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宏观上,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在内的16个国家元首,在微观上,她还是英国王室的CEO,她运营着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英国王室。60年来,经历数次危机,在女王与时俱进的改革下,风雨过后英王室显示出超越以往的影响力。60年登基大典之际,洗尽铅华的女王并未沉浸在对往日辉煌的崇拜,更多的是思考英王室今后的道路,以及英国未来的挑战。
接手斜阳下的帝国
60年前,1952年2月5日,伊丽莎白女王在肯尼亚的大树上度过了最后一个公主之夜。据传递女王父亲逝世消息的侍从迈克·帕克回忆,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当时看起来“好像半个世界都压在自己肩头”,而女王则很快进入角色。
伊丽莎白从父亲手中继承的英帝国,已经不似当年的辉煌,民众士气低迷。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有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空余一缕斜阳,伊丽莎白却以平静的心态接受了这一切。
5年前,伊丽莎白还是公主之时,她和菲利普亲王的大婚为战后毫无生气的英国社会带来一抹欢乐。当年,英国正处严寒,肉和糖果糕点限量供应,伊丽莎白大婚的日子,每个儿童都能得到一个甜面包圈。婚礼仪式之后,伊丽莎白将手中的花束轻放在无名战士墓前,这一举动成为日后英国皇室威望的无价之宝。
开创电视直播加冕礼
1953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是另一个振奋民众的时刻,民众希望从仪式的富丽堂皇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不同以往的是,当时的新潮物电视被请进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首次拍摄重大国事。为了观看该场面,当年英国多卖出了50万台电视机。
但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主持加冕礼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都对引入电视直播一事皱起了眉头。大主教杰费舍尔抱怨电视摄像机的灯光会令年轻的女王感到不适,但是他真正的顾虑是电视直播会令加冕仪式无法像从前一样保持神秘性。而丘吉尔的想法则是,电视直播会将贵族暴露无遗,令民众感觉这个国家仍然由上流社会统治而心生厌恶。
就在英国政府已经开始准备宣布加冕仪式不会电视直播之时,伊丽莎白女王获悉此事。她说:“戴上王冠的不是内阁成员,是我。”伊丽莎白虽然年轻,但是态度强硬得令人惊讶,77岁的丘吉尔妥协了,英国王室自此开始登上电视荧屏。
登基给国民带来希望
最终,超过2000万人观看了女王加冕仪式的现场直播,包括54%的英国人民和成千上万的美国及加拿大观众。
6匹灰马拉着乔治三世在1761年加冕时使用的金色马车,女王端坐其中驶向西敏寺,周围是为了一睹女王风采而冒雨彻夜等待的民众。
入夜,英国民众吃着香肠肉卷,喝着啤酒,唱着《温莎华尔兹》里面的歌词“你给我承诺,我将心交付于你”。女王加冕礼带给英国人的决非一日的放纵与狂欢,更多是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历史学家西蒙·沙玛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挤、经济吃紧的小岛国,很多英国人习惯自嘲,抱怨一切,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使他们感到作为英国人的自豪和快乐。
“王室天生的神秘感”
继承王位60年里,伊丽莎白大部分时候保持着端庄和威严。作家安德鲁-马尔在《钻石女王》中写道:“她(女王)从不争论,只是面无表情看着你。”《经济学人》前主编白芝浩认为,神秘是英王室的生命,他们不应该暴露在日光下。在伊丽莎白二世时期,这一评论也许还在起作用,比如女王从不接受任何采访,在未来也不打算破例。
《时代》周刊认为英国王室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看问题独特的视角。皇族成长的环境令他们难于与大众接触。但就是这种端庄冷漠使英国王室在戴安娜王妃逝世后遭到灭顶打击。
曾让民众屡屡失望
60年来,英王室的威望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1988年“洛克比空难”,人们在10岁的遇难者乔安妮-佛兰尼根的葬礼上没有发现女王的身影,专栏作家简-鲁克在《每日快报》上撰文称“心碎的英国人看着电视,希望看到同样心碎的女王”,但是他们失望了;1992年,王室要求政府承担温莎城堡的修缮费用,引来公众一片愤怒;而之后查尔斯婚变更是将王室内部矛盾极为不堪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令王室蒙羞。但是,所有这一切对王室的动摇,都不及戴妃的死,来得猛烈。
冷对戴妃被批无情
“她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突然间,她香消玉殒。在那一瞬间,彷佛英国君主制也随她一起魂归天国。”1997年,在英国记者充满感情的笔触下,英国掀起一股民权的浪潮。这一年,在电视上展开了关于君主制存在合理性与否的激烈辩论。
戴妃逝去之时,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回伦敦悼念,并且不举行国葬,只有查尔斯独自迎回前妻棺椁。虽然在布莱尔斡旋下,女王在戴安娜下葬前发表悼念词,并且降半旗,但是女王的形象已由“优雅高贵”变成了“冷漠无情”。当时,只有48%的英国人认为皇室还有存在的必要。
王室价值在于职责
戴安娜死后的十几年,英国王室、包括女王一直在为修补王室形象而努力。一个由高级顾问和王室成员组成的小组着力于如何重新赢得英国公众的支持。一位知情人士说,曾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担任伊丽莎白二世媒体顾问的西蒙·路易斯将市场研究这个企业经典工具引入王室。
女王静静倾听这份报告,报告结果很明显——公众认为王室的价值在于“英国特色”和公共职责。自此之后,王室据此来制定自己的策略,女王也开始向现代王室领导者角色转变。
牛津大学君主制研究专家普罗查斯卡在其所著的《英国共和国》一书中写道:“女王开始为私人收入交税,对游客开放白金汉宫以支付温莎城堡大火的修缮费用,皇家游艇也退役了,愿意接受国会对王室账目更为详细的审查。”
社交网推亲民王室
一位白金汉宫内部人士这样理解女王的变革——追求“轻微的变化”,现代化但是不冲淡王室的风貌。
以白金汉宫为中心,英国王室雇佣了1200人。英国王室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的CEO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卡梅伦首相评价说:“一个好的CEO需要从大方面着眼看事物,女王深谙此道。我每周都要面见一次女王,深切感到了这一点。”
为了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女王戴上了时髦的帽子,在一些公共场合甚至会热泪盈眶;威廉和哈里王子被允许穿着牛仔裤举办摇滚音乐会;年过八旬的女王甚至接见了当红的美国流行歌手Lady Gaga。
女王在利用传媒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2007年,当YouTube网站上出现英国王室频道时,“2. 0版英帝国”迅速征服了各大社交网站,比如“脸谱”和“推特”(500万人在“脸谱”上支持英王室的主页)。与女王关系密切的人透露,受孙子们的鼓励,女王有自己的私人电子邮件,会上网和使用手机。
不仅如此,战后成长起来的伊丽莎白,还极力不给人落下奢侈的形象。自1992年以来,王室的花费已经减了一半多,而这段时间其他政府费用飞涨。
十几年来,依靠女王做出的种种变革和威廉王子的高人气,英国王室的威望再次回升。至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时,人们对英国王室的爱戴再次达到顶峰。
经历了帝国没落、战后创伤、网络革命、王室危机等种种变迁,走过60年风雨,无论国人报以一声叹息还是会心微笑,女王都不会留下遗憾。年事已高的伊丽莎白曾对威廉王子说过,想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再把王权交出去,这样她将没有遗憾,她为自己的国家尽了自己一切所能。?
选自《新京报》2012年06月03日
接手斜阳下的帝国
60年前,1952年2月5日,伊丽莎白女王在肯尼亚的大树上度过了最后一个公主之夜。据传递女王父亲逝世消息的侍从迈克·帕克回忆,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当时看起来“好像半个世界都压在自己肩头”,而女王则很快进入角色。
伊丽莎白从父亲手中继承的英帝国,已经不似当年的辉煌,民众士气低迷。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有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空余一缕斜阳,伊丽莎白却以平静的心态接受了这一切。
5年前,伊丽莎白还是公主之时,她和菲利普亲王的大婚为战后毫无生气的英国社会带来一抹欢乐。当年,英国正处严寒,肉和糖果糕点限量供应,伊丽莎白大婚的日子,每个儿童都能得到一个甜面包圈。婚礼仪式之后,伊丽莎白将手中的花束轻放在无名战士墓前,这一举动成为日后英国皇室威望的无价之宝。
开创电视直播加冕礼
1953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是另一个振奋民众的时刻,民众希望从仪式的富丽堂皇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不同以往的是,当时的新潮物电视被请进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首次拍摄重大国事。为了观看该场面,当年英国多卖出了50万台电视机。
但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主持加冕礼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都对引入电视直播一事皱起了眉头。大主教杰费舍尔抱怨电视摄像机的灯光会令年轻的女王感到不适,但是他真正的顾虑是电视直播会令加冕仪式无法像从前一样保持神秘性。而丘吉尔的想法则是,电视直播会将贵族暴露无遗,令民众感觉这个国家仍然由上流社会统治而心生厌恶。
就在英国政府已经开始准备宣布加冕仪式不会电视直播之时,伊丽莎白女王获悉此事。她说:“戴上王冠的不是内阁成员,是我。”伊丽莎白虽然年轻,但是态度强硬得令人惊讶,77岁的丘吉尔妥协了,英国王室自此开始登上电视荧屏。
登基给国民带来希望
最终,超过2000万人观看了女王加冕仪式的现场直播,包括54%的英国人民和成千上万的美国及加拿大观众。
6匹灰马拉着乔治三世在1761年加冕时使用的金色马车,女王端坐其中驶向西敏寺,周围是为了一睹女王风采而冒雨彻夜等待的民众。
入夜,英国民众吃着香肠肉卷,喝着啤酒,唱着《温莎华尔兹》里面的歌词“你给我承诺,我将心交付于你”。女王加冕礼带给英国人的决非一日的放纵与狂欢,更多是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历史学家西蒙·沙玛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挤、经济吃紧的小岛国,很多英国人习惯自嘲,抱怨一切,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使他们感到作为英国人的自豪和快乐。
“王室天生的神秘感”
继承王位60年里,伊丽莎白大部分时候保持着端庄和威严。作家安德鲁-马尔在《钻石女王》中写道:“她(女王)从不争论,只是面无表情看着你。”《经济学人》前主编白芝浩认为,神秘是英王室的生命,他们不应该暴露在日光下。在伊丽莎白二世时期,这一评论也许还在起作用,比如女王从不接受任何采访,在未来也不打算破例。
《时代》周刊认为英国王室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看问题独特的视角。皇族成长的环境令他们难于与大众接触。但就是这种端庄冷漠使英国王室在戴安娜王妃逝世后遭到灭顶打击。
曾让民众屡屡失望
60年来,英王室的威望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1988年“洛克比空难”,人们在10岁的遇难者乔安妮-佛兰尼根的葬礼上没有发现女王的身影,专栏作家简-鲁克在《每日快报》上撰文称“心碎的英国人看着电视,希望看到同样心碎的女王”,但是他们失望了;1992年,王室要求政府承担温莎城堡的修缮费用,引来公众一片愤怒;而之后查尔斯婚变更是将王室内部矛盾极为不堪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令王室蒙羞。但是,所有这一切对王室的动摇,都不及戴妃的死,来得猛烈。
冷对戴妃被批无情
“她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突然间,她香消玉殒。在那一瞬间,彷佛英国君主制也随她一起魂归天国。”1997年,在英国记者充满感情的笔触下,英国掀起一股民权的浪潮。这一年,在电视上展开了关于君主制存在合理性与否的激烈辩论。
戴妃逝去之时,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回伦敦悼念,并且不举行国葬,只有查尔斯独自迎回前妻棺椁。虽然在布莱尔斡旋下,女王在戴安娜下葬前发表悼念词,并且降半旗,但是女王的形象已由“优雅高贵”变成了“冷漠无情”。当时,只有48%的英国人认为皇室还有存在的必要。
王室价值在于职责
戴安娜死后的十几年,英国王室、包括女王一直在为修补王室形象而努力。一个由高级顾问和王室成员组成的小组着力于如何重新赢得英国公众的支持。一位知情人士说,曾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担任伊丽莎白二世媒体顾问的西蒙·路易斯将市场研究这个企业经典工具引入王室。
女王静静倾听这份报告,报告结果很明显——公众认为王室的价值在于“英国特色”和公共职责。自此之后,王室据此来制定自己的策略,女王也开始向现代王室领导者角色转变。
牛津大学君主制研究专家普罗查斯卡在其所著的《英国共和国》一书中写道:“女王开始为私人收入交税,对游客开放白金汉宫以支付温莎城堡大火的修缮费用,皇家游艇也退役了,愿意接受国会对王室账目更为详细的审查。”
社交网推亲民王室
一位白金汉宫内部人士这样理解女王的变革——追求“轻微的变化”,现代化但是不冲淡王室的风貌。
以白金汉宫为中心,英国王室雇佣了1200人。英国王室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的CEO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卡梅伦首相评价说:“一个好的CEO需要从大方面着眼看事物,女王深谙此道。我每周都要面见一次女王,深切感到了这一点。”
为了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女王戴上了时髦的帽子,在一些公共场合甚至会热泪盈眶;威廉和哈里王子被允许穿着牛仔裤举办摇滚音乐会;年过八旬的女王甚至接见了当红的美国流行歌手Lady Gaga。
女王在利用传媒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2007年,当YouTube网站上出现英国王室频道时,“2. 0版英帝国”迅速征服了各大社交网站,比如“脸谱”和“推特”(500万人在“脸谱”上支持英王室的主页)。与女王关系密切的人透露,受孙子们的鼓励,女王有自己的私人电子邮件,会上网和使用手机。
不仅如此,战后成长起来的伊丽莎白,还极力不给人落下奢侈的形象。自1992年以来,王室的花费已经减了一半多,而这段时间其他政府费用飞涨。
十几年来,依靠女王做出的种种变革和威廉王子的高人气,英国王室的威望再次回升。至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时,人们对英国王室的爱戴再次达到顶峰。
经历了帝国没落、战后创伤、网络革命、王室危机等种种变迁,走过60年风雨,无论国人报以一声叹息还是会心微笑,女王都不会留下遗憾。年事已高的伊丽莎白曾对威廉王子说过,想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再把王权交出去,这样她将没有遗憾,她为自己的国家尽了自己一切所能。?
选自《新京报》2012年06月03日