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克清:威震敌胆的红军女司令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朱德元帅的夫人。在土地战争时期,她凭着对革命的忠诚,演绎了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艰苦铸就坚强的精神
  距江西省万安县城十里外有个村庄,叫罗塘湾,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个鱼米之乡。康定辉是这个村的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他的妻子叫黄年姑,是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康家世代为农,家境贫寒,祖祖辈辈靠租耕地主的土地生活。村子里的穷兄弟们看到康定辉老实又勤快,生活却这般困苦,便凑钱给他租了一条渔船,让他打渔养家。
  1911年9月7日夜晚,黄年姑生下个女娃,康定辉期盼着下一代能摆脱贫困,给这女娃取名“桂秀”。康桂秀刚出生20天,康定辉就因缴不起鱼税而被抓去坐班房了。与康定辉同在牢房里的还有一个名叫肖庆仲的人,是罗塘老港村人。在狱中,肖庆仲对康定辉说:“可不可以先将你的女儿送去给别人做童养媳,给她寻条生路,这样可暂解你家的燃眉之急?”康定辉说舍不得。
  黄年姑身背着这女婴,走门窜户,向周围的穷苦亲友东挪西借,筹了一些钱,方才把康定辉从狱中赎了回来,随后又把渔船赎了回来。肖庆仲也出狱了,他来到康家,说:“定辉老弟,不是我心肠不善,上次在号子里谈到你家女娃的事,我在大屋场村有个老姑父,名叫罗奇圭,虽说他家境也不富裕,但一日三餐还是有的,老两口人很厚道,非常疼爱孩子。”康定辉让黄年姑拿主意,妻子说:“不给人家吧,孩子留在咱这穷家吃不上饭,这条幼小的生命还真不知道能否拉扯大,给了家境好一点的,或许有条好点的生路。”夫妻俩商量了整整一夜,到了拂晓,只听黄年姑咬了咬牙说:“送去吧。”说罢,黄年姑脸色顿时变得灰白。
  次日一早,大屋场罗家来抱这女娃了。黄年姑硬着心肠,眼里却噙着泪水,紧紧地将小桂秀搂在怀里:“来吧!小桂秀,吃娘最后一口奶吧!不是娘狠心,儿呀,实在是这世道逼得咱们没办法。”说着,泪水一滴一滴地淌在小桂秀幼嫩的脸庞上。小桂秀好像也知晓就要离开亲娘了,更加紧紧地依偎在生母怀里。
  过了一会儿,罗家来抱孩子的人有些不耐烦了,一边劝说一边去抱孩子,硬是从黄年姑怀里夺过孩子。孩子经不住这一分离,“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哭声撕扯着父母的心,也打动了在场的人,大家不禁黯然泪下。黄年姑更是悲情难耐:“儿呀!心肝呀!”她捶胸顿足,泪如泉涌。从此,康定辉终日沉默少言,黄年姑则久病不愈。
  康桂秀到了罗家后,养父母精心抚养,虽然罗家家境也不富裕,但总比在康家好些。旧中国穷人难娶媳妇,罗奇圭本想把康桂秀当成他们家儿子的童养媳,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罗家的儿子竟患病夭折了,康桂秀就成了罗家的养女,与罗家父母相依为命。康桂秀自小热爱劳动,练就了健康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经历了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也受到了风起云涌的农村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养成了倔犟的性格,凡事敢作敢为,敢打抱不平。
  智擒白军的女英雄
  1925年,康桂秀刚14岁,就在家乡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担任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8月的一天,康桂秀领了几个小姐妹风风火火地跑来,挤到报名台前大声对当地农军大队长罗存定说:“大队长,给我们几个姐妹也写上名字,我们要当农军。”罗存定笑了,站起身说:“你们看,咱们这里站的都是男的,规定也不收女的,你们是女孩子,回去吧,等成立女子连时你们再来参加。”康桂秀一听不收女兵,质问道:“女孩子就不能当兵吗?古代的穆桂英、花木兰,她们不都是女的吗?人家还都领兵挂帅哩。北伐军里也有女兵,女兵一样能行军打仗,你这个农军为啥不招收女兵,真是封建老顽固!”一连串质问,弄得罗存定无言以对,眼见康桂秀这样倔犟,罗存定当即与农军其他领导商量,决定破格吸收她们参加农军,并当场在农军登记簿上补上康桂秀等几个姐妹的名字。
  自从工农运动开展以来,万安党组织和农军虽然建立了几个兵工厂,也制造了一批梭镖、大刀、鸟枪、来福枪、土手枪,但光凭这些要攻取县城还远远不够。万安县委立即发出号召,除了加紧制造土枪土炮外,还要设法从白军逃兵和还乡团手里夺取武器。县委发出通知后,雷厉风行的康桂秀召开妇女积极分子会议,她将县委的决议告诉大家,她问姐妹们:“敢不敢从白狗子逃兵手中虎口夺枪?”姐妹们毫不迟疑地回答:“怎么不敢呢?不敢咱还参加农军干什么?”可是,在场的几个男青年讥讽她们:“你们这些妇女还敢夺枪?”姐妹们毫不示弱:“你们千万别门缝里看人,等我们夺几支枪来给你们看看!”
  一天上午,罗塘湾南坝洲上,康桂秀带着3个女伙伴手挎提篮,赤着脚挖猪草。不多久,她们的篮子装满了,正准备回家时,发现远处芦苇丛中横七竖八地躺着6个白军,且每人身边都摆放着1支枪。原来,这是国民党第十四军赖世璜部几个散兵游勇。康桂秀对姐妹们说:“一定要将这几支枪弄到手!”然而,白军有6人,姐妹们却只有4人,康桂秀对小姐妹们说:“硬拼是不行的,得想法子,以智取胜。”
  康桂秀与几个姐妹悄悄地商量好了对策,并马上分头行动。她让一个姑娘赶回罗塘至善小学,向在那里的农军领导报告,另外3人则有意吵醒白军散兵,与他们拉家常,还说要请他们到家里吃饭。不多时,这6个国民党散兵被3个姐妹引诱到接近罗塘至善小学的农军驻处。这几个散兵一跨进农军驻处的大门,早已得到情报的十几名农军一拥而上,生擒了这6个国民党散兵,并将他们的6支枪缴获。
  在万安县城周围的几个乡村,康桂秀与姐妹们与农军仅以此法,就先后缴获了白军长枪40余支、子弹80余发。后来,在全县一次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上,中共万安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正人特意提到此事,夸奖她们:“这是一个创造,叫路边插花,巧夺敌枪。”中共中央主办的《布尔什维克》月刊,还就此发表了一篇通讯报导:“万安农民最勇猛……农村妇女亦极为勇敢,每遇见单身白军士兵,必停止耕作前去缴枪。”康桂秀及姐妹们密切配合农军作战,加强了农军的武装,提高了农军的必胜信心,有效地支援了攻打万安城的战斗。   做革命暴动的女干部
  自古父母疼儿女。康桂秀的养母见她整日里东奔西跑,总觉得这样容易惹事,时常为她提心吊胆。于是养母开始给她物色婆家。养母心想,她结了婚就不会在外面闯世界、冒风险了。一天晚上,养母将康桂秀叫到自己屋里,关切地说:“桂秀,你也不小了,总不能在爹娘身边过一辈子,革命造反的事最好不要去想,这样今天红,明天白,做爹娘的实在不放心呀!”康桂秀听后十分不悦了,又念及父母一片爱心,不便迁怒。康桂秀心想,养母目不识丁,自然目光短浅,迟疑了片刻,便委婉地说:“娘,我的婚事爹娘不用操心,我自己会做主的。革命的道路我是走定了,谁也阻拦不住。”
  一天上午,康桂秀在外开展革命活动回来,看到屋里上厅坐着一个老婆子和一位小伙子,桌上还摆着贴了红纸的酒、肉、糕饼等礼品,便明白了七八分,但她还是佯装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养母笑着回答:“桂秀啊,今天是个好日子,给你订亲,这是件大喜事,你应该高兴才是。”那个坐在上厅的媒婆也凑过来说:“贺喜!贺喜!”看到她们这样事先不告诉自己便一唱一和,康桂秀很是气愤,她指着媒婆说:“你说什么贺喜,你现在就给我滚出去。我的事不要别人管,我自己做主。”康桂秀一边说,一边叫媒婆将酒、肉、糕点等礼品赶紧拿回去。养母这时则气得浑身发抖:“桂秀呀,你哪儿来这么大的胆子,爹娘的话也不听了。”媒婆也趁机帮腔说:“你家收了人家的彩礼,如不去,到时捆也要把你捆上轿。”康桂秀听了,更是火冒三丈,大声地斥责媒婆说:“你敢捆我?看谁敢上前?我今天就是要带头反对封建迷信包办婚事。看哪个敢动我?”说完,她愤怒地大步朝门外奔去。媒婆和那个小伙子见势不妙,便寻找机会溜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哪个媒婆敢登罗家门给她提亲了。
  1927年8月下旬,中共万安县委派人去南昌,从中共江西省委处获悉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秋收暴动的计划。万安县委随即在罗塘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研究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随后,中共江西省委在万安建立赣西特别委员会,领导万安等地的农民起义。10月中旬,中共万安县委在罗塘召开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以曾天宇为书记的万安行动委员会,负责指挥全县武装暴动,并由曾天宇、张世熙、肖素民3人组成参谋部,负责策划攻城工作。11月10日,在中共赣西特委领导下,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五纵队在万安县成立,杨德明为队长,陈正人为党代表。万安暴动前夕,康桂秀和其他同志积极地熬硝、制造土枪,进行起义准备。在万安暴动期间,康桂秀组织家乡的妇女一起反对国民党在农村的黑暗统治,反对地主剥削,在万安城周围的乡里放哨,与挨户团作斗争,把群众反映罪大恶极的地主婆捉来游街,还发动群众把庙里的菩萨给烧掉了。
  1928年3月初,国民党朱培德所部第八十一团、第八十二团到了万安,开始对农军进行血腥镇压。一天,我党万安暴动的领导人曾天宇在罗塘湾的土墩被第八十一团围住。在此危难情况下,曾天宇不愿做俘虏,开枪自杀了。敌人把曾天宇的尸体抬到县城北门悬挂,对革命者开展白色恐怖活动。过了一段时间,敌第八十一团、第八十二团先后撤走了。这时,康桂秀藏在外婆家,听说曾天宇同志牺牲了,她很悲痛,发誓要和同志们并肩作战,为牺牲的同志报仇。此后,康桂秀跟随万安县苏维埃政府组织转入地下工作。
  随陈毅上井冈
  1928年9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途中,攻克遂川县城后,分兵到遂川和与之相邻的万安县发动群众。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率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三营来到罗塘湾。
  第一天,康桂秀躲在家里,家里的窗子正对着大路,见来了部队,她没有敢开门。到了夜晚,陈毅率领部队到离罗塘湾村外不远的一块平地露宿,康桂秀确信这是穷人自己的队伍。
  第二天清晨,陈毅率领部队在村里刷写、张贴了“红军是劳苦大众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等标语口号,康桂秀便派了村里几个识字的人到那里看,回来告诉她标语口号的内容,康桂秀知道是红军来了。
  第三天,红军又来到罗塘湾,陈毅召集了军地党团员和极积分子开会,在会上首先讲了目前的形势,还讲到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军队筹备粮食和蔬菜。康桂秀立即组织起男男女女千余人,把丢到水塘里的枪枝、梭镖都捞起来了,并且立即派人与红军共同站岗放哨,侦察敌情,还没收了反动靖卫团长和土豪劣绅的粮食、生猪等迎接红军。康桂秀率领乡亲们为陈毅的部队把粮食和蔬菜等筹集齐备,可是陈毅的部队没有来得及带就走了。
  第四天,红军又来到罗塘湾,国民党第八十一团随后也来到了罗塘湾。红军见敌人强大,准备撤走,康桂秀等人也想跟着红军撤离。她立即带领姐妹们找到陈毅,要求当红军。陈毅说:“你们都是女娃,年纪太小,怎能当红军?”康克清说:“我们都17岁了,也能扛枪打坏蛋。”陈毅对她们说:“当红军,要行军打仗,白狗子捉到要砍脑壳,你们不怕吗?”姑娘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我们不怕!”康桂秀接着说:“人总是要死的,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当棵烂白菜踩一辈子要强。”陈毅赞扬她讲得很好,便让游必安带领她们上井冈山。游必安是个大学生,懂一点军事,是万安农军的队长。
  开始跟红军走的有100多人,其中有7位女同志。撤到雩田圩时,天还没亮,第二天宿营在遂川城边,红军与白军战斗了一天,边打边撤,经遂川、草林、堆子前、黄坳、朱砂冲等地,第三天到了井冈山。这时,从万安上了山的,由100多人减员至80人。在井冈山上,康桂秀吃上了红米饭南瓜汤。
  10月3号,上山的同志改编为万泰游击大队,康桂秀被编在第一中队,穿上了军装,戴上了八角帽,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康桂秀等红军女战士就住在井冈山下一个叫小井的地方,开始承担军事值勤任务,负责把守这一带的路口,随时监视敌人的行动。
  这时,毛泽东发出“修筑完备的工事,建设较好的医院,筹备充足的粮食”以巩固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号召。康桂秀和万泰游击大队的其他同志便开始从宁冈向井冈山上挑运粮食,修筑黄洋界哨口,修建小井红军医院,整整忙了3个多月,为建设和巩固毛泽东开创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巩固红军的大后方,作出了贡献。   与朱德结为伉俪
  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军部、直属队和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共3600多人,从井冈山上的茨坪和小行洲出发,向赣南出击,揭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康桂秀等跟随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下了山。
  一场罕见的大雪,给赣南的崇山峻岭披上了银装,也给部队行军造成了很大困难。融化的雪水,使道路泥泞不堪。天气寒冷,康桂秀等许多红军战士只穿着单衣,有的人甚至连鞋子也没穿,只好打着赤脚行军,康桂秀的脚冻裂了口子,虽然很痛,但仍然坚持行军。
  朱德、毛泽东率部沿罗霄山脉左腰偏江西一侧前进,每天行军五六十里。这时,新任国民党“会剿”总指挥何键,弄清了红四军主力行动方向,立刻抽调李文彬旅和刘士毅旅前往大汾和左安,对红四军主力进行堵击。红四军采取“盘旋式”打圈子的游击战术,避强击弱,摆脱敌军跟踪尾追,经上犹抵达崇义。22日进占大余县城,随后在“三南”地区艰苦奋战。月底,经安远县转至寻乌,在寻乌吉潭圳下村宿营。第二天早晨,敌人追兵两个旅4个团把圳下村团团围住,并发起猛攻。在这危急时刻,朱德率领独立营担任后卫,掩护毛泽东带领军机关乘晨雾突出重围。不幸的是,朱德夫人伍若兰在这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俘。敌人马上把捉到朱德夫人伍若兰的消息告诉了蒋介石,蒋回电说,要“软硬兼施,为我所用”。伍若兰坚贞不屈,蒋介石授意:“斩首示众。”2月22日,年仅22岁的伍若兰被绑赴赣州卫府里刑场,壮烈牺牲。行刑后,敌人又惨无人道地将她的头割下,吊在一个很高的架子上示众,后又将她的头颅送到长沙,悬挂在城门上恐吓革命群众,朱德获得消息后悲痛欲绝。
  3月11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闽西的长汀县境内,次日部队攻克长汀县城。一日晚饭过后,朱德在住所外散步,微风吹来,朱德略感凉意,他伸手扣上颈下第一个扣子。这时,走来一位年轻干练的红军女干部,她叫曾志,任红四军民运股长。朱德问她:“今天宣传得怎么样?”曾志答:“群众的情绪很高,不少青年人都想参加红军呢!”朱军长很高兴,说:“好哇,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只要替群众办好事,他们一定会拥护和支持我们。”曾志沉思片刻,又说:“朱军长,到我们那里去坐一会儿吧。”朱德同意了,曾志带着朱德来到了女兵营。女兵们突然看到了朱军长,有点紧张。朱德看到了坐在中间的一位个子高挑的女战士,便问:“你是哪里人?”答:“江西万安县罗塘湾。”曾志抢过话头,向朱军长介绍了这位女兵的情况:她叫康桂秀,17岁。
  又过数日,晚饭后,康桂秀刚回到住处坐下,曾志来了,坐到她的身边,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说:“你看朱军长这个人怎么样?”康桂秀不假思索地回答:“军长,人很好的,他带领部队打仗,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对士兵特别和蔼可亲。”
  曾志说:“若兰大姐牺牲后,朱军长精神上很痛苦,你和他结婚后,可以从生活上帮助他,从精神上安慰他。”康桂秀沉默了:论年龄,自己才17岁,他已经43岁了;论思想,自己很幼稚,他早已是成熟的军事家;论地位,他是军长,自己是位红军女战士,差距都很大。
  第二天早晨,朱德亲自找康桂秀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他说:“看来你是不好意思回答,能不能这样,只要你不表示反对,不摇头,就是同意,可以吗?”康桂秀仍然一动不动。朱德又说:“那么,我再问一遍,你能答应同我结婚吗?”康桂秀仍然一动不动。朱德的脸色露出了喜色:“那么,你答应了!”康桂秀微微地点了点头。
  晚饭后,曾志帮着康桂秀把东西搬到了长汀县城里朱德的一间12平米的卧室,毛泽东、陈毅、谭震林及其他几位红军领导前来祝贺,毛泽东对朱德说:“打了胜仗又结婚,双喜临门啊!”陈毅也说:“朱军长今天容光焕发,我陈毅当然要借光喝酒了。新娘子,你要晓得,是我把你带到红军队伍里来的,我陈毅是这门婚事的第一大功臣啊,你得多敬杯酒啊!”朱德用打下长汀后和战士一样分得的5块银洋,叫人买了几个罐头、几斤美酒,招待大家。两位革命者就这样成为了伴侣。
  威震敌胆的红军女司令
  1929年4月1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离开长汀,翻过五夷山,回师瑞金,康桂秀在红四军司令部随队进发。4月30日,红军攻克宁都,建立了于都、兴国、宁都3个县的革命政权。5月19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从瑞金县的武阳越过五夷山,进入闽西。6月22日,红四军党的七大在龙岩召开。9月中旬,红四军党的八大在上杭城里的太忠庙召开。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主持了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康克清负责红四军司令部机关的机要和警卫工作。
  1930年1月16日,朱德、毛泽东率部攻占了石城以北的广昌县城。5月初,红四军前委决定,主力第三次入闽,以打通赣闽之间的联系,并取得经济和给养的补充。6月初,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由寻乌出发,向闽西开进,康桂秀在红四军司令部从事机要工作。6月23日,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由长汀挥师北上,康桂秀接受朱德劝说,留在了后方。
  9月24日,朱德和毛泽东签发了撤围长沙、进占萍乡、株洲待机的命令。10月2日,朱德和毛泽东指挥部队由阜田出发向吉安推进。10月4日拂晓,红一军团向吉安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中,康桂秀冒着炮火组织战士到遭敌人炮火轰炸的群众家中灭火、抢救。经过一天激战,红军于午夜1时左右攻进吉安城内。
  这时,身为红一方面军总部特务团第三连指导员的康桂秀决定为自己改名。参加红军后,她一直觉得“桂秀”这个名字太女孩子气,与她这位红军女基层干部的身份不相称。这时,她碰巧又遇到了当年在万安游击队时的负责人,也是带她上井冈山参加红军的刘光万同志,康桂秀对他讲了想改名的想法。刘光万一听,说:“好,这名字应该改一改!”他想了一下又说:“那你就叫康克勤吧。勤俭的“勤”,取克勤克俭之意。康桂秀说:“这个名字不错,不过我觉得一个人光勤快还不够,还应当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康桂秀又说:“这样吧,把‘勤’字改为‘清’字,写起来比较省事,也符合我的意愿,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事,你看怎么样?”刘光万连连点头:“太好了,那你以后就叫康克清吧!”从此,在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对敌斗争的战场,在长征路上,“康克清”这个名字越叫越响,每每提起她,红军指战员都有一种亲切感,崇敬感。   1931年初,康克清到革命军事委员会电讯局担任机要秘书,次年被派到妇女义勇团任团长,不久又到了江西瑞金,受总部委托到红军大学学习。红大毕业后,康克清留在红大任讲师,尔后调到前方司令部任职。
  1934年初,康克清在万安与赣州之间视察党务,与国民党军队相遇。她奉命率领300多名红军战士、地方游击队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把敌人拖得疲惫不堪、晕头转向。继而,她指挥部队出其不备,消灭了敌人。战后,当敌人知道他们的对手是康克清率领的一支小部队,十分惊讶。
  还有一次,敌人动用了一个团的兵力,企图活捉康克清,并夸海口说:“谁能捉到红军女司令康克清,赏银1000元、官升三级。”殊不知康克清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她叫人预备好几十个装洋油的破铁筒,里面放进最响的鞭炮,一个接一个地点燃。霎时间,漫山遍野鞭炮炸响,杀声震天,就像打大仗一样热闹。敌人摸不清到底来了多少红军,还以为碰上了红军主力,吓得魂飞魄散,无处藏身。激战3小时,敌人不支,连团长在内不漏一人一马全部被俘。在审问敌团长时,康克清坐在首席,劈头就问:“现在该赏谁呀?”
  面对这位年轻清秀的女司令,敌团长还不服气,他头一昂,十分傲慢地说:“要是来硬的,你还不是我的对手。”康克清摸摸腰上的两支短枪说:“怎么个硬法?”
  敌团长轻蔑地说:“你我都是军人,看谁的枪法准,要是输给了你,我情愿当你的俘虏。”康克清毅然点头,表示同意。“康大姐要和敌团长比武啦!”消息传出,来了好多人观看,气氛十分热烈。比赛时刻到了,康克清和敌团长各骑一匹枣红马,康克清下令:“出手!”“好呐!”敌团长得意洋洋地飞马出阵,瞄准两只山兔,“砰砰”两枪,打倒一只,跑掉一只。康克清不慌不忙,马鞭一甩,“叭”的一声,枣红马扬起前蹄,昂首飞奔,只见康克清一手一枪,“砰砰”,两只飞鸟同时落地。敌团长果然输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地自容。
  三过草地的红军女干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了。长征初期,康克清与朱德在一起,每天见面,但她从未关心过他吃的、穿的等事情,这是他的勤务兵的工作。朱德并不喜欢女人只做家务。康克清也很忙,在长征中有时也骑马,但大部分时间,跟别人一样步行,穿的是草鞋,除背负自己行李外,有时还帮着体弱的人背重物,时常肩背三四支步枪前进。
  1935年6月,康克清随中央红军总部先头部队到达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下,她高原反应很严重,只好在李伯钊等人搀扶下,双手拉着一头骡子的尾巴,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翻过了积雪茫茫的夹金山。8月中下旬,走过风雪迷漫、荒无人烟的草地,来到阿坝地区。在这里,康克清豪迈地说:“雪山再高,没有红军战士的脚板高;草地再宽,没有红军战士的胸怀宽。”
  长征中,康克清最难忘怀的是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1935年7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搞反对党中央、分裂红军的阴谋活动,朱德首当其冲,他屡次遭到张国焘及其一伙的威逼围攻,起哄辱骂。作为朱德总司令夫人,康克清也难逃厄运,她同样遭到监视、欺侮乃至人身攻击,在生活上受到种种刁难。
  这时,随左路军行动的除红军总司令部机关及所属电台、医务和勤杂人员外,留下来的红一方面军人员还有两个军团——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约1万人。张国焘不让朱德接近队伍、指挥队伍,企图把总司令与红军部队隔离开来。无奈之下,朱德只好委派康克清到第五、第九军团了解部队思想情况,并转达总司令的意见和希望,借以稳定这两个军团。可是不久,康克清被视为朱德的“情报员”,调到红四方面军妇女委员会工作。她接到调令,心里烦闷,朱德对她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到红四方面军妇委后,虽说同朱老总分开了,却接触到了更多的红军女战士,了解更多部队的情况。
  这时,张国焘还在康克清身边安插了一个“女伴”,名义上说是在一起共事,生活上给予照顾,实际上则是对她进行“监视”。此人名叫肖成英(后改名刘坚),四川通江县肖家湾人,当时不过16岁,中共党员。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和“监视”,肖成英居然被这位康大姐崇高的道德品质吸引住了,康克清同她的关系越来越好。随军南下转战川康边时,康克清又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党校工作,担任党总支书记。这时,她已和肖成英成了亲密的同志、战友和姐妹。在康克清的直接影响下,肖成英与张国焘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
  长征中,经过康克清介绍,肖成英与杨梅生相恋了。杨梅生时年30岁,湖南湘潭县人,参加过秋收起义,原在红九军团第三师第八团当团长,随所部南下转战期间,调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营营长。长征到达陕北后,这对来自红一、红四方面军的恋人,结为终身伴侣。杨梅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刘坚(肖成英)仍身着戎装,历任湖南省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副军级)等职。
  9月17日,张国焘一意孤行,发布南下命令。康克清随前线部队南下,又一次走过草地,到达松岗、党坝、马塘一带。张国焘扬言要“打到成都吃大米”,可到了11月中下旬,在百丈镇和南线峡口与国民党重兵的两次恶战中,遭受重大损失,红四方面军从阿坝南下时的8万人锐减到4万人。
  第二次翻越夹金山时,是1936年初春时节,高原上冰天雪地,冷得出奇。康克清一连数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一步也不能走动。更为严重的是,张国焘的一个亲信要将她留在当地的一户老百姓家中,名义上说是照顾她“休息养病”,实际上是要将她与总司令彻底分开,把她排除出红军战斗队列。在此危急关头,肖成英骑马给朱德送信,这才将她从危难中挽救出来。朱德决定让康克清跟着部队走,走不动就用担架抬着走。翻越夹金山时,因为山路陡、冰雪封道,不能抬担架,可康克清又昏昏沉沉、虚弱无力,也不能骑乘牲口,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马拉雪橇的办法,让她躺在担架上,由一头骡子拖着翻过了夹金山。随后又以同样的方法,翻过了丹巴至道孚之间更为高峻艰险的、被当地藏民称为“神山”的折多山主峰党岭。
  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稍后改称红二方面军)在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的条件已经成熟。重新踏上北上的路线,就意味着要第三次爬雪山。当红军部队爬到长征路上最高的雪山——党岭山时,康克清奇迹般地康复了,她和战友们一道战胜了空气稀薄、呼吸困难等高山反应,成功地翻越了党岭山。又经过一个多月,两个方面军分3路纵队先后通过茫茫草地,于8月上旬到达巴西、包座地区。
  10月2日,红一方面军前来接应的部队占领了陇东的会宁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相继和中央红军会师。这时,康克清以红四方面军党校总支书记的身份走完了历时最长的长征,康克清和朱德总司令与战友们一道欢呼着、跳跃着,共同缅怀这段长达两年之久的艰难岁月。11月底,康克清随红军总部到达陕北保安县,次年7月,她在延安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结束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1937年8月,康克清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历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
  题图 康克清在延安
  责任编辑 冷 波
其他文献
在本人和同行的课件制作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究,对症下药,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毛泽东和任弼时同为湖南人,毛泽东比任弼时大11岁。任弼时少年时就认识毛泽东,并热衷于参加毛泽东组织的活动。1920年暑假,经毛泽东介绍,从长郡中学毕业的任弼时赴俄勤工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毛泽东和任弼时成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配合默契的亲密战友,并肩战斗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鞠躬尽瘁、奉献才智的大风大浪中。  我不同意张国焘那一套  任弼时1
1922年8月.为了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党内合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李大钊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发生很大争论。据与会者回忆。李大钊基本上赞成共产国际的意见
增强学生动手实验水平,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使用实验软件、硬件方面以及普遍提高学生实验兴趣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希望能增强
论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构建企业精神,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文试图从分众传播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电视传播者和电视受众两方面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从而引出对当前分众传播问题及改进方向的思考。
自1995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三讲”其实就是一个标准问题,即: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把握什么样的原则
阐述了情感的导向性、多变性和可塑性以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促进、转化和调节作用;强调要尊重人、注重感情投入;理解人,注得心理勾通;感染人,注得人格塑造。
本文介绍了锦屏二级水电站3^#引水隧洞有盖重防渗固结灌浆试验的施工方法和试验参数。通过防渗固结灌浆试验,总结出在灌浆施工中应及时采集的相关信息和采取的施工工艺,既保证
根据研究生学员特点和培养目标,就青年教师上好研究生课程应把握好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探讨分析,结合授课内容,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供青年教员一起分享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