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越来越深入,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方面也从整体水平深入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几年来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正> 看到《书屋》一九九八年第四期刊出的龚育之《伟人可,我辈亦可》,至此,就我所知,在三个刊物——《东方文化》《同舟共进》与《书屋》上,三个作者——李普、龚育之和于光
从"成人"的价值诉求与君子人格的建构两方面探讨了古代士大夫成长过程中的礼学修养与君子人格形成的问题,分析了儒家思想中"成人"的基本含义及"成人观",讨论了君子人格的内在
以211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开放式问卷作了预调查,筛选后得到了公正价值观者的71项特征.正式调查以432名大学、高中、初中三个学龄段学生为被试,对这些特征项作重要性评价.结果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后1 h,通过小
槲皮素(quercetin)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果实中,也是人类饮食中最主要的生物类黄酮。大量研究发现槲皮素具有降血压、抗氧化、抗
"礼"、"法"的初始含义充满了神性,是神化思维作用下的产物。殷商以后,"礼"、"法"渐渐褪去神性色彩,成为贵族统治阶级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工具,由此走上了世俗化进程。世俗化
2016-2017年针对黄金百香果主要生长期进行气候适应性观察,分析其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冬季低温过程、花期阴雨天气及夏季高温等不利天气对其生产过程的影响,提出在生产中应采取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的降压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予缬沙坦加氟伐他汀治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便方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予以中药益气养血通便方(黄芪、当归等组成)治疗。每日1剂,共观察6个月。结果经治疗后临床治愈32例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高龄患者(≥65岁)运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心内科住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