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科鱼类前方椎体的形成及其在系统发育上的意义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九种鲤科鱼类与中国胭脂鱼幼体的前方椎体的发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科鱼类的前方椎体发育是近似的,它们的魏氏小骨有共同的来源;魏氏复合骨由前方椎体上方的第二骨化中心形成,这个骨化中心与第三和第四上神经骨相当。另一方面,胭脂鱼幼体的第二椎体副突已与第四椎体的胸肋相接;魏氏复合骨的扩展是骨化中心背脊部均匀地发生的,这些与鲤科有着明显的不同。鲤科幼体的魏氏复合骨发育具有共同的特点,第二骨化中心的前方有一棘状物在早期出现,它代表了第三上神经骨伸出部份。但随后的发育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方式:一种为雅罗系鱼
其他文献
本文将着重介绍利用懦阔夫斯基变换求解静电场中的椭圆边界问题。
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形式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保证,也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开滦集团蔚州矿业公司西细庄矿通过对巷道支护不合理原因的分析和试验,总结和优化出了合理的巷道
本文设计并求解了一道有趣的量子力学可解模型。
研究了咽膜类纤毛虫尖前口虫无性生殖期的核器及口器的演化。其发生特征为:1)新的口基形成于原前庭动基列与口测膜间,表观为原口侧膜分裂而致;2)随着形态发生的进行,由口原基依次演化
邢台矿5517工作面运架通道贯通工程,精度要求高,通过对施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最终保证了安全准确贯通。
研究了天津市卫津河中多刺裸腹蚤(Moina macrocopa straus)生活史各阶段体外附生蚤累枝虫(Epistylis daphniae)的数量变化。从1990年4月到10月的13次采样中,蚤累枝虫的数量与其附主的平均体长及雌性怀卵个体所占比例均无显著相
红旗泡是松嫩平原上的水草型湖泊,1972年由引嫩干渠补入嫩江水,使其成为大庆市主要水源地和渔业基地。该糊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大,覆盖近1/2的水面。本文分析了芦苇,叶香蒲和稗等单优群落的
本文报道稀有Ju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敏感性。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用GCHV人工感染1-6月龄的稀有Ju鲫,在水温22-32℃时能导致稀有Ju鲫出现出血病症状。在水温28℃时,病鱼在1d内死亡,潜伏期为5d,发病高峰期在
AIM To investigate shear wave(SW)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hepatitis C and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 METHODS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