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背景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特别是评价中存在“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评价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等傾向。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复杂性特点等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在“破五唯”背景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五个“更加”新思路: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更加彰显中国标准、更加突出特色贡献评价、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分类评价及更加强调同行评价,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破五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4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1]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生力军,其教学科研人员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3],也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强调,“扭转指挥棒,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引导高校社科界潜心做学问”[5]。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引导高校培养优秀哲社人才,潜心学问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形势与挑战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体系初步建立,各阶段取得较多成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等原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一段时间以来,在各大排行榜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唯论文”“唯数量”“SCI至上”等现象比较堪忧,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及人才头衔帽子等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研究价值扭曲、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初心[6]。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面临如下新挑战。
   (一)“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堪忧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破除高校科技评价中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实际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部分机构和高校简单移植自然科学的做法[6],将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 & 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人文科学索引)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中,并占有相当重要的权重,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评价中也存在“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现象,其后果更加严重。目前SSCI、A & HCI等收录期刊主要以欧美国家英文期刊为主。以SSCI为例,2019年共收录3245种期刊,从区域看,3025种期刊来自欧洲和北美洲,占比93.22%。从国别看,2378种来自美国和英国,占比73.29%,中国仅10种期刊入选,占比0.31%。这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中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主导。唯SSCI、A & HCI等收录的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导致国内部分学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国际期刊的选题、视角、研究方向等,片面迎合西方学术范式,而忽略对中国本土问题的研究、人才培养和教学等[7]。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受到关注度偏低,从而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偏少,影响力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学术话语体系受到限制。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相比显著滞后。
   (二)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倾向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外部分商业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主要以论文总数、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声誉调查以及具有各种头衔帽子的人才数等量化指标为主,忽略对研究成果质量和创新性,以及“立德树人”等难以量化观测点的考查,评价方法简单化、过度数量化,不能真实反映哲社学科的发展规律。受这些排名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课题申请、评优评奖等各类评审中,人才头衔帽子及论文篇数、影响因子、经费总额等数量化指标成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尺度,而对其成果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等考察较少。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导向及评价分类不明确,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影响因子,轻社会效应,重学术专著、科研论文,轻调研报告、咨询建议、文艺创作等不良倾向[7]。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完全从理论到理论,未将论文和研究书写在中国大地,限制了高校智库作用发挥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部分商业排名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
   随着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国际国内各类评价逐渐丰富发展。评价主体逐步从学术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政治信仰、知识背景、利益结构等不同,导致评价目标、评价体系、信息获取、评估处理等不同,部分情况下对同一评价对象的评估结果差距较大。部分商业机构注重自身利益、企业品牌声誉影响,在排名体系中主要采集公共数据,偏重对科研与学术指标的考察,基本未设置立德树人成效方面的指标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对学科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的本质考虑不够,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8]。对高校等办学机构聚焦论文及定量指标产生一定误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
   自然科学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常常是定量的,具有可验证性,其评价也是量化的。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认知取向、研究成果、引用行为等方面显著不同。在研究对象上,其研究的是人类和个体及其组成的社会、文化产物,是一种主观的“软”事实,具有柔性和不可验证性,各人各派的学说很难取得一致或共识。在研究成果上,其以思想性、意识形态性、价值导向性为主要特征,有较多价值判断,意识形态属性浓厚[9]。在引用行为上,其与自然科学不同,其引文周期一般要比自然科学更长,存在“睡美人”现象[10]。与此同时,在哲学社会科学内,各学科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11],其侧重于社会中人的个体活动研究。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社会中人的群体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研究,较多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等研究方法。而艺术类科学除具有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注重实践、行知模式、创作归宿等特点[12]。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评价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置多类多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全世界通用、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
   (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向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建设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快速变革产生的许多新的发展问题和时代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解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研究还是凭着兴趣爱好进行研究,追求近期研究效率还是长远的研究品质,都对评价的数量与质量等产生影响[13]。在经费投入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但与自然科学和国外同类国家相比,哲学社会学科的各类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不足与不均衡性,“二八”现象较为明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了获得必要的经济待遇,指导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地申请各类课题项目,从而对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研究导向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术评价。在文化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一定的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思潮的挑战。少部分研究人员受不良思潮影响,缺乏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请愿,为国立言论”“立德立功立言”等优秀精神。在研究上存在急功近利,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对学术研究和评价产生诸多影响。
   (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仍需继续完善
   目前,我国各类评价快速发展,自然科学相关评价已比较成熟。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主要移植于自然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学科评价层面初步探索形成区别于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但叶继元等认为,我国尚未形成能走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14]。在评价指标体系上,部分排名排行榜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还比较单一,实施同行评议的学术共同体与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两个定性与定量评价主体存在割裂,难以融合[8,15];在评价结果上,部分评价存在结果软化,未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在发布后却对高校和研究者产生错误的评价导向。
   三、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改进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也强调要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本文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在破“五唯”背景下,就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五个更加”的思路。
   (一)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確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必须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内涵,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确的哲学社会学科评价导向。在评价中把牢政治关,引导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发表、传播思想中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7]。比如: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中,重点考察立德树人,面向“四个服务”培养人才情况;对学科建设的评价中,引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话语权建设,相关成果要体现其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从学科覆盖度、厚重度、引领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对论文专著的评价标准,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学术影响,以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的贡献。在课程体系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的贯穿引领,考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有机结合立德树人情况。    (二)更加彰显中国标准,引导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特点[18]。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彰显突出中国标准,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发展,解决中国问题。为扭转“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等不良导向,在评价标准如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获奖等更加强调中国标准。比如:“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作为重要的党报党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将在“三报一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作为重要学术成果,与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同等对待;将“马工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具有重大影响力多次再版的教材等特色人文社会学科成果纳入指标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在智库成果的评价标准上,重点在应对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和影响度。同时规定代表性学术论文成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布,引导将论文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三)更加突出特色贡献评价,引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强化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联系,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中,应更加重视“特色贡献”评价,注重问题导向,解决实践问题。适度淡化各类项目经费、学术论文等数量化指标和人才头衔帽子,强化发挥智库作用。重点考察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研究起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1],考察服务打造“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特色贡献,考察其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情况。比如:法学重点考察其在服务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贡献和作用等;艺术学类重点考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四)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哲学社会学科特色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成果等方面显著不同于自然科学,且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差异性较大。因此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应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研究成果,分类评价,克服“一把尺子”评价的弊端,通过评价鼓励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分类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评价体系的学术成果,应扭转“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既包括“著作”“教材”“图书”“普及读物”“收藏”等,还允许部分学科包含“译著”“编著”“古籍整理”“文学创作作品”等。在评价标准上,人文学科突出专著,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专著评价权重应更多;社会学科重点考察研究方法、路径创新性,及原创性研究成果;艺术学科应考虑其实践性、创造性,着重考察在创作展演水平、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就。
   (五)更加强调同行评价,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
   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应统筹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扭转过度数量化等不良评价导向,注重对学术成果质量与创新力的评价。评价中将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主要采用同行评议,学术共同体评价更能体现研究价值。为提高科学性,辅以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采用“融合评价”等新方法,提高同行评议的正确导向性、科学性和可信度[15,19]。以专家信任度为核心,以提高评价质量为目的,建立健全专家回避制、公示制、申诉制、元评价等制度,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保证评审专家信任度、权威性和相对公正性[14]。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数据平台,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基于大数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声誉、知名大家等进行分析,提高评价的公信力与可靠度。
   四、结论与探索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背景下,破除“五唯”顽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改革,首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将马克思主义贯穿评价的全过程。其次评价中要更加彰显中国标准,突出中国特色,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四个服务”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最后应充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分类构建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术共同体为依托的同行评议制度。同时,借鉴国外评价经验,推动中国气派的国际共识,适当吸收国际共性元素,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国际影响力。以此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推动树立国际评价话语权,引导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6-05-18)[2019-07-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2]中共中央、國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0-10-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3]刘延东.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6-06-13(01).
  [4]陈宝生.发挥高校优势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EB/OL].(2017-05-17)[2019-07-25].http://www.moe.gov.cn/s78/A13/moe_1204/201705/t20170517_305073.html.   [5]教育部.写好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奋进之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EB/OL].(2020-04-30)[2020-07-2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004/t20200430_449056.html.
  [6]任孟山.破除“唯论文”顽疾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EB/OL].(2020-02-26)[2020-07-25].https://www.sinoss.net/2020/0226/92379.html.
  [7]程恩富,陈金明.源浚”方能“流远”——关于改进学术评价机制的思考[EB/OL].(2016-02-01)[2019-07-25].http://www.cssn.cn/dzyx/dzyx_gwpxjg/201602/t20160201_2852768.shtml.
  [8]王志章.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9]李品,杨建林.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问题、策略及指标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18(16).
  [10]王海燕.无中生有与唤醒“睡美人”[J].情报学报,2014(2).
  [11]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2]曹宁.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看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访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長陈应鑫[J].艺术教育,2018(3).
  [13]叶继元.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EB/OL].(2016-05-18)[2019-07-25].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7082635.html.
  [14]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5]林梦泉,任超,陈燕,等.破解教育评价难题 探索“融合评价”新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2).
  [16]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9-11)[2019-07-25].http://edu.people.com.cn/GB/8216/421254.
  [1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6-12-8)[2019-08-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18]欧清华.社科研究要展现中国话语权[EB/OL].(2017-03-07)[2019-08-05]. http://sscp.cssn.cn/xkpd/xspl/201703/t20170307_3441992.html.
  [19]林梦泉,陈燕,毛亮,等.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4).
  [责任编辑  宋    宇]
其他文献
研究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二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核心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文章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以期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达成或超越学习目标.
为了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高校图书馆的情报信息工作,应当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转变情报信息工作为知识服务.本文阐述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究应对策略,以有效创新发展目标、提升其服务功能.
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概述,分析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档案管理学的理论提出建议,旨在能够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减少开发与利用成本.
本文简要分析电子政务对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要求,并提出三大策略:厘清工作格局,加强平台建设;完善资源建设,强化档案收集;树立用户思维,建立反馈体系,以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的一声炮响,震惊了全国人民,也震惊了北平大学的莘莘学子,正在北大法学系读书的黑龙江省安达籍学生丁济阳毅然放弃学业,走上革命征途.rn一、投身抗日rn“九一八”事变后,丁济阳和他的同学组织了“抗日请愿团”奔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立即出兵抗日.但是,蒋介石反动政府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请愿没有达到目的.
期刊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档案管理、信息提供机构,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确保高校图书馆能够在信息时代更高效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相关人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并最终得出一种有效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对策.
“互联网+”为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新思维,指明了档案数字化的应用方式,拓宽了档案管理改革路径.本文主要从“互联网+”档案管理现状出发,探索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措施.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转变成为国际通用语。文章描述了英语通用语的具体交际模式,指出英语通用语交际的成功需要从本族语、英语本族语以及其他非英语本族语三方面综合考虑,并从语言、文化以及交际规则三个维度入手来构建英语国际通用语的语用能力,以期对EFL语用能力的教学培养有所启发。  关键词:英语国际通用语;交际模式;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会使医院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本文将论述档案管理与医院文化之间的关系、档案管理促进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改变了原有的模式,推动了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本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系统的现实价值,并依据档案数据挖掘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