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用包干制最大的悖论在于:一旦企业为了“超出不补”而退让到“节约归己”的地步。费用使用的原则就松动了。一旦激励机制没有跟上,中饱私囊就会成为普遍现象。
现象
关于营销业务人员的费用报销方式,Q企业近年来一直十分头疼。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为维护管理全国近300家一级代理商渠道,业务人员一个月的大半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公司采用“实报实销制”,老板既要管理费用总量,还要严控不同级别员工的出差标准。
支出最大的费用有三种:差旅费,业务人员长途标准为硬卧,住宿费,业务人员每人每天标准不高于150元;手机费,无论业务人员出差与否,每人每月额度为150元~400元不等。
全年下来,业务人员费用支出近百万元,总费用占年销售额的0.25%。以代理制销售模式而论,这一比例并不算很高。
为了进一步节约费用,在财务人员建议下,Q企业实行费用改革,对经常性出差的业务人员实行“包干制”,其中住宿费用每人每天120元,手机费每人每月200元,节约归己、超出不补。长途交通费由于节约空间不大,暂时不降。
实行这种新的报销制度后,表面看单笔费用是减少了,但总体费用却奇怪地开始攀升。
年终总结,营销管理干部将原因归纳为,由于工作需要业务人员出差时间有所增加,即由原来的每人每月平均20天,提高到了23天。
但这个结论很可疑,因为这一年Q企业的市场投入没有减少,但业绩同比减少了2000多万元。
老板相当郁闷:为什么大家出差多了,工作更努力了,企业却得到销售下滑、业务费用增长的更坏结果?
员工把费用当做收入
企业自查表明,由于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非业务人员的报销方式未变,Q企业在报销标准上出现了双轨制。业务人员报销标准比其他员工低,一起出差时不敢住同样的宾馆,他们感到了明显的歧视。
在这种心态下,业务人员将费用都算作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暗中尽量节省,尽管会损害工作效率和销售业绩。
1.为省钱不怕误事,比如不及时接听手机,以防出现高额漫游话费。他们一般会找到本地坐机电话后让代理商再次打来。
2.不优先考虑工作需要,尽量减少光顾大城市的机会,因为那里的住宿费用太高。
3.过去一个人能办的,现在大家一起办。比如尽量两个人一块儿去某地出差,老业务员出差突然变得喜欢带“徒弟”了,因为可以节省住宿费。
4.要求代理商提供食宿,每月按20天计算,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作为权力寻租的交换,日后则用放松管理、额外投入来回报渠道的“款待”。
5.业务人员为了多拿补助,寻找借口而拖延不归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平均出差时间比上年度明显增加了。
上述行为大量出现,损害了工作效率,造成渠道满意度下降,销售大幅滑坡也就不足为怪了。
费用优先,损失效率
通常讲,企业费用报销方式多为两种:
1.效率优先,注重开源。为了工作业绩的大幅增长,费用相对宽松,员工待遇舒适,企业对外形象也好。一些外资公司便是如此,出差住宿若低于四星或五星级宾馆甚至不予报销。
2.费用优先,注重节流。只要能保证基本工作条件,就尽量节约费用。一些中小企业就是这样提倡艰苦创业的。
采取何种导向,不仅仅要看内部,看员工岗位的工作性质,还要看外部,看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Q企业认为,在代理制模式下业务人员以管理和服务为主,不直接参与销售,不能与直销业务员相比,在费用上可以更“苛刻”一点,但他们却忽视了此时的企业外部环境。
Q企业所在的新能源行业近5年来一直处于超高速成长期,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5%,远远高于中国GDP同比增幅。不少企业都多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这是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产业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发展比稳定更重要,保守或许比激进的害处更大。
Q企业恰恰在此时低估了一线业务人员的重要性。在本该以效率为导向的时期,错误地采取了以费用为导向的策略,只求稳定,却忽视了发展,主次矛盾颠倒了。政策管理导向上出了问题,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战略上的进取良机。
费用报销须与激励机制联动
把工作效率下降、销售下滑归罪于小小的费用包干制,这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为什么有的企业就可以做到两种导向兼顾,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费用?现实中也不乏包干制运作成功的例子呀!
深入调查,我们发现Q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包干制出现问题的潜在原因。
1.业务人员年收入中,与绩效挂钩的奖励部分比例过低,还不到20%,导致干好干坏区别不大。
2.同等职位收入上没有差别,奖金基本平均发放,导致优秀员工受到落后员工的牵累。
3.广告费、促销费等市场投入因素未考虑在内,导致业务人员“起跑线”不公平,业绩增长更多依赖于公司支持,个人努力没能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业务人员要获得高额奖励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堵塞了他们靠工作努力来“开源”的可能性,那么“节流”就成为唯一的增收方式。赚取“包干差额”才会成了业务人员的普遍现象。
如果激励机制完善了,会有什么不同?答案很简单,激励提高了,费用也就成了小钱,自己为了更大的收益,贴补一些也甘心。
可见,费用报销制度竟是与激励制度联合在一起互动的。不体察全局,不统筹解决,局部的所谓改革可能会打破企业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与期望相反的负面效应。
当兵打仗,自己买枪?
费用包干制最大的悖论在于:一旦企业为了“超出不补”而退让到“节约归己”的地步,费用使用的原则就松动了。这给了员工“无条件节约”的正当理由,一旦激励机制没有跟上,中饱私囊就会成为普遍现象——把费用用在工作上,不如落在自己口袋中更实惠,好员工也有了做坏人的冲动。
当兵打仗,没有自己买枪的道理。同样,企业为了节省费用提出“超出不补”,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
绩效考核不完善的企业有如坐在一个炸药包上,报销制度再出现问题,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企业把主要精力投人在增收上,捡西瓜的季节丢几粒芝麻没什么了不起。这种时候费用相对宽松一点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可以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放开手脚去工作,市场回报才更为诱人。
编辑:范超伟
现象
关于营销业务人员的费用报销方式,Q企业近年来一直十分头疼。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为维护管理全国近300家一级代理商渠道,业务人员一个月的大半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公司采用“实报实销制”,老板既要管理费用总量,还要严控不同级别员工的出差标准。
支出最大的费用有三种:差旅费,业务人员长途标准为硬卧,住宿费,业务人员每人每天标准不高于150元;手机费,无论业务人员出差与否,每人每月额度为150元~400元不等。
全年下来,业务人员费用支出近百万元,总费用占年销售额的0.25%。以代理制销售模式而论,这一比例并不算很高。
为了进一步节约费用,在财务人员建议下,Q企业实行费用改革,对经常性出差的业务人员实行“包干制”,其中住宿费用每人每天120元,手机费每人每月200元,节约归己、超出不补。长途交通费由于节约空间不大,暂时不降。
实行这种新的报销制度后,表面看单笔费用是减少了,但总体费用却奇怪地开始攀升。
年终总结,营销管理干部将原因归纳为,由于工作需要业务人员出差时间有所增加,即由原来的每人每月平均20天,提高到了23天。
但这个结论很可疑,因为这一年Q企业的市场投入没有减少,但业绩同比减少了2000多万元。
老板相当郁闷:为什么大家出差多了,工作更努力了,企业却得到销售下滑、业务费用增长的更坏结果?
员工把费用当做收入
企业自查表明,由于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非业务人员的报销方式未变,Q企业在报销标准上出现了双轨制。业务人员报销标准比其他员工低,一起出差时不敢住同样的宾馆,他们感到了明显的歧视。
在这种心态下,业务人员将费用都算作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暗中尽量节省,尽管会损害工作效率和销售业绩。
1.为省钱不怕误事,比如不及时接听手机,以防出现高额漫游话费。他们一般会找到本地坐机电话后让代理商再次打来。
2.不优先考虑工作需要,尽量减少光顾大城市的机会,因为那里的住宿费用太高。
3.过去一个人能办的,现在大家一起办。比如尽量两个人一块儿去某地出差,老业务员出差突然变得喜欢带“徒弟”了,因为可以节省住宿费。
4.要求代理商提供食宿,每月按20天计算,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作为权力寻租的交换,日后则用放松管理、额外投入来回报渠道的“款待”。
5.业务人员为了多拿补助,寻找借口而拖延不归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平均出差时间比上年度明显增加了。
上述行为大量出现,损害了工作效率,造成渠道满意度下降,销售大幅滑坡也就不足为怪了。
费用优先,损失效率
通常讲,企业费用报销方式多为两种:
1.效率优先,注重开源。为了工作业绩的大幅增长,费用相对宽松,员工待遇舒适,企业对外形象也好。一些外资公司便是如此,出差住宿若低于四星或五星级宾馆甚至不予报销。
2.费用优先,注重节流。只要能保证基本工作条件,就尽量节约费用。一些中小企业就是这样提倡艰苦创业的。
采取何种导向,不仅仅要看内部,看员工岗位的工作性质,还要看外部,看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Q企业认为,在代理制模式下业务人员以管理和服务为主,不直接参与销售,不能与直销业务员相比,在费用上可以更“苛刻”一点,但他们却忽视了此时的企业外部环境。
Q企业所在的新能源行业近5年来一直处于超高速成长期,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5%,远远高于中国GDP同比增幅。不少企业都多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这是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产业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发展比稳定更重要,保守或许比激进的害处更大。
Q企业恰恰在此时低估了一线业务人员的重要性。在本该以效率为导向的时期,错误地采取了以费用为导向的策略,只求稳定,却忽视了发展,主次矛盾颠倒了。政策管理导向上出了问题,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战略上的进取良机。
费用报销须与激励机制联动
把工作效率下降、销售下滑归罪于小小的费用包干制,这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为什么有的企业就可以做到两种导向兼顾,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费用?现实中也不乏包干制运作成功的例子呀!
深入调查,我们发现Q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包干制出现问题的潜在原因。
1.业务人员年收入中,与绩效挂钩的奖励部分比例过低,还不到20%,导致干好干坏区别不大。
2.同等职位收入上没有差别,奖金基本平均发放,导致优秀员工受到落后员工的牵累。
3.广告费、促销费等市场投入因素未考虑在内,导致业务人员“起跑线”不公平,业绩增长更多依赖于公司支持,个人努力没能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业务人员要获得高额奖励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堵塞了他们靠工作努力来“开源”的可能性,那么“节流”就成为唯一的增收方式。赚取“包干差额”才会成了业务人员的普遍现象。
如果激励机制完善了,会有什么不同?答案很简单,激励提高了,费用也就成了小钱,自己为了更大的收益,贴补一些也甘心。
可见,费用报销制度竟是与激励制度联合在一起互动的。不体察全局,不统筹解决,局部的所谓改革可能会打破企业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与期望相反的负面效应。
当兵打仗,自己买枪?
费用包干制最大的悖论在于:一旦企业为了“超出不补”而退让到“节约归己”的地步,费用使用的原则就松动了。这给了员工“无条件节约”的正当理由,一旦激励机制没有跟上,中饱私囊就会成为普遍现象——把费用用在工作上,不如落在自己口袋中更实惠,好员工也有了做坏人的冲动。
当兵打仗,没有自己买枪的道理。同样,企业为了节省费用提出“超出不补”,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
绩效考核不完善的企业有如坐在一个炸药包上,报销制度再出现问题,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企业把主要精力投人在增收上,捡西瓜的季节丢几粒芝麻没什么了不起。这种时候费用相对宽松一点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可以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放开手脚去工作,市场回报才更为诱人。
编辑:范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