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非现实之间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金肯定是美国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25部小说中他一人就独占了7本。今天,他的每本新书依然能登上当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其作品总印数只有《圣经》可以媲美。金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广播电台,玩具商出品他作品人物的玩具,甚至有连环杀手模仿他书中的作案手法。四十年间,他共出版了66本长篇小说,11本短篇小说集,7本探讨文艺创作的“非小说”,63部影视剧。
  一
  从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恐怖类作品大行其道,伴随着一个焦虑的文化语境。资本主义时代,现代化大发展和科学主义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类精神家园的失去。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正是这样一种喟叹。失去信仰的人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而恰恰由于失去了精神引导对现实的超越性,使得人类生活在极度世俗化的同时也变得平面化起来。“物”的极度膨胀给人造成了从现实中的非现实的恐怖之感,荒凉和没有意义是很多现代人的感受。危险发生在人们身边:科技呈几何级数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步步升级,病毒的变异和爆发,贫富不均,种族矛盾,环境污染……让现代人在消解一切崇高、娱乐才是王道的后现代表征之下,深感不安。这样的焦虑似乎只能以毒攻毒,通过恐怖的手段来进行排解。斯蒂芬·金不断暴露出美国社会种种涌动的暗流:种族矛盾、宗教冲突、性别压迫、家庭危机、青少年的困境、科技发展的道德悖论……庞大的销量,显示出斯蒂芬·金作品的深入人心:
  首先,金的恐怖艺术具有高度的现实性。金的恐怖世界包罗万象,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有自己独特的注视;既有怪物恶魔,也有立足于日常生活的怪人怪谈。但所有这些共同的一点就是“真实”。事实上,金的恐怖小说甚至要比现实主义小说更为真实地描述我们的世界。因为很多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描绘的雖然是现实生活,却往往在字里行间带有理想的痕迹。而金的恐怖小说尽管讲述的是不可能发生的离奇故事,却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从根本处刻画了现代人心底最真实的恐惧。从这一点看,金作品的真实性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其次,对社会问题的暴露、对文化的反思。斯蒂芬·金的作品立足于日常生活,通过鬼怪和灵异事件,对底层老百姓和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焦虑和不安极端化、夸张化、陌生化,由此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文化、体制、发展提出了警世和反思;而与此同时,这种自然真实、如临其境的描写,为读者成功地制造了恐怖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对读者的心理压力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为他们增强了接受现实的能力。
  简单说,在斯蒂芬·金的作品中,“现实形象”的异化产生了“非现实”的恐怖效果是他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在拍成电影后,人们更是以影像、声音和画面的形式,加深了金所设定的氛围的感受力。在声像的艺术中,斯蒂芬·金的恐怖王国被丰富和延展开来。
  二
  历史上,从来不乏以死亡和恐怖作为娱乐和观赏对象的时代,例如古罗马的角斗士,中国古代老百姓争看酷刑。今天,我们欣赏死亡和恐怖是虚假的,带有某种反思和反抗的心理意识。波德里亚和费斯克所说的后现代社会的“奇观”,乃是一切都以娱乐至上,“恐怖”也成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对象。电影的诞生,让曾经停留在纸面上的恐怖形象鲜活起来。一百多年来,许多优秀电影人不断在探索着恐怖电影的各种发展方向,从恶魔恐怖、末日恐怖、怪兽恐怖到人格恐怖不一而足。恐怖片成为与电影科技同步发展的最大片种之一。斯蒂芬·金的很多小说都被拍成电影,新的传播形式赋予其作品新的外延和内涵。通过比较翻拍电影与原著,可以看出不同的传播媒介对恐怖的不同理解和表达,以及“现实”与“非现实”之间转换的不同机制。
  作为一种声音与影像的艺术,电影在恐怖气氛的渲染上主要有三个途径:镜头的运用、剧本的故事编排、背景音乐的增强效果。恐怖元素的设置要非个人化,像语言一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恐怖的情感在电影中被符号化。现实生活中人类近于本能的情绪往往难以清楚言说和明确表达,电影需将这些情绪具象化,将内在的体验外化,将不存在之物变为眼见之物。
  1.幽闭的空间
  在恐怖影片史上,“幽闭”的题材是导演们始终不渝地热衷的。幽闭是一种隔绝的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割裂。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社会组织结合的日益紧密,使我们与自然日益脱离。这种脱离不是距离上的遥远,而是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自然对于我们再不是古人眼中的养育之地、生命之源、恐怖的对抗性力量。随着与自然的疏离,现代人的空间活动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通的发达使我们可以快速地抵达我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可是这并没有从实质上扩展我们的活动空间,只是点到点的跳跃性模式而已。人们好像只是不停地从一个房间走入另一个房间。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无疑也助长了这种虚幻的幽闭空间的形成。因此,幽闭的感觉如本能一般被压缩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在斯蒂芬·金作品的翻拍电影中,最成功的也是这一类型的题材,比如《闪灵》。
  以电影《闪灵》(the Shining,1990)为例,简要分析一下电影是如何将斯蒂芬·金的恐怖以声像形式表现出来的。
  镜头与声音:影片开始的长镜头展示出凝滞而冷漠的气氛。杰克(杰克·尼科尔森饰),去面试管理员的工作。饭店大门打开,大堂金碧辉煌,红色的电梯门触目惊心,有种鲜血涌出的感觉。一个古怪的画面跳出,是两个穿着棉布蓝裙的小女孩。一系列闪回镜头,表明丹尼的“闪灵”异能和曾发生在饭店的砍杀惨案。随后出场的妻子,以惨白消瘦的面容、焦虑不安的深陷眼睛、温顺懦弱的人物形象,暗示出其“圣母玛利亚”式的命运。在杰克的创作场景中,打印机上的白纸、断续出现的无规律噪音展示出其精神状态的异常。杰克扔网球发出的巨响仿佛枪声,而突然的开门声、枯燥单调的骑车声,外化了主人公内心逐渐累加的神经质和暴躁情绪。通过低角度镜头、变焦镜头和微微倾斜的拍摄角度,导演利用焦距的变化控制空间的收放,将平淡无奇的家具、摆设等周遭事物扭曲变形,以主观/客观视角的转换,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焦灼张力。这些现实场景中的“非现实”营造,与斯蒂芬·金将日常生活陌生化的手法不谋而合。   语言与对话:杰克将丹尼叫到身边,让他坐到自己的腿上,而丹尼好象和他很疏远似的,动作很不自然。杰克强调说:“我希望你喜欢这儿,希望我们永远留在这儿,永远,永远……”这句话是书中描写的心理活动(“远望饭店不想他们离开,他(杰克)也不想,甚至丹尼也不想。也许他已经成了它的一部分。”见斯蒂芬·金:《闪灵》,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的直接表达。影片中的对话还体现出一个细节:当儿子问起杰克是否会保护他们母子时,杰克给了儿子肯定的答复,但他的语言里,却刻意忽略了“妻子”“孩子”“母亲”这些词汇。这个细节将书中的心理描述,通过对话表现出来。
  其他:在凶杀场景“redrum”里,小说中的凶器由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棒球棍,变成了电影中常用的斧头,增强了恐怖的表现力。同时,在小说中,黑人厨师成功协助母子逃出旅馆,而在电影里,黑人一出现就被一刀砍死。斯蒂芬·金对这里针对有色人种的改动十分不满,而从影片效果来看,导演的目的是强化暴力冲突,加强视觉冲击。在影片结尾那著名的搏斗场面中,小说里的树篱动物被改编成迷宫,以冰冷的蓝光、喘息声、不断转换视角的晃动镜头,通过空间构图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结尾处,影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设计:饭店大堂悬挂着一张不起眼的黑白照片,镜头拉近,照片上写着:远望饭店庆祝晚会1921年7月4日,片中正中间赫然是穿着晚礼服的杰克。一张照片概括出书中所描绘的幻觉假面舞会,并通过7月4日这一特殊的日期(美国国庆日),及饭店中大量印第安风格的装饰品,暗示着繁华与荣耀建立在丑闻和恶行之上,具有提升原著的效果。
  2、人形的恐怖
  維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曾明确指出:“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社会学家约翰·奥尼尔则认为人具有五种“身体”: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 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仅当身体被视为生理学、解剖学的对象时,它才是肉体(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身体是被自然、社会与文化建构的。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便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去构想宇宙的形态、社会的形态乃至精神的形态。
  通过这一理论,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恐怖片中的恐怖元素,都归结到了“身体”这个最基本的灵魂承载体上来。当人的身体——人形——在此类恐怖片中登场之时,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高潮亦随之来临。斯蒂芬·金的作品中,表现人形恐怖的题材也有很多。如《魔女嘉丽》《神秘火焰》《死亡区域》等。改编影片对“人形”这一主题的表现,则比小说更为生动鲜活。
  《魔女嘉丽》(Carrie,1976)是典型的例子。书中,嘉丽的自卑和恐惧来自对自己身体的不满,而嘉丽的力量和报复也来自她的身体。丑陋的身体不断积聚恶意,具有了毁灭的能量。而在影片中,嘉丽却身材苗条,皮肤光滑,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而非书中描写的“头发暗淡无光”,“脸上背上尽是青春痘”( Stephen King,Carrie ,NYC: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不同的设置,意图显露出主人公原本“人性”的一面。全书恐怖事件的引发,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是嘉丽在舞会上被猪血淋头的场面。对这段情节的表现,小说中以嘉丽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而影片则是发挥它影音的优势:以颜色艳丽的场面调度、面孔的叠加效果、靡靡的舞会音乐和嘉丽眼睛的特写镜头,令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希望与怀疑交织的复杂情绪。突然之间,猪血从天而降,满怀希望的少女嘉丽转化为面孔扭曲、满目仇恨的魔女嘉丽。刺眼的血液,与嘉丽备受侮辱的初潮之血相呼应,强调了身体的“原罪”。此处,画面开始像破碎的镜子一样旋转,在“过去”与“当下”之间不断跳跃,闪回镜头交待了即将发生的大屠杀的因果关系。在血洗校园的场景中,嘉丽的眼神从受辱、愤怒转变为一片空洞,中断的背景音乐又开始响起,欢快柔和的乐曲与残酷的画面,充满虚无的荒诞意味。
  嘉丽的杀戮最终指向的是迫害她的源头——母亲:“我是来杀你的,妈妈,而你也是在这里,等着杀我。”(Stephen King,Carrie, NYC: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影片对弑母场景作了改动:原著中,嘉丽以意念来杀人。而在影片中,嘉丽运用超能力将刀叉射向母亲,将她钉死在墙上。四肢伸展、表情痛苦、念着祷文死去的母亲形象,正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以这样的画面,表现出书中所描绘的原教旨主义宗教对青少年的残害。书中的大屠杀被渐渐遗忘,伤痛也逐渐平和,而影片却让嘉丽在幸存者的梦中出现,增强了电影的恐怖效果。
  三
  巴赞曾经高度赞扬过文学的电影化改编现象,“小说改编的问题对战后电影审美的发展有着决定的影响”(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斯蒂芬·金的小说及翻拍电影,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性而非理性的体验方式,这种体验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忽略自己的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从而使自己沉浸在一种狂乱的描述或者阅读的快感中。在这种体验中,作者的情绪包括读者的情绪仿佛经历了一次暴风骤雨的冲刷,在极度恐怖的体验过后,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以及对世界更大程度上的接受。也许这正是恐怖小说在和平年代盛行的原因。斯蒂芬·金呼唤人们重归美好,认识自我,面对纷乱的社会问题,他作品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示出了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李闻思,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1  对阿依努尔的评论是莫名其妙、全未预料的。  都是因为何力没事发微信,把几名维族文学新秀的诗登在上面,而那一天恰逢我心旷神怡,于是把几首兄弟姊妹的诗逐一品读一遍。其中阿依努尔的一首,先是使我忍俊不禁,再就令我思索联翩。我随手把感觉写在何力帖子背后,没想到引起了很多议论。据说,甚至影响了阿依努尔本人的处境。我不信,但何力又发出了《张承志评论阿依努尔〈礼拜五的祈祷〉》,叙述了这件有趣小事的来龙去脉
期刊
冬日的雷诺阿  1  干涸的河床铺满了枯黄的杨树叶  田里的食物所剩无几  雉鸡警觉  广阔的原野正谢幕  秋风收走了它的犁  牛羊已经原路返回  厨子烹饪了最后一道菜  人们喝酒、吃肉  并把牛羊的头骨挂在墙上  年迈的父亲在炕上抽旱烟  向你们致意  2  杨树落光叶子后的大地是忧伤的  砍了头的麦秸和玉米杆覆盖着大地  黑土地刚把一年的收成交出  但麻雀和雉鸡仍接二连三来造访  响亮地啄种子
期刊
红  和你看到我胸前抑制不住的颤抖一样  我正穿着血脉偾张的红  游走在城市的夜晚  红色的尾灯、红色的广告牌  把整个路面照得发亮  发烫,发软……  在我们还没有一起走过很多路之前  满身盛开花朵的红裙  只是静静地站在橱窗里  像一面鼓,在我经过的时候  敲响  蜘蛛与紫罗兰  咖啡馆里打蔫的  紫罗兰,用漂浮着的音乐  在我手心里搓成一股绳索  一只蜘蛛沿着绳索  悄悄地爬向你的房间  攀
期刊
小路帮我救赎深一脚浅一脚的一夜  我是站在刀锋上的浪人  用一双瘦削的手 捧起自己  脊梁上的光芒 照亮铜镜里的群山  我的刀柄之上 站着奔腾的血液和  苍茫的大地  我要一条小路 帮我救赎 深一脚浅一脚的  一夜  我身体的牢笼里 关着  张牙舞爪的困兽 安放着  莫名其妙的端口  光阴奔跑而来 激情尾随而至  青春已经失控 理智昏昏欲睡  所有的一切 让欲火  借道而来 长驱直入  万年的火种
期刊
联合国总部大楼  在纽约市街头  联合国总部大楼侧身而立  警惕着飞过来的炸弹或枪子  在所有会员国的旗帜下  破碎的地球和枪管打结的枪支  注释着联合国家宣言  就在那天傍晚时分  中东那边爆响一枚肉弹  纽约的天空被溅得血肉模糊  悠扬的爵士乐飘过曼哈顿第五大道  晚风吹过世贸大楼遗址  幽深的水池泪雨如注  夜色朦胧中  破碎的地球和枪管打结的枪枝的雕塑  始终在晃动  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
期刊
“先生,继续坐车还是愿意走山路呢?”  “山路有多远?”  “上山十里,下山十里,翻過这座山就到了狐山村。”  向闵中朝车窗外打望了一眼,车前方是条狭窄的水泥路,依山就势蜿蜒蛇行,远处完全叫山给遮蔽了,左侧是条羊肠小道,“之”字形往高处走,也走不多远,就叫绿树繁荫给吞没了。  向闵中被不知从哪里汩出来的豪情操纵了,说:“走山路吧。”  狐步月在前面引路,向闵中跟着,先前还跟得上,慢慢地,就拉开了距
期刊
谨以此文纪念真诚地寻求过真理但一生得不到理解与共鸣,甚至被医生判定成“边缘型人格障碍”,至死都被各种镇静药物折磨的摇滚乐手泽田泰司。  得悉他的死是在两个月前。  那是一个晴朗、洒脱的北海道六月的夜晚。窗外是札幌华灯初上的街道,沁人心脾的夜色波动着,在一片荧荧的、宁静的灯火中,我读到了那个消息。  是因为疏忽了太多年,在遗忘的边缘难以释怀的一点牵挂么?还是这充满灵性、夜凉如水的晚上,一个无声的暗示
期刊
如果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寻一位厚积薄发、恣意而为的雕塑家,恐怕非李占洋莫属。在我的印象中,他是唯一在鲁美、中美和川美三大美院研习过雕塑并有最多作品创作的人。  从做《丽都》开始,李占洋对场景雕塑就有相当的兴趣。中国场景雕塑最典型的作品是川美师生参予的《收租院》。从《收租院》到《丽都》,乃是从苦难到奢靡、从争斗到娱乐、从革命到消费的历史经历。李占洋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不论是消费场所还是街
期刊
当《李占洋非裸雕塑展》在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现场摩肩继踵,热闹非凡。当日虽天转骤雨,众多年轻学子依旧慕名前往,只为一睹前辈风采。此次非裸雕塑展所展示的作品,除《风月》系列和大型雕塑《“租”——收租院》外,几近囊括了李占洋生平所创佳作,各种类型应有尽有。现场布置依照“市井”、“殇逝”、“故实”和“人际与国际”四个主题,详尽梳理了近年来李占洋创作的演进脉络。意在重装整理后,继续蜕变向前。 
期刊
在2017年开春这个“乍暖还寒时候”,东北亚地区局势因少数国家罔顾国际舆论反对、一意孤行地在朝鲜半岛南部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高度紧张,加上此前中美在南海发生的严重对峙事件,网络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此起彼伏。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十六年前,中国人民因“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而被引燃的空前爱国热情。当我们在似曾相识的国际形势下回望那些激情燃烧的日子,会惊讶地发现:曾经有这样一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