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考什么?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内涵,更加走向深处,也更有利于引领考生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对于2021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来说,了解中考考什么是做好中考作文备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给新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
  命题形式
  近年来,中考各地作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选题作文、一大一小作文六种形式并存。全命题作文继续坐稳中考“考坛”,且注入了新的活力,半命题作文稍有“滑坡”,材料作文再受命题者青睐,话题作文略有“升温”。其中,中考作文以不同的语言形式用于命题,使全命题作文更加多姿多彩,有独词命题(如“邻居”“钥匙”“握手”“责任”“引领”等),有短语命题(如“你的和我的”“谁敢,就赢”“永远不变的情谊”“二十年后的遇见”“最好的作品”“我的同桌”等),有单句命题(如“这,可能真的会发生”“我当铭记”“生活因交流而精彩”“我终于回来了”“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心中的宝藏”“顶出一个春天”等)。这些全命题作文开放性强,但又有适当限制,有情感上的限制,有选材上的限制,有时间、地点或情景方面的限制,等等。这些题目本身表意明确,指向具体,避免考生进入审题游移不定之误区,也留给考生打开思维的足够空间。
  命题内容
   一、立德树人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中考作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和不懈追求。应该说在升学考试中,考这类作文题目对考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如,2019年甘肃兰州卷作文题“我要留住这一天”渗透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清点成长岁月中有奉献价值的日子,体现对考生成长的人文关怀。文题提示语“在这种日子里,人在失去很多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多,并为之受益一生”,引导考生注意两点:一是有奉献,有爱心付出,且有很多收获;二是“这一天”奉献后且收获很多的经历,上升为有益一生的经验或智慧。短短的提示语反复提及“人生”,这就引导考生必须写发生在“这一天”的有益于人生理想及成长的感悟。题眼“要留住”暗示考生须交代“要留住”的原因,即这个日子“失去了很多”是什么,“获得的很多”又是什么,与“一生”的成长有何益处等。
  此类题还有山东枣庄卷作文题“爱之心”、山西卷作文题“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湖北襄阳卷作文题“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湖北咸宁卷作文题“人生,从诚信起航”、广西贺州卷作文题“为自己点赞”等都体现了注重立德树人的时代性这一命题思路。
  二、贴近生活
  中考作文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突出时政性,讲好家国故事,凸显时代主题。如,2019年浙江宁波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为“话说家乡”专刊投稿,提示语中“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等四个栏目的设置,指向考生的具体生活经验,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结合了当前社会热点,引导考生爱生活、爱家乡,关注身边的风土人情,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文章。
  再如,衢州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以“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衢州旅游!我會与你分享我的‘私家地图’,现在跟着我出发吧!”为文章的开头,写一篇游记,引导考生歌颂祖国、家乡的变化。此类题还有辽宁辽阳卷作文题“越努力,越幸福”、云南曲靖卷作文题“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三、鼓励想象
  不少中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是一种联想与想象的召唤结构,目的在于让考生充分展现自己个性化的创意,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如,2019年北京卷作文题“我终于回来了”,虽只有简单6个字,但重归家园的欣喜之情跃然其间。文题的提示语设计了4个叙述主体:一是漂泊外星的地球人,二是外出遇险的动物,三是消逝的森林,四是流失的文物,为展开想象提供了丰富的角度。初看题目似有难度,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都能找到类似的“信息源”:大热的中国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三北”治沙让大漠重现葱绿的成就、意大利归还中国文物的新闻、日常阅读的动物童话故事等。只要考生平时善于积累,多重空间任驰骋,再通过勤奋的思考打通读写,就一定会写出高分作文。
  另外,海南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阅读一段关于“精灵1号”智能机器人进校园的短文,然后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贵州毕节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改写为一篇游记;甘肃省武威7市卷作文题要求考生用上“科技”“未来”“环绕”这三个词语,以“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有见到阳光”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对于此类题,考生都可以按要求大胆地进行创作。
  四、指向思辨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逐步增加了对思维的考查,要求考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哲理思辨的准确性和力度拉开中考作文的得分差距。如,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义乌卷作文题以4幅漫画的形式呈现作文题目,以想“学飞”作为作文触发点,并暗示了“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成长规律,强调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要有程序与步骤,循序渐进。这既切合了考生喜欢阅读漫画和绘本的新趋势,也符合“青春梦”的年龄特点,更引导青少年树立“成功始于梦想,梦想成于实践”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江苏镇江卷作文题“难得这样”引导考生写生活中偶尔一次打破常规的小事,抒发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连云港卷作文题“谁敢,就赢”同样带有鲜明的哲理性,强调了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还有湖北荆州卷作文题“一个人的力量”、江苏扬州卷作文题“顶出一个春天”、黑龙江哈尔滨卷作文题“彼岸并不遥远”、湖南邵阳卷作文题“有一种智慧叫                     ”、贵州贵阳卷作文题“这真让人两难啊”等,都蕴含着思辨性,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对此,考生平时就要注重拓宽视野,加强文化积淀。
  备考方略
  1.追求独特而有深度的生活感受,关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写个性化作文。
  2.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关注社会,对社会问题能有自己的判断与评析,思辨感悟;关注热点,与时俱进,写本色作文。
  3.发挥想象与联想,再现生活积累,激发和增长阅读兴趣,写有创新的作文。
  4.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新课标指出“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求考生“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将点滴感悟记载下来,以备后用。考生要多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和同龄人的优秀作文等,并依照自我成长、情感体验、品德修养、想象创新、社会生活、哲理思辨、科教体育、自然风物、文化积淀等分类积累,形成素材库。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在成长与成功之间,人们往往只重视成功,却忽视成长,其实没有一个成長的过程就不会有成功。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可是他最后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人,一定会有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读了这段话,一定会有不少感触。请联系生活,以“成长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
期刊
作家名片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人。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曾在钱塘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臣服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后还旧白驹,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演义》《
期刊
文化茶座  没有否定,便没有发展。具有强大生命与旺盛活力的事物,都需要有所扬弃。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是其发展的必然,对旧传统,需要发扬、保留和继承,也就是“扬”;还需要对其有批判、抛弃和克服,也就是“弃”。当然,这里的弃,并非盲目地一概排斥,而是有比较、有选择、有目的的否定。因此,对传统文化应有一个扬弃的过程:抛弃糟粕,提炼有益于今天社会发展的精粹,并加以传承发扬。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期刊
片段精选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赏析  这一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刚从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后的
期刊
技法指津  一、理解小说主题  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鲁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故乡》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人
期刊
1.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傳》《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
期刊
范本呈现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别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是有些绝活儿的。  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贯出,其原理与
期刊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砺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
期刊
文题亮相  题目: 带来的变化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导  题目“ 带来的变化”要求考生补充的部分,其实就是要求考生确定一个事物或者人给另一个事物或者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里写作的重点在于变化。从宏观的角度讲,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从微观的角度讲,我们自己每天都在
期刊
片段1: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赏析  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