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新颖看来,他的前半在书写湘西世界的山水和男女,后半生转而关注日常世界的坛子和缎子
他的家乡凤凰,旧称镇篁(音同甘),地处黔北、川东、湘西间极偏僻的角隅上。300年前,满人为镇抚苗民,在此屯丁驻扎,留下暴虐屠杀的血腥印记。沈从文出生时,镇箪已名“凤凰厅”,社会规矩平和,兵卒土匪、平民商人各本其分。这里水网密集,河流环绕,苗汉杂处,礼俗仪式丰富多样,得现代风气之先又超出一股人想象。总之,按照沈从文的说法:“真是一个古怪地方!”
在这个“古怪地方”,沈从文成长为一个逃学、游荡的顽童。他的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辨别起来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割(音同团)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泼刺的微声”,也记得清清楚楚。
他最着迷的是各种小铺面、小作坊和民间手艺:针铺门前的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细细磨针;皮靴店的胖皮匠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一面轻声唱歌,一面用铜勺舀取豆浆;铁匠铺里的小伙计舞动着细柄铁锤,火花四溅地打出一把刀、一件农具……
高小毕业后,15岁的沈从文离家当兵。此后5年,从辰州、怀化、常德到保靖、茶峒、龙潭,他还是永不厌倦地“看”一切:看膏药铺、豆腐坊、南货铺、烟馆里的小贩、水手、妓女们“如何快乐又如何忧愁”,也看现世的恐怖与沉痛——部队除了杀人无事可作,兵士们也司空见惯地“鉴赏”杀人。以至匪夷所思——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挑了两个人头,这人头常常是他的父亲或叔伯。
作为军中的书记,沈从文最初被承认的才华,在书法方面。这个一个月挣不了几块钱的小兵的包袱里,有一本值6块钱的《云摩碑》,值5块钱的《圣教序》,值两块钱的《兰亭序》,值5块钱的《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还有一部《李义山诗集》。“这份产业现在说来,依然是很动人的。”
后来。沈从文调到箪军统领官陈渠珍身边做书记,负责保管、整理大量古书、字画、碑帖、文物。无事可作时,他就把旧画一轴轴取出独自鉴赏;或翻看《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认识房中铜器的名称和价值;那十来箱旧书也被他成天翻来覆去,慢慢地看懂了。
生命流转至此,这个高小毕业的军中小兵,进入了一个更为悠长、阔大的世界。1923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波及湘西一隅,沈从文痴痴呆呆想了4天,决定“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他沿着沅水,出湖南,经汉口,到郑州,转徐州,又转天津,19天后,在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的旅客簿上,写下——沈从文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再回故乡,已是10年后。1934年1月7日,沈从文从北平启程回家乡凤凰,探望病危的母亲。坐在沅水的小船上,他把所闻所见所感所想写成一封封长信。报告给新婚不久的妻子张兆和。
这10年的前一半,“乡下人”沈从文过得牢骚满腹、穷愁不已。在北平,他报考各个学校都不被录取。食不果腹,无衣御寒;后去上海,流着鼻血,像机器一样疯狂生产着各种文学产品,以每本100元的价格卖给街头新兴的小书店。他第一次在中国公学登台讲课的情形,已成为广为人知的传说:呆呆站了近十分钟才开口,一旦开口又急促难控。将准备的内容匆匆讲完,随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到了1934年返湘前,沈从文已成为被书店恭维为天才的小说家,主持着著名的京派文学阵地《大公报·文艺副刊》,出入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粱思成、林徽因的居所——北平著名的文艺沙龙,与教授、学者们座谈聚餐。
然而,在沅水的小船上,他卻恍惚重新做回了“乡下人”。1月18日下午,沈从文到达了自己第一次出门离家“混日子”的辰州河段,看着山头的夕阳和水底的圆石,开始思考何为历史——历史并不是用文字写成的、一代代人相斫相杀的宏大故事;真的历史是一条河,是水里的石头和砂子,河上的船和船夫,岸边的码头、河街和居民。
在给张兆和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分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如果没有遇到这段文字,我就可能走不进沈从文的世界。”张新颖说,“沈从文的这番感悟,颠倒了知识者与民众的关系。来自底层的愚夫愚妇不再是承受批判与改造的对象,他们呈现出自然自在的人性,感动、教育、改造着知识者。”
这次行程回返后,沈从文完成了小说《边城》,写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的故事,借此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欣赏于这个作品的清浅单纯、美丽精致,但在这首“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背后,却隐伏着沈从文有关“民族复兴大业”的思考。
在《边城》题记的结尾,他这样写道:“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在张新颖看来,这意味着沈从文的转变:从一个经营个人文学事业的写作者,变为一个关注新文学、以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想者。
抗战爆发后,南下昆明途中,沈从文又一次返乡,眼见湘西社会在巨变中的断裂与堕落,“预备写一本大书”。这本“大书”就是《长河》。
《长河》书写了一个更加“现实”的湘西世界。“现代”来了,裹挟着空洞的理论、高蹈的政治、膨胀的权力与步步紧逼的战争,将辰河两岸的民众笼罩在无边的危险之下。沈从文将对地方、乡土的关注和忧思投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和现代中国的父老子弟谈心。语重心长。”
自抗战以来,沈从文愈发敏感于个人与时代之间密切而又紧张的关系。他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在思在想,反对商业和政治对文学的侵蚀,批判作家依附于组织或集团,和各种主流的“时代精神”争论、辩难,甚至不顾时政大局,在内战如火如荼之时。宣称以艺术和文化洗刷灵魂、重造社会。
“他的嘶喊,常常又像是絮叨。荒唐滑稽,犹如痴人说梦。”在书中,张新颖把这些抽象、纠缠的思想,一一铺展开来。“我知道这些不好看,但很重要,甚至比他前半生的文学成就还重要。这个人这么痛苦,又这么倔强。”
时间到了1949年。沈从文作为“地主阶级的弄臣”“桃红色文学的代表”,被完全孤立在时代的分水岭上,一度绝望痛苦至“精神失常”。3月28日上午,沈从文“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急救,后入精神病院疗养。
自杀遇救后,沈从文的状态由激烈转为静谧。他觉得自己“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全隔绝了”,但同时也一直挣扎着试图恢复。8月,沈从文到新成立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转攻古代工艺美术史。他写信给张兆和,说自己已从自毁与疯狂中醒来,“在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作调头努力,扭过来了”。
在张新颖看来,这只掉头的船,依旧漂流在原来的生命之河上。沈从文把他的研究叫“杂文物”研究,关心的是绸子缎子、坛子罐子、扇子马鞍、酒杯茶杯等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日用杂物。在很多“内行”的专家看来,这些东西杂乱无章、琐碎无用,算不算得上文物、有没有价值都值得怀疑;但于他眼中却相互勾连、生气勃勃。从中可以触摸到千百年来普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智慧和创造——这正是他在前半生反复书写的“水边的故事”,那个坚韧淳朴、元气淋漓的文学世界,在此悄然复活。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成了一个时代难以挥去的意象。旧日的同行,丁玲、茅盾、巴金、老舍“赫赫煊煊,十分活跃,出国飞来飞去。当成大宾”。沈从文则本本分分地在历史博物馆上班,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工作结束已是暮色苍茫,把参观的人送走后,他就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百万户人家房屋栉比,“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
这个沧桑的背影令人唏嘘,但张新颖从中看到的却是生命的坚韧、强悍。“一个知识分子,在苦难与绝境中仍抱持着信念,创造一份事业,以此安身立命。这就是这个人特殊的本事。”
这个历史博物馆里的老人,血压总在200以上,一天还有一两个小时心脏发痛,却整日在库房转悠,用漂亮的章草规规矩矩地抄卡片。他也去做讲解员,上到学生、干部,下到小脚老太太,都接待过,有时一个展柜讲两三个小时,“那样子不但是自得其乐,简直是得其所哉”(汪曾祺语)。
“文革”期间,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千校。他住在山坡上的小学校里,屋顶破漏。太阳暴晒,有如蒸笼;暴雨来袭,房里又淹成了河。他随身带着《服饰资料》的手稿,身边没有任何书和资料,完全凭记忆把想到的修改补充处,用签条记下来备忘。
风雨泥泞中,他甚至作起了诗——以旧体诗的形式写历史文化的发展。写诗期间,他生活的一般情景是:“日间执雨伞在室中来回走动工作,晚上则床下一片蛙鸣,与窗外田蛙相呼应,间以身长二米之锦纹蛇咯咯鸣声,共同形成一生少经的崭新环境。” 1981年,拖延了约17年,更名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著作。在沈从文79岁那年终于问世。他用30年拓开了另一片天地,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上,以学术的方式做了另一种“水边的抒情诗人”。
此前一年,他应傅汉思、张充和的邀请,去了一趟美国,自嘲为“如‘熊猫’给人看看”。到15所大学做了23场演讲。美国汉学家、沈从文研究学者金介甫也坐在台下,他说,沈从文的语调既有中国传统学者的谦逊,又流露出欢欢喜喜的精神,“活像一尊‘小佛爷’,一尊‘弥勒佛”’。
上世纪80年代是沈从文“重新出土”的时刻。从反动作家到文学大师,从摆弄废品破烂的无用外行到备受推崇的学科奠基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经历了巨大的身份颠倒,收获着迟来的声誉。
然而,这尊欢欢喜喜的“弥勒佛”,却越来越爱流泪了。回乡听到久违的傩堂戏,“眼睛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来访的记者听了他“文革”中扫女厕所的经历,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他抱着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
1987年,黄永玉得到一张碑文拓片,是沈从文19岁时所写。他拿给表叔看,沈从文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黄妻安慰他:“表叔,不要哭。你19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他的性格中有很多相反的要素,敏感脆弱,固执强悍,单纯温厚、深沉复杂……这样一来,他的生命幅度就被拉开了,特别丰富、宽广。”
从1985年初读沈从文,到2018年完成沈从文前、后半生的传记,张新颖自称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并未将自己的解读注入研究对象。相反,“是我不断从沈从文那里收获营养和启发,去思考更复杂、更根本的问题。”
“不论写前半生还是后半生,我想呈现的都不仅是沈从文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个人与时代如何相处的问题。”张新颖说。如果说同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了时代的弄潮儿随波逐流,或者做了时代的受难者销声匿迹,“沈从文就是他这一个,特殊的一个”。他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在时代潮流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绝境中拯救自我,顽强工作,做出一份有益于人类的事业。
1957年“五一”勞动节的深夜,沈从文在信中向张兆和抒发他投射到艒艒船上的情怀:“这些艒艒船是何人创造的?虽那么小,那么跳动——平时没有行走,只要有小小波浪也动荡不止,可是即到大浪中也不会翻沉。因为照式样看来,是绝不至于翻沉的!”
他的家乡凤凰,旧称镇篁(音同甘),地处黔北、川东、湘西间极偏僻的角隅上。300年前,满人为镇抚苗民,在此屯丁驻扎,留下暴虐屠杀的血腥印记。沈从文出生时,镇箪已名“凤凰厅”,社会规矩平和,兵卒土匪、平民商人各本其分。这里水网密集,河流环绕,苗汉杂处,礼俗仪式丰富多样,得现代风气之先又超出一股人想象。总之,按照沈从文的说法:“真是一个古怪地方!”
在这个“古怪地方”,沈从文成长为一个逃学、游荡的顽童。他的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辨别起来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割(音同团)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泼刺的微声”,也记得清清楚楚。
他最着迷的是各种小铺面、小作坊和民间手艺:针铺门前的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细细磨针;皮靴店的胖皮匠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一面轻声唱歌,一面用铜勺舀取豆浆;铁匠铺里的小伙计舞动着细柄铁锤,火花四溅地打出一把刀、一件农具……
高小毕业后,15岁的沈从文离家当兵。此后5年,从辰州、怀化、常德到保靖、茶峒、龙潭,他还是永不厌倦地“看”一切:看膏药铺、豆腐坊、南货铺、烟馆里的小贩、水手、妓女们“如何快乐又如何忧愁”,也看现世的恐怖与沉痛——部队除了杀人无事可作,兵士们也司空见惯地“鉴赏”杀人。以至匪夷所思——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挑了两个人头,这人头常常是他的父亲或叔伯。
作为军中的书记,沈从文最初被承认的才华,在书法方面。这个一个月挣不了几块钱的小兵的包袱里,有一本值6块钱的《云摩碑》,值5块钱的《圣教序》,值两块钱的《兰亭序》,值5块钱的《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还有一部《李义山诗集》。“这份产业现在说来,依然是很动人的。”
后来。沈从文调到箪军统领官陈渠珍身边做书记,负责保管、整理大量古书、字画、碑帖、文物。无事可作时,他就把旧画一轴轴取出独自鉴赏;或翻看《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认识房中铜器的名称和价值;那十来箱旧书也被他成天翻来覆去,慢慢地看懂了。
生命流转至此,这个高小毕业的军中小兵,进入了一个更为悠长、阔大的世界。1923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波及湘西一隅,沈从文痴痴呆呆想了4天,决定“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他沿着沅水,出湖南,经汉口,到郑州,转徐州,又转天津,19天后,在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的旅客簿上,写下——沈从文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真的历史是一条河
再回故乡,已是10年后。1934年1月7日,沈从文从北平启程回家乡凤凰,探望病危的母亲。坐在沅水的小船上,他把所闻所见所感所想写成一封封长信。报告给新婚不久的妻子张兆和。
这10年的前一半,“乡下人”沈从文过得牢骚满腹、穷愁不已。在北平,他报考各个学校都不被录取。食不果腹,无衣御寒;后去上海,流着鼻血,像机器一样疯狂生产着各种文学产品,以每本100元的价格卖给街头新兴的小书店。他第一次在中国公学登台讲课的情形,已成为广为人知的传说:呆呆站了近十分钟才开口,一旦开口又急促难控。将准备的内容匆匆讲完,随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到了1934年返湘前,沈从文已成为被书店恭维为天才的小说家,主持着著名的京派文学阵地《大公报·文艺副刊》,出入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粱思成、林徽因的居所——北平著名的文艺沙龙,与教授、学者们座谈聚餐。
然而,在沅水的小船上,他卻恍惚重新做回了“乡下人”。1月18日下午,沈从文到达了自己第一次出门离家“混日子”的辰州河段,看着山头的夕阳和水底的圆石,开始思考何为历史——历史并不是用文字写成的、一代代人相斫相杀的宏大故事;真的历史是一条河,是水里的石头和砂子,河上的船和船夫,岸边的码头、河街和居民。
在给张兆和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分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如果没有遇到这段文字,我就可能走不进沈从文的世界。”张新颖说,“沈从文的这番感悟,颠倒了知识者与民众的关系。来自底层的愚夫愚妇不再是承受批判与改造的对象,他们呈现出自然自在的人性,感动、教育、改造着知识者。”
这次行程回返后,沈从文完成了小说《边城》,写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的故事,借此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欣赏于这个作品的清浅单纯、美丽精致,但在这首“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背后,却隐伏着沈从文有关“民族复兴大业”的思考。
在《边城》题记的结尾,他这样写道:“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在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作调头努力”
在张新颖看来,这意味着沈从文的转变:从一个经营个人文学事业的写作者,变为一个关注新文学、以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想者。
抗战爆发后,南下昆明途中,沈从文又一次返乡,眼见湘西社会在巨变中的断裂与堕落,“预备写一本大书”。这本“大书”就是《长河》。
《长河》书写了一个更加“现实”的湘西世界。“现代”来了,裹挟着空洞的理论、高蹈的政治、膨胀的权力与步步紧逼的战争,将辰河两岸的民众笼罩在无边的危险之下。沈从文将对地方、乡土的关注和忧思投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和现代中国的父老子弟谈心。语重心长。”
自抗战以来,沈从文愈发敏感于个人与时代之间密切而又紧张的关系。他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在思在想,反对商业和政治对文学的侵蚀,批判作家依附于组织或集团,和各种主流的“时代精神”争论、辩难,甚至不顾时政大局,在内战如火如荼之时。宣称以艺术和文化洗刷灵魂、重造社会。
“他的嘶喊,常常又像是絮叨。荒唐滑稽,犹如痴人说梦。”在书中,张新颖把这些抽象、纠缠的思想,一一铺展开来。“我知道这些不好看,但很重要,甚至比他前半生的文学成就还重要。这个人这么痛苦,又这么倔强。”
时间到了1949年。沈从文作为“地主阶级的弄臣”“桃红色文学的代表”,被完全孤立在时代的分水岭上,一度绝望痛苦至“精神失常”。3月28日上午,沈从文“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急救,后入精神病院疗养。
自杀遇救后,沈从文的状态由激烈转为静谧。他觉得自己“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全隔绝了”,但同时也一直挣扎着试图恢复。8月,沈从文到新成立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转攻古代工艺美术史。他写信给张兆和,说自己已从自毁与疯狂中醒来,“在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作调头努力,扭过来了”。
在张新颖看来,这只掉头的船,依旧漂流在原来的生命之河上。沈从文把他的研究叫“杂文物”研究,关心的是绸子缎子、坛子罐子、扇子马鞍、酒杯茶杯等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日用杂物。在很多“内行”的专家看来,这些东西杂乱无章、琐碎无用,算不算得上文物、有没有价值都值得怀疑;但于他眼中却相互勾连、生气勃勃。从中可以触摸到千百年来普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智慧和创造——这正是他在前半生反复书写的“水边的故事”,那个坚韧淳朴、元气淋漓的文学世界,在此悄然复活。
“不但是自得其乐,简直是得其所哉”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成了一个时代难以挥去的意象。旧日的同行,丁玲、茅盾、巴金、老舍“赫赫煊煊,十分活跃,出国飞来飞去。当成大宾”。沈从文则本本分分地在历史博物馆上班,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工作结束已是暮色苍茫,把参观的人送走后,他就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百万户人家房屋栉比,“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
这个沧桑的背影令人唏嘘,但张新颖从中看到的却是生命的坚韧、强悍。“一个知识分子,在苦难与绝境中仍抱持着信念,创造一份事业,以此安身立命。这就是这个人特殊的本事。”
这个历史博物馆里的老人,血压总在200以上,一天还有一两个小时心脏发痛,却整日在库房转悠,用漂亮的章草规规矩矩地抄卡片。他也去做讲解员,上到学生、干部,下到小脚老太太,都接待过,有时一个展柜讲两三个小时,“那样子不但是自得其乐,简直是得其所哉”(汪曾祺语)。
“文革”期间,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千校。他住在山坡上的小学校里,屋顶破漏。太阳暴晒,有如蒸笼;暴雨来袭,房里又淹成了河。他随身带着《服饰资料》的手稿,身边没有任何书和资料,完全凭记忆把想到的修改补充处,用签条记下来备忘。
风雨泥泞中,他甚至作起了诗——以旧体诗的形式写历史文化的发展。写诗期间,他生活的一般情景是:“日间执雨伞在室中来回走动工作,晚上则床下一片蛙鸣,与窗外田蛙相呼应,间以身长二米之锦纹蛇咯咯鸣声,共同形成一生少经的崭新环境。” 1981年,拖延了约17年,更名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著作。在沈从文79岁那年终于问世。他用30年拓开了另一片天地,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上,以学术的方式做了另一种“水边的抒情诗人”。
此前一年,他应傅汉思、张充和的邀请,去了一趟美国,自嘲为“如‘熊猫’给人看看”。到15所大学做了23场演讲。美国汉学家、沈从文研究学者金介甫也坐在台下,他说,沈从文的语调既有中国传统学者的谦逊,又流露出欢欢喜喜的精神,“活像一尊‘小佛爷’,一尊‘弥勒佛”’。
上世纪80年代是沈从文“重新出土”的时刻。从反动作家到文学大师,从摆弄废品破烂的无用外行到备受推崇的学科奠基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经历了巨大的身份颠倒,收获着迟来的声誉。
然而,这尊欢欢喜喜的“弥勒佛”,却越来越爱流泪了。回乡听到久违的傩堂戏,“眼睛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来访的记者听了他“文革”中扫女厕所的经历,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他抱着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
1987年,黄永玉得到一张碑文拓片,是沈从文19岁时所写。他拿给表叔看,沈从文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黄妻安慰他:“表叔,不要哭。你19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他的性格中有很多相反的要素,敏感脆弱,固执强悍,单纯温厚、深沉复杂……这样一来,他的生命幅度就被拉开了,特别丰富、宽广。”
从1985年初读沈从文,到2018年完成沈从文前、后半生的传记,张新颖自称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并未将自己的解读注入研究对象。相反,“是我不断从沈从文那里收获营养和启发,去思考更复杂、更根本的问题。”
“不论写前半生还是后半生,我想呈现的都不仅是沈从文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个人与时代如何相处的问题。”张新颖说。如果说同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了时代的弄潮儿随波逐流,或者做了时代的受难者销声匿迹,“沈从文就是他这一个,特殊的一个”。他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在时代潮流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绝境中拯救自我,顽强工作,做出一份有益于人类的事业。
1957年“五一”勞动节的深夜,沈从文在信中向张兆和抒发他投射到艒艒船上的情怀:“这些艒艒船是何人创造的?虽那么小,那么跳动——平时没有行走,只要有小小波浪也动荡不止,可是即到大浪中也不会翻沉。因为照式样看来,是绝不至于翻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