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编剧,在每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情怀与商业的取舍问题。电视剧剧本创作盘根错结,人物众多,线索密集,有数不清的枝枝丫丫,所谓“牵一发而动千钧”,很多时候编剧想要坚持的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是冲突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困扰编剧创作的一大难题。
纵观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流程,除了制片、编剧、导演、演员这些主创人员之外,还有摄像、录音、服装、化妆、道具、武指、剪辑等,为整部电视剧的制作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电视剧的创作者,缺一不可。
行内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对于结构庞大、人物复杂、线头较多的电视剧来说,首先是靠编剧的精心组织、排列以及密集的台词来实现的。如果把整个电视剧创作比喻成一个百人接力赛,编剧就是负责起跑的第一棒,他的身心状态、起步时机、爆发力与奔跑速度、接力棒(剧本)的交接方式,直接影响之后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可以说,编剧的境界、功力、价值观、艺术情怀、人文精神,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事件的组织,直接以剧本的形式来呈现,他所展现的创作精髓,将引领整个电视剧制作工艺流程。可以说,一部电视剧成不成功,从编剧开始创作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
作为一名编剧,在每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情怀与商业的取舍问题。电视剧剧本创作盘根错结,人物众多,线索密集,有数不清的枝枝丫丫,所谓“牵一发而动千钧”,很多时候编剧想要坚持的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是冲突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困扰编剧创作的一大难题。
在编剧开会聊天时,常常听到以下这些抱怨:
编剧甲:我整天埋头创作,呕心沥血创作出来一部大剧,出来的本子制片人说观念陈旧,缺乏商业价值。如果整天在社会中起起浮浮,怎么沉下心来创作呀?
编剧乙:我是想在这部作品中坚持一些情怀的,但是与制片要求的商业元素相冲突。不知道怎么办了……
编剧丙痛心疾首:当前影视市场大部分同行逐利,没有情怀的商业大片出来就是一堆烂渣,是快消品。这是在透支观众信任,搞坏市场!
编剧丁拍案而起:有的热播剧头15分钟上床,一集上4次床;有的时尚剧男女不分,有错误的性别导向,为了单纯追求收视率营造噱头。这些号称时尚的东西,容易误导观众价值观取向,这是打着文化招牌行走江湖的毒瘤,必须切除!
这时,另一位编剧开腔了:我的作品原本是有情怀的,但是制片人坚决要求修改,保证所谓的商业元素。过关是过关了,片子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这些编剧说法,说是控诉也好,抱怨也罢,其中不乏烦恼、愤怒、无助和不甘心。在这样纠结的创作状态下,怎么可能写出好剧本?这样的烦恼,每位编剧都无一例外地遇到过,在此,将我的浅显理解与经验写出来,希望对读者有用。
所有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视剧,无一例外具备如下五大特征:
1.文学性。电视剧剧本要靠文字与文学来表达,很多传世的经典电视剧,都脱胎于伟大的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因此,电视剧剧本首先具有文学性。
2.艺术性。电视剧中的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是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中的人物是通过演员绘声绘色的表演来实现的。电视剧编剧的作品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真实性,完成一定程度的艺术升华,再经由制作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与电脑屏幕上,具有显著的音画美学特征,这是电视剧作为一门艺术必须具备的艺术性。
3.娱乐性。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作为一种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的消遣,电视剧必须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这是由其艺术性质和播出平台决定的。娱乐性,是电视剧的基本使命。观众需要通过观看电视剧缓解压力,疏解与释放情绪,找到自我感知与价值观的认同。
4.商业性。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定位,受国家政策、播出平台、播出频率、播出反响尤其是收视率的影响。有经验的编片人、导演与编剧等创作者,会根据以往播出同类剧目的社会反响与经济回收率,来预估、定位和判断新的电视剧价值,是否值得创作与投入。广电政策、电视台需求,尤其观众需求或认可与否,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收视率高下,是主要判断依据。其中观众需求是重之又重的重点。
5.现实性。电视剧作品的现实性,也可以解释为“社会意义”。一部电视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折射并承载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众能从中看到现实社会意义的表达。比如,不同阶层的生活形态、不同人物经历的磨难、重要关口的放弃与选择,人性的纠结与挣扎、希望与忏悔以及创作者的用意所在。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能让观众在欣赏、娱乐的同时,灵魂受到震撼与冲击,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甚至找到现实中问题的解决方向。
情怀,是指拥有一种高尚的心境,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生发的情绪相对应。一位好编剧,首先一定是具有某种情怀的编剧。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电视剧剧本创作,是电视剧编剧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充分了解现实生活的基本上,基于艺术真实而进行艺术升华的一个漫长过程。毫无疑问,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编剧前半生所有的知识储备与创作情怀。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编剧常会遇到创作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不能兼容的情况。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要编剧放弃情怀委屈求全,实在是一桩痛苦的事情。然而,创作是基于现实社会的创作,电视剧制作完成后还要投放于现实社会中,供市场与观众筛选、检验与点评。这时,编剧要适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制片方的立场与其所述商业元素的合理性,重新定位情怀与商业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通讯工具的迅猛普及,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理论价值观、国家新政策的颁布、国内外影视热播热映热评的新动态,无一不影响和左右着电视剧创作的商业价值取向。对于投资方与制作方而言,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决定着这部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一部热播剧就能让他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一部失败的剧也能让他倾家荡产甚至赔上身家性命。因此,制片人作为整部电视剧权力最大的项目管理人,必须为投资方、作品本身和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负全责,压力可想而知,因此看重和坚持商业价值,也就不足为怪。
一位有经验的制片人语重心长地总结,所有年代的电视剧,其实都是当代剧。经此点拨,我内心关于情怀与商业的困惑迎刃而解。坚持情怀是正确的,放弃商业元素也是不对的,要站到更加宏观、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和判断。一个好编剧,既要具备审视和鉴别商业价值的能力,坚守一定的情怀,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制片人搞明白自己的创作意图。在当前形势下,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创作的编剧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唯有与时俱进,才能让你和你的作品立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在电视剧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对于情怀与商业的取舍,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标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对生命与人生的体味,听取制片方对于政策、市场与观众的分析,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创作情怀。好的创作,首先一定是客观而合理的,是情怀与商业的平衡。
纵观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流程,除了制片、编剧、导演、演员这些主创人员之外,还有摄像、录音、服装、化妆、道具、武指、剪辑等,为整部电视剧的制作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电视剧的创作者,缺一不可。
行内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对于结构庞大、人物复杂、线头较多的电视剧来说,首先是靠编剧的精心组织、排列以及密集的台词来实现的。如果把整个电视剧创作比喻成一个百人接力赛,编剧就是负责起跑的第一棒,他的身心状态、起步时机、爆发力与奔跑速度、接力棒(剧本)的交接方式,直接影响之后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可以说,编剧的境界、功力、价值观、艺术情怀、人文精神,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事件的组织,直接以剧本的形式来呈现,他所展现的创作精髓,将引领整个电视剧制作工艺流程。可以说,一部电视剧成不成功,从编剧开始创作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
作为一名编剧,在每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情怀与商业的取舍问题。电视剧剧本创作盘根错结,人物众多,线索密集,有数不清的枝枝丫丫,所谓“牵一发而动千钧”,很多时候编剧想要坚持的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是冲突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困扰编剧创作的一大难题。
在编剧开会聊天时,常常听到以下这些抱怨:
编剧甲:我整天埋头创作,呕心沥血创作出来一部大剧,出来的本子制片人说观念陈旧,缺乏商业价值。如果整天在社会中起起浮浮,怎么沉下心来创作呀?
编剧乙:我是想在这部作品中坚持一些情怀的,但是与制片要求的商业元素相冲突。不知道怎么办了……
编剧丙痛心疾首:当前影视市场大部分同行逐利,没有情怀的商业大片出来就是一堆烂渣,是快消品。这是在透支观众信任,搞坏市场!
编剧丁拍案而起:有的热播剧头15分钟上床,一集上4次床;有的时尚剧男女不分,有错误的性别导向,为了单纯追求收视率营造噱头。这些号称时尚的东西,容易误导观众价值观取向,这是打着文化招牌行走江湖的毒瘤,必须切除!
这时,另一位编剧开腔了:我的作品原本是有情怀的,但是制片人坚决要求修改,保证所谓的商业元素。过关是过关了,片子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这些编剧说法,说是控诉也好,抱怨也罢,其中不乏烦恼、愤怒、无助和不甘心。在这样纠结的创作状态下,怎么可能写出好剧本?这样的烦恼,每位编剧都无一例外地遇到过,在此,将我的浅显理解与经验写出来,希望对读者有用。
所有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视剧,无一例外具备如下五大特征:
1.文学性。电视剧剧本要靠文字与文学来表达,很多传世的经典电视剧,都脱胎于伟大的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因此,电视剧剧本首先具有文学性。
2.艺术性。电视剧中的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是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中的人物是通过演员绘声绘色的表演来实现的。电视剧编剧的作品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真实性,完成一定程度的艺术升华,再经由制作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与电脑屏幕上,具有显著的音画美学特征,这是电视剧作为一门艺术必须具备的艺术性。
3.娱乐性。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作为一种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的消遣,电视剧必须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这是由其艺术性质和播出平台决定的。娱乐性,是电视剧的基本使命。观众需要通过观看电视剧缓解压力,疏解与释放情绪,找到自我感知与价值观的认同。
4.商业性。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定位,受国家政策、播出平台、播出频率、播出反响尤其是收视率的影响。有经验的编片人、导演与编剧等创作者,会根据以往播出同类剧目的社会反响与经济回收率,来预估、定位和判断新的电视剧价值,是否值得创作与投入。广电政策、电视台需求,尤其观众需求或认可与否,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收视率高下,是主要判断依据。其中观众需求是重之又重的重点。
5.现实性。电视剧作品的现实性,也可以解释为“社会意义”。一部电视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折射并承载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众能从中看到现实社会意义的表达。比如,不同阶层的生活形态、不同人物经历的磨难、重要关口的放弃与选择,人性的纠结与挣扎、希望与忏悔以及创作者的用意所在。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能让观众在欣赏、娱乐的同时,灵魂受到震撼与冲击,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甚至找到现实中问题的解决方向。
情怀,是指拥有一种高尚的心境,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生发的情绪相对应。一位好编剧,首先一定是具有某种情怀的编剧。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电视剧剧本创作,是电视剧编剧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充分了解现实生活的基本上,基于艺术真实而进行艺术升华的一个漫长过程。毫无疑问,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编剧前半生所有的知识储备与创作情怀。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编剧常会遇到创作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不能兼容的情况。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要编剧放弃情怀委屈求全,实在是一桩痛苦的事情。然而,创作是基于现实社会的创作,电视剧制作完成后还要投放于现实社会中,供市场与观众筛选、检验与点评。这时,编剧要适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制片方的立场与其所述商业元素的合理性,重新定位情怀与商业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通讯工具的迅猛普及,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理论价值观、国家新政策的颁布、国内外影视热播热映热评的新动态,无一不影响和左右着电视剧创作的商业价值取向。对于投资方与制作方而言,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决定着这部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一部热播剧就能让他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一部失败的剧也能让他倾家荡产甚至赔上身家性命。因此,制片人作为整部电视剧权力最大的项目管理人,必须为投资方、作品本身和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负全责,压力可想而知,因此看重和坚持商业价值,也就不足为怪。
一位有经验的制片人语重心长地总结,所有年代的电视剧,其实都是当代剧。经此点拨,我内心关于情怀与商业的困惑迎刃而解。坚持情怀是正确的,放弃商业元素也是不对的,要站到更加宏观、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和判断。一个好编剧,既要具备审视和鉴别商业价值的能力,坚守一定的情怀,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制片人搞明白自己的创作意图。在当前形势下,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创作的编剧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唯有与时俱进,才能让你和你的作品立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在电视剧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对于情怀与商业的取舍,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标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对生命与人生的体味,听取制片方对于政策、市场与观众的分析,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创作情怀。好的创作,首先一定是客观而合理的,是情怀与商业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