划、李金莲老师的教学活动策划还被收录到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培训用书》一书当中。
  由于阳东县在教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省、市的肯定,为了推广经验,2005年广东省思想品德教学现场会在该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品德课教研员和本市的品德课老师近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该县黄彩珍和许仕秀老师先后上了示范课,省教育厅的领导高度评价了这次教学现场会。这极大地鼓舞了该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钻研理论,扎根教学实践。
  在李杰老师的指导下,该县每学期组织一次品德教学论文、教学策划评选活动,并及时将优秀成果向市级以上出版社推荐。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参评的选手既要展示个人教学技能技巧,又要展示个人论文发表或获奖的成果。通过选拔,将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等综合能力较为优秀的老师继续向上级推荐。
  为了提升品德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李杰老师带领他们循着教师自我进步的需求,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他引导教师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具有共性的、甚至前瞻性的问题作为自己重点研究的课题。教研员对教师的课题及时跟进,及时提供帮助、指导开展研究,并定期组织沙龙研讨,创设机会让老师们互相听课、评课、学习相关研究材料,分享课题组成员发现的问题和生成的精彩,有效扭转了品德科组活动形同虚设的局面。在如火如荼的课题研究热潮中,更多的品德教师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行动者、研究者。
  辛勤的耕耘总有回报,如今,一支已具示范意义的骨干教师队伍逐渐茁壮成长起来。其中,黄彩珍老师于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李杰老师相信,这一大批热衷品德课教学研究的教师,必将会带动更多教师投身品德教学,奉献自己的教学智慧,收获丰硕的成果。
  
  (感谢黄彩珍、许仕秀老师为本文提供素材)
  责任编辑余志全
其他文献
企业财务报告作为财务报告信息需求各方通过长期的从非合作性博弈到合作性博弈演进而形成的一种格式化契约,其形式和内容受到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的影响,这是一个不断发展、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作文选材贴近学
夏天的到来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花瓣雨。那些开花的树,轻轻抖落满身花朵,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悄悄地换上了夏装。紫藤花架,变成了一条绿叶的长廊;湖畔的柳丝,变得毛茸茸的,像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博学多才,而仕途不得志,漫游山水之间以自我排遣。在会稽任咨议参军时,常游云门、天柱诸山,其间创作了《入若耶溪》一诗。  首联叙事兼写景,既交代了游若耶溪之事,又描画了入若耶溪的整体感受。“艅艎”是大船,“泛泛”写船任意漂荡于宽阔的水面,“何”字透露了诗人的游
针对现有技术中单扭杆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范围受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扭摆法的双扭杆转动惯量测量的新装置。采用双扭杆结构,通过可动插销的插入和拔出实现单双扭杆的
据媒体报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目前与国际空间站已经成功对接,日本宇航员将替换美国宇航员加入国际空间站考察组。在太空工作期间,日本宇航员将试验一种新型的“无味”
(“多幕剧”一般是指三幕以上,这个戏剧应该说是“三幕剧”)时间清代的一天早晨。地点何绍基家的门口。人物何绍基,书法家。青年,何绍基的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第一
本刊驻江苏无锡小记者周舜韬报道小时候的我活泼好动,又很黏人。妈妈走到哪儿,我都尾随其后,像妈妈的一条“小尾巴”。可是,妈妈总有上班的时候呀,这时,我就会在妈妈抱着我、
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如何在课堂 The so-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