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金融扶贫总体要求,以人民银行交口县支行金融扶贫工作实践为例,总结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金融机构发力、贫困户受益的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新尝试和新经验,重点从调查研究、政策传导、信贷宣传、责任落实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经验做法为人行县支行金融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扶贫;金融履职;工作经验
交口县属山西省定贫困县,全县95个行政村,381个自然村,贫困村85个,占比22%;建档立卡贫困户9218户,贫困人口25140人,占全县人口23.5%。人行交口支行为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积极发挥履职能动性,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联合并通过体系化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金融机构发力、贫困户受益的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新格局,取得了实效,对人行基层县支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如何履职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以调查研究作先导,解决贫困户整体承贷能力和总体信贷需求怎么样的问题
注重调查研究并将之作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是我们人民银行的优良传统。为提高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加强扶贫信息的对接与共享,做好数据采集,确保数据信息精准,人行交口支行通过到县扶贫办调阅全县贫困户的档案以及深入贫困户家庭调查,将所有贫困户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家庭完整且家庭主要成员有完全劳动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无重大债务、无不良记录;第二类:家庭相对完整,家庭主要成员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重大债务、无不良记录;第三类:家庭不完整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弱病残。将前两类列为信贷需求户基数。随后,支行抽调各金融机构信贷人员16人组成了贫困户信用评级暨信贷需求调查组,在支行金融管理部的带领下,分小组、分片区,进村入户认真了解可能有信贷需求贫困户的家庭人口、财产、投资项目等情况。在村民小组长和驻村干部的积极协助下,共收集了2236个贫困户的上述资料。
二、建立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解决部门之间如何高效协作问题
人行交口支行切实承担起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作用,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居中协调,全面筹划。为确保《关于“五位一体”推进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效落实,全方位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水平,支行及时向交口县委政府汇报了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组织召开了有政府分管领导、银监、银行和保险公司参加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工作联席会,在修订完善《交口县创新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交口县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交口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暂行办法》,成立了政府分管县长任主任,人行行长李全德任副主任的“交口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委员会”,筹措了1805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解决了“五位一体”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风险补偿问题,从而建立起了“政府、银行、保险、实施主体和贫困户”五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
三、拓宽渠道广泛宣传,切实解决贫困户如何全面了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题
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扶贫贷款是救济款和不用还”的错误观念,支行紧紧抓住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服务站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措施。
1.集中培训
支行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数量多、覆盖广和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以“五位一体”政策为主要内容,对全县服务站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真正了解了“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基本原则和“5321”放贷方式等内容,回去后在农村口口相传,及时遏制了错误认识的漫延。
2.微信解答
支行以金融管理部和综合业务部成员为主,与农村金融服务站成员建成解疑释难微信群,随时解答他们在宣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常驻农村的义务宣传员和联络员。
3.印发手册
支行编写了《交口县金融扶贫知识宣传手册》,内容涵盖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模式简介、扶贫工作中常用金融名词和政策名词通俗解释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等内容,特别是加入了征信知识宣传内容。支行将《手册》分布于各个服务站,使金融扶贫和征信宣传变流动化为阵地化,变短期化为常态化,变官腔为民调,切实发挥宣传效果,为小额信贷投放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资源共享,解决如何提高扶贫贷款投放效率问题
支行与各金融机构信贷负责人根据前期对贫困户的调查摸底资料,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家庭财产状况、健康水平、劳动人口和发展意向等为指标,研究确定了风险系数,进而对各贫困户划定了信用等级,并这些资料录入贫困户信息资料库,供各机构在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时参考,避免了重复劳动,方便了对每户贷款数额的把控,从根本上杜绝了借冒名贷款,降低了信贷风险。
五、细化责任,解决如何保障信贷任务完成的问题
为彻底理顺小额信贷投放渠道,确保信贷投放任务的完成,支行紧紧抓住贷款发放的核心环节,制定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考核办法”。一是建立便民信贷办理流程,将业务受理、调查、评审、审批、放贷各个节点的办理人员、联系电话和办结时间明确化,从制度上避免了人难找,事难办及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二是定期召开金融扶贫工作联席会,通报各机构的放贷工作进度;三是明确投放数量和进度,按进度进行督查。
六、统一格式,解决各家自成一体出现的缺漏问题
以旺庄模式为基准,将贷款操作流程和所用文书格式化,既节约了时间,统一了标准,提高了办事效率,也避免了分歧。这些文书主要有公司与带头人签订的“购销合同”、带头人与贫困户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贫困户与实施主体签订的“帮扶合同”以及“委托支付”和“委托扣款协议书”。
七、推荐项目,解决贫困户有了资金办什么的问题
依托《交口县2017年重点产业项目》并结合交口县传统与特色种植养殖项目,以5万元投资规模为标准,细化了各个项目选取条件、运作环境、管理技术、劳动强度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 八、探求模式,解决扶贫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和贫困户如何有效衔接问题
金融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扶贫工作对金融业提出的新任务,基本没有可参考和借鉴的成熟方法,特别是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免担保和免抵押,更使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为尽快破解这一难题,支行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并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加工提炼,创造了极具交口特色的“金融+”八种扶贫模式。
1.“金融+工业企业”的劳务扶贫模式(旺庄模式)
由工业企业的上下游单位或个人即帮扶带头人承贷,企业提供担保,并与一定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长期用工协议,保证贫困户稳定收入。
2.“金融+龙头产业”的助推扶贫模式
即人行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金融机构给交口县龙头产业如食用菌种植的龙头企业或贫困户发放贷款,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3.“金融+订单农业”的带动扶贫模式
即人行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用于金融机构向能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订单农业项目发放贷款。
4.“金融+财政扶贫资金”的撬动扶贫模式(四位一体)
县扶贫办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后,将风险金存入相关金融机构,用于弥补小额信贷资金风险损失。金融机构可按1:8放大比例为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扶贫办给予贷款贴息。
5.“金融+企业+贫困户”的保障扶贫模式
该模式与旺庄模式比较相似,区别在于被带动户没有限制性条件,帮扶带头人享受基准利率优惠。
6.“金融+项目+贫困户”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大象模式)
即依靠项目经营产生收益来带动贫困户增收。
7.“金融+服务站”辅助脱贫模式
人行交口支行秉持“节支等于增收”理念,通过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即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节约了村民办事出行开支。
8.“金融+医疗险”的兜底扶贫模式
为彻底消除贫困户的医药费用负担,支行积极与扶贫办和驻县人寿公司协商,使交口县成为这一险种的试点开办地。
截至2017年底,交口县累计使用人行扶贫再贷款21486万元,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63000万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11034.05万元),较年初净增37974.17万元,完成年度总任务30800万元的167%。带动贫困户5644户,带动贫困人口15803人,分别占全县总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61.2%和62.8%。
參考文献:
[1]王晓毅.金融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北京青年报, 2018.01.14.
[2]廉兴国等.对完善县域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金融时报, 2018.04.17.
【关键词】金融扶贫;金融履职;工作经验
交口县属山西省定贫困县,全县95个行政村,381个自然村,贫困村85个,占比22%;建档立卡贫困户9218户,贫困人口25140人,占全县人口23.5%。人行交口支行为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积极发挥履职能动性,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联合并通过体系化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金融机构发力、贫困户受益的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新格局,取得了实效,对人行基层县支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如何履职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以调查研究作先导,解决贫困户整体承贷能力和总体信贷需求怎么样的问题
注重调查研究并将之作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是我们人民银行的优良传统。为提高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加强扶贫信息的对接与共享,做好数据采集,确保数据信息精准,人行交口支行通过到县扶贫办调阅全县贫困户的档案以及深入贫困户家庭调查,将所有贫困户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家庭完整且家庭主要成员有完全劳动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无重大债务、无不良记录;第二类:家庭相对完整,家庭主要成员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重大债务、无不良记录;第三类:家庭不完整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弱病残。将前两类列为信贷需求户基数。随后,支行抽调各金融机构信贷人员16人组成了贫困户信用评级暨信贷需求调查组,在支行金融管理部的带领下,分小组、分片区,进村入户认真了解可能有信贷需求贫困户的家庭人口、财产、投资项目等情况。在村民小组长和驻村干部的积极协助下,共收集了2236个贫困户的上述资料。
二、建立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解决部门之间如何高效协作问题
人行交口支行切实承担起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作用,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居中协调,全面筹划。为确保《关于“五位一体”推进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效落实,全方位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水平,支行及时向交口县委政府汇报了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组织召开了有政府分管领导、银监、银行和保险公司参加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工作联席会,在修订完善《交口县创新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交口县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交口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暂行办法》,成立了政府分管县长任主任,人行行长李全德任副主任的“交口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委员会”,筹措了1805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解决了“五位一体”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风险补偿问题,从而建立起了“政府、银行、保险、实施主体和贫困户”五位一体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
三、拓宽渠道广泛宣传,切实解决贫困户如何全面了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题
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扶贫贷款是救济款和不用还”的错误观念,支行紧紧抓住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服务站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措施。
1.集中培训
支行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数量多、覆盖广和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以“五位一体”政策为主要内容,对全县服务站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真正了解了“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基本原则和“5321”放贷方式等内容,回去后在农村口口相传,及时遏制了错误认识的漫延。
2.微信解答
支行以金融管理部和综合业务部成员为主,与农村金融服务站成员建成解疑释难微信群,随时解答他们在宣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常驻农村的义务宣传员和联络员。
3.印发手册
支行编写了《交口县金融扶贫知识宣传手册》,内容涵盖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模式简介、扶贫工作中常用金融名词和政策名词通俗解释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等内容,特别是加入了征信知识宣传内容。支行将《手册》分布于各个服务站,使金融扶贫和征信宣传变流动化为阵地化,变短期化为常态化,变官腔为民调,切实发挥宣传效果,为小额信贷投放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资源共享,解决如何提高扶贫贷款投放效率问题
支行与各金融机构信贷负责人根据前期对贫困户的调查摸底资料,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家庭财产状况、健康水平、劳动人口和发展意向等为指标,研究确定了风险系数,进而对各贫困户划定了信用等级,并这些资料录入贫困户信息资料库,供各机构在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时参考,避免了重复劳动,方便了对每户贷款数额的把控,从根本上杜绝了借冒名贷款,降低了信贷风险。
五、细化责任,解决如何保障信贷任务完成的问题
为彻底理顺小额信贷投放渠道,确保信贷投放任务的完成,支行紧紧抓住贷款发放的核心环节,制定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考核办法”。一是建立便民信贷办理流程,将业务受理、调查、评审、审批、放贷各个节点的办理人员、联系电话和办结时间明确化,从制度上避免了人难找,事难办及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二是定期召开金融扶贫工作联席会,通报各机构的放贷工作进度;三是明确投放数量和进度,按进度进行督查。
六、统一格式,解决各家自成一体出现的缺漏问题
以旺庄模式为基准,将贷款操作流程和所用文书格式化,既节约了时间,统一了标准,提高了办事效率,也避免了分歧。这些文书主要有公司与带头人签订的“购销合同”、带头人与贫困户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贫困户与实施主体签订的“帮扶合同”以及“委托支付”和“委托扣款协议书”。
七、推荐项目,解决贫困户有了资金办什么的问题
依托《交口县2017年重点产业项目》并结合交口县传统与特色种植养殖项目,以5万元投资规模为标准,细化了各个项目选取条件、运作环境、管理技术、劳动强度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 八、探求模式,解决扶贫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和贫困户如何有效衔接问题
金融精准扶贫,是新形势下扶贫工作对金融业提出的新任务,基本没有可参考和借鉴的成熟方法,特别是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免担保和免抵押,更使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为尽快破解这一难题,支行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并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加工提炼,创造了极具交口特色的“金融+”八种扶贫模式。
1.“金融+工业企业”的劳务扶贫模式(旺庄模式)
由工业企业的上下游单位或个人即帮扶带头人承贷,企业提供担保,并与一定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长期用工协议,保证贫困户稳定收入。
2.“金融+龙头产业”的助推扶贫模式
即人行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金融机构给交口县龙头产业如食用菌种植的龙头企业或贫困户发放贷款,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3.“金融+订单农业”的带动扶贫模式
即人行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用于金融机构向能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订单农业项目发放贷款。
4.“金融+财政扶贫资金”的撬动扶贫模式(四位一体)
县扶贫办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后,将风险金存入相关金融机构,用于弥补小额信贷资金风险损失。金融机构可按1:8放大比例为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扶贫办给予贷款贴息。
5.“金融+企业+贫困户”的保障扶贫模式
该模式与旺庄模式比较相似,区别在于被带动户没有限制性条件,帮扶带头人享受基准利率优惠。
6.“金融+项目+贫困户”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大象模式)
即依靠项目经营产生收益来带动贫困户增收。
7.“金融+服务站”辅助脱贫模式
人行交口支行秉持“节支等于增收”理念,通过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即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节约了村民办事出行开支。
8.“金融+医疗险”的兜底扶贫模式
为彻底消除贫困户的医药费用负担,支行积极与扶贫办和驻县人寿公司协商,使交口县成为这一险种的试点开办地。
截至2017年底,交口县累计使用人行扶贫再贷款21486万元,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63000万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11034.05万元),较年初净增37974.17万元,完成年度总任务30800万元的167%。带动贫困户5644户,带动贫困人口15803人,分别占全县总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61.2%和62.8%。
參考文献:
[1]王晓毅.金融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北京青年报, 2018.01.14.
[2]廉兴国等.对完善县域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金融时报,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