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家篆刻市场走俏

来源 :艺术生活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篆刻史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印章多以金属、玉石为材,不易腐化,又因其为独立的实心体,不易损坏,较易保存;比较小又具有一定把玩性,又为书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一位书画家一生可能要拥有上千枚图章,所以量就大了,而其他摆设件可能只用一两件就够了;再则就是印章是持信之物,它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会有一两枚,这里有很多也是出自名家之手,所以量是不可估计的。
  如此大的存世量,自然使得印章收藏不会冷门,特别是去年苏富比拍卖的乾隆和嘉庆的印章拍出天价,必然会刺激印章拍卖行情,为了了解印章拍卖的特点和现状,记者采访了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文房清玩砚印部负责人蔡祥祥。
  
  印材稀世 篆者大才
  
  艺报:你觉得印章的收藏价值在哪里?
  蔡祥祥:首先,篆刻是独立的一门艺术,从两千多年前有古玺开始,到明清流派印,都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印章虽小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第二,印章是传统艺术家的一门必修课,所谓诗书画印,缺一不可;第三,印章是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书画家往往会在落款处画押,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随着矿产的不断挖掘,印材越来越珍贵,印材市场越来越受人关注;第五,就是印钮的制作也是一门雕刻艺术。
  艺报:印章的价格是什么决定的?
  蔡祥祥:篆刻家个人本身的艺术造诣,包括篆刻造诣和书画造诣,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另外,印章的使用者也影响它的价格,比如皇帝、名臣、大文豪的用印价格肯定比一般文人的用印要高,相比较而言,在同一时期同类的作品里面,历史价值越大,它的价位肯定是越大的。印材是矿产资源,在现在看来它的价值对价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田黄、芙蓉、翡翠、白玉这样的材料价格就不菲。以及印材的巧妙设计和雕刻工艺同样影响它的价格。几个方面一综合,它的价格就体现出来了
  
  假章难造
  
  艺报:那如何来鉴定印章的真假呢?
  蔡祥祥:因为印章讲求章法、篆法,它们是篆刻家特有的,其他人仿不出来,运刀方式每个人也有所不同。比如陈巨来的用刀很直,是一段一段推过去的,底下切得很平,字的结构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尤其是他的边款,一刀下去一点修改的余地都没有,最能体现篆刻家的风格,因为仿出来的往往会很散,就像我们自己写字的时候并不事先描出外形,而是直接下笔,心里是有一个谱的。另一个依据就是石材,看石材的开采年代,比如一块石头是90年代开采出来的,但是用它刻的50年代的印章,那这枚印章肯定是有问题的。还有一个依据就是看有没有机械的痕迹,因为以前的印章都是手工的,而现在都是用机械刻的,工具不一样。最后就是包浆,做旧的痕迹会很明显。
  艺报:如果用老石头重新刻的印,鉴定起来难度就更大了吧?
  蔡祥祥:那要看对篆刻家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的熟悉程度了。主要通过它的篆刻艺术性、用刀方式等方面来判断,就和鉴定书画的用笔、墨色是一样的。还有一种就是看看印章的使用痕迹,好的石头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吃进印泥的油,会变得透明。
  
  春拍行情看好
  
  艺报:印章的拍卖前景怎样?
  蔡祥祥:从我们的拍卖成绩和整个市场的反应来讲,印章拍卖的前景是很好的,有些篆刻家的作品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少,比如赵之谦,一方就是一方,而且他的篆刻地位很高,这是无法替代的。像吴让之作品的市场价格肯定会往上走,与一般的作品的价格会拉开距离,就像现在的书画拍卖一样,精品及名品的价格涨幅是最大的。现在的印章收藏挺热门的,尤其是寿山石,颜色很丰富,品种比较多,非常招人喜欢,市场比较火热,鸡血石也是现在市场追捧的一个热点。
  艺报:除此之外还有哪种印材受到市场关注?
  蔡祥祥: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青田灯光冻、封门青都比较不错,但是它们的价格还远远没有跟上,跟田黄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艺报:今年西泠春拍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有哪些精品?
  蔡祥祥:童大年刻的三枚田黄石俞凤韶用印,质地非常好,为田黄石里的精品;林文举雕田黄石东山报捷薄意摆件,重1054g,在拍卖市场很少有这么大的田黄石拍品;林清卿雕田黄石荷塘宿鹭薄意章,重140g,为林清卿的精品之作。在篆刻方面有吴昌硕刻林际康寿山石对章,齐白石刻白高山自强不息闲章,还有一枚陈巨来的“京兆”印等等, 另外还有难得一见的陆俨少、关良的作品。
其他文献
钱小纯,擅画大写意人物和山水,虽为女性,画面中却毫无脂粉气,不落媚俗,充斥着不亚于男性的决断和阳刚之气。  钱小纯是一个孤独的女性,但是,这份孤独却是她所喜欢的,了无挂碍,自得其乐,在物欲横流的尘世,用心灵描绘理想的桃源。随意自然的心态使得她的绘画不刻意追求法度,但是理法自在其中。  钱小纯毕业于原浙江美院附中,她是以人物画起家的,崇尚简洁,线条简练有力,疏于情节,形象古拙,夸张变形,抛却一般女性
期刊
自序    公元二千年,应云南师范大学之邀,举家南迁来校任教。从此,泥牛入海无消息,亲友如相问,两地雁无声。十年磨剑,光阴荏苒,石沉滇海,岁月蹉跎。山脊梁上夕阳拉长了我的身影,寨子里竹楼上多了一个北方的醉汉。我或一人行走在山间林莽,或带学生采风于峡谷深处,踩着茶马古道的蹄印前行。大山与作品万里咫尺,山民与我更加贴近,因为那里的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心底明亮。古村民居是我栖息之所,山民的喜怒哀乐收
期刊
当收藏渐渐成为投资理财的常态,收藏方向也渐渐变得多元且丰富,各个拍卖公司在以各自的优势进行新藏品的挖掘,2011年9月15日,北京匡时将从书画视角发挥专长,与“经典北京”艺术展携手推出 “与佛有因”——近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精品展,对二十世纪大师们手摹心造的佛造像、清供图与各式佛言法语做一次集中的梳理和展示。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匡时佛教题材书画板块负责人。    艺报:什么原因促使你们选择佛教题材的书
期刊
陈川    1978年生于湖北荆州。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先生。曾就学于湖北美术学院,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现为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部分参展经历: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  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2010年  “与亚运共舞”美术作品展  中山艺术邀请展  2012年  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    出版有:    编著的5部专业技法
期刊
袁玲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笑,生活中仿佛没有什么烦忧,一如她的画作一般,总是给人一种安然、沉静的感觉,她对画画的热爱是天生的,家人的支持更是给了她坚定地走下去的决心。大概是由于袁玲玲这么多年一直待在学校的关系,虽说她已结婚生子,但是身上并没有沾染社会的习气反而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单纯的感觉。袁玲玲说她的幸福点特别低,一点开心事就可以胀满整个心灵,这样的幸福感反映在画面中让观者看后也同样觉得非常幸福。问及
期刊
中国自1993年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以后,各地纷纷效仿,发展至今,规模最大的是艺术北京、CIGE、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和香港国际艺术展,在竞争和拼杀中,有些积极创新,成为博览会中的强者,有些举步维艰,不过仍在坚持。好的艺博会的评判标准不是国际化,而是找到最适合的主办方、合适的参展商、合适的买家,这种说法无疑是当下最实际的。    艺博会的十八载肉搏战    北京:1993年,中国最早的艺博会——中国艺
期刊
李桐  别名李彤,男,1976年5月12日生于杭州,籍贯福建永春。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本科,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曾执教于浙江工程学院(担任基础教研室主任)和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绘画系(任国画专业教研室专业负责人)。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国画工作室。  出版《披襟当风-李桐作品集》《当代中华优秀美术家大系——李桐作品集》
期刊
在充斥着矛盾与激进的当代艺术作品里,唐晖的作品很“另类”,他的作品科幻而又哲学,既有着对社会人文的思考,也渗透着个人情感在其中,这兴许是跟个人兴趣相关的。唐晖17岁凭借一幅小油画《画室》成为“85美术新潮”的一分子,之后作为一名学生毕业创作获得满分的优异成绩,足以证明了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努力,同时他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参加过两届上海双年展的艺术家。如果说一幅画能让大众停下三分钟去审视就是成功,那么观
期刊
画画的女子身上总会散发出那么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韵味,男人笔下的女子似花、似水,总是给人一种琢磨不透、有着猫儿一样矛盾个性的感觉。但,这只是他们看到的,女人画女人,笔下的人物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还记得潘玉良是怎么画女人的,她笔下的女人,丰腴、妩媚而又健壮,似乎既有女人的柔美也有男人的健美。史丹,也是一个画女子的女子,她画中的女人,有柔,有媚,但却让人观而不腻,画中的女人或喜或悲,仿佛也能牵动人心一般的
期刊
白野夫自认不是个有艺术天分的人,但实际上他在王小帅的电影《极度寒冷》《越南姑娘》里都出演过角色,  在北京拍摄短故事片《22元》,主演出租司机,该片入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加坡亚洲新电影展,  他组过摇滚乐队、做过行为艺术、他长于极具冲击力的当代艺术,也擅画古典温婉又具有时代意味的唐代仕女。  如果说他幼年时懵懂的涂鸦只是出于儿童的天性,那么中学时代,  在看了两位中央美院的学生在他们县文化馆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